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七日涼熱 轉形之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1:51 《財經時報》 | |||||||||
□ 鮑迪克 布什主動交代了從“情報門”到“監聽門”的錯誤。誣陷連戰要搞“七日暴動”的陳水扁,卻拒不服從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向對方道歉的法院判決。 “總統”和總統的認錯態度截然相反,民意支持率卻都降到了最低點。但這對“跛腳
在基層選舉失敗后,阿扁推諉責任的“懦弱”表現,使自己失去了公眾的“印象分”,卻使得謝呂蘇游一班重臣撈到了“同情分”;而布什包攬一切罪責把壞事做盡的勇氣,未必不是為了讓接班人能夠輕裝上陣。 以接替者而不是接班人身份履新的德國總理,顯然更有勇氣糾正前任的錯誤。從東德小女孩到德國總理,然后是“歐洲小姐”,默克爾迅速地改變了自己,也改變著自己的世界。她的世界已是整個歐洲。 整個歐洲是英、法、德三大國決定的歐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的默克爾,通過改變三大國的架構關系,改變著整個歐洲。 隨著德-法軸心的淡化和德英的迅速接近,大歐洲政治版圖上原來內部充滿矛盾的倒T字型結構(以英國為垂點),魔術般的變成以德國為頂點、具有最強力學穩固性的等腰三角形。 盡管等腰三角尚未發展為更理想主義的等邊三角,但英、法的短邊卻正是德國人最說希望的:歐洲的另外兩極必須用過德國才能得到協調。 在歐元區,以意大利為垂點的T型架,也轉化為了德、意、法三角架。整個大歐洲的架構由此成為了雙三角。 這種雙三角結構的出現,使得歐洲政治家們的思路豁然開朗:只要如法炮制,原來具有強烈內向政治性格的歐洲,可以通過它內部的各個橫軸,與外部的垂點構成一個個新三角,從而不斷擴大歐洲的地緣版圖。 俄羅斯無疑是歐洲最重要的外部垂點。俄國和烏克蘭的“天然氣之戰”,看似離歐洲遠隔千里,卻是利益攸關:你不給我平價氣,我就收你買路錢——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供氣方,它通往歐洲的輸氣管大半經過烏克蘭。 和歐盟預算談判的幾乎同時開始的俄烏談判,雙方至今毫無妥協的跡象,歐洲人主動進行庭外和解的時機應該到了。 這也許將是把歐洲政治版圖擴大到整個地理歐洲的一個契機——在煤鋼時代,歐洲煤鋼共同體孕育出了如今的歐盟;而最具政治遠見的歐洲政治家們,已經開始了大歐洲油氣共同體的構想。 從中印聯手收購敘利亞油田,到泛亞電網和油氣管網構想,亞洲能源共同體也已經成為亞洲政治家們的現實課題。 但在地緣政治層面,決定亞洲的仍然是中美日三大國,而歐洲的故事似乎提供了某種警示:如果美日軸心得到強化,中國將被看作制造本區域不穩定因素的垂點;如果東亞T形結構也轉化為了三角形,中日關系卻成為短邊,那等于把亞洲主導權拱手讓給作為等腰三角頂點的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