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進出口企業年會2015暨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俱樂部年會”于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長趙晉平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趙晉平:我想從戰略層面來分析和考察一下我們國家的對外投資,當然也希望能夠對大家認識、適應和引領的過程提供一些參考。
問題主要從三個方面討論,第一個如何評價中國的對外投資,當然只是一個發展階段的評估,比較簡單。第二個方面就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一個方面是針對這些風險和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供朋友參考。
我們對外投資增長非?欤凑2014年的統計,我們排到了第三位,非金融類169億美元和外資資本接近,我們的預測是在2015年,肯定是比較短的時間內,流量會超過外資,雖然看起來這個轉變只是一個數量的改變,實際上從政策,從企業層面來看,這個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尤其從政策來看,中國將從跨境直接投資的凈流入國轉為流出國,利益訴求會發生變化。
我們以前通過改善投資環境,為跨國公司提供更好的預期,利于他們提供的技術、管理和生產的能力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今后隨著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在增加,你需要更多關注的是投資目的地或者投資市場,是不是具備了中國企業投資的需要,是不是投資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訴求,包括企業的訴求,肯定會發生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講,反映出中國經濟本身在跨境直接投資方面進入了歷史的新階段。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對外投資走的太快了一點,到底快不快,恐怕不是我們拍腦袋拍出來,還是做一些國際上的比較來說明中國在這方面是不是真的走快了,超前了。
實際上相對我們的經濟規模而言,國際上有一個指標,對外投資的存量和GDP計算一個相對數,這是一個指數,從這個指數來看,遺憾的是12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相對于GDP的比重,全球GDP的比重32%,雖然略有降低,還是30%以上。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是多少,17.8,對于中國來說我們盡管在快速增長的一個背景下,這個比重只有6.1%。而且這比俄羅斯,比印度,比巴西都還要低的多。比印度差距縮小,在接近。
這就說明不能簡單做結論,速度快,規模擴大了,好像比我們預想的過快的話,或者超過中國發展階段,實際這個結論通過國際比較的方式來給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從這個判斷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中國的對外投資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增長快,但是在這方面缺少長期的積累,缺少必要的國際經驗,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另外一個,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面臨各種各樣問題,我們做一個分析。首先強調的是中國的企業雖然處在初期階段,但是確實也在經歷著逐步升級的過程,搞企業的朋友都明白,初期階段只是為了拿到資源,拿到能源,拿到礦產品,用于你在國內的工業化發展的需要,企業也是如此,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初期階段的對于投資的一個典型的特點。
第二個階段,需要拓展新的增長空間,需要走出去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提高商品在全球同類商品的份額。也就是以市場規模和占有率的上升為目標,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帶動商品的增長,對于國內企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的發展,顯然是僅僅和前一個階段礦產資源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基礎上我們認為真正決定全球化的貿易投資活動的關鍵力量來自于跨國公司。不僅決定了市場,決定了生產布局,還決定了很多規則和標準的制定,所以它是最重要的力量。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中國的跨國公司非常少。從本質上來看,企業必須走出去,才有可能成為跨國公司。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才有可能在同一個平臺上和真正的跨國公司競爭,這樣才有可能成長起來,這是企業走出去升級之路。
