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本鐘、泰晤士河、莎士比亞、丘吉爾、花園洋房、日不落帝國、從黑色出租車里鉆出來的戴禮帽的紳士、列車上安靜的讀書客、放縱的酒徒、電影《百萬英鎊》中人頭攢動的倫敦證券交易所……英國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金錢和紳士的國度。但翻開當今的報刊雜志,打開電視機,有關英國的是完全相反的鏡頭:企業變賣、失業增加、銀行被收歸國有、百年老店關張、英鎊貶值。
快報特約記者
馬建國倫敦報道
發達國家中英國經濟最糟
2月5日傳來最新消息:英國中央銀行正式宣布降息50個基點至1%,再創該央行1694年成立以來的歷史新低利率水平。
在《百萬英鎊》中,英國還沒有衰落,英鎊還是世界的當家貨幣。但伴隨著一系列讓人難以置信的壞消息,人們也開始懷疑:曾幾何時堅挺的英鎊是否已經失去昔日的輝煌?曾幾何時一直以擁有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而自豪的英國經濟是不是正在經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說的“發達經濟體最糟糕的經濟衰退”?難道倫敦真的要變成一些人說的“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
英格蘭銀行在宣布降息的聲明中說,“全球經濟處于嚴重的下行陣痛之中,2008年第四季度發達經濟體的產出下降,新興經濟體也出現明顯的下滑。全世界范圍內的企業和家庭信心惡化。而全球銀行和金融體系的走弱意味著信貸將持續吃緊……”
去年12月份英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下降到了3.1%,支付壓力正在消失。英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英國GDP增速為負1.5%,這是自1980年以來,英國經濟遭受的最大季度跌幅。該季度,英國失業總人數上升至192萬人,是1997年以來的最高值。
倫敦金融城有100萬就業崗位。有業內人士分析,已經受到金融風暴影響的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在未來三個月內還將有1.5萬人失業。
《金融時報》最近曾對著名經濟學家進行的年度調查表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英國正面臨著1980年以來最糟的經濟前景,并擔心財政部所謂“2009年下半年經濟可望恢復”的預計“過于樂觀”。
銀行一潭死水 政府再下竹籃
1月19日,英國政府公布了自2008年10月以來的第二輪拯救銀行體系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政府向銀行提供保險,擔保引爆信貸危機的銀行“有毒借貸資產”。
在這個計劃下,銀行將與政府就其未來從某類特定債項所帶來的損失總額達成協議,財政部將為這個數額以外的損失提供90%的擔保。
按照政府的說法,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給銀行“松綁”,使他們恢復向企業和消費者貸款,從而復蘇經濟。
但在一系列措施之后,仰仗金融為支柱產業的英國就只有巴克萊和匯豐銀行沒有遭國有化的“厄運”。
有評論說,許多牽涉在內的債項都存在難以估值的問題,因為其市場早已崩潰,這就意味著連銀行都難以估計自己能借出多少貸款。
在英國政府出臺投資3000億英鎊的第二輪銀行救助計劃的第二天,《金融時報》公布的英國主要銀行的一組數字讓人驚訝:
市值上,從2008年10月13日到2009年1月19日之間:巴克萊銀行從174億英鎊跌到74億英鎊;匯豐銀行從956億英鎊下跌到608億英鎊;LLOYDES TSB銀行從180億英鎊下跌到106億英鎊;皇家蘇格蘭銀行從119億英鎊下降到46億英鎊。
銀行現有風險資產:巴克萊銀行3572億英鎊;匯豐銀行1.2315萬億英鎊;LLOYDES TSB銀行4854億英鎊;皇家蘇格蘭銀行4917億英鎊。
商業按揭支持證券的風險敞口:巴克萊銀行110億英鎊;匯豐銀行137億英鎊;LLOYDES TSB銀行53億英鎊;皇家蘇格蘭銀行66億英鎊。
英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擁有總計4萬億英鎊的資產,這個數字大約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5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銀行的資產縮水加劇,英國政府繼續對銀行施救,英國就有國家危機之虞。
假設英國銀行資產縮水15%,就等于英國6000億英鎊被化為烏有,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面臨蒸發危險。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投資者可能推高借貸成本,并在危機一旦出現時,拒絕購買政府債券,從而可能引發英鎊危機。
現在英國的國債與GDP比例為54%,如果銀行繼續縮水,政府繼續救援銀行,國債與GDP比例就很可能翻番。
這就可能使英國的信譽下降到3A以下。而一旦英國的政府信譽降低到3A以下,人們就很可能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危機。
只是由于歐元等貨幣的境況并不比英鎊好多少,目前才使英鎊處于相對穩定的位置。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歷史上曾經出現英美等國家實施過度的金融開放和資本流動自由化,導致短期債務急劇增加和國際投機資金到處沖擊各國金融體系。
上世紀20年代后期,以歐美經濟急劇膨脹,并購急劇增加,股市價格瘋狂上升,美國推行低利率刺激經濟增長。華爾街從1926年6月開始狂漲,到1929年10月40個月的時間內從110點漲到了380點,漲了兩倍多。
而當時,英國政府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為了恢復金本位制,人為高估英鎊匯率,最終導致英國退出金本位體系。當時英鎊貶值了大約28%,最終英鎊把在世界金融市場上的統治地位讓位于美元。
而從2007年到現在,英鎊貶值也已達到了27%。假設英國銀行繼續縮水,政府繼續救助,英國金融地位很可能重演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危機。
有專家分析,英國經濟現在面臨的是源自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危機,美國首創的股權激勵機制和金融領域高管片面追求短期盈利,以及歐美主要經濟體政府監管的缺失是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但仔細分析,英國經濟對國際資本市場“敞口過渡”是英國銀行淪落到不得不尋求政府救援的根本所在。
英國的巴克萊銀行、皇家蘇格蘭銀行和匯豐銀行的國際業務依賴程度都在80%左右。
盡管政府再施援手,但在全球性經濟危機面前,對國際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如此“敞口”的英國銀行業讓業內憂心忡忡也不無道理。
去年10月,英國財政部推出了370億英鎊(大約550億美元)的銀行融資計劃,沒見效果。
這第二輪救援計劃是不是又是竹籃打水似乎又是個不小的問號。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