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學習型中國-第七屆企業資本論壇”于2015年4月24日-26日在北京舉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微博]出席并演講。
短期內經濟增速下行難見底
中國經濟現在碰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增長速度確實一直在往下走。政府公布的GDP增長數據是7.4%,今年說7%左右,F在政府不斷的微刺激,支持增長,每當微刺激的力度有所減緩,增長速度就又往下走,所以現在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時候會見底。我認為,短期內很難見底。政府不刺激的時候,增長速度往下走,意味著現在下行壓力還很大。
第二,雖然增長速度在下降,但是我們看數據,還是在7%以上。從全球范圍來看,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表現。歐美國家,即便發展速度比較好的亞洲其他新興國家的增長速度也就是3%、4%、5%,很少有像我們7%、8%的增長。為什么我們覺得日子更加難過呢?
有些國際投資者覺得不太理解,說我們的GDP增長2%、3%,已經覺得不錯,走出危機了。你們增長7%,但是感覺到你們的企業家是叫苦連天,日子非常不好過。為什么?我自己覺得這跟中國經濟面對的轉型有關。
中國經濟學家喜歡把增長動力分成三駕馬車,就是出口、投資和消費。過去的增長模式大家都知道,投資很強勁,出口很強勁,消費很疲軟,F在看經濟狀況,這兩駕馬車都出了問題,過去支持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都十分乏力。
制造業出現全局性困難
我們制造業出現了全局性的困難。在兩大領域,第一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業,這塊其實是支持過去出口增長的。第二是重工業投資品制造業,這塊是支持過去投資增長的。可以想像的是,出口和投資兩個引擎減速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們制造業出了問題,制造業里頭兩塊都出了問題。
低端制造業的問題是勞動成本連年上升,過去有競爭力的、很活躍的企業現在一下子沒有競爭力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過去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現在經濟非常困難,最核心的問題是成本變化了。過去我們靠低成本優勢形成了中國最強大的制造業基礎,甚至有人把它稱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但是現在做不下去了。第二個就是在重工業投資品行業,投資品行業現在過剩產能非常厲害,像鋼鐵、氧化鋁這樣一些行業,過剩產能的比例達到40%甚至更高。我們今天碰到的問題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即便是GDP增長保持7%甚至更高一些,我們企業所感受到的困難是實實在在的。這兩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不會在短期內就調整過去,我個人的看法是在短期內很難很快就見底。
靠產業升級度過難關
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看成是發展的問題,為什么低端制造業碰到了問題,因為工資上升了,這是一個客觀現象,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沿海地區的制造業今天碰到的困難,其實相當程度上是過去的成功而導致的結果。因為過去經濟做得很好,所以地價漲了,勞動工資漲了,所以上升了,你必須往下走。
中國的問題并不是唯一的。韓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在三十年前就碰到了同樣的問題,他們當時的問題就是勞動成本上升,低端的制造業做不下去了。但是在80年代初的時候,他們碰到一個非常好的條件——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他們把制造業全部搬到了珠江三角洲,開始發展自己新的產業。我們今天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同樣的問題,經濟學家把它稱作為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就是怎么樣產業升級的問題,怎么樣從過去靠低成本優勢來做制造業,以后更多的靠創新,靠產業升級來做,這是一個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現在很多企業家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投資率仍然過高 還需要下調