最后,對外投資本身一方面獲得戰略性的資產,另一方面通過跨國公司地位逐步的鞏固和形成,可以在技術,在品牌上開始占據一個高度,所以這是更高層次的對外投資,從它所獲得的,我們叫技術的高地和品牌的高地,這是一個逐步升級的過程。中國企業也正在走這條路,問題是我們離跨國公司還比較遙遠。我們談到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的時候,作為一個企業而言是如此,宏觀層面的分析也是如此,我們分析中國企業國內環境的優勢、劣勢是什么,國外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當然我這里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分析方法,而且這不是從中國專家的角度分析,而是國外的機構的角度去分析的,他們專門對不同國家的企業,在走出去方面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分析的結果,從第三者角度來看還是比較客觀的。
首先從國內環境來看,優勢是什么,首先是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低廉勞動力的成本和價格,雖然相對比較優勢發生變化,勞動力成本在上升,但是總體而言我們和發達國家,或者一些工業化的國家相比,我們還是有這樣的競爭實力。雖然我們的新增勞動力年齡人口在減少,但是勞動力的總量還是非常巨大的。另外我們還存在著結構性的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從這個方面還是存在優勢。
第二個方面,就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我們背后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全面的產業體系支撐。在聯合國[微博]所有產業分類里面,每個分類所對應的行業,在中國都能夠找到,這在其他國家,相對來說比較少。我們是一個工業體系或者產業體系非常齊全的國家,這就會為中國產業鏈的方式去擴大對外投資,形成海外投資的一個生產鏈條,跨境延伸,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也是整體競爭力相對比較高的一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中國自上而下的決斷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我相信這一點很多方面反映的比較明顯,比如說我們做政府決策,在重大戰略問題的決策,應該說非常好的,這比其他國家通過漫長的程序,通過不斷的討論和不斷的投票議決的方式決定,從效率看我們更快,反映更加及時。作為我們企業來說,也應該如此,特別對于民營企業而言。
作為國內環境的一些劣勢,這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缺少產品質量的維護,缺少足夠的技術,缺少足夠的品牌和資金實力,特別對于企業來說,反映最多的問題是融資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不僅僅成本比較高,而且也比較難,需要通過自己的資產抵押來進行,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這方面的條件是比較有限的,沒有足夠抵押資產的情況下,缺少創新融資手段的背景下,肯定會對企業的融資需求帶來一定困難,這也是我們的劣勢。
從國際層面按照這個分析來看,機遇表現在什么地方?我們正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迅速上升為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很重要的優勢。另外企業走出去是國家戰略,政府是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采取了相應的鼓勵性措施,可能一些市場經濟國家還是沒有辦法來比的。最后一個就是從外交來說,不論是公共外交,民間外交,甚至包括首腦外交,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這也是我們一個有利的條件。
挑戰呢?或者說是弱勢,或者說是風險,存在哪幾個方面,剛才講到質量方面,有很多國家擔心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企業投資會不會帶來工業污染問題,正像國內霧霾那樣,包括對外投資是不是僅僅把過剩產能轉移到我這來,甚至也有和我們主要市場之間的摩擦,這樣的一些問題都可能,也包括目前現實中存在的中國投資威脅論的問題,這都是面臨的挑戰。
相比較而言,你會發現韓國企業在當今這樣一個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消費日趨擴大的背景下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占有先機,甚至超過老牌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這里面還是有很多具有創新精神的做法。
韓國企業就國內而言,它的市場定位,它的廣告宣傳,包括它的價格的定位,在一定意義上更具有務實性,注意發覺新型經濟體的市場,而且廣告宣傳針對目前消費個性化、多元化的需要,更多強調的是適應著各種各樣需要,而不是過多強調我的質量如何,你可以使用50年、100年,這樣一種宣傳的戰略,所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消費品的更換是非常迅速的,尤其個性化消費的需求,更多考慮的是產品的形式,新的設計,甚至外觀的表現,要不斷進行調整,這樣情況下,質量過于精致的產品未必是最具有競爭性的。所以這是韓國戰勝老牌跨國公司的優勢或者調整。
劣勢的話,認為你缺少系統性的技術,一些產品的質量還是缺乏足夠的穩定性,似乎也確實是存在的。關鍵在于說市場定位是什么,這一點非常重要。從韓國來說,在國外的環境,在外部環境而言,一方面他們有一個FTA戰略,韓國和40多個國家簽訂協定協議,另外首腦外交、經濟外交提供了大量的條件,再加上開拓戰略,從這個意義上將,韓國企業在發達國家市場確實取得了不少的進展。
還有綜合服務的問題,企業到這個國家投資,但中國的金融機構并沒有跟進,那么在結算、融資方面就會面臨更多的困難,不得不去其他國家銀行尋求幫助,但是難度比較大。所以金融企業要跟著走出去,韓國企業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至少作為一些主要的韓國企業的投資目的地去看,它的金融機構,商業的金融機構,基本上都是迅速跟進的,可以為已經在外面投資的企業提供一個非常好的金融服務或者其他方面的服務。
