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第二屆復旦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國際論壇”于2015年4月10日在復旦大學舉行。上圖為德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邵俊。
以下為演講實錄:
邵。褐x謝主持人,今天很榮幸參加這個論壇,我今天參加這個論壇的身份并不是以德同資本的身份,而是復旦大學PE、VC同學會會長的身份,這也是復旦大學跟新加坡管理學院合辦的論壇。我今天還是從資本的角度談談怎么支持創新,支持上海成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中心。
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這么高的成長見證了很多奇跡,但是現在面臨著挑戰,去年已經到了20多年來最低的GDP增長,很多人都在討論是不是進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等等,我想今天這么多教授專家,我不會在這方面班門弄斧,但是我想從我的觀察來講,我覺得有三個原因,中國必須面臨結構化的調整。
第一,我們引以為豪的紅利,尤其是人口紅利、成本紅利,其實已經消失了,亞洲這么多國家,上海的人均工資已經高過其它國家了。第二個更重要的就是創新力的不足,中國這么多年來就是叫“世界加工廠”,也引以為榮,也創造了很多的財富,基本上就是在產業鏈的低端,就是利用前面的紅利吃老本,但是創新動力不好過,你做做加工也可以賺錢,干嘛要投入創新?正因為這種慣性,所以中國的創新,尤其是研發所占GDP的比重跟發達國家相比是非常少的。這是表面的現象,還有更深層的現象,即使政府不知道怎么樣加大研發的投入,只是加大預算和財政撥款,即使這個比重大了也未必起到效果。第三個我覺得更重要,我們的資源配置效率是非常差,導致整個國民的儲蓄率高居不下。
我記得幾年前讀過一篇文章,文章認為中國GDP能夠保持20年的雙位數增長,而股市回到原點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中國的銀行體系是一個黑洞,這么多的儲蓄在哪里?都是放在銀行,銀行配置到哪里去?應該是配置到最有高效率的地方,但是它恰恰是配置到最低效的,就是支持去那些效率低下的大型國企,而那些創新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根本拿不到這個錢,所以正因為這個黑洞把20多年GDP的成長撒進去了。
為什么現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直接融資,甚至不惜花費一些代價來支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并不是什么都好,但是你可以看看它的歷史,美國真正經濟的騰飛跟別的周邊國家是拉開距離的,也就是近代幾十年,先是有硅谷,“硅”就是因為發明了硅,硅是半導體材料,帶動這個增量是非常大的。100年前美國的人均GDP跟阿根廷差不多,但是100年過后,美國的GDP漲了28倍,從4000美元到4.8萬美元,阿根廷基本上是在原地打滾,它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沒有抓住創新帶來的巨大增幅。所以我覺得美國的雙輪驅動,就是把硅谷的創新企業跟華爾街的金融、市場雙輪驅動,能夠使得美國這么多年在比較低的通脹情況下,保持非常健康的增速,所以我覺得這個也是中國未來轉型必將走的路,就是如何把金融、資本市場真正有效率地跟創新結合。
我本人是從2000年進入這個行業的,中國的風投行業嚴格意義上來講差不多就是2000年左右形成的,所以我應該也是見證了整個歷史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里程碑式的企業,這里面不乏很多創新,包括技術的創新,但是更多的是模式創新,或者是周鴻祎[微博]經常講的一句話,叫做“微創新”,不一定是本質的創新,微創新也是一種創新。
我不是想展開說這個事情,我想講一個我認為比較可悲的的事情,那么多所謂里程碑式的創新高科技企業,只有一家在國內上市,只有一家可以把中國老百姓儲蓄的錢能夠部分配置到里面去,就是2010年上市的樂視,我知道盛大要退市了,退市再上市的話,說不定中國老百姓也可以參與。所有里程碑式的企業全部在國外,尤其是在美國成為公眾公司,讓美國或者全世界的資本來支持它,跟它嫁接,同時也享受到它的高成長紅利,而中國的老百姓除了少量的通過海外的錢,大量的是跟它失之交臂,這也是中國政府現在非常希望改變的。
