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啟動亞洲掘金之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0日 16:24 周末畫報財富版 | |||||||||
隨著美歐兩地大型收購交易逐漸進入瘋狂狀態(tài),亞洲成了大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的另一投資熱點。作為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本公司之一,KKR自然不愿意漏吃這塊“大蛋糕”,準備在香港和東京設(shè)立首批亞洲辦事處,“撒網(wǎng)捕魚”。 撰文 希冀
北歐商業(yè)電視和廣播公司SBS最近宣布,該公司已同意接受私人股本公司Permira和Kohlberg Kravis Roberts (KKR)價值約2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 而丹麥電信營運商TDC AS日前也正激起市場的收購熱情。在這其中,一個由紐約的Kohlberg Kravis Roberts 、Blackstone Group,倫敦的Apax Partners、Permira Advisors及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的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組成的集團是競標者之一。 不妨把眼光更準確地聚焦一下,KKR這個公司馬上會從這些并購行為中跳出來,映入大家的眼中。 也許普通人對KKR并不熟悉,但對于企業(yè),尤其是那些試圖通過資本運作改變命運的企業(yè),對它耳熟能詳。這家成立于1976年的公司,由克拉維斯(Henry Kravis)和表兄羅伯茨(George Roberts)以及他們的導(dǎo)師科爾博格(Jerome Kohlberg)共同創(chuàng)建,公司名稱正源于這3人姓氏的首字母。如今,它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本公司之一。 最近,KKR的“胃口”大增,將在香港和東京設(shè)立首批亞洲辦事處,開始尋求亞洲的“獵物”。 開杠桿并購之先河 KKR之所以能引起眾人的關(guān)注,與其開創(chuàng)的杠桿并購(Leveraged Buyout,簡稱LBO)不無關(guān)系。 對勁霸電池(Duracell)收購就是KKR運用這種并購方式最為成功的案例。 在收購前,勁霸電池僅是食品加工巨頭克拉福特的一個事業(yè)部。經(jīng)過眾多買家5個月的角逐,KKR于1988年5月得到了勁霸電池。當時的分析普遍認為勁霸總值不超過12億美元,但KKR出價18億美元,至少高出競爭對手5億美元。KKR的方案也十分有利于勁霸的管理層,公司的35位經(jīng)理共投入630萬美元購買股份,而KKR給每一股分配5份股票期權(quán),這讓他們擁有公司9.85%的股權(quán)。這大大出乎管理層的意料。 買斷后勁霸的第一年現(xiàn)金流就提高了50%,以后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長。在這基礎(chǔ)上,KKR把CEO坎德的資本投資權(quán)限從收購前的25萬美元提高到500萬美元的水平,同時把管理下級經(jīng)理報酬的權(quán)力完全交給了他。 1991年5月,勁霸的3450萬股票公開上市,IPO價格是15美元,KKR銷售了它投在公司的3.5億美元資本金的股票。1993年和1995年,勁霸又進行了二次配售股票,加上兩年分紅,KKR在1996年的投資收益達13億美元,并將收購勁霸時借貸的6億美元債務(wù)償清。 1996年9月,KKR把勁霸賣給了吉列公司,每1股勁霸股票可得到1.8股吉列股票,總價值相當于72億美元。交易結(jié)束時,KKR仍擁有勁霸34%的股權(quán)。 而在被稱為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惡意收購——納貝斯克(RJR Nabisco)的收購過程中,KKR名聲再次大振。在收購中,KKR一舉擊敗所有的對手,而付出的代價極小,由于公司發(fā)行了大量垃圾債券進行融資,并承諾在未來用出售被收購公司資產(chǎn)的辦法來償還債務(wù),因此這次收購資金的規(guī)模雖然超過250億美元,但其中使用的現(xiàn)金還不到20億美元。 盡管這次惡意并購并沒有給KKR帶來什么好效益,但卻讓KKR戴上了“華爾街野蠻人”的帽子。 亞洲成投資熱點 隨著美歐兩地大型收購交易逐漸進入瘋狂狀態(tài),亞洲成了大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的另一投資熱點。 雖然亞洲市場的競爭現(xiàn)在還不到白熱化的程度,但激烈程度也在與日俱增。今年春天,Blackstone 對于這樣的“香餑餑”,KKR自然也不會放過。在宣布將在香港和東京設(shè)立亞洲辦事處的同時,該集團日前表示,它有興趣參與對三星人壽保險高達18%股份的競拍。三星人壽保險是韓國最大的壽險公司。這也是KKR 29年歷史上首次投資亞洲。 前不久,已是61歲的羅伯茨,還不遠千里,到亞洲作了為期三周的商務(wù)旅行。他當時表示,希望在中國做3件事情:第一,調(diào)查 KKR所投資的公司在中國開設(shè)的工廠,以便了解如何更好地為自己的業(yè)務(wù)尋找更好的“資源”;第二,會見希望投資于西方世界的中國公司;第三,考察中國的投資機會。過后,他滿意地說,他發(fā)現(xiàn)中國商界人士對于KKR的品牌相當了解。 這些私人資本運營公司之所以對亞洲產(chǎn)生興趣,是由于他們在美國和歐洲投資的公司為保持競爭力急需削減成本。 不過,雖然亞洲市場普遍被看好,但難以預(yù)見的敵意監(jiān)管條例,加征的稅收等,都是投資亞洲的潛在風險。但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預(yù)計中國某些行業(yè)的市場化進程將為投資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在韓國和日本,企業(yè)交叉持股現(xiàn)象越來越少,很多債權(quán)人尋求剝離在一些現(xiàn)金拮據(jù)的企業(yè)中的持股權(quán),這里將產(chǎn)生更多的并購機會。 不知哪些企業(yè)“不幸”會成為KKR撒向亞洲大網(wǎng)中的魚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