我們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主要是四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政治風險。企業到了當地以后,政府、社團,包括一些民意代表甚至老百姓和行業協會,甚至包括企業,他們對你基本的態度,我想這是政治風險一個很重要的來源。
第二個方面是法律風險。剛才調研報告里面也提到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去阿聯酋,它相對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稅非常少,只有5%的海關稅,還是海外六國統一實行的。但是有一條,你要到迪拜投資,對不起,你必須找一個當地人擔任董事或者股東,讓他以擔保人的方式為你企業在這投資做出擔保,這就意味著你的投資,資產股權,或者你的決策權利一部分流失,這個風險也是存在的。
第三個方面是安全風險,這個世界上也是不太平的,比如有一些局部地區的恐怖主義、戰爭、自然災害,昨天發生大地震,也包括恐怖襲擊,人為的災害,走出去的企業可能會面臨這些安全的風險,比如馬航370,大部分有中國的客人在上面。像華為這樣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有11名員工在那個飛機上,華為的老總是什么地方發生這樣一個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事件都會緊張,因為是全球化的企業,員工或者利益相關方是全球分布的,只要哪出現問題都面臨風險。這個角度來講,這個安全風險也是需要注意的,保障我們僑民企業的合法權益這方面的力量也在逐步加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企業還是做好準備,最好的方法在于一個要選擇避開高風險的地區,第二個了解各種各樣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第三通過加入投資保險、對外投資保險等這樣一種方式對沖。
第四個商業風險,不展開了,因為企業的朋友比我更熟悉。
存在的問題,可能是有四個方面的問題。一個國際化程度不夠,按國際上來說,大型跨國公司海外業務大概占到60%甚至70%,我們目前普遍比較低。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在參與大型并購過程中,成功率相對于全球平均水平來說比較低。第三個方面就是并購之后,或者投資之后,可能有相當長的時間在成本消化期,沒有實現盈利,或者盈利相對來說非常困難,這也是我們企業面臨的問題。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惡性競爭的問題,我們的企業走到哪兒都是低價,影響的是中國企業的形象和收益。
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不僅僅是一個說法,是有具體的行動。第一個是便利化,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非?旖莸、成本低的服務。這個工作應該是全面展開的,我相信也會增加對企業的服務產生很好的影響。第二步應該是市場化,也就是說企業會對自身的投資行為去做出決策,根據自身的判斷做出決策,這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來形成的,所以要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不要試圖審批企業所謂投資報告或者可行性報告,這顯然違背市場規律的,效率更高的是市場化的方式。當然政府在關鍵的領域,尤其在保障方面,必須提供足夠的保障和服務。
第三個層次是投資的自由化,這個工作也正在進行。比如說剛才講到市場化的問題,這就涉及到對外投資,由核準制轉向備案制,盡可能減少在投資跨境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制度和政策的障礙。
以上就是我關于對外投資的一些看法。如果要提建議的話,來自兩個方面,我們目前還是有這樣的機遇的,我們要拓展新的空間,去培育新的增長動力,恐怕一帶一路這個戰略為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的潛力也非常巨大。這個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的增長速度快于全球水平,而且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對貿易投資的依賴程度也是高于全球水平的,就證明需要這樣的跨境投資和貿易。另外從基礎設施建設來說也是如此,這個地方總體來說比較薄弱,比如電信、道路、交通的基礎設施,中國的企業在這方面擁有比較強的優勢。
另外中國和這個地區的經濟關系,也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占了比較大的份額,這就說明這個市場會為我們提供更大的商業機會和商業的發展空間。作為企業總體的策略,主要是五個方面,一個方面收集信息,第二個方面做好規劃,認真研究,做好充分準備,第三個是廣招人才。第四個是協同配合,不要相互掐,不要搞惡性競爭,否則帶來兩敗俱傷。最后一個方面是當地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得當地人的信任,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和生產環境。
以上就是我關于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一些膚淺的認識,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