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第七屆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 正文
 

美國金融高官訪華背后:要中國為其雙赤字買單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3日 00:54 北京現代商報

  

美國金融高官訪華背后:要中國為其雙赤字買單

王曉瑩/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杰夫里、財政部副部長亞當斯……

  昨天,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一行正式開始中國訪問之旅,身材健碩的斯諾在上海甫一亮相,就受到了強烈關注。在接下來的15日、16日,陣容“豪華”的美國金融高官訪問團的將全部亮相中國。其成員都引人注目,除了“一打噴嚏,全球就感冒”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
會主席格林斯潘和身材健碩的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之外,還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杰夫里、財政部副部長亞當斯以及美國財政部常駐中國金融專員洛文杰。

  斯諾一行昨天正式開始對中國的訪問,日程表包括:昨天參觀上海

證券交易所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今天他們將抵達成都;G20會議結束后,還將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17屆中美聯合經濟委員會會議。

  訪華背景:雙赤字壓力

  目前,業內的主流觀點是全球經濟處于失衡狀態,美國的雙赤字問題——財政赤字、貿易赤字讓經濟發達的“山姆大叔”撓頭不已。

  9月24—25日,當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聯會召開之時,會議提出的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的四個方案是:美國減少儲蓄;對東亞地區,不包括中國地區增加投資;歐洲和日本經濟發展提速;中國在匯率和貿易領域做出讓步。美國經濟研究院提出的一個觀點則是:要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美元必須貶值20%。但如果美元貶值20%,全球許多國家都難以承受,包括日本、歐盟。為了不讓美元繼續貶值,則其他國家必須在其他領域做出讓步。

  “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國財政赤字的攀升。”對外經貿大學副院長丁志杰認為。而美國財政赤字攀升的根源有三:一是反恐、戰爭經費支出增加,二是美國政府的減稅計劃,三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增加了政府開支。

  焦點:匯率、貿易、金融市場

  布什此次競選時承諾財政赤字要減少一半,但目前看不出這種跡象。美國的雙赤字結構的調整問題,如果能讓其他國家來買單、轉嫁危機成本,對美國國內來說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是一種“以鄰為壑”的策略。

  此次美國傾其所有經濟智囊團而來,可見美國已經把解決國內雙赤字的問題放在桌面上。美國副財長亞當斯在來華前曾表示,美國高層代表團本周訪華收集到的信息“將用來擬定一份報告,向美國會說明中國是否操縱匯率以獲取不正當貿易優勢”。美國現在對中國是多方面夾擊,以促進國內雙赤字的解決。這也是此次訪華團的焦點之所在:

人民幣匯率、金融市場開放、貿易戰。而中美博弈中,專家認為,中國就要懂得在這三方面如何取舍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中國金融市場堅持自主原則

  本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分別發行人民幣債券11.3億元和10億元,這是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引入外資機構發行主體。這次央行選擇此時宣布允許國際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正好在我國舉行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國際財金會議前夕。本月15日、16日,全球最高規格的財金會議——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在河北省的香河天下第一城舉行,來自美、英、法、德、日等20個國家的財金首腦將首度會聚于此。

  業內對此的分析是“此次行動意在表明中國進行金融改革的決心和態度”。外交部有關人士的觀點是,目前中國的金融改革包括匯率機制、資本賬戶開放,都將堅持自主原則!袄﹃P系人”意味什么?

  據央行統計,今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1%。分別增加了1010億美元、337億美元。僅6月份,外匯儲備便增加了200億美元,同比多增80億美元。有專家預計,今年年末的外匯儲備余額將超過9000億美元。從而我國將取代日本成為世界頭號外匯儲備大國。

  丁志杰對此的評價說:“其實成為第一并不完全有利,這意味著必須承當更大的責任!

  上月,美國副國務卿佐力克希望中國可以在國際事務中超越當前只是“成員”的角色,進一步扮演“負責任的利害關系人”。對此業內的輿論分為兩種,一種認為,這表明美國視中國為“積極的合作伙伴”,是“美國究竟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階段性總結,也是美國未來的行動指導綱領;包括丁志杰在內的一些專家則分析,這也是“美國要中國為其赤字調整買單的信號”。

  商報記者 楊雪婷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5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