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季節性禽流感陰云重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2:22 《財經》雜志
H5N1禽流感病毒的未解之謎仍然很多,其中以在病毒的變異形成機制和傳播方面為甚 □本刊記者 曹海麗/文 全球數國再現H5N1 新年伊始,人禽流感在東南亞和非州頻頻現身。 1月12日,兩名同為22歲的印度尼西亞女子因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醫治無效死亡。調查顯示,她們在發病前均曾接觸過死雞或死禽。 這兩名女子,只是印度尼西亞人禽流感的最新受害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統計,截至2007年1月15日,印尼總共報告了79例感染病例,死亡61人,總數僅次于越南。進入2007年不過兩個星期,印尼已經發現多達五起感染者病例。其中有一對是母子,母親37歲,新年當天發病,6日住進醫院,11日死亡。她18歲的兒子也被確診感染人禽流感,目前病情嚴重,仍在醫院進行治療。 無獨有偶。1月10日,日本最大的禽類養殖地、宮崎縣宮崎郡清武町的一座商業養雞農場突然出現雞只大面積死亡現象。三天后,該養雞場飼養的1.2萬多只雞已有近3900只死亡。1月13日,日本農林水產省部長證實,導致這些雞只死亡的元兇是H5亞型禽流感病毒。進一步的病毒檢測仍在進行中。 與日本緊鄰的韓國,早在去年11月初冬來臨之際,就爆發了兩年半來未曾出現過的又一次禽流感疫情。在全羅北道,一家鵪鶉養殖場出現上千只禽類死亡,被確認為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越南曾是禽流感肆虐之地,至今93例感染,42例死亡,仍居人禽流感感染病例世界之首。但去年初以來,越南政府同國際社會積極合作,并加強監控,整整一年沒有再發現人禽流感病例,動物禽流感疫情也得到了較好控制。然而去年12月,越南南部重現高致病性禽流感;今年1月初,禽流感繼續在越南南部擴散,已經擴展到六個省。最新的疫情發生在湄公河流域Tra Vinh省的一個農場,800只鴨子病死。 大規模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首現之地的香港,亦于近日報告發現有雀鳥感染禽流感。 1月13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證實,一只在石硤尾健康院后山撿獲的鳳頭鷹尸體對禽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有關部門正在繼續作進一步確定測試。1月14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再次接獲市民報告,在同一地點又發現一只死雀。該署當天共撿獲72只死雀,均按照既定程序進行了化驗。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并于1月6日宣布,去年12月31日曾在港島銅鑼灣禮頓道撿獲一只斑文鳥尸體,經多項檢測,證實其對H5N1禽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 禽流感在東南亞呈蔓延之勢,非洲大地也未能逃過此劫。非洲2006年第一例報告出現禽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國家——尼日利亞近日宣布,在其西北部的索科托州首次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當地一家養殖場數千只雞被撲殺。 待解之謎 對于去年冬天在東南亞出現的新一波禽流感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考定雷(Peter Cordingley)在接受《財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這只是季節性禽流感回潮,并非由病毒重大變異引起。 不過,考定雷稱,病毒每年都在變化,只是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正在東南亞爆發的禽流感已經發生了使病毒更易從禽向人類傳播的變化——如果出現這樣的變化,則意味著流感人際傳播大流行具備了第一個條件。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規模和反復爆發,伴隨著人類已經整整三年有余。但至今人們對這種病毒的認識和知識仍非常有限。 2003年12月,韓國漢城拉響了第一波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警報。那個冬天,尚令人陌生的H5N1席卷了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印尼,以及韓國、日本、中國。其中數個國家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005年5月,中國青海湖發生大批斑頭雁等候鳥死亡疫情。經確診,這些候鳥感染了H5N1病毒。此后不久,蒙古、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西藏等地,也爆發了候鳥疫情。接著,病毒越過中亞大地,沖出亞洲,到達俄羅斯和東歐。 2006年以來,禽流感病毒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先是在西歐一些國家,后來又登陸遙遠的非洲,以及陷于戰爭泥淖的中東地區。在不同的地域,有的只是野鳥感染,如西歐的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野天鵝身上檢測到H5N1病毒;有的是家禽感染,如非洲的尼日利亞;有的則同時出現家禽和人類感染,如土耳其。 