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3(第十五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于6月26日-29日在深圳召開。上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微博]。
以下為演講實錄:
辜勝阻:大家好,我的演講題目是“創新驅動為股權投資帶來黃金機遇”。
一、為什么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回顧歷史,我國過去三十年的輝煌主要得益于廉價勞動力的構成的人口紅利,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批租形成的土地紅利等要素驅動,以及寬松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所形成的投資驅動。
這兩種方式在今天都不可持續,而且付出了巨大代價。由于低價工業化和農民工半城鎮化,2.6億農民工廉價勞動力的人口紅利所付出的代價是大量“三留人口”:留守兒童6000萬人,留守老人4000多萬人,留守婦女4700多萬 。當前每年土地出讓金超過3萬多億,相當于地方財政收入的80%以上。這種土地紅利的代價是特大城市房價高企 。靠“低成本、低技術、低價格、低利潤、低端市場”五低形成的代價工業化模式付出的代價還有四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在傳統發展模式下,我們GDP的規模很大,但大而不強;速度很快,但快而不優。我們雖可大量生產商品,卻無法創造品牌;雖可吸納大量就業人口,卻無法大幅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從投資驅動來看,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以加大政府支出創造有效需求的凱恩斯主義只能治標;治本需要以創新驅動增長熊彼特主義。成思危教授測算,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過程中,如果我們沒有“四萬億”的財政刺激,2009年的GDP增長只有2.4%,而不是9.2%。但這種過量放水也有諸多負面效應 :如嚴重的產能過剩、房市泡沫、政府債務、低效投資、環境成本和大量貨幣投放。
歷史經驗表明:走出危機的關鍵在于一系列創新。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通過創新找到新的產業增長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這才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歷史經驗還表明,全球性經濟危機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以電氣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戰后以電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如何以創新擺脫危機?歐洲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美國提出再工業化,回歸創新,回歸實體經濟,回歸出口。中國提出了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們在國內大量企業調研發現 :當前企業面臨三條路: 向上走——創新轉型; 向外走——海外拓展;否則就會向下走——被淘汰。許多企業面臨創新糾結:不創新是等死,但創新方法不對,也是找死、快死。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不創新的風險比創新更高。他說,創造未來是風險很高的,但不去嘗試,風險將會更高。
二、如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一要營造“實業能致富,創新致大富”的環境,做強實體經濟。創新能力提升離不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離不開中小企業。當工廠消失時,創新者也就消失了。當前實體經濟面臨五大困境:融資貴、用工難 、費稅重、成本高 、利潤薄。產業鏈的上游:銀根、地根、能源流、物流、信息流被高度壟斷,高枕無憂獲高利,賺錢 “不好意思說”;而下游:小微企業在紅海中過度競爭, “利潤比刀片還薄” 。緩解實體經濟困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創新規律表明,在創新過程中, 制度創新重于技術創新; 人才激勵重于技術開發;營造環境重于集聚要素;作為創新“軟件”的創業創新文化重于設備廠房“硬件”;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意志”一定要化為“企業行為”,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要培育“寬容失敗、鼓勵冒險、兼容并包、寬松創業”的創新創業文化,讓創業創新的活力競相迸發。硅谷成功得益于特定的創業文化氛圍和制度環境:一是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價值觀;二是寬容跳槽流動的職業倫理 ;三是吃苦耐勞、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四是在競爭更加重合作的協同意識 ;五是尊重人才、能力至上的人力資源理念;六是寬松自由、快樂創業的創業氛圍。深圳創新驅動模式得益于建立在城市移民文化基礎上的創業創新文化。創業者到深圳,基本上無親無靠,只能靠自己獨立打拼,不斷進取。深圳的高度流動性致使他們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逐漸養成了兼容并包的心態。