投資品行業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政府政策導致的。這么高強度的投資拉動增長,尤其是過去四萬億的刺激導致現在很多投資產品過剩。在經濟學界有一個爭論,投資拉動增長還是消費拉動增長?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不是特別科學。因為任何一個經濟體其實是需要形成一定比例的,投資當然很重要,如果沒有投資,沒有資本的積累,沒有技術的進步,經濟沒有辦法發展。但如果都是投資,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今年GDP當中100%都做了投資,他會有一個什么結果?今年經濟增長很活躍,投資品市場非常繁榮,但是這些投資完成了以后,明年都變成了產能,他們全部都是過剩產能,這樣的經濟增長是持續不下去的。所以合理的說,消費和投資之間要有一個比例。我們現在大概接近45%左右的投資率還是過高,下一步調整還是在所難免。
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日子非常難過。第一是因為產業需要轉型,第二是因為經濟結構需要轉型。第一個問題是很普遍的問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都要碰到。第二個問題比較特殊,我們過去舉國保增長,保增長靠什么?就是靠投資,今天我們要接受這樣一個結果,當你一半的GDP都用于投資的時候,很多后續的發展就變得困難,所以要調整,要轉型,要把經濟結構做再平衡。為什么會碰到今天這樣的問題?尤其經濟結構會面臨這樣的失衡,我個人覺得是跟過去幾十年的改革策略是有關系的。
國企與民企的雙軌制改革仍未完成
中國的改革策略就是簡單的兩個雙軌制,第一個雙軌制就是國企和民企之間的雙軌制。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就是把國企和計劃這一塊保留下來,同時盡快發展民營企業,發展市場經濟。這個方法應該說是相對比較平穩的做法。
像前蘇聯、東歐的休克療法——一夜之間把所有的國企都給民營化,把計劃經濟打消,聽起來是比較好的方法,讓市場機制自由的發揮作用。但它的缺點是市場機制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不是在短期內可以形成,所以前蘇聯、東歐的直接結果就是改革開放一開始,經濟就滑坡,出現大面積失業和社會矛盾。
我們利用雙軌制過渡平穩一些,效率低的企業讓他繼續生產,但是讓民營的成分更快成長。綜合起來看,我們效果還不錯,增長速度非常高,但是也導致了很多明顯的后果。第一個是出現了一次財政危機,在90初的時候,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0%左右,政府沒錢,很多地方連吃飯財政都保不下去,最后沒辦法,搞分稅制改革,加強稅收改革,現在稅收占GDP的比重又回到了20%多一點。
第二個是國企危機,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當時的說法是三分之一明虧,三分之一暗虧,三分之一持平,大家沒辦法,后來搞了抓大放小的改革。
第三個問題就是銀行的危機,在98年的時候,銀行不良貸款比例高達30%到40%之間,銀行做不下去沒有倒閉,唯一的原因就是政府給他買單了,所以最后我們還是持續下來了。但是,財政危機也好,國有企業危機也好,銀行危機也好,原因就是第一個雙軌制的改革,把國有企業保留下來,支持他們繼續生產,繼續運轉,最后導致的結果,他們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小,但是他們對宏觀經濟的拖累變得越來越嚴重。抓大放小,十萬家國企在一夜之間不見了,當然現在留下來的都是大型企業。到今天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這個決定里頭,國企改革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說第一個雙軌制改到今天,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是第一個雙軌制。
政府干預要素市場相當于變相補貼企業 向居民征稅
有了第一個雙軌制,就引出了第二個雙軌制,我們要保護和支持國企的增長,因為國企的效率比較低,怎么支持它,怎么保護它,一個很直接的做法,就是干預要素市場。最明顯的就是金融市場,如果是完全按照市場化的原則來運作,銀行是不是就把所有的錢給了國企,不一定。但是國企需要繼續運作怎么辦?政府直接引入了很多對要素市場的干預,對能源市場、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包括勞動力市場的干預,這個干預直接的結果就是為了繼續支持國企繼續運轉,這個支持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支持經濟的穩定和金融的穩定,國企可以繼續運作下去。
在金融部門,政府對很多金融市場環節都有干預,我們都知道政府干預利率,干預匯率,干預資金的配置和干預資本的流動,跨境資本的流動,這樣一整套做法的核心就是政府干預要素市場,當然是為了給國有企業持續提供投入品,使得他們可以繼續運作下去。但是它的一個實質性的含義,是把很多投入品的價格給壓低了。投入品價格壓低的直接結果,就相當于過去三十幾年一直是在變相的補貼企業,另一面是相當于在不斷向居民征稅。
這樣的話,產品和要素市場之間的雙軌制實質就是一種收入再分配,實際就是從居民向企業再分配收入的過程。我們把它可以再細化一點,可以看成是中小企業向大中型企業收入再分配的過程,從窮人向富人進行收入再分配的過程。
如果大家同意我這樣一個看法,就比較容易理解今天為什么增長模式是這個樣子。很簡單,因為我們在不斷的變相補貼企業,補貼投資,補貼生產,補貼出口,所以三十幾年來,我們看到的是經濟增長變得越來越強勁,但是我們結構失衡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結構失衡的核心是什么?投資占GDP的比重越來越高,出口占GDP的比重越來越高,消費占GDP的比重越來越低,和我們收入再分配其實是緊密相關的。
