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非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近四成。外界——尤其西方媒體——對“中非貿易摩擦”的呱噪已經開始出現,對傳統友好的中非關系而言,此時恰好是需要注入“潤滑劑”的時候
□ 本報記者 辛秀
1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啟程,開始對佛得角、塞內加爾、馬里、利比里亞、尼日利亞以及利比亞等非洲六國進行正式訪問。
外界沒有注意到的是,在一年以前,這位中國的外交部長,同樣是把新年后出訪的第一站,放在了非洲。
1月12日,當李肇星輾轉于他緊湊的非洲之行時,在北京,他的前任、現在的國務委員唐家璇,出席了“新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啟外交關系50周年暨《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簡稱《文件》)發表紀念招待會”,中國政府全面闡述對非政策的《文件》,也隨之發表。
2005年中非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近四成。外界——尤其西方媒體——對“中非貿易摩擦”的呱噪已經開始出現,對傳統友好的中非關系而言,此時恰好是需要注入“潤滑劑”的時候。
投資“遍地開花”
已經在非洲市場闖蕩了10年之久的中國民營企業寶石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阮小明,秉承“先做朋友,再做生意”的信念,在非洲多個國家雇用當地的員工,目前,公司已有50多名非洲雇員,在非洲多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
據初步統計,2005年1-10月,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額達1.75億美元。截至2005年10月,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累計已達10.75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非洲承包勞務業務也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前10個月,中國企業在非洲新簽承包勞務合同額達63.4億美元。
英國倫敦產業研究機構分析員克萊蒙表示:“如果此時你置身剛果或者贊比亞,你將發現一連串小規模的開礦、熔煉及提煉工程,當中有不少是由中國資助,甚至由中國企業操作。”
以安哥拉為例,中國企業與安哥拉簽訂了一攬子合作協議,向安哥拉提供國家重建所急需的資金、技術和設備,開發當地石油資源,而安哥拉則用資源對中國企業進行償還。目前,中國的銀行已貸款在該國大建鐵路、道路、長逾160公里的光纖網絡、新國際機場、醫院和學校等,并在沿岸淺水地區進行石油鉆探,私人公司亦在安哥拉取得大量合約。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05年前10個月,中非貿易額增長39%,達321.7億美元,為歷史最高。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在2005年12月的報告中表示,對未來兩三年內非洲石油產量看好,敦促美國政府應以戰略性眼光看待非洲,視其為合作伙伴。該報告預計,到2010年,非洲的全球原油供應量將超過中東地區。
尼日利亞石油資源部最新發表的月報顯示,尼日利亞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352.54億桶,到2010年將達到400億桶。此外,尼日利亞還在其海域發現了16.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儲量。
近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以22.68億美元現金收購尼日利亞海上石油開采許可證所持有的45%的工作權益。
貿易摩擦不可小覷
西方媒體以一種聳人聽聞的方式,描繪了一幅中國的非洲鏡像:中國的廉價貨品涌入非洲,當地的工廠被迫倒閉,非洲各國業界生計受到威脅,一貫視中國為“最親密朋友”的非洲各國也開始按捺不住。從南非到北非,“中國廉價貨海嘯”的怒火越來越大。
這過于夸張了,但是在過去的2005年,隨著雙方經貿往來的高速增長,摩擦確實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
2005年南非全國總工會發起的“購買當地產品”示威游行,因游行者身穿“中國制造”襯衫而尷尬收場。之后,代表南部非洲國家41萬工人的工會組織在開普敦集會,發表聲明,強烈要求南部非洲國家政府采取措施,阻止大量中國廉價產品對本地區的沖擊。
南非工會組織的會長約翰·則克哈里抒發不滿:“這不僅僅是南非,這是整個非洲的問題,全世界都將可能受到影響。”
此工會組織指出,從2003年以來,中國商品的大量涌入,給南部非洲工業經營造成巨大壓力,致使5.5萬工人失業,他們的國家自2001年以來共損失了800個生產單位和600萬份工作。
西方“分析人士”則說,更為嚴重的是,中國紡織品正將非洲國家的紡織品排擠出歐美市場,盡管在紡織品方面,中國受到歐美配額限制,而非洲國家享有《非洲成長及機會法案》的優勢,但依然不能緩和這些跡象。
商務部研究院李雨時研究員表示,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國就給予有外交關系的28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190個稅目的輸華商品免關稅待遇,拉動相關非洲國家受惠產品的對華出口增長1倍多。從中非的貿易額來看,數據并沒有顯示雙方貿易的不平衡。
南非副總統普希莉也認為不要把紡織工人失業問題歸罪于中國出口便宜的紡織品上,應該將精力轉向其他具有競爭力的領域。南非貿易和工業部長姆帕赫盧瓦也提醒,要看到與中國關系的全局,中國也從非洲進口大量商品,并且此勢頭正在增長。
注入潤滑劑
日本一家媒體公開指責,中國在非洲“掠”油“占”地,大搞“圈地運動”,加快對不發達國家的能源爭奪戰略。
美國的外交政策理事會在2005年12月公布研究報告,聲稱中國對非洲的能源資源“覬覦已久”,中國正在威脅美國在非洲的利益。批評中方只顧掠奪非洲能源,妨礙當地政府的肅貪工作。
美國的另一份報告則表示,從蘇丹、利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等非洲國家進口的石油,已占中國總需求的25%。而美國僅有15%的進口石油來自幾內亞灣。美專家預測中美在非洲的石油爭奪戰將會愈演愈烈。
西方某些“預言家”,似乎很樂于見到,中國在歐美市場遭遇的貿易摩擦,能夠迅速擴散到例如非洲這樣的新區域。所以,在此時發表的《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應起到潤滑劑作用。
《文件》全面闡述了中方在中非關系各個領域的原則,同時,著重在貿易、投資、金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合作以及減免債務、經濟援助等多個方面,指出了中非雙方的共同利益。
外交部長李肇星的行李中,相信這份《文件》,應是必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