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俄烏兩國就天然氣價格問題達成一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9日 16:25 《財經時報》

  □ 本報記者 梁強

  2006年1月4日,基輔和莫斯科的市民們收到了遲來的圣誕禮物。

  當日早晨,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公司總裁米勒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總裁伊夫琴科在莫斯科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俄烏兩國就天然氣價格問題達成一致,雙方已按照新價格
簽署了為期5年的天然氣出口合同,新合同將從2006年1月1日算起。

  至此,俄烏兩國的天然氣談判終于宣告結束。兩國的普通百姓可以放心地迎接屬于他們共同的東正教新年,而不用擔心由于天然氣價格問題而無法度過這個寒冬。

  斯拉夫式的“雙贏”

  根據新的合同,俄氣集團將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價格,將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售給俄烏聯合控股的“俄烏能源”公司,后者將把俄國天然氣與來自土庫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的天然氣混合起來,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烏克蘭。

  同時,俄羅斯天然氣經烏克蘭出口到歐盟的過境費,由原來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到1.6美元。

  雙方都對這一談判結果表示滿意。

  對烏克蘭來說,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是尤先科一直堅持的底線,過境費的提高也使烏克蘭人獲得了更多的實利。

  俄氣公司則取得了一直想要取得的成果,即將天然氣價格和過境費這兩個問題分開對待,而不再像原來一樣,只要俄氣公司一提出提高天然氣價格,烏克蘭方面就立馬以抬高過境費相威脅。

  目前承擔對烏天然氣出口的俄烏能源公司,只承擔著只有從土庫曼經俄羅斯到烏克蘭的天然氣過境業務,而不涉及到從俄羅斯向西歐輸送天然氣。

  不過,俄烏能源公司由俄氣集團、俄氣銀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一家國際投資集團聯合控股,其中俄氣銀行一家的控股率就達到了50%,而它是俄氣公司下屬的子公司,所以,俄氣公司實際上是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高價將天然氣賣給了自己。

  但俄氣集團發言人古普里亞洛夫在接受《新消息報》采訪時表示,俄氣公司并沒有因為新合同而蒙受任何經濟上的損失。他強調,由于俄烏能源公司完全接手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出口業務,俄氣公司得以徹底擺脫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這對鞏固俄氣公司作為歐洲最大和最可靠的能源供應商的地位和信譽都大有裨益。

  歐洲避免“多輸”

  莫斯科同時在以低價向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出口天然氣,但價格爭端只出現在俄烏兩國間,其原因不言自明。

  正如《華盛頓時報》所指出的,由俄羅斯總統普京而不是作為供應商的俄氣公司總裁宣布減少向烏克蘭供氣的決定,已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這場經濟糾紛濃厚的政治色彩。

  由于涉及到歐盟國家的能源供應,這場糾紛也引起了歐美國家的密切關注。白宮和歐盟的官方發言人都在俄烏談判期間發表講話,要求兩國從現實利益出發,盡快結束爭端。國際能源期貨市場的價格指數,也隨著俄烏天然氣爭端的加劇不斷升高。

  在俄烏天然氣談判后期,奧地利、

意大利、法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等國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游行,要求俄羅斯恢復對烏克蘭及西歐的天然氣供應,這在國際經濟糾紛中也可以說是一個罕見的現象。

  能源沙皇

  2006年俄羅斯將首次作為八國集團的主席國在莫斯科主辦八國集團首腦峰會。眾所周知,八國集團是世界上八個最富有國家組成的俱樂部,而俄羅斯在經濟指標上不僅落后于其他七國,而且要落后于

墨西哥、巴西這些新興的工業國;在人均國民收入上,其排名更是落后于馬耳他、智利等低收入國家,可以說完全是屬于不發達的第三世界。

  因此,俄羅斯贏得這一榮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在21世紀的新能源沙皇地位,尤其是在向歐州供應能源方面,仍是名副其實的一個超級大國:西歐各國1/3以上的天然氣需求依賴俄羅斯,芬蘭和斯洛伐克的天然氣需求則100%的依賴俄國。

  根據歐洲凱杰安永咨詢公司2004年的研究報告,隨著歐洲的能源消費的不斷增長,俄羅斯將在2020年左右取代海灣國家成為歐洲最大的能源供應國。至2015年,歐盟進口的油氣將分別有22%和60%來自于俄羅斯。

  尤其是在天然氣領域,俄每年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將較目前猛增87.5%,達到3000億立方米,而液化天然氣出口在未來歐洲市場占有率也將從2000年的7%上升至12%,達到每年800億立方米左右。

  油氣大棒

  據悉,俄羅斯為此次八國峰會擬定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21世紀的國際能源安全”。莫斯科提出這個題目顯然意有所指。

  目前,俄向西歐的油氣輸送線路主要有三條:經過斯洛伐克進入西歐的“友誼”油氣管道、經過黑海港口敖德薩到波蘭邊境布羅達港的航線,以及經過烏克蘭境內的天然氣輸送管線。

  三條線路中,只有最后一條不是由俄國人自己控制,卻是輸氣的最主要線路。因此,俄羅斯從2002年下半年起就聯合德、法、意、保等國財團規劃新的油氣輸送管線。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也在卸任后被俄氣公司邀請擔任公司董事會成員,并主管俄德天然氣管道的規劃工作,這被認為是克里姆林宮把天然氣作為政治工具的一個信號。

  此次俄烏天然氣爭端,應該說是克宮能源政治的一次預演,盡管其結果并不完全像俄國人預想的那樣,但其引起的空前的國際關注,已預示著2006年將是俄羅斯繼續揮舞能源大棒攪動國際風云的一年。


《財經時報》,中國人首選的經濟周報!
全年定價:98元
電話訂閱:010—87762866轉8011、8017
網址訂閱:#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