我們三十幾年的兩個雙軌制最終導致的結果,第一個結果是經濟穩定,社會穩定,因為本來瀕臨關門的企業被保留下來了,另一方面是政府追求經濟增長,不斷變相補貼企業,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是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很嚴重。
金融市場扭曲嚴重
現在到了必須要往下改革的關鍵點,這涉及到金融改革的問題。金融改革在我自己看來,是下一步轉型當中最重要的環節。前面提到了兩個雙軌制,第二個雙軌制是說產品市場基本上會放開,但要素市場扭曲還很嚴重。要素市場扭曲里頭最嚴重的其實就是金融市場的扭曲。
金融改革走到今天已經三十幾年了,我們還是在說要金融改革,而且金融改革是我們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我們過去改革的問題在什么地方?如果要把過去的金融改革做一個很簡單的概括。是把金融體系給構建起來了,市場規模已經做的比較大了,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是市場機制沒有發揮作用,治理結構還有很大的問題。
一句話,今天市場經濟國家有的很多金融機構,我們幾乎都有了。框架已經搭起來了,資產規模已經做的非常大了,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金融體系非常龐大,但是金融體系是由銀行主導的,而且大中型銀行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用一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間接融資比重非常大,直接融資的比重非常低。用直白的話說,銀行機構在金融體系當中占比非常高,但是像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這樣的比重相對比較低。這對過去制造業的增長是有意義的,但是對支持下一步的創新是非常不利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里面其中就提到一條,金融改革的一個目標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以后像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私募基金、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這樣一些融資渠道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政策語言說的是要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斷的推動經濟發展,這是我們的金融改革應該說取得的一些成績,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我們的市場做的很大,但是市場機制沒有發揮作用。什么叫市場機制沒有發揮作用?因為有了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價格不是市場自由決定的,什么是金融市場的價格?就是利率和規律,但是利率和規律還是受到央行[微博]嚴重的干預。資金的配置,銀行信貸的配比也是受到政府的干預,資本是不能自由的跨境流動,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方面是機構很龐大,一方面是我們的市場規模很大,但是市場機制沒有發揮作用。
還有一個就是很多機構已經在國際上排名領先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全世界都是排在前十位。我們幾乎已經是占到世界銀行[微博]界的將近半壁江山,但是這些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是不是已經達到世界水平?我覺得是有一個很大的問號。我給大家舉兩個很簡單的例子,一般的商業銀行如果面對經濟下行,金融風險上升,正常的反應就是防范風險,收縮資產負債表。因為經濟開始下行,金融風險上升,意味著會碰到很多的壞賬問題。08年、09年我們就是碰到這樣的現象,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開始收縮資產負債表,唯有中國銀行是相反的,政府一聲號令,四萬億,幾家銀行擴展資產負債表。如果你是國務院總理一定很高興,因為全國各種機構都來支持你的保增長,現在回過頭來批評四萬億,有的學者說問題不出在四萬億,問題出在舉國保增長。如果四萬億支持基礎建設,不會有那么大問題,我們的問題是中央一聲號令,從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微博]、幾家政策性銀行、所有的商業銀行、地方政府、地方平臺、國有企業全部都上來擴張,搞項目,支持經濟增長。這個對政府保增長政策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對銀行資產,對風險的管理來說,是不符合邏輯的。
不相信官方公布的壞賬率
