郎咸平:MBO成了MBI 國企問題不在所有人缺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6日 20:50 新浪財經 | |||||||||||||||||||||||||||||||||||||||||||||||||||||||||||||||||||||||||||||||||||||||||||||||||||||||||||||||||||||||||
最新進展: 郎咸平對決格林柯爾: 8月16日下午,香港知名學者郎咸平教授召開媒體見面會,公布了來自格林柯爾的一封律師函,該函是對郎咸平最近連續在媒體發表“解密顧雛軍七板斧”文章的回應。郎咸平在以《學術尊嚴,不容顧雛軍踐踏》一文回應了該函后表示,自己關心的不是顧雛軍和格林柯爾單個案例,而是希望透過格林柯爾這類現象,揭示“國退民進”進程中出現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即當前國內國有企業經理人和私營企業主通過種種手段侵吞國有資產的問題。他就此發表了《國有企業的問題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職業經理人信托責任的缺位——我國的MBO事實上是MBI》一文。 郎咸平表示,下一步,他的個案研究將聚焦于北大方正、清華紫光、三九、南京斯威特、復興集團等企業。如北大方正在發展高科技上存在的一些誤區,以及它發展高科技是否正確和造成的影響等等。 以下為全文內容:
國有企業的問題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職業經理人信托責任的缺位 ——我國的MBO事實上是MBI 我國目前推動國家產權改革的重要思維基本上不是透過研究而是透過拍腦袋想出來的。產權改革基本上是公司治理的范疇,也就是金融學的一部分。我本身就是專研這個課題的學者,但是我必須很痛心地指出,公司治理課題中根本就沒有所謂“所有者缺位”的問題。中國國有企業當然有所有人——而這個所有人就是國家。這種國家持股的現象就算在歐洲也是非常普遍。舉例而言,根據我在2002年在美國最富盛名的金融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顯示,歐洲國家中,國家持股現象非常普遍。我研究了歐洲5232間公司(見表一),以奧地利而言,國家持股14.81%,芬蘭國家持股15.12%,意大利國家持股9.98%,挪威國家持股11.81%,就連民主典范的瑞士也是國家持股7.59%。這些數據充分的顯示國家就是所有人之一,難道我們可以說奧地利有14.81%的股份是所有人缺位嗎? 表一:歐洲13國的股權結構比例
而國家持股現象在亞洲也是極為普遍的。我于2000年在同樣的金融學期刊所發表的論文研究結果列于表二。我們可以看出,印尼國家持股10.2%,馬來西亞國家持股18.2%,新加坡國家持股23.6%。這些亞洲各國的數據也顯示了國家就是所有人之一。難道新加坡23.6%的股份是所有人缺位嗎? 表二:亞洲9國的股權結構比例
在歐洲也好,亞洲也好,國家持股就是股東的一部分,沒有所有者缺位的問題。我國國營企業有什么問題呢?我們國家不存在職業經理人的信托責任是最大的問題。我們大部分的國企老總是沒有信托責任觀念的。 國有企業老總總是覺得國家對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受到委屈了,就想控制公司,而所有人缺位這個思維正好給了國企老總輿論的支持,因此目前的現況是只要打著產權改革的口號,任何侵害股東權益的事都可以做。事實上國企老總的身份就是“保姆”的身份,都是職業經理人,你要做職業經理人,你就有責任把公司的業績作好,這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對股東的信托責任,而這個所謂股東正如我前面所說是包括國家股東的。你那里能夠妄想侵吞股權呢?我聽到了很多反駁我的說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部分人認為目前多數國企經營不善,如果不讓國企老總做所有人,他們就不會把公司做好。這個說法正是我所極力批評的,因為這個說法正好說明了我們這十余年來所提倡的產權改革方向就是錯誤的。1980年代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制造商面臨破產局面,當時重組大王埃克卡拯救了該公司,難道他也變成了大股東嗎?沒有的,因為股東仍然是從前那一批股東,他把公司業績做好是應該的,因為這就是職業經理人的信托責任。 如果國企老總覺得不公平,那就應該辭職自己去打天下,和真正有資格取得股權的民營企業家一較長短。只要你能放棄國企所賦予你的平臺,而憑自己的實力打拼出自己的新事業,那我絕對不會批評你,因為這就是你所擁有的。但國企老總就沒有資格要求股權,因為平臺是國家股東給你的。舉例而言,如果云南省開放煙草給民營企業家經營,讀者覺得儲時健會做得如此風光嗎?如果國家不給長虹以及海爾政策的偏袒和銀行無底洞的貸款資源,讀者覺得倪潤峰和張瑞敏會如此功成名就嗎?我們對國企要有一個全新的思維,當初國家給你了一個非常差的企業,才造就了今天這些國企老總的風光,這是國家給你的機會而不是負擔,國企老總有什么資格再要求股權呢?我相信大部分讀者都希望有這個機會的,但很不幸大多數人是沒有類同倪瑞峰等人的機緣的。你既然決定做國企老總,那就必須善盡職業經理人的信托責任,因此國企老總做好是應該的。如果國企老總變成了股東,就好比家里很臟,請了個保姆來打掃,結果保姆反過來成了主人一樣的荒繆。市場應該如何提供市場的激勵機制給職業經理人呢? 第一:如果職業經理人把國企做好了,代表股東的董事會當然可以替老總加薪,也可以透過激勵期權,以相同或稍低于市價的執行價格讓國企老總以自己的錢收購。我認為對于好的國企老總,一年給個上千萬元年薪毫不為過,但他就是不能成為大股東,只能透過激勵期權少量的持股。 第二:充分競爭的職業經理人市場淘汰機制是目前國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國企老總把國企做好了,他的市場價值自然提高,而他離開國企后的下一份工作將反映這個價值。我認為,職業經理人的信托責任的理念將會透過這種充分競爭的市場機制而逐漸成型。 我想提出幾個警語,第一,我國根本沒有正確地認識MBO的本質。在美國,企業MBO沒有問題,因為是全流通的,既然向股東發行了,也可以溢價收回。但目前MBO是好還是壞,國外還沒有定論,我們就學過來了,而且學得還走樣了。國內MBO并不是國際意義上的MBO。現在國內所謂的MBO是用銀行的錢收購國家的資產,這是不對的。中國不能做MBO,因為中國上市公司的國有股不是全流通的。真正意義上的MBO應該是溢價收購在外的股份,即Management Buy Out (MBO),現在我們變成收購不能流通的國有股,成了MBI (Management Buy In )了,而且還自己制訂價格。簡單的講,MBO就是一個掠奪國有資產的最好方法,政府有關單位一定要立法禁止。 第二,目前已經不存在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爭利的問題,這不是當前經濟改革的重點。問題的重點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在聯合起來侵吞國有資產。現在不存在競爭的問題,現在是比誰快——誰快,誰侵吞的國有資產就多。相當多數量的公司不正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嗎?因此,現在不是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兩者競爭的問題,而是國有企業老總和民營企業老總聯合起來“合法的剝削”國有資產的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喚起民眾的危機意識,挽救國有資產。 第三,中國在"國退民進"中出現的問題和當初俄羅斯私有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極為類似,都是利用法制不健全,合法的侵吞國家財產,而且手法和過程驚人地類似。
新浪財經特別策劃: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