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于8月1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微博]。
以下為演講實錄:
巴曙松: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重點討論一下城鎮化的一些相關的課題。
實際上我們說的城鎮化下一步新型城鎮化現在以人為主線,并不意味著不重視產業,怎么解讀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驅動力是城鎮化和工業化同步推進的。我想從三個角度來討論一下城鎮化發展里面產業投資的一些變動趨勢。
大家知道,國家發改委的城鎮化規劃已在廣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我自己也參加了這些相關的討論。在這些具體的問題上,我們看到不同的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他不同的看法,我把它歸結為三個領域、三條線索。從產業投資布局的角度來說,一個是看人口是怎么流動的。城鎮化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勞動力從農業引向工業,接著從工業流向服務業。這個產業背后不同的變動的趨勢、方向決定著不同階段城鎮化的特點。
第二個線索我們用的是一個時間的線索。城市的一個產業的演進,它的一個本質是交通、技術、地理這三個因素相互的疊加,這個疊加背后會影響勞動生產力。中間帶來的時間的節省、收入水平的提升會改變人們在工作和休息之間的時間的配置,然后帶來了服務業、消費、休閑這些代表性的非生產性行業的發展。所以大家都在關注,為什么從去年開始一些電影的票房不斷的創新高,放在這個時間線索維度來看,確實有一個收入水平上升和消費、休閑的需求上升這樣一個客觀的要求。
與此同時還有第三個線索,我們討論的是空間線索,交通、技術、通訊條件的改變,它不僅重塑了時間,也重塑了空間。這是不同的聚集的帶來的成本的降低以及繼續推動的土地成本的上升這兩個因素就給了企業更多的選擇,會推動不同的產業在不同的城市里面進行重塑選擇。比如說高科技的這些產業,可能就會重點選擇落戶于城市的中心,而中低端的制造業可以選擇落戶在郊區或者中小城鎮。這幾個線索背后其實都跟我們的產業投資的布局直接的相關。所以我們看到在跟蹤討論城鎮化問題的時候去總結這些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城鎮化的道路,我們看到有很多從產業角度做出的一些判斷。比如說從城市史的發展趨勢看,在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里面強調這是一個汽車、電子通信和工業技術圈來圈定的城市地理輪廓的時代。同時城市也代表著人們不再依賴自然界的恩賜,而是另起爐灶構建一個新的可操作的城市秩序。
就城鎮化談城鎮化可以得出一些趨勢,早期的工業城市、郊區化、高速公路和城市的擴散以及新福特主義發展階段等等。但是就城鎮化這一條線索來看城鎮化的演進,我們很難看出它背后真正的驅動力,把它和背后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經濟波動階段和經濟發展不同水平來做一個對照的話,我們發現背后有它內在的一些邏輯。比如從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看到從自由競爭階段到工業資本主導,到后來的比如說非組織化的發達資本或者服務業、金融業主導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經濟時期它的產業主導的勞動力發展過程從早期的比如說制造業到機器制造業以及福特主義代表的汽車重型機械制造也,以及數字、電信、生物技術等等。相對應的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的主體也是不一樣的,從早期的運河的建設到鐵路繁榮到電車的繁榮、汽車的繁榮和第二次汽車的繁榮,背后再對照著城市發展的不同時期,這其中是有其很強的邏輯聯系的。所以我們簡單只是照搬它的一些城鎮化這一條線索是不夠的,通常我們討論城市群,我們看到城鎮化規劃本身是個保密文件,但是從目前已經公布的信息看,核心的內容大家應該基本上知道,比如說新型城鎮化第一是以人為主導,以城市群作為主要載體,但城市群在不同的階段蘊含的內容、覆蓋的范圍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早期的馬車時代城市群我看一天往返的城市群距離不會太遠,而現在我們在課本里通常說的城市群100公里那是汽車跑1、2個小時,現在的城市群的概念隨著高鐵時代、動車時代的到來,可能會延展到300公里。
