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4浦江創新論壇10月25日在上海開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教授出席會議并發言。
下為發言實錄:
趙昌文: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首先感謝組委會的邀請,也謝謝本節的主持人王元院長,我也很抱歉賈康先生的不適,所以讓我第二位演講。
我今天根據會議的主題是科技創新,所以我準備了一個題目叫:讓金融在技術創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講這個題目大家也有不同的認識,因為我是套用了三中全會的這句話,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是技術創新里面是不是金融是決定性的作用?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認為技術人員在創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制度或者是其他的方面,我對這個題目我們不用再計較了,總之這個題目假設有爭議,權且請大家接受。我們對于創新先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有三個關鍵詞,一個國家推進創新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的創新環境,這樣讓企業創新主體有長期的預期。第二句話就是企業有創新的動力或者是壓力,因為如果不創新他就活不下去會必須創新,或者創新的收益得到很好的保護,他也會創新,這就是所謂的創新動力和壓力,第三句話最重要的是能力,要有創新的能力,不管是研究機構還是企業,如果我們在創新要素的集聚和創新能力方面跟不上,一切都談不上,所以我今天講的話題屬于創新環境方面的一個點,如何有一個好的政策環境讓企業有創新的預期?剛才林新司長做了30年的回顧,我里面涉及到從盤古開天地有一個簡單的回顧,所以我講的第一個話題是創新能力決定著中國夢能否實現?
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研究,這個研究是我們自己課題組做的,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世界銀行[微博]公布了一個報告,說中國今年已經趕上美國的經濟總量了,按照PPP購買力評價法算,于是有人很高興,也有人說要保持理性,我們的研究是使用另外一種方法,直接用國際元做的測算,如果看國際元中國要趕上美國還很早,至少在2020年以后了,當然這是時間的問題,重要的是就算趕上了,經濟總量趕上了我們的人均GDP就是25%、30%、40%的水平,所以第一個觀點是大不等于強,關鍵還是創新能力,中國在歷史上很大,這張圖大家看到我們在鴉片戰爭的前20年,我們竟然占到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國接下來這100多年的發展,我們是經歷過的,因此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未來中國的發展,做一個序曲。為什么一個國家大并不等于強或者說中國為什么在這么多年來沒有能夠跟上世界科技創新的腳步?我自己認為金融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個回答的問題是工業革命沒有發源于中國,很大程度上與金融有關系,大家知道在科技創新始終有一個重要的命題,叫做為什么近代中國會落后?也就是說中國大家看這張圖在公元500年前,中國的發展水平是相對比較高的,公元1500年以后變得越來越低,被很多發達國家遠遠超越,有很多解釋,我不講具體內容,更多講理念,比如說有人認為是我們的政治體制問題,有人認為是中國文化的問題,在研究創新的時候仍然被很多人提起,比如中國的創新文化不是鼓勵創新失敗的文化,另外在中國的創新體制方面,中央集權的創新資源分配也不是合適的方式等等,今天仍然有人說,當然也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比如我們的創新人才、科技制度選出的人才不是創新性人才,一篇文章特別是八股文當狀元、當經世,代表傳統文化的創新方向,而不是創新的文化,也有人從市場的角度說我們國家過去的自然經濟狀態并沒有形成創新的分工體系,也就是在創新鏈條中是需要分工的,還有人從制度角度,比如產權保護、法律、合同等等,現代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制度要素我們并沒有完善,等等。
總書記前不久也對這個事情做了回應,大家可以看一下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他說里約森之謎有很多種原因,我特別選擇了三段話,總書記講話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是說你的創新成果關鍵要有需求,要有市場,所以第一段話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第二段話說我們很多東西有創新的理念,但是我們沒有執行,比如說他舉的清朝政府用了10年時間做了一件事,但是長期束在高閣,而沒有用,所以提出叫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我的理解就是創新的鏈條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我得出一個想法,就是中國古代的金融制度是工業革命沒有發源于中國的決定性原因,剛才林新司長講了她們做科技政策規劃制定時候,也做過調研現在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是資本、資金問題,金融制度是很重要的方面,因為工業革命后,農業經濟最重要的區別是大規模技術的進步,和大規模技術的擴散,而大規模技術進步和技術的擴散對資本的需求,對資金的需求是和農業社會不一樣的,也不是靠經驗主義的融資的模式可以滿足的,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中國古代的信用制度、貨幣制度和金融制度,存在著與技術投資需求之間的矛盾,所以金融制度一方面推動了農業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面制約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化,聽起來理性一點,但是我是這樣認為,因此下一步讓金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作用,更多的是金融制度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具體政策。