我客觀的告訴大家,我并不相信官方壞賬率的數據,有很多銀行界的工作人員說實際壞賬率起碼要翻一番,也就是4%左右。如果我們問一些投行的分析師,他們用企業數據來倒推銀行的壞賬率,可能在7-8%,到底是多少,我們并不知道。但是有一點肯定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地方去跟地方的銀行做調查,大家都會看到每個分行的行長,支行的行長每天干的最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拿五個蓋子在蓋章,手忙腳亂,不斷的來回倒,甚至有的行長說已經看到了壞賬,但不能讓它變壞,因為它一變壞,就會影響到我。所以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我卸任之前不要變壞,有了壞賬,想辦法給它包裝。這樣的話,雖然我們沒有看到很明顯的壞賬數據,但不良資產已經在形成了。
銀行董事會在黨委領導下工作
第二個例子,很多商業銀行都已經是上市公司了,照道理來說,他們是有現代市場管理體制的,比如工商銀行,我在上海上市,在香港上市,跟國際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實際的運作當中,我們知道他們是有區別的。我認識一些銀行的董事,他們工作了很久才發現董事會其實都是在黨委的領導下工作的。這里頭我并不是說這個體系本身是有問題的,我只是想說它的運作方式其實是不一樣的,和現代體制是不一樣的。最后會怎么樣,不知道,我們有很多這樣機構的公司有現代企業的管理構架,但是它的運作不完全和市場標準是一致的。這樣的話,實際上意味著下一步可能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解決融資難 必須取消利率管制
既然是有這么多錢,我們也做了這么多的改革,這么多的機構,從去年年初以來,我們一直在抱怨融資難的問題。說實話,我自己覺得可能要把融資難和融資貴這兩個問題給區分開來,因為融資貴其實是一個市場的反應,而融資難,去年國務院常務會開了三次會議,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但現在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我記得11月份的時候,國務院常務會專門做了十項決定,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說實話,我仔細看完了之后,我覺得其實有相當一批措施是很難真正落實的。
舉個例子,國務院要求銀行不能對資金定價過高,不能收費太多,或者要引入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要發展更多的中小金融機構,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些聽起來都很重要,但是其實有些是很難落實的,有些是短期內很難落實。
為什么融資難這個問題這么突出?跟我前面說的雙軌制是有關系的。政府干預金融市場核心無非就是干預利率、匯率、資金配置和資本流動。在正規市場,中央銀行決定基準利率,但在中國,這個基準利率實際是被壓低了的。因為要支持國有企業的增長,實際是壓低了要素投入品的價格。直接的結果就是資金成本被壓低,所以大家都想借錢。但是沒有這么多錢怎么辦?價格管制或利率管制的一個直接結果,你必須引進數量投資。因為你被價格壓低了之后,誰都想要資金,但是你沒這么多資金,只能監管當局說我要對你進行資金配置的干預,資金配置的干預其實就是一個數量管制的直接結果,就是把錢都貸給了大中型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
這樣的監管或者市場扭曲,其實把很多中小企業從正規市場請了出來,正規市場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只好到非正規市場去融資。非正規市場過去主要就是地下錢莊、民間借貸,實際上是導致了利率的雙軌制。利率的雙軌制一方面是在正規的金融體系,銀行里頭它的利率相對是偏低的,大中型企業獲得了比較廉價的融資,但是相當一大批中小企業不能從銀行獲得融資,只能到銀行外去找錢,他們獲得的融資成本就會非常高。我們現在都知道正規的市場一年期的銀行貸款基準利率5%多一點,如果大家真的要去看民間借貸,我相信各位都有經驗,到溫州去看一看,起碼在30%以上,高的我聽說有50%的,雙軌制和對金融的干預,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變得很突出。
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但是我們國家由于雙軌制,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變得更加突出。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其實要通過改革取消對利率的管制,取消對數量的管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光要求銀行不能亂收費,不能把利率定的太高,其實是不合理的。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介入影子銀行 擠出中小企業
