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5正和島島鄰大會”于6月12日-13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陳越光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越光:正和島的各位島親大家好!我不是正和島的島民,我是劃著一條小船第一次登臨貴島,所以充滿好奇和恐慌。好奇的是這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是一群為財富瘋狂的人,還是一群在不安的世界中尋找安寧的人。恐慌的是無論是財富,無論是創造,在你們面前我都有自卑感。當然我也很榮幸有機會和一群有資本的人來探討資本的自覺。
在座的都是財務自由的人,也希望你們是精神自由的人。我們的討論源自一篇文章,它的概念的界定,它的邏輯的展開都還有待于進一步完整。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大命題。記得白求恩說過“一個好的外科大夫,需要有一顆獅子的心和一雙女人的手”,這個命題的提出本身首先已經表示這是一顆獅子的心,還需要女人的手來完善它。這個問題提出來,也許它從實踐中出來的,是從行中出來的,但是一旦它出來了就有一個理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它是一個什么位置的問題。我今天想談談它的理論背景。
從三個方面來說。政治經濟學的背景是什么,哲學思想史背景是什么,以及文化思想史的背景是什么。
我們今天講資本的時候,什么是資本?我們都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我們今天講的資本——現代資本主義秩序確立以后的資本,中世紀以前的或者說古代的人類經濟生產活動中間的各種投入產出的資本問題不在我們的框架和范疇以內。大英百科全書按照這個界定有幾個定義,第一沒有統一的結論,大家各有各的解釋。第二個比較一致的是勞動、土地、資本是生產的三要素之一。但是資本就是錢嗎?資本不等同于錢,如果錢不去投資,不去炒股票,不去買債券,也不做產品,統統不,拿一個箱子放在家里,這只是財富,不是資本。
但我們是不是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來認識資本是中性的呢?或者是積極的呢?大家看這段話,臺灣來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我相信在大陸50歲以上的人都很熟悉它。差不多在二三十年時間里這段話是經典語錄,都當馬克思語錄在背,它來自于馬克思資本第一卷,但不是馬克思說的。這段話的完整出處是1680年倫敦出版的公聯合罷工書里一段完整的話,馬克思把這段話放在《資本論》第250個注。中國人基本都是因為有了《資本論》以后才知道有這樣一段話,來這樣描述資本,說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都出現,20%利潤就活躍起來了,50%利潤就敢于鋌而走險,百分之百利潤還敢于踐踏法律,300%利潤任何絞刑架都阻擋不了他。
馬克思注解的是什么話呢?這段是馬克思自己的話,資本來到世上,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是1975年出版的《資本論》,馬克思了一個注就是剛才的注。這也不是馬克思完整的話,是半句話。馬克思完整的話是說,如果按照奧日埃的說法,貨幣來到世間,在一邊臉上帶著天生的血斑,那么,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本書是《貨幣的古今》,是1840年發表的,貨幣前身出現的時候帶著天生的血跡,那么資本呢?馬克思對資本的這些負面的批評的說法在說誰呢?當然不可能說今天的資本,他說的是19世紀中葉他生活的資本嗎?也不是,馬克思在講資本的原始積累,原始資本出來的時候是怎么經歷的。這就是馬克思《資本論》上對資本的看法,對資本出生的時候帶著殘酷和禁錮,這是一種認識。
這種認識在馬克思《資本論》以后90年,著名的經濟學家庫茲涅茨,他得出結論經濟收入不平等,最終隨著工業資本和經濟的發展,最終兩極分化會減少,會逐漸接近,最后穩定在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水平上,這被稱為庫茲涅茨曲線,這在20世紀成為主流的觀點。
但是60年后,這是現在紅級一時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1971年出生的皮凱蒂,法國人,13年法文版出版,14年10月份出的中文版。這本600多頁的學術著作在美國上架一個月銷售六萬份,成為亞馬遜[微博]圖書第一名。在中國還沒有出版,參考消息已經整版摘要,各種報刊評論紛紛,九月份出版中文版,十月份出了評論集。這本書的觀點是什么?是推翻庫茲涅茨曲線,說資本創造的不平等在繼續擴大,他做了300年的數據庫,英國、法國、英國。得出結論是什么呢?300年來,資本的年增長率在4%-5%,同時,GDP的年增長率1-2%,同時勞工工資年增長率低于GDP增長,所以他說馬克思是對的,資本追逐利益的瘋狂和擴大是不可遏制的。