剛才說第一個線索是人的因素,人在城鎮化過程中,在不同的產業、不同的地區之間重新的配置,這是背后帶來產業演進、產業變化,不同產業興衰背后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因為城鎮化是為人來服務的。從國際的趨勢來看,在農業、制造業、非貿易服務和貿易服務這些不同的產業里面就業的人數來看,從最開始主要在農業,其次是制造業,然后是非貿易的服務業,最低端的最少的是貿易的服務業。隨著不同的經濟體的逐步的發展,我們看到農業的占比在逐步的下降,制造業經過一輪上升之后到了一個頂峰之后逐步的回落,而整個非貿易服務業一直保持一個攀升的態勢,然后在高位驅穩。最后一個上升的是貿易服務業,現在全球不同城市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不同就業方式的變化背后推動著不同城市的興衰和變化。
勞動力在三大行業之間的配置,從美國的變化趨勢來看,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些參考。農業的勞動力占比和GDP的占比它的演變的趨勢,勞動力占0.1,GDP占1%。制造業勞動力占20%,而GDP占22%。主要是服務業,勞動力占到79%,GDP占77%。今年上半年中國的三次產業的對比里面第三產業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中國GDP推動動力里面的第一個產業。大家看克強總理在各個場合的講話,談城鎮化,擴大內需、調結構,緊接著一句話說服務業是推動中國就業和經濟轉型的一個非常大的潛在的動力和資源,可以做一個對照和參考。
美國另外一個參考的經驗即資本和農業的投入大量釋放的農業的勞動力,這就為城市的繁榮提供了大量的人口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改革開放以來其實也是類似的趨勢和變化,從美國的經驗來看,你很難把城市化和農業割裂開,仔細看中國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在很多年份往往農產品是豐收的,結果農產品價格還持續的上漲,其實背后的因素農產品價格不能僅僅就農業來談它,那是看不清楚的。我們看到在中國的波動趨勢里面,實際上對農產品價格影響更大的一個因素是勞動力在非農產業,特別是城市工作的收入水平的波動。所以,往往在城市里面非農產業這些勞動力城市的上升、收入的上升會相應的改變農業的比較優勢,然后帶動農產品價格的一輪上升。所以我們現在城鎮化的提法里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放在一起提的,是很難把它割裂開。
下一步我們說以人的城鎮化來推進,實際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在城市里面已有人口的適齡化,第二是農業人口要繼續向非農產業的轉移。這個流動的過程就是重塑不同城市價值的一個過程。我90年代剛到北京工作的時候,查了一下北京的人口,1949年北京市的人口大概100萬人,跟去年底2230萬人做對比,改革開放30年是一個重要的人口流入的城市。過去改革開放30年龐大的從農村向城市流動的人口,不是很均勻的同等的增長,從統計口徑看,前100個城市占據和吸引了這些轉移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前50個城市差不多占了40%多。這個趨勢從下一步來看可能還在強化,只要原有的制度條件不做變化。所以勞動力在不同背后的影響因素,從產業角度來看是不同城市它的產業比重的變化。
未來產業演進的一個線索,在有的地區人口從農業向工業在轉移,有的地區開始由工業向服務業在轉移。所以,不同地區它的勞動力的配置變化導致不同的產業的比較優勢是不一樣的。前面是勞動力占比和GDP的占比,從PPT可以看到,中國的勞動力在農業里面的占比還是高達35%,而GDP的貢獻只有10%。在制造業里面勞動力的占比是30%,而GDP的占比是47%。服務業它的勞動力占比是36%,GDP的占比是43%。所以從趨勢上來看,農業人口繼續的降低和轉移是一個大趨勢,背后需要配套的戶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這些調整,要不然這種轉移很難被城市所接受、所吸納。
從不同的城市來看,這種不同產業的比例關系也表明了下一步人口從農業向工業以及向服務業繼續調整、配置這種必然性和趨勢。在一線城市里面我們看到農業人口已占到1%,第二產業占到37%,而第三產業占到63%。二線城市農業還占比4%,第二產業占到49%,第三產業是47%。三、四線城市分別是6%、54%和39%。所以人口的再配置背后實際上和產業的再配置息息相關。從去年開始,深圳人口的凈增長出現了負增長,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背后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制造業向中部和西部的轉移。這些都是和城鎮化過程中的產業變動直接相關的。