三要推動合作創新和發展平臺經濟,構建創新聯盟,走出創新“自閉癥”。 中國合作創新有兩個典型案例。一是我們的航天工業以舉國體制推進在國內的合作創新。二是在開放條件的“三峽模式”的技術引進-學習-再創新。2003年,三峽工程用7年的時間順利完成了從左岸機組分包商到右岸機組獨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轉變,使中國水電重大裝備實現了30年的跨越。 “三峽模式”的最大特點是不同于“以市場換技術” 模式。當前,平臺經濟已經成為合作創新的重要載體。蘋果公司本身集中全力研發操作系統和核心配套軟件,而將蘋果的70%的制造環節分包給中國和東南亞的企業。馬云[微博]創辦的阿里巴巴[微博]是電子商務中平臺經濟運用的典型案例。波音公司[微博]自身主要為飛機生產進行數字化定義,然后通過多個“平臺”,將飛機的生產銷售發包,其中僅波音747的450萬個零部件就外包給61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家企業 。
四要實現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雙輪”驅動,使經濟升級版為股權投資帶來黃金機遇。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密不可分割,沒有華爾街,就不會有硅谷。單有技術創新沒有金融創新,就會使技術創新出現“閉鎖效應”;單有金融創新沒有技術創新,則會使金融創新最終成為“無米之炊”。據不完全估計,中國現有的萬余家VC、PE機構,其管理的存量基金規模為2萬億元 。2011年VC新增投資額對工業與服務業增加值的拉動系數為1:7,遠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對經濟1:1.02的拉動系數。為此,充分發揮VC/PE在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中的作用大有可為。當前,發揮VC/PE在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中的作用需要采取以下舉措:
(一)讓VC/PE投資鏈前移,關注早期,改變VC的PE化。當前VC/PE投資項目偏晚期:過去幾年來,大部分人民幣PE/VC基金爭搶晚期項目,追求“短平快”項目,偏好Pre-IPO項目,VC基金PE化嚴重,導致投資時哄抬價格,惡性競爭,忽略風險控制,行業競爭混亂,投資收益率不斷降低。美國風險投資額占世界總額一半以上,而硅谷又占據了美國投資總額的50%,有“第二華爾街”之稱。要引導VC/PE關注早期。美國大約有2000多家VC投資機構,而活躍的天使投資人數則超過了26萬人,天使和VC的數量相差100倍。 在硅谷, 3F人員(Family、Frends、Fool,即家庭、朋友、傻瓜)等,,他們會你三千,他一萬地聚小錢予朋友創業。昨天與天使投資家馮冠平進行了溝通。在短短15年里,他帶領深圳清華研究院創造了讓人驚異的巨大財富:從成立之初的8000萬元資產,發展到現在近百億元的資產,增長了上百倍孵化高科技企業600多家,促進150多項科技成果產業化。
(二)調整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都想賺“快錢”心態,改變VC/PE短期行為及投機化。創新是一種典型的長期行為而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比如,種草:立竿見影,短期見效 。種樹:長期行為,十年樹木。股權投資要有更多“種樹人”,改變大家都想賺“快錢”的心態。當前,VC/PE忽略投資增值服務:大部分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不成熟,沒有提供投資增值服務的實力。完成投資后,就只能消極地等待企業IPO實現收益,基金管理人忽視自身資源整合、項目優化和資產組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讓VC/PE 推動企業海外并購,幫助企業向外走,拓寬VC/PE的發展領域。跨國并購成對外投資的新熱點。0ECD預測2009年全球跨境并購規模將同比下降56%,但數據顯示全年中國公司海外并購總額已同比增長90.1% 。2008年至2011年,中國企業以跨國并購方式實現的對外直接投資合計1063億美元,年均增長44%。 2011年,以并購方式實現的直接投資為272億美元,占當年對外投資總額的37%。在海外并購過程中,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難題是資金短缺和經驗不足,尤其是民營企業,由于銀行融資周期長、條件嚴格等限制,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亟需拓寬融資渠道。
因此,企業進行海外并購時,亟需資金實力較強的PE機構作為后盾。 在國內投資市場疲弱的條件下,PE機構也需要調整投資策略、拓寬投資渠道,積極參與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來,發掘投資價值。
(四)政府讓VC/PE 退出通道多元化,降低稅負,營造宿寬松發展環境。中國PE的退出中90%靠IPO退出,而這個比例在西方只有百份之十幾到百份之二十。政府要努力改變“千軍萬馬擠這個IPO”的局面,拓寬退出通道;同時要盡力為股權投資減輕稅負,使其輕裝上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