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筑反傾銷圍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6日 14:35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正在修改的三條反傾銷調查規則條條指向中國企業的“軟肋”,在圍繞修法的公眾評議中,中國商務部、行業協會和美國的制造業企業交鋒激烈 □本刊記者 樓夷/文 近來,一場遠在美國、尚在醞釀中的修法行動,引起了中國商務部和中國五礦進出口
在寫給美國商務部的一封信中,中國方面表示,“我們認為美國商務部所持的修訂規則的理由十分脆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需要改變這項規則。我們認為所謂的修訂,不過是為了一些還沒有確定的問題在尋找答案。” 自去年以來,美國商務部就在考慮修改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反傾銷調查規則。繼今年3月美國宣布對非市場經濟的反傾銷案執行個別稅率和聯合稅率之后,5月到6月,美國商務部又針對市場經濟采購原則、反傾銷稅征收時間、企業工資計算方法等三項規則提出了修改意見,并征求各界意見,公眾評議結束后,新規則將付諸實施。 對近年來躍升為美國反傾銷大棒主要打擊對象的中國企業而言,這三項修訂一旦通過,將直接關系到對產品正常價值和傾銷幅度的判斷,意味著未來在對美反傾銷訴訟中勝訴的希望更加渺茫。 正因為此,盡管新規則是否出臺還需要經過至少半年左右的評議,中國商務部、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產商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等行業協會和諸多美國零售商已紛紛出面,強烈反對修改反傾銷規則。 旨在“堵漏”的修法 在短時間內如此密集地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相關規則進行修訂,已屬罕見;更何況,這些規則都擊中了中國企業的“軟肋”。 美國律師事務所Willkie Farr & Gallagher LLP律師丹尼爾波特(Daniel L. Porter) 告訴《財經》,反傾銷規則的大批量修訂,與隸屬議會的美國審計署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有關。這項研究旨在了解美商務部對于傾銷幅度的計算是否為受到傾銷產品損害的美國企業提供了足夠的保護。 “美國商務部修法,部分是希望得到好評。”波特認為,另一部分則與美國商務部進口局代理局長約瑟夫斯帕切尼(Mr. Joseph Spetrini)的上任有關,后者為一系列反傾銷規則的修訂大開綠燈。擔任代理局長之前,約瑟夫經手了大量的美國對華反傾銷案,經驗豐富。在過去兩年美國商務部受理的66起反傾銷案中,中國高居16起。也正是在對這些反傾銷案的調查中美國商務部發現了大量“違規行為”,才決心開始這場以“堵漏”為目的的修法行動。 兩年以前,美國在大蒜反傾銷案中,發現了中國企業利用新出口商復審等規避反傾銷稅的欺詐行為。一些中國企業不斷注冊新公司,為了逃避高達200%以上的反傾銷稅,出口之后就將公司注銷。 另外,美國商務部在赴中國企業核查時,也發現過律師和企業一起偽造假材料欺瞞核查官的事件。此事最終導致美國某著名律所解雇律師,但中國企業的不良名聲已在美國貿易界傳開。2004年以來,美國國會議員多次提交議案,要求修改“新出口商復審”相關法規,“以免中國企業利用法律漏洞牟利”。美國企業更進一步要求修改整套反傾銷規則,以避免給中國企業“可尋之機”。 到8月4日,關于征稅時間、市場經濟采購原則等兩項規則的公眾評議期已經結束。中美雙方展開激辯,對如何保證“公平和準確”各執一詞。目前結論尚未出臺,但隨著一系列規則的修訂,美國對華反傾銷的新做法已經顯現,即對于非市場經濟國家反傾銷案的重大爭議,美方已從個案處理走向整體的規則修訂。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不僅少數企業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將遭到堵截,其他所有中國企業亦將面臨越來越嚴厲的反傾銷政策控制。 提前評估稅率:為了足額征稅 “堵漏”之責,在有關“征稅時間”的修改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2002年以來,一些在對華反傾銷案中勝訴的美國企業認為,他們實際獲得的反傾銷稅款遠低于應該獲得的數目。以路易斯安娜的小龍蝦業主為例,2002財政年度,他們應收到6450萬美元反傾銷稅,實際收到750萬美元;2003財政年度,他們應收到9470萬美元反傾銷稅,實際收到820萬美元。 美國企業調查發現,許多中國產品的出口商根據前一年的低稅率繳納了少量的保證金,然后在稅率評估期(12個月到18個月)內大量出貨;到貨物清完、反傾銷稅率極高時,便收回資金,注銷公司。如此一來,便可在海關征稅之前逃之夭夭。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與美國的稅率評估和征收方式有關。一般來說,反傾銷案通常耗時很長,從打官司到最終確定稅率需要12個月到18個月;在此期間,往往先按其前一年的反傾銷稅率,要求出口商繳納保證金。