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析:糧價上漲根源復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5:52 《中國商界》雜志
從根源上來說,歷史上的糧食危機大都是由氣候異常造成的,而目前的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源卻是多方面的,情況十分復雜。 文/一枚 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的農產品價格仍將保持在高位。這是3月24日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8年會上,與會中外專家趨于一致的判斷。 專家指出,二戰結束以來,全球糧食產量的增速遠高于人口的增速,但糧荒仍然不時地威脅著世界,從冷戰后至今,世界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已經發生了5次。從根源上來說,歷史上的糧食危機大都是由氣候異常造成的,而目前的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源卻是多方面的,情況十分復雜。具體地說,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球糧食總產量因嚴重自然災害而降低 近年來,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增多,使得作物的生長環境被破壞;土地沙漠化嚴重,導致可耕地面積急劇減少;灌溉水源的匱乏,使得農作物在旱災時不能被及時地澆灌。 從世界糧食生產方面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居于壟斷地位,僅美國的糧食出口就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引人矚目的是,近年來糧食主要出口國減產量更多。反常的炎熱導致美國農業蒙受損失,牲畜出欄率降低;百年一遇的酷旱沉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糧食生產;惡劣的氣候釀成歐洲小麥主產區遭受災難性損失。 在越南,一種未明的植物病毒使得大米產量開始與去年持平。越南的大米產量在過去多年一直有增無減,直至2006年。這次泰國米價暴漲,也與該國大米減產有關。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長遠看,全球水稻產量未來幾年將急劇下降,因為20%的可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變得鹽堿化,全球性溫室效應也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 二是全球糧食消費量因經濟復蘇而增加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世界人口增加,各國 GDP增長和居民收入提高,民眾有能力消費更多的糧食和食用植物油。許多國家和地區對肉蛋奶魚等動物蛋白食品消費量快速增長,從而導致消耗更多的飼料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數據,2006年,世界谷物消費總量增長到20.43億噸。另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的糧食消費從2005年到2006年增長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糧食消費增長了25%左右。這對世界糧食市場增大了壓力。在過去的45年時間里,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萬噸增加到了現在的每天560萬噸,增幅達149%。 三是生物燃料異軍突起消耗大批糧食資源 生物燃料主要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要生產原料,是擺脫對傳統石化能源依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替代能源,但其大量生產,導致了對農作物的大量需求。糧農組織報告說,生物燃料生產在近一段時期,幾乎已經“吃掉”了近1億噸谷物,這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國,美國預計2007至2008年度,為了生產生物燃料,至少用掉了8100萬噸玉米,相當于美國玉米總產量的27%。按照美國總統布什最近簽署的《新能源法案》,美國將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將達到360億加侖。如果玉米產量沒有大幅度增長,“汽車”與“人”爭糧的矛盾將愈演愈烈。“汽車”大量奪走了“人”的糧食,必然導致糧食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促使世界市場糧食價格上漲。 歐盟是利用菜子油、大豆油等作原料生產和消費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區。由于歐盟各成員國對生物柴油生產的投資迅速增加,因而生產能力迅猛擴大。從生物柴油的消費量看,歐盟也明顯增長: 2005年為303萬噸; 2006年為544萬噸; 2007年為690萬噸; 2008年將達到1154萬噸。各種機械“喝了大量生物柴油”,意味著供應市場的、人吃的植物油大量減少。這自然會導致植物油料供應緊張。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