第二就是影子銀行,影子銀行就是有很多人把錢從銀行拿出來,做其他的產品。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委托貸款,各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特征是什么?第一,他們仍然是一種金融中介,無非就是有儲蓄的人把錢借給需要的人,但是不再通過銀行來做中介,當然有的還是通過銀行,但不是通過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第二,利率是由市場決定的,這樣一來的話,有很多專家一開始就很興奮,如果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從銀行拿出來,到市場上來做交易,實際上就是一種自發的利率市場化。因為你的利率是在市場上決定的,不是再由央行決定。從理論上來說,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可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但事實上最后不但沒有看到緩解的作用,反而影子銀行越做越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是存在,甚至變得越來越難。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加入影子銀行的不僅僅是原來貸不到錢的中小企業,其實是有相當一批地方平臺和國有企業介入到里面。10年、11年這些地方平臺都是從銀行借款,11年以后,政府說不許銀行再借錢給他們,他們到市場上去融,就有很多進入理財產品和信托產品的市場,他們一融資,直接導致的結果,第一從數量上來說,對民營企業產生擠出效應。因為他進來以后,融資量比較大,他一發產品,把市場給占了,所以對中小企業融資產生擠出效應。第二,因為地方平臺畢竟是政府支持的機構,雖然政府說不會給他兜底,但是投資者并不相信,投資者認為政府的機構怎么可能倒閉!實際上就變成了地方平臺在市場上發的產品的收益率變成了一種變相的無風險收益率,因為投資者認為這個機構是不會倒閉的。他如果發8%收益率的產品,相當于是無風險收益率,另外一個企業要來發債,要來發產品,必須把收益率再加三到五個點,這樣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就進一步提高。我個人覺得融資難的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尤其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金融風險上升,這樣的話,融資難客觀上來說是很難避免的。
政府不應要求商業銀行解決融資難問題
但是我們有兩個很特殊的機制,使得中國的融資難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第一個就是對正規市場利率的干預和壓低,導致了非正規市場利率進一步的提升。第二個是由軟預算約束的地方平臺進入了影子銀行,把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風險成本進一步提高,所以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我自己覺得可能不是簡單的跟企業說怎么樣,我們過去也看到有很多所謂的定向寬松的做法。比如只是對某一些金融機構降準,希望他們把錢貸給這些中小企業、三農企業,有沒有作用?我相信在邊際上會有一些作用,但事實上我們要問的問題是,為什么今天中國的金融機構不愿意把錢貸給這些中小企業、三農企業。
客觀來看,就是因為他風險上升了。你如果直接讓這些金融機構增加流動性,從而指望他們把更多的錢貸給這些中小企業,可能不一定是合理的。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政府真的想支持,不能通過貨幣政策或者金融機構,因為金融機構本身是要考慮風險和回報的。如果政府要支持,可能更多的需要一些財政手段。比如農業發展銀行他是一個政策性銀行,他有了虧損,可以由政府來兜底。這樣的工作我覺得可能比較容易,而不是簡單的要求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來做。
金融改革應是下一步核心
金融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其實內容非常多,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里頭討論到了金融改革11個方面,這11個方面概括起來,其實是三大領域,第一個是降低準入的門檻,對外資和民資金融機構降低準入門檻。第二個是開放市場,讓市場來決定利率匯率和資金的配置。第三個是改善監管,讓監管水平提高。
這些改革對我們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金融改革里頭的困難也非常多。有些困難是跟我們過去不是市場化配置資源有關系,還有一些困難,其實是金融改革最大的難點,就是放開來,有可能會增加金融風險。我們今天為什么要改革金融體系,這個道理都很簡單,因為我們今天的資金配置是低效率的,要把它放開。但是如果真正放開之后,金融的波動性會增加,也就是說金融危機的風險會提高,到底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很難說。就像剛才舉的那個例子,影子銀行市場不能再繼續剛性兌付,怎么去破剛性兌付,要考慮金融穩定的問題,一方面要考慮執行市場秩序,不能由政府或者金融機構兜底,但另一方面要考慮金融市場的穩定,要考慮融資的連續性,這兩個之間的平衡是金融改革最困難的地方。假定金融改革能夠推進下去,雙軌制的完成,我覺得雙軌制下一步最核心的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因為金融政策的扭曲,對市場的扭曲,導致的后果最嚴重。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金融在現代市場體系當中所發揮的作用最為重要。我個人如果要說一個最重要的改革,我認為金融改革是最重要的。
