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周內,印尼政府將出售在最大的3家國有銀行持有的部分股權,此次銀行私有化過程將給政府帶來近40億美元的收益。近期美國《商業周刊》的文章指出,印尼政府自2000年以來已經從這種銀行股份的轉讓中獲取了40億美元的收益。
此次涉及的3家國有銀行是印尼人民銀行(BRI)、印尼銀行(Mandiri)和印尼國家銀行(BNI),政府持有的股份分別為58%、69%和99%。政府計劃將在這些銀行持有的股權減至51%,
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仍可以在銀行治理方面擁有足夠的話語權。今年8月,印尼政府以2.74億美元出售了在印尼金融銀行持有的10.5%的股份。9月底印尼政府又以2.15億美元出售了它在中央亞洲銀行持有的5%的股份。
文章反映,此次股權銷售的對象主要是印尼國內外的機構投資者、投資組合管理人和希望提高股權比例的銀行股東,而不是像花旗這樣的外國銀行,原因是這些外國銀行已經占據了相當比例的市場份額。荷蘭銀行在印尼的主管漢克·馬爾德稱:“印尼是東南亞國家中對外資銀行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比如,去年10月英國渣打銀行和當地的汽車裝配廠阿斯特拉公司聯合收購了印尼第七大銀行寶石銀行(Bank Permata),而德意志銀行聯合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公司在2003年從印尼政府手中以3億美元購得印尼金融銀行51%的股份。
這些外國投資者看中的是印尼日益走好的經濟形勢和潛在銀行業發展前景。印尼人口2.3億,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潛力雄厚。印尼央行預計其國內經濟在經歷多年的慢熱增長后,有望在今年實現高達5%的增長率。新加坡發展銀行的分析師Ferry Hartoyo稱,印尼的貸款數量增長很快,每年的增長率近15%,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升至近20%。
印度尼西亞原有近200家銀行,亞洲金融風波后,經過整頓改造,目前至少還有130多家在繼續運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印尼最大13家銀行的總資產占印尼銀行業總資產的70%,而其余120多家銀行加起來才占30%,大多數銀行由于規模太小根本無力參與國內競爭。新加坡惠譽國際評級機構的分析師譚來朋(音譯)稱:“印尼金融市場也許是亞洲最四分五裂的金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