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道,亞洲開發銀行將從明年開始編制和公布顯示亞洲貨幣加權平均值的亞洲貨幣單位。亞洲貨幣單位有望成為亞洲共同貨幣的“原型”。
昨日,亞洲開發銀行北京代表處外聯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亞元單位’到‘亞元’,還有很長一段路。”
亞行行長是亞元倡導者
上海國際研究院院長馬曉野告訴記者:提到亞元,就不能不提到日本和中國。
早在2000年在文萊舉行的亞太經濟論壇首腦會議上,日本率先提出,應該出現一種本地區重要國家共同使用的統一貨幣——“東亞貨幣”。
隨后,日本又提出了以中、日、韓為主導推進“亞元”計劃的“漸行模式”。
而正在設計“亞元單位”的亞洲開發銀行,其現任行長黑田東彥,則是前日本財政高官,也是因長期倡導亞洲金融一體化而著稱的“亞洲貨幣先生”。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曾表示,外匯儲備大規模的增加可能是一個長期現象,面臨歐元集團和美元集團的壓力,中國必須持有大量的外匯,而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建立新的貨幣金融制度,形成亞洲貨幣區與兩大貨幣區相抗衡。
亞元還只是個美麗概念
對內而言,統一貨幣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確貢獻良多。由于目前世界70%的外匯儲備都在亞洲,美元和歐元的波動對于亞洲各國的影響是直接的,而如果有自己的貨幣且能保持穩定,這塊的消極作用可能就會最小化;其次,統一貨幣可使區域內國家間的商品流通程序簡化、交易成本降低,并成倍提高區域內貿易;再次,以亞元給亞洲各國發行債券定價還可以減少證券投資風險。
但是即便如此,“亞元”依然成長艱難。因為實行統一的貨幣,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其一,地區內國家的經濟水平比較一致,或達到類似水平。其二,區域內政治穩定,國際間比較團結友善。
反觀目前的亞洲,就國家間經濟水平發展程度而言,既有實力雄厚如日本的巨大經濟體,同時,也有遠遠落后的國家和地區,更有發展水平各異的中端經濟體。“今天這個‘崛起’了,明天那個‘塌陷’了,現在聯合只意味著更大的金融風險。”馬曉野說。
再從政治角度上看,中日兩國關系微妙,而它們正是亞洲經濟中數一數二的主角。正因為關系緊張,在本月結束的20國財長會議上,日本代表沒有像外界預計的那樣,再次提出“亞元”議題。
因此,在這樣差異甚大、情況復雜的地區,目前把貨幣政策完全交給一種貨幣是不現實的。
此外,實現統一貨幣意味著成員國必須把利率和通貨膨脹率控制在統一的標準內。“也就是把政府調控經濟的手腳束縛住了,很多國家的政府是不情愿的。”
對于“亞元”這個美麗的概念,也許正如馬曉野所言:“理論是可行的;先例是存在的(歐元);阻力是巨大的。它永遠有實現的可能,又完全看不到實現的日期。”
原作者: 本報記者 李雁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