但是金融改革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市場的參與者的行為是要規范的。回到我們剛才說的第一個雙軌制里頭的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仍然很重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利率放開之后,金融機構、國有商業銀行本身并不考慮風險,他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存款利率,從而吸引更多的存款。但是他下一步可能會出現收入不能彌補成本的問題,如果我們看到很多國有企業和地方平臺在市場上舉債,他也不考慮成本的問題,這樣的利率市場化最后會導致非常難看的后果。
所以市場機制要發揮作用,前提是參與的機構的行為是要規范的。國有企業改革很重要,簡單的來說,就是前面的兩個雙軌制要繼續下去。第一個是金融改革要完成,讓市場來決定資金的價格和資金的配置,第二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們的國企和國有金融機構的行為要規范。
假定說我們推進下去,中國經濟真的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也許就是習主席所說的新常態,新常態的內容很多,我個人覺得可能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增長速度還會繼續往下走,這個很難避免,經濟成熟了,增長速度往下走,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第二個是產業升級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過去都是一個低端產品做二十年,以后很難持續,以后會不斷的要往上走。第三個變化同樣重要,過去三十幾年中國經濟是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的,出口和投資不光是對中國經濟很重要,中國的出口和投資變成一個世界性的現象,F在不行了。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會持續下去,但是中國的消費品市場會變得越來越繁榮。第一是因為中國老百姓收入水平會不斷提高,更重要的是消費占GDP的比重會持續上升。過去說中國的消費品市場,一般都是想到奢侈品市場,但其實下一步更重要的,我們能看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開始往上翻的時候,我們的市場就會變得越來越活躍。
四大消費領域值得關注
我們過去曾經做過研究,假定今天中國老百姓的收入翻番了,他們會把錢主要花到什么地方?我們覺得有四個領域是最受關注的。第一個就是家電和家具,第二個是交通和通訊,第三個是文化教育、旅游和醫療,第四個是金融服務。當老百姓的收入開始增長的時候,他們對這些產品需求的增長速度會遠遠超過他們收入增長的速度。最后如果發生這些變化,大家可以想象,過去習以為常的中國經濟常態其實已經不再存在了,我們過去靠低端制造業,靠出口,靠投資,現在都已經過去了。下一步我們要靠的可能會有新的發展的是產業要往上走,服務業要不斷的擴張,消費在經濟當中的比重要越來越重要,對中小企業融資是會有一個巨大的改變。
現金管理能力很重要
如果利率真的市場化了,我們會看到兩軌的利率開始趨同,正規市場利率可能會上升,但是非正規市場利率會不斷往下走。今天如果你的錢主要是從銀行借來的,你的融資成本一定會不斷的上升。但是今天如果你的融資主要是從銀行以外來的,融資成本會逐步下降。我個人覺得從邊際上來說,這樣的改革對民營企業其實是非常有利的。過去融資主要靠銀行,以后可能會有更多的渠道,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的企業,可能要把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放在銀行之外。說實話,銀行對特別風險大的、風險高的經濟活動和企業的融資,興趣不是非常大,這是由他的金融中介的特性決定的。我們的創新和中小企業更多的是要直接融資,需要靠市場。
這個改變對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企業本身來說,在短期內融資的結構會發生改變,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短期的變化,就是我們的經濟可能還要下行。經濟還要下行對企業來說,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財務管理變得非常重要。經濟下行,金融機構資產收縮,風險提高,暫時出現所謂的現金為王,如果你沒錢,你很容易被人卡死。股市開始往上走,也許對經濟增長提供支持,但是從銀行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銀行風險還是在不斷往上走。他們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還是在往下走,這個時候作為企業家你能不能度過這個難關,關鍵要看你有沒有創新,你唯有創新才能持續。但是怎么創新,怎么往下走,在短期內財務管理、現金管理是我們能不能生存的最重要的短期的決定因素。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