那么在他這個觀點下,因為當時經歷過全球性的危機,他又從數據庫調出一組數據,說當10%富裕者在150年來兩次是資本增長頂峰期,一個是1928年,一個是2007年,而緊接著就是1929年的金融崩潰和2008年金融危機,所以他說財富高度集中兩極分化,是金融危機的一個原因。他又指出現在10%的人的財富超過90%的人的財富,不平等是世界最大的危機。
當然,在理論上有很多問題,我現在不說它的問題。我說馬克思當年提出這個問題以后提出的藥方是什么?是剝奪剝奪者。皮凱蒂也出了藥方,高稅收。高稅收的方式來實現財富和資產的二次分配,做不做得到另說,該怎么做另說,他自己也說做不到,要全球大家統一稅收,要不然的你們這個國家這么高稅收,有錢跑到另一個國家去了,不可能的。很簡單一點,許多國家,包括我們偉大的祖國,財富很難鑒定,有很多貪官是不用交這個稅的,因為財富還沒有完全數據監控之中。但是這是一種思路。而且很重要的一片評論文章說社會從來都有三股力量,一個是叫資本,一個叫人民,一個叫政府,政府如果站在人民一邊就叫社會主義,政府站在資本一邊就叫資本主義。
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帶出另一個角度,支持比爾·蓋茨創造發明奮斗的絕不僅僅是財富的動力,除了財富的動力還有什么動力呢?還有一種企業家創造和對人類未來探索的動力,這種動力的背后是什么呢?一定是一種精神力量,有一個新教倫理談到這個問題,怎么認識資本呢?它在這方面給出的整個解釋是這么一個路子,馬克思認為資本帶來禁錮,但是馬克思揭露殘酷性。資本主義產生以前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精神,而這個精神是怎么來的呢?這個精神的終極關懷和最后推動力是什么呢?他論證出來是新教倫理。這是華人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余英時,這本書證明中國從明清商業發展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儒釋道文化,倫理和宗教,基本觀念和基本精神,在支撐那次明清中國商業發展,由此他們要來企圖解釋今日的新加坡、臺灣,企圖解釋包括今日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以后可能持續起飛背后內在的精神員動力是什么,文化支撐力是什么,這是一條思路。
如果這條思路中間,在這個過程中間劉東華[微博]提出良知資本,從良知資本角度是在前面兩條線的匯集點上看怎么樣走這種選擇,這種選擇中間是什么呢?你走外面的途徑是外在途徑,外面規范它,遏制它的途徑,還是走內在途徑,內在就是資本自覺途徑,它借用良知的概念。孟子的解釋說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和你是不是教授無關,和你有多少文化積淀無關,只要你是人,你在本能上就有良知,在利益的誘惑面前守不守得住這個本能那不知道。
這個就是王陽明的代表作,離孟子1800年,他把孟子的良知思想觀點重新提出來,《傳習錄》和《大學問》代表作。
時間到了。最后只能這么說,如果我們把這個背景搞清楚了,我們有三個問題可以探討。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探討在今天互聯網時代資本和勞動需合一,眾籌資本情況下,在今天互聯網時代下,消費和生產趨于融合,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界定資本。
第二個問題我們今天講的良知資本,首先是從資本持有人良知出發,那么資本持有人的良知,甚至他的良知半徑的擴大,怎么樣延伸擴展到資本人格化的物,擴大到資本自身去。
第三個問題當我們現在,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融合統一的問題,到今天人類還沒有全人類多數人統一的價值理性,伊斯蘭教叫價值理性,儒家和基督教和印度教也是不一樣的,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間如果不保持距離,那么不同的價值理性的沖突問題我們應該怎么樣化解。
所以我想時間關系不能展開說,也是我準備的不好,這點請大家諒解,我非常非常榮幸和要表達的敬意是說,這樣一個重大的在人類社會也好,中國社會也好,發展的一個非常關鍵點的上面提出這樣一個原創性的重大問題,并不是個別學者要完成他著書立說的愿望,而是一群實踐者,一群企業家,一群資本所有者,從他們自己的行動和內心的欲望出發來探討資本的自覺,這我想不管我們走多遠歷史都值得記憶的,為此表達深深的敬意。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