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國有企業治理的國際經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4日 17:54 《董事會》 | ||||||||
國有企業在各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國企的有效治理尤為關鍵。借鑒和發展西方各國治理國企的成功經驗,將為醫治中國國企治理之桶的最短木板覓得良方 文/魏云芳 陳茜 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西方國家也不例外。在國有企業的
合理的政府定位 西方各國政府雖然在與國有企業的關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它們在處理國有企業關系的基本原則上,有一共同之處:既要保證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和領導權,又讓大多數國有企業能夠像私營企業一樣,按照市場的規律運作,接受競爭的挑戰。 西方國家主要通過控股的方式實現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即政府是國有企業的大股東。政府通常設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代表國家行使對企業的管理權。如法國的財政經濟和預算部代表國家對企業間接控股,而德國則直接由財政部來擔當此重任。意大利政府中的“國家參與部”,其權力就是指導和監督控股公司逐級控制,以保證企業的經營活動與政府目標相一致。意大利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組織管理體系上分為三個層次:上層,即中央政府部門(國家參與部),負責向幾家大的控股公司發布總的方針政策,以保障政府經濟政策的實施和政府各種社會目標的實現;中層,即各種按行業組成的控股公司;下層,即由控股公司控制的各種企業。 政府對于國有企業的職能是引導和監督,同時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企業以充分的自主經營權,讓企業自行決策,制定中長期計劃。當然,政府可以通過財政、稅收以及其他經濟杠桿對國有企業進行引導和調節,以實現國有企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保持均衡。 在西方國家中,為數不多的國有企業,實際控制著國家經濟中的“要塞”。在一些國際企業經營良好的國家中,其國企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差不多。如瑞典只有59家國有企業,其產值占全國GDP的約7%,就業數占全國總就業的5%。 “強力”董事會 國際經驗表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對國企的長期發展十分有利。國外多數國企采取了以董事會為核心的治理結構,董事會向股東大會負責,管理層向董事會負責。這些企業成功運作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強有力的董事會可以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而軟弱的董事會將使國有企業籠罩于各種有害的政治干預中。由于監事會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多數國企的普遍做法是取消監事會,改為在董事會中設審計委員會。 于是,如何使董事會在獨立性和與國家股東聯絡之間取得適當平衡,是國企治理面臨的一個難題。巴西的國有企業中雖然設有董事會,但是幾乎每位董事均在政府里兼有正式的職位,其總裁和執行委員會甚至都是由巴西總統或者相關部門的部長直接任命,這就造成了這些國企的董事會難以獨立做出決策。 為了鼓勵國企董事會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各國都在嘗試以各種方式使國有企業的董事會免受政治干預的影響。例如,一些國企的董事會成員不但包括代表政府的董事,還包括來自私營或非營利部門的非執行董事,甚至可以成為多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國家擁有81%的股權)的7人董事會中包括1名律師、1名大學的代表、1名工會代表,以及私有企業的總裁。
相關專題: 《董事會》最新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