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楓/編譯
三年前才從經濟衰退中掙脫出來的日本看來又陷入了另一次經濟衰退。5月2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四月份日本的工業生產總值較上月下降了1.7%,而今年頭四個月的工業生產總值已大幅下滑20%。與此同時,日本的失業率又上升到了4.8%(已接近于去年12月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工薪階層家庭的收入則較上年減少4.4%。
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為誓言改革的新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小泉打算將經濟重點從刺激內需轉向結構改革,并計劃從三個方面入手:徹底清理金融體系,減少政府的巨額預算赤字以及解除政府對經濟的控制。
對此,經濟學家們持兩種意見。一派贊同小泉純一郎提出的微觀經濟改革,另一派則認為他應該進一步刺激宏觀經濟。第一個陣營認為,如果不進行結構改革,提高生產效率,經濟就不可能完全復蘇。他們認為,目前的日本已沒有空間放松銀根,增加財政赤字。放松銀根政策會幫助那些效率低下的公司繼續生存,從而對經濟增長造成阻礙。許多經濟學家表示,日本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已從1980年的4%下跌到了目前的1-1.5%。
第二個陣營則認為,日本在過去十年間經濟增長放緩主要是因為內需不足。以刺激供應為目的的結構改革會進一步加大工業產量的缺口(目前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并使通縮惡化。如果銀行注銷壞賬,取消債務人公司的抵押品贖回權,就會導致更多公司倒閉,失業率上升。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松銀根,并令日圓貶值,使經濟擺脫通縮。
事實上,僅靠結構改革或是刺激內需都無法治愈日本經濟的兩大頑癥——通縮和生產力增長緩慢。注銷壞賬以及重組公司都會進一步加劇通縮,從而制造出更大量的新壞賬。本周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在最近經濟低迷期,新貸款產生的速度并不亞于銀行注銷壞賬的速度。僅僅依靠貨幣政策是無法令經濟恢復可持續的高速增長,因為它會減弱結構改革和公司重組的動力,從而阻礙日本的長期增長。
所以,日本必須同時進行結構改革和刺激內需。日本公有經濟負債已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的130%,利用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的空間相當有限。削減公共支出、提高稅收,同時注銷銀行壞賬令失業率上升,將對景氣造成沉重打擊。目前,名義上日本的短期利率是零,但實際上利率水平仍然很高。去年8月,日本央銀開始意識到提高利率的錯誤,今年3月頒布了新的貨幣政策,通過增加貨幣供應,令利率回到零的水平。新的貨幣政策不同于以往的零利率政策,首先,它的目標是各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貨幣儲備水平,而不是利率。日本央行必須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第二,央行表示將這種貨幣政策將一直持續到核心通脹率上升到零以上。第三,央行表示,如果有必要會增加購買政府的長期債券。這是一項更靈活的貨幣政策,使銀行能夠更大幅度地實施放松銀根政策——如果小泉純一郎決定實施改革計劃,這樣的貨幣政策能夠幫助抵銷額外的通縮壓力。
經濟學家指出,如果要對未來的通脹狀況施加更大的影響,方法之一是設立一個正式的通脹目標。如果這個方法能夠令公司和家庭相信,銀行不會讓物價持續下滑,就能夠壓低真實利率。現在,日本測算物價上漲程度的方法有夸大的嫌疑,目前它的通脹率是-0.4%,而實際上通縮率已經接近2%。8月份,物價指數將被重新修訂,增加一些新貨物和服務,如手機費和個人電腦等。而這些貨幣和服務的價格都在急劇下滑,新指數將顯示通縮加快。
令放松銀根政策奏效的最有效渠道是匯率。增加貨幣供應,降低日圓匯率,既有助于使物價回升,也能夠刺激出口。當然,日圓貶值的一個負面效果是對日本的貿易伙伴和競爭對手造成打擊,如美國和亞洲許多國家。然而長期來看,日本的經濟實力(從而為日本帶來更強的進口需求)對整個區域的影響要比日圓匯率的堅挺大得多。
日本銀行一直拒絕增加貨幣供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希望把這件事放到政府開始對銀行系統進行清理并催促公司進行改革之后才進行。日行認為,通脹會使公司的負債狀況惡化,從而削弱重組的動力。如果不進行改革,生產力的增長只會停留在低位,但日行令通縮延續得太久也非常危險。
對于現下的日本經濟,無痛的治療方法是不存在的。如果不實施結構改革,也許現在的衰退不至于太嚴重,但隨著匯率的下滑和勞動力人數的減少,生產力將繼續下滑,經濟的長期增長能力將被削弱。如果小泉純一郎大力推進改革,那么短期來看,經濟衰退會加劇,但長期前景會更光明。延遲改革的代價是相當高昂的。日本病人需要兩劑猛藥——徹底的結構改革和激進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