對于2006年下半年以來在亞洲之外出現的禽流感疫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網絡實驗室經過對各國病毒樣本檢測和基因序列分析,得出結論:它們和2005年5月青海湖的禽流感病毒株99%以上同源。 不過,病毒的確切傳播途徑和路線,至今仍是一個待解之謎。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公室主任尾身茂曾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候鳥還不是傳播的主要途徑。歐洲的疫情主要局限在野鳥身上,但在亞洲及非洲,疫情大面積發生于禽類身上,說明禽類的活動仍是傳播的主要途徑。 H5N1禽流感病毒的未解之謎仍然很多,特別是在病毒的變異和傳播方面——它到底如何發生變異?這些變異將把局面導向何方?如何才能有效防控?這些問題都向人類提出了挑戰。 變異與防疫賽跑 2006年2月,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教授等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論文,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東南亞的主要擴散源頭可能在于家禽運輸,而帶病毒候鳥的遷徙只起到輔助作用。 論文作者從中國香港和內地南方幾個省份采集的上萬份家禽和候鳥的泄殖腔分泌物中,分離出了H5N1病毒樣本,并與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病毒樣本進行基因比較。研究表明,許多并未爆發禽流感疫情地區的家禽都帶有H5N1型病毒,而且不同地區禽鳥身上的病毒基因已發生變異,分化成有地區特征的“分支”。對病毒不同“分支”的基因分析顯示,病毒的主要擴散方式是帶病毒家禽及產品在當地的運輸和貿易。 論文認為,禽流感最早在中國南部家禽群中爆發后,病毒由染病家禽傳染到遷徙候鳥身上,并在候鳥群中引發了疫情;然后,病毒通過家禽運輸和候鳥遷徙等方式,傳給越南、印尼、蒙古、俄羅斯等地區。論文建議,為防范禽流感在人之間傳播,必須對家禽進行更廣泛的病毒檢測。 2006年10月31日,管軼等人再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發表“中國H5N1流感變異株的出現及流行”一文,稱根據對華南市場長期的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監測,證實H5N1禽流感病毒繼續在不同類型的禽類中成為“動物廣泛流行的病毒”;蚝涂乖治鲲@示,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之前一種并不具有顯著特征的H5N1病毒分支已經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感染病毒。因其最早在福建發現,作者將這一分支命名為“類福建毒株”。 “就是說這個毒株已經占據了優勢!惫茌W向《財經》記者說。 論文表示,根據監測發現,這一“類福建毒株”在華南的多個地區逐漸取代了之前流行的多個其他地區分支,并和2006年上半年后期在中國南方發生的人禽流感感染同源。同時,這一毒株也在香港、老撾、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部分地區在2006年初爆發的禽流感感染家禽中分離出。 論文進一步指出,雖然這一毒株分支“異軍突起”并占據主導地位的形成機制尚不清楚,不過“福建株”的出現和流行從一個側面說明現行的防控措施尚有改善的空間!笆聦嵶C明現行的疫苗或許不能對該流行株提供足夠的保護。”管軼說。 管軼等的這一論文發表后,受到中國政府方面的強烈指責。2006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首席獸醫官、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會同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專門就這一論文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稱根本不存在新的變異的“福建病毒”,“該文章引用數據不真實,研究方法不科學,做出的推測不成立,完全不符合事實。” 賈幼陵還表示,中國內地自2005年底開始實行禽流感全面免疫政策,2006年1月至10月,家禽免疫密度超過95%。陳化蘭則稱,中國研制疫苗的有效性,不但使中國的禽流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還在越南、蒙古等很多國家的家禽中使用”。 對于目前正在流行的東南亞禽流感,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考定雷表示,仍有待實驗室結果進一步證實病毒的分支類型。不過,盡管目前尚未發現病毒發生了實質性的變異,但是變異時時都會發生,“賭它不會發生變異是愚蠢的! 考定雷說,人們仍然需要保持謹慎和小心,加強動物和人的監測。他認為,中國發生了多起病源不明的人禽流感病例,可能是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太大,監測起來不太容易;二是中國實行的是全面免疫政策。這一政策的一個負面效果是,免疫禽有時會帶毒,但不顯示生病癥狀,因此檢測不出動物疫情。 考定雷并預測,2007年很有可能重演去年禽流感蔓延全球的態勢,人們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財經》相關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財經》雜志網站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