這些流動人口我們缺乏相應的統計,但是我們自己要去找數據是能找得到的,我經常用的是兩個數據。一個是我們有一個上市公司涪陵榨菜,榨菜主要的消費群體是流動人口。涪陵榨菜比如過去連續十年它在不同地區的銷售占比的變化,你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華南地區在十年前占涪陵榨菜銷售的半壁江山,現在降到30%以下,而中西部地區大幅度的上升。我本人是中國移動[微博]集團戰略委員會的委員,我嘗試著用電信的一些數據來看,這些流動人口通常用的一些通話的套餐,神州行的這些套餐,這一部分用戶占整個用戶的占比在不同地區的變化,可以看到在華南地區長三角地區的比例在持續的降低。
第二個線索是時間的線索。時間的節省和收入的提高,城鎮化的發展催生和服務和休閑的需求。大家讀《資本論》馬克思有一句話說一切的進步最終都表現為對時間的節省。
從1850到1956年全球勞動力平均的工作時間看,工作的時間在持續的降低,中間線是所有的產業,藍色線是非農產業,紅色的線是農業產業的變化,工作時間在持續的減少,收入在上升,城鎮化在進一步的集聚,這樣帶來大量的服務和休閑的需求。看這五個發達國家每年平均工作的小時數,從1970年到現在,這五個發達國家年平均工作的小時數在持續的下降。從這些走過的道路來看,這些服務業,特別是休閑娛樂業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口在向城市規模的擴張和集聚以及休閑時間不斷的增加,本身就是推動服務業上升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驅動力。主要原因在于工業技術它推動了城市人口規模的擴張,在北京建城的時候那種交通技術、建筑技術的時期,城市人口支撐大概就是二環以內,隨著人類20世紀技術的進步,服務業的崛起,它帶動了工業時間的進一步的減少。隨著人們休閑時間的增多,新的行業不斷的以滿足人們日益膨脹的服務和消費的需求。
最近大家討論的接連幾個影片,大家覺得拍的不是怎么樣的影片,結果票房上升的很快。有很多人做了不同層次大數據的分析,我曾經和幾個導演界的人交流,從萬達院線調研的情況來看,萬達院線的經理跟我們講,說從一線的情況來看,以前大家花個10塊錢路邊買個盜版碟看看就可以了,隨著收入的增多,休閑時間的增多,忽然對電影音響的要求增多了,覺得花50塊錢不貴。從經常被中年人批評的《小時代》的數據來看,看了幾份大數據樣本的分析,發現真正對它評論和跟蹤比較多的是三、四線的中小城市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主要是女性。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收入相對高的人群看的很少。所以我曾經把這個數據給到一些著名的導演,比如說我給了王潮歌,問他們怎么看,她說這表明20歲左右原來沒有消費能力沒有收入不能表達自己消費訴求的這一代人開始登上文化休閑的需求舞臺,所以你必須要關注他們的這種審美的需求和偏好,你怎么賣他都沒用,就是幾千萬拍的成本,又有5、6億的票房。為此我還專門看了一下這個電影,說實話還真不是那么令人討厭,所以我想背后看的實際是什么?我看它有一些小幽默,情節也很簡練,不是那么拖泥帶水,跟現在的網絡生活很契合。所以從我們這個角度來看,不同人群他的需求直接影響著不同的產業,然后在不同城市的發展。
第三個線索就是空間線索。不同的產業在什么城市能夠繁榮,背后一個是這些產業和它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的集聚,帶來的人才、信息的交流,這是一個力量。另外一個力量集聚多了,土地成本就上升,土地成本上升之后會擠出一部分承擔不了那么高的土地成本的產業。這就是背后在推動著不同的產業在不同的城市流動的很重要的一個力量。
從美國的產業布局來看,80%的高科技制造業集中在100個最大的城市,按三個比例來看,100個最大的都市區,紅色的是中小都市區,小的是非都市區。你看高科技水平的制造業80%在這些大城市,而中高技術水平的制造業57%是在這些大城市,平均水平在59%。所以不同地方的集聚,不同地方的產業推動的土地成本的變化,背后會帶來不同產業在不同地區的重新的再布局。所以如果從房地產的角度里看,秦虹主任來了,我們看到不同城市它的房地產需求結構會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出現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不斷再配置和再流動的過程。
一些中技術產業會從城市遷移出去,可貿易的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一些成長型產業集聚流向中心,它能夠承擔比較高的土地成本。而中間高成本的地區會集聚一些地區性和地方性的服務中心,一些低勞動力成本的制造業會擠到一些低成本的地區,周邊地區。我們從一個國家、從一個省、從一個城市都可以看到演變的軌跡。
正好半個小時,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