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打工的越南人每月只能拿到1000元,但過幾年回去就可以當有錢人
安卓
王越華(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伸出十個指頭,用帶有肇慶口音的粵語說,她來中國已經十年了,嫁給一個當地的聾啞男人,如今孩子都上小學了。
在廣東、廣西一帶,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越南、緬甸、柬埔寨,乃至非洲,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一路向北,通過合法或非法的路徑來到中國,再以不合法的形式就業、通婚。而且,這種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壯大而愈演愈烈。
多年以前,部分內地人以類似方式前往香港地區、美國“尋夢”。如今,當中國自己面對這樣的狀況時,又將如何處理?
“民工荒”留下就業空間
王越華來自越南農村,上世紀90年代被當地的一個女人介紹到中國打工,后來嫁給了廣東省肇慶市一個鎮的聾啞男人,但她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很委屈的事。
“我的生活比在越南好多了,我的公婆對我非常好。”王越華已經能講一口流利的粵語,但對普通話知之甚少。她對記者強調,她不是被拐賣的,是完全自愿的,她很勤勞,公婆都很喜歡她。
但直到現在,王越華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非法滯留者。
2008年,王越華回了一趟越南老家,這次回家,她得知,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來到中國打工,薪水很高。記者告訴她,一般在廣東打工的越南人每月只能拿到1000元時,王越華笑著說,這樣幾年回去就可以當有錢人了。
在廣西,與越南一橋之隔的東興市,僅3月份以來,公安機關就打掉了兩個組織他人非法偷渡國(邊)境的犯罪團伙,查處非法入境案件28起369人,其中就有19名已經在廣東工廠務工的外國人。
在廣州、東莞、珠海、深圳等地的工廠里,去年以來,中國警方連續查獲大量非法外國勞工。同時,隨著廣東“雙轉移”政策的推進,粵西、粵北等不發達地區乃至湖南、湖北、福建也開始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曹云華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在東北一帶有些朝鮮人滯留或非法就業;在廣西、廣東一帶分布著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外來人員;在廣州還滯留不少非洲人;另外,中越邊境地區還有些跨境通婚的民族。
事實上,越南政府鼓勵正常的對外勞務輸出。該國的重點勞務輸出市場在馬來西亞、中國臺灣、韓國和中東。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業機會增多,沿海地區出現“民工荒”,也給周邊一些欠發達國家青年人留下就業空間。
偷渡滯留產業鏈
目前,按照公安部的統一要求,凡屬非法入境或非法居留的外國人,滯留地公安機關要“發現一個,查處一個,遣送一個”。
本報記者也了解到,在廣東省肇慶市靠近廣西的縣鎮,類似于王越華這種越南新娘不在少數,她們大多已生育了下一代,對于這一人群,當地政府也大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對于那些偷渡中國還處在非法就業狀態的外國人來說,遣返是不容置疑的。
就在去年3月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還開庭審理了一個組織他人偷越國境的案件,一名越南籍婦女謝氏梅因參與組織10多名越南人到廣州務工而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根據本報記者從東莞、廣州、珠海、深圳等地獲取的多個組織越南人到中國非法務工的案例來看,手法大同小異,已形成一整條產業鏈。
以謝氏梅的案件為例。首先,是由一名或幾名中國人獲悉廣州急需招工且同意招收越南人的工廠,再跟越南人謝氏梅接觸,謝氏梅則在越南幫助聯系工人,協助部分人辦理越南護照及不允許在中國居留、就業的旅游簽證,或是采用步行涉水,繞過邊防檢查站的方式逃避檢查。
謝氏梅將這些越南人送到廣州的一個車站,再由中國人將其帶到工廠辦理相關的手續。由于是非法就業,所以,工廠不需要為其購買相關保險,其薪水也是同等工種中國工人的一半,大大節省了工廠的人力成本。
有些工廠則要求越南人要有合法證件,于是,這個利益鏈條中又添加了偽造中國身份證等的環節,偷渡的越南人還需要再交納相關辦證費用,通常為幾十元人民幣。
在涉案的人員中,偷渡者需要向介紹人繳納介紹費,通常為每名600至2400元人民幣不等。事實上,這筆介紹費對偷渡者本身來說還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介紹費通常被介紹人平分。
難防難查難遣送
廣東省公安廳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非法外勞一旦滯留,就很難查找,尤其是東南亞的偷渡者。
“他們長相與廣東人相似,文化也有幾分相同,只要他們不說話,就很難發現,不像非洲人,一下子就能在人群中找出來!边@名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目前在廣州的小北路一帶聚集了不少非洲人,這其中不乏非法滯留者,而當地公安在處理時也慎之又慎,以防升級到外交事件。
根據公安部要求,凡屬非法入境或非法居留的外國人,有身份證件的直接遣送,無身份證件的與有關使館交涉認定國籍,簽發證件后送走。
如果國籍認定不了,外國駐華使館又不認定而無處可送的,按《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進行拘留審查,直至國籍認定遣送出境為止。
但上述廣東省公安廳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公安部門的實際操作中,遣返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有些非法滯留的外國人身上沒有任何有效證件,他自己也不肯說是哪國人,這就需要認定國籍。
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有些地方公安部門只能將他們送到邊境之上,讓他們自己回去,但他們可能又回來了。
這位工作人員認為,要想解決非法外勞問題,需從邊境管理及出入境制度上入手。
但在中越綿長的邊境線上,想要非法入境的人員總能尋找到機會。
以廣西崇左市為例,其轄區共設有6個邊境檢查站、3個公安檢查站,這些檢查站只能監控主要交通路線,從大新縣往南寧、崇左的各交通路線沒有檢查站,無法堵住從大新非法入境的越南人。
變堵為疏適當放開?
針對非法外勞大量滯留的問題,廣東省政協外事僑務委員會辦公室對記者表示,早在2008年,該辦公室就已經圍繞“廣東外國人非法入境、居留、就業現象日趨嚴峻的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并將調研結果提交到廣東省政府。
“當時,我們的主要建議是修改外國人出入境相關的法律,適應當今國情的需要。”廣東省政協外事僑務委員會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說。
曹云華認為,在整條外國人非法就業的鏈條中,最重要的是存在著用工需求。對企業來說,“民工荒”使得招工變得困難,而招收越南人則大大有利可圖。
根據剛剛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對私自雇用外國人的單位和個人,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相對于這些外國勞工創造的價值,該罰款并不算重。
上述廣東省公安廳的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在粵外國人非法滯留的事件增多,省里非常重視,目前已經要求各地市的公安部門上報相關的數字和情況,進行一次摸底調查,以便開展下一步行動。
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對本報記者表示,與其各部門費力圍堵,不如研究適當放開,引進一批技能較為優秀的外國人前來就業,同時也能緩解珠三角的“民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