證監會[微博]去年到上海來做調研,我也參加了這個調研,當時就問了我們業界代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把這些企業吸引到國內來上市,當然了,我們也跟他提了很多的上市規則里面的缺陷,現在可以看到證監會,中國政府也在逐步往這方面努力,希望把這些中國的創新企業更多留在國內,讓國內錯配的低效的銀行存款資源,不是再放給銀行,再放給沒有效率的大型國企,而是直接跟創新企業掛鉤。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圖,創新一定是有風險的,要不然就不叫創新了,你只是做你最熟悉的,按部就班就不是創新,所以你的基數一定很大,只有基數大了之后,你有容錯率,最終再變成百年老店,所以美國的資本市場是多層次的,下面的基數非常大,但是中國很有意思,主板上市公司比中小板多,中小板比創業板多,當然這是歷史決定的,當年主板推出來是為了解決中國國有企業的資本不足,當時都是發指標的。但是現在可喜的是中國把多層次市場放到非常高的地位,尤其是最近如火如荼的新三板,這么短時間內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已經超過了主板。從微觀來講,新三板里面有很多魚龍混雜,有很多質量不高的企業,甚至有很多泡沫,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講,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基數,你很難產生將來真正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應該讓市場自己去大浪淘沙,這是很有意思的倒三角的關系,跟美國正好相反。
中國其實不差錢,過去10年,中國VC資金,無論是投資的資金還是募集的資金,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不幸的是這么多錢有多少真正是放在創新上面?我作為一個從業者,過去這么多年,很多資本由于它的逐利性,由于資本市場的無效,就使得無論你叫什么名字都是做成長基金,包括在美國紅杉,在美國只是做早期的,到中國來也是做成長的。如果資本都是配置到成長期,其實你還是支持不了創新的,你只是利用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落后套利而已。比較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全民的PE泡沫破裂,這個市場正在分化,回到本原,第一個就是做早期支持創新企業,第二個就是晚期的并購,包括美國有很多野蠻人在門口,其實就是用資本作為動力逼你重新創新,而不是形成壟斷去打壓創新,這個分化我覺得非常健康,只有經過這樣的分化才能讓資本有效地跟創新結合。
最近很流行的講“互聯網+”,互聯網跟各個行業,跟日常生活的任何部分都是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幫助你,提高你的效率。美國的企業,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通過軟件公司ERP系統大大地提升了他們的效率,中國很可惜錯過了那么一個時代,中國整個軟件、ERP搞來搞去就搞了一個金蝶[微博]、用友,加起來少的可憐,但是中國往往有彎道超車,后來居上的優勢。中國的企業可能不用再回到過去,再補美國ERP的過程,我們直接用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手段,來把B2B的效率提高。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剛才講了資本和創新,但是還沒有講到上海這個主題。如何發揮上海作為金融中心、自貿區中心的作用,這個都是上海的優勢,要把它發揮出來,要不然你去跟中關村、深圳競爭,甚至跟杭州競爭,你沒有太多草根的優勢,但是如果你把創新和資本結合起來,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整個自貿區會大大地推動資金的雙向流動,這個對創新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中國不差錢的情況下,很多東西不用重新再發明一個輪子,很多東西你可以通過金融杠桿的水平,可以從全世界通過收購各種方法,比較快的彎道超車。以前做這樣的事情非常不容易,因為要通過發改委等等,上?仆懂敃r收購展訊輸掉,也就是路條把它耽誤了,我們最近在自貿區成立了幾個并購基金,已經做了一些對外的并購動作,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它的效率非常高。中國企業走出去,跟外面合作,尤其資本合作的時候,我們再也不會由于時間的錯失,使得我們沒有辦法獲得這個資源。上海只有把金融中心的地位跟創新有機地結合,你才是事半功倍,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去競爭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不是太聰明的事情。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