等到當年進口結束后,再由美國商務部算出該年的反傾銷稅額,以多退少補原則完稅。這種事后納稅的征收辦法,成為了個別企業逃稅的便道。 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證局的統計,這樣的情況尤其發生在高額反傾銷稅率的行業。比如,在大蒜的反傾銷案中,原來的關稅還不到5%,而反傾銷清算關稅達到了376%。根據海關原來的規定,進口商支付的保證金無法繳納如此高的反傾銷清算關稅。 為此,美國海關曾經發布指導原則,要求對反傾銷稅征收最困難的農產品及水產品進口商增加保證金,但依然不能平息美國企業的質疑。業界代表認為,如果進口商原本就打算規避繳納反傾銷稅款,就會低估進口貨物的數量,先繳納最低的保證金,然后再以破產或失蹤的方式逃稅。 美國商務部此次的修訂,則要求對于沒有申請復審也沒有參加反傾銷首次調查的企業,在進口開始時便啟動稅率評估程序。如此一來,便可以盡快征收到反傾銷稅。 對此美國企業一致認可,但是中國商務部強烈反對。在他們提交的評議書中指出,這是對非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的額外歧視,而且在進口過程中評估稅率,會導致產品進口的不確定性,影響中國貨物的對美出口。 上海東方華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燕認為,反傾銷稅率的提前確認,確實有助于阻止那些企圖通過注銷公司規避反傾銷稅的企業,但此規則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適用的企業往往獲得了規定的最高反傾銷稅率,出口已難以繼續。對于想參加反傾銷調查并通過復審獲取更低稅率的企業來說,這個政策并不適用。 市場經濟采購原則:公平之爭 在三項規則的修訂中,“以市場經濟采購原則”的修改影響最大,引發的爭議也最強烈。 市場經濟采購原則是美國商務部在計算非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生產成本時采用的規定。理論上,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原材料價格,美國商務部一般采用替代國價格計算;但如該材料是從市場經濟國家購得,便可以直接將購買價計入成本。美國商務部還規定,此價格可以同時用于計算企業從本國國內購買的同等原材料的價格;也就是說,如果某企業使用的一種鋼材,60%從英國進口,40%在國內購買,那么全部材料都可以用英國的產品價格計算。這一原則從1996年開始使用。 這條原則對中國企業相當有利,因為替代國價格往往不可預見。而企業即使從市場經濟國家中采購原料,也可通過商業談判手段獲得比較低的價格,不但使其采購價能在反傾銷調查中獲得承認,也可通過企業的運作有效地降低傾銷幅度。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反傾銷案中運用這一規則來平抑成本價格,美國企業的抱怨也越來越多。以家具案為例,俄羅斯在2002年被美國確認為市場經濟國家,一些中國的家具企業以低價從俄羅斯購得的木材,均得以按實際價格計算,這大大降低了最終認定的傾銷幅度。但美方對此表示質疑。認為中國企業在短時間內以極低的價格購買極少數的市場經濟國家原材料,不能代表真正的市場價格。 一位經手家具案的前美國商務部官員曾向《財經》表示,盡管中國家具業走向市場化,人工低廉,但其價格依然低得令人難以置信,“甚至低于木材通常的成本價。” 美國商務部提出了兩個修改建議:一是只對從市場經濟國家購買的這部分材料計算實際價值,其余部分依然采用替代國價格;二是依然維持該原則,但要給出數量限制。只有企業從市場經濟國家購買的原標料超過了這個比例,才能適用于此項規定。 許多美國企業在評議書中要求采用第一種方法。以代理美國企業為主的美國律師事務所Stewart and Stewart 評價說,修訂規則,可避免企業與他人合謀故意簽訂價格低廉的合同,利用該規則獲利。該律所甚至提出,修訂規則“可以促進非市場經濟國家與市場經濟國家的貿易,擴大非市場經濟向全世界開放”。 中國商務部、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產商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等行業協會以及諸多美國零售商均反對規則修訂,認為美國商務部所持的修訂規則的理由十分脆弱,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需要改變這項規則。這一修改并非環境變化的需要,也得不到美國法律的支持,美國法院對此規定的立場沒有變化,美國的國際義務也沒有任何變化要求改變規則。 “替代國的產品價格究竟是多少?只有天知道。”張燕說:“如果用替代國價格計算,我們就完全任人宰割了。”他舉彈簧墊圈案為例:某企業彈簧墊圈的主要材料部分購自英國,而在多年的復審中均獲得零關稅的稅率;一旦其主要材料不被確認為市場經濟采購,反傾銷稅率立刻飆升到20%以上。 “各個行業對傾銷稅率的承受能力當然不太一樣,但許多行業的生死線大概是25%。”張燕說,“如果超過20%到30%,企業的出口就會比較困難。” “不幸的是,美國商務部十分認真地考慮要修改該規定,以使出口商更難以利用市場經濟采購,從反傾銷的利潤計算中得利。”美國律師波特對《財經》說。 