重點講第三個問題,金融在技術創新中怎么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我把技術和金融之間的關系做了梳理,從技術革命到它的金融范式作了梳理,在不同的技術條件下,金融和技術的范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從第四次開始看,始于上個世紀以來的第四次的技術革命,有一些很重要的特點,比如企業大規模化,大的企業越來越多,固定資本的比例越來越高,還有一個就是大規模的生產和大眾市場的特點非常顯著,因此與第四次技術革命相對應的是資本市場在科技創新中發揮的作用,比銀行體系要更重要,第四次技術革命的階段,所以美國有一個有名的金融學家是美國前金融協會的主席,他在一本書里面講到這個事,說資本市場在美國創新中發揮作用比銀行體系更大,怎么看資本體系和銀行的作用?第五次從1971年開始的技術革命,有幾個特點,比如新創企業規模比較小,非資產非固定資產越來越高,知識資本越來越高等等,具有生產資本屬性的創業投資在第五次技術革命里面越來越重要,還有一個就是為中小創新性企業提供融資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也越來越重要,當然科技銀行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林新司長在規劃里面也特別談到了我們的科技信貸問題等等,我通過這張表給大家總的框架,因此從現在中國的科技創新金融如何發揮作用?我覺得我們要抓住一些新的特點,而不是和過去完全一樣的金融的體制和政策設計,這些新的特點要適應當前的新的形勢,當前新的形勢和十年前、20年前、3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我們看看只列了幾個方面,比如從經濟方面來說,21世紀前十年更多的是全球化和高速增長世界環境,今天的創新顯然我們從全世界來看仍然處于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從中國來說是三期疊加,這種三期疊加和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創新金融對創新的支持的設計是不一樣的,另外從產業領域來看,上個世紀美國的IT泡沫破滅也好,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興起,到今天我們看產業領域,最近一、兩年里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包括德國提出的工業4.0,從產業領域創新的發展方向更多的是制造業的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成為創新的趨勢,中國現在產業面臨的是特殊的任務,就是產能過剩,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所以創新基于大的產業背景,科技創新也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另外從金融過去更多是認為世界金融更多向全球化、自由化的方向發展,最近有一位教授寫的書,他開始反思過去金融自由化對創新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對中國來說認為過去中國的金融是抑制的,我們的活力不足抑制了創新,但是從現在來看更多金融創新不僅僅是活力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如何提高金融的效率問題,從具體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角度有幾個方面,重點匯報一下,一個過去更多關注銀行體系在中國科技創新、技術創新里面的重要作用,因為我們銀行資本的量是最大的,中國150萬億的銀行資本占了全部金融資源大多數,我們間接融資的比重接近90%,80%多,所以是重要的特點,現在比較這些年特別是過去5-10年直接融資的比重上升了很快,特別是創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有很大的發展,今天在座有很多在方面的投資界人士,但是從格局上來說改變的過程還是再繼續,所以下一步如何把傳統銀行體系的作用繼續發揮好?同時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的比重?在金融創新方面,并且通過金融創新支持技術創新很重要的路徑。從政府支持的角度來說,過去點對點到項目支持方式,現在林司長講到的政府基金的方向,我自己認為這是改革很重要的方向,因為在科技創新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政府的公共財政如何創新的問題,過去的支持更多從基礎研究領域可以的,包括在未來基礎研究領域也需要公共財政繼續支持,但是在技術創新這一塊如何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和引導作用?是改革的方向。
第三個方面就是我們過去的支持技術創新的金融手段,更多的是單一的金融工具和產品,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現在在市場上越來越多出現一體化融資,比如在市場里面看到蘇州的科貸通等等方面,越來越多從單一的金融工具轉向一體化金融工具,這是很重要的方向,不管是蘇州的科貸通,很多地方也有新的金融服務,金融服務也越來越重要。下一步如何通過金融改革促進技術創新?有幾個認識,第一就是金融并不必然促進創新,不同的金融體系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績效是不一樣的,看起來比較抽象的一個觀點,一個判斷,但是實際上它會在政策制定方面它的重要意義在哪里?并不是我們的錢越多越好,關鍵是選擇合適的金融支持方式來支持技術創新。
第二個就是政府的職能主要通過完善科技金融的基礎設施,另外以公共金融的方式將財政遷入金融的交易結構,并且最終改善企業投資的風險收益結構,這個很重要,創新性的企業風險收益結構和一般傳統企業不一樣,如果政府的支持是錦上添花,而并不是平衡風險收益結構,這種支持并沒有選到最合理的支持點,因此如果說基于這樣的改變,下一步政府科技金融的支持是為市場的作用創造環境的問題,而不是提供了多少資金的武裝,相對更加重要的是環境問題。
第三個觀點就是金融制度屬于軟件基礎設施的范疇,軟件不是那個軟件,是軟性的基礎設施,所以我覺得判斷金融制度合適與否的標準,在于金融的安排是否與產業部門中企業的需求和風險收益需求相匹配。
最后一個觀點金融改革怎么推動技術創新?關鍵創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金融體系,一個是市場準入,市場準入關鍵不在于中國創建多少家銀行,包括創建多少家中小銀行,關鍵在于通過市場準入要讓原本銀行體系的活力有進一步提升。
第二個方面要多層次資本市場要進一步完善,現在我們的金融資本鏈條和科技成果的鏈條之間是沒有形成合理的匹配。
第三個也就是說在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中要競爭,現在基本是兩個分割的體系,它們的競爭性遠遠小于應該方面。
我講這么幾點。謝謝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