工資率:前途未決 上述兩項規則的修改,美國商務部已經提出了明確的修改意見,其公眾評議也告結束,只待商務部的決定。而“工資計算辦法”的修改,美國商務部依然在等待各方的意見。這也是此次反傾銷調查規則修改中最復雜的一項。 在反傾銷調查中,對于產品的最終價值,美國商務部是按照“原材料+人工+能源+其他費用”的公式來分解的;產品的正常價值越低,最終確定的傾銷幅度也就越低。由于中國出口行業大都為勞動密集型,工資率的高低對于傾銷幅度影響重大。 目前美國商務部對于工資采用逐步遞減的計算方法,即根據58個國家的經濟數據,分析得出各國工資收入,并每年公布計算結果。這58個國家多為英國、瑞士等高工資的發達國家,由此推算出的中國的工資率也隨之逐年增長。 據《財經》了解,中國的工資兩三年前約為每小時0.5美元,至今已經翻了一倍,達每小時0.98美元。 在家具反傾銷案中,中國企業的代理律所提出重新考慮工資的計算方法,即對于非市場經濟國家應采用以印度等相似收入國家為主的數據進行分析。當時美國商務部表示,由于涉及到整個計算方法的改革,將在日后專門討論,而不作個案處理。 由于美國商務部目前沒有明確表態,各方的評議也沒有公布,工資計算方法的改革方向還難以預知。但是從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簡稱USCC)的提議來看,美國制造業企業對于工資計算方法的考慮與中方大相徑庭。 這份今年5月遞交的提案認為,中國利用非市場經濟規則中的漏洞贏得了官司的勝利,并指責美國商務部采取的某些操作和分析方法人為降低了傾銷幅度,有利于進口者,不利于美國生產商。例如,美國商務部只要求生產商提交所涉產品的工人的工時等數據,沒有包括該生產商雇傭的所有工人的工時,也因此降低了產品的正常價值。 律師丹尼爾波特認為,這項提議毫無說服力,美國商務部并不考慮生產其他產品的工人,因為“這和生產特定產品的所費工時沒有關系”。 但是,USCC的另一項提議,則被認為“頗有可行之處”。該提議指出,目前美國商務部計算工資的數據只采用了基本工資,并不真實可信,因此要求在數據中加入福利待遇。 如果這個提議真被美國商務部采納,則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工資可能受到諸多高福利國家數據的影響,被大幅拉高。 氣候趨冷 根據美國商務部相關規定,一項規則的修訂必須經過公眾評議,且可能多次評議。至8月5日本刊截稿,工資計算方法的公眾評議期還沒有結束。 律師波特介紹說,反傾銷規則的修訂并無確定的時間限制,因此無法預期前述三項規則將在何時出臺。但他認為,新政策的通過必須經過不同層次的政府官員,美國商務部對于新規定的推出不會少于六個月。此前個別稅率和聯合稅率的修訂經過三次社會公眾評議,大約有一年的考慮時期。 上海東方華銀律師事務所張燕認為,由于明年1月家具案等美國對華反傾銷大案的復審將正式啟動,美國商務部有可能在復審之前推出相關規定。 令各界更為擔心的,是目前的修法行動傳遞出的美國政治氣候。“目前美國商務部的政策總體趨緊。”中國食品與土畜產商會副秘書長張志雄對《財經》說,業界普遍認為,美國企業會提出更多要求,而商務部要修改的規則將不止是目前的這幾條。 USCC的這份報告即可謂代表。報告中列出十項“不公平的對華反傾銷操作”,對于反傾銷調查的整個過程,均細細盤查,提出相當具體的修訂要求。除了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修訂范圍的規定,報告還要求調整制造費用、利潤費用比例,對于完全出口的產品采用結構價格的調查方法,重新審核是否屬于市場經濟購買的標準,考慮中國企業還貸壓力較小的優勢,等等。 “USCC希望精確地復制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生產過程,保證反傾銷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張燕分析說,“但由于美國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替代國價格計算,決定了調查和估算本身就是虛擬的,不可能完全真實。” 美國Willkie Farr & Gallagher LLP律所律師丹尼爾波特認為,對中國企業而言,現在最好的辦法是積極參與對規則修訂的評議。“中國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堅持監測美國商務部對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相關政策的變化,了解任何可能影響他們權利的新情況;同時,務必向美國商務部闡明自己的立場。” 中國商務部和各行業協會正在針鋒相對地采取行動,這已大大減少了美方修法中對中方的不利因素。對于已經結束評議期的兩項規則,中國商務部均發表了意見。尤其是對市場經濟采購原則的討論,到處可見中國商務部和行業協會及中方律所的身影。 據《財經》了解,除了規則的修訂,美國商務部也將強化執行。目前美國商務部對于來自中國企業的新出口商復審核查非常嚴格。一位參與核查的律師告訴記者,曾見到美國商務部核查官在核查工廠時多角度拍照。“他們要記住這個工廠。”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師說,“以免有企業注銷之后,改換門牌再次申報。”- (本文刊于8月8日出版的《財經》2005年第16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