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綜研基金第三屆(2012年度)中國軟科學獎成果報告會”于2013年3月26日在上海舉行。上圖為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馬軍:尊敬的唐惠建院長、尊敬的秦朔先生、尊敬的蕭思健部長、以及尊敬的復旦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獲邀來中國最著名的學府進行這樣一個交流,我感到非常榮幸。借此機會再次地感謝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對我們作為一家環保NGO組織所做的這樣一個環保工作的巨大認可,非常感謝。
在過去的三十年時間中,中國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上海、在浦東,大家可以特別清晰地感受到這樣一個蓬勃的發展,但是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間,確實承受了一個很大的環境的代價。我們的環境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那么這個環境代價很大。我個人是從九十年代中期,從水資源方面開始入手去觀察這方面的情況,當時看到水污染的形勢是極其嚴峻的。今天我們在長江的入海口附近,那么就在長江流域三個最主要的湖泊——太湖、巢湖、滇池,每一次走進它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嚴重污染的狀態。那么實際上在長江流域從上到下,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在湘江,還是其他的,中游到上游,我們看到很多的支流,甚至包括部分干流,已經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污染。那么當這些污染都流到了入海口附近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這樣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市它的長江口還有它南部的杭州灣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況?東海的污染都由此變得非常嚴重。污染正在從干流向支流蔓延,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地表向地下在蔓延,這一段地下水的污染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最終這些陸源的污染大量進入到海洋,由陸地向海洋蔓延。
與此同時不僅是在長江流域,在中國的大地上,在東部要想找到一條象樣的河,象樣的湖泊,已經沒有那么容易,我們的江河湖海實際上這些年是警報頻傳,很多污染的泄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這些環境的危害首先帶來了公眾的影響,當我們中國三億人口還沒有潔凈的飲用水,而在城市越來越多集中的水源地也受到了污染的影響。在整個灰霾覆蓋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六億左右的城市人口,實際上都面臨著嚴重的空氣污染,都暴露在空氣污染之下,實際上是有很嚴峻的健康影響的。同時這種健康的影響也源自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因為我們的食品不再安全,現在每一年按照官方的數據,至少有1200萬噸的糧食受到了重金屬的污染。那么這些污染顯然在餐桌上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損害。同時中國本來就是資源缺乏的一個國家,像水資源現在全國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大家嚴重的排放使得我們有限的清水資源也被破壞了。社會穩定,每年數以千計的群體性的事件,包括2012年從什邡到啟東,這樣連續爆發的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已經開始影響到社會穩定了。由于中國燃燒近世界一半的煤炭,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國,甚至對我們的和平發展造成了某種阻礙。
那么中國在過去十年的時間,不是沒有投入巨大的力量去治理污染,實際上我們在“十一五”到“十二五”的規劃當中都已經納入到了減排的目標,但是投入這樣大的力量,可能十年中間至少投入四萬億以上的資金去進行治理,但是為什么這些資金沒有能夠使得我們的環境污染得到克服,我們在看這些問題的時候,首先認為它不完全是一個純技術的問題,因為在上世紀這些治理水、空氣污染的技術都已經存在,現在都已經完善,而且還不止是資金的問題,現在形成的一些治理的能力,放在那里卻閑置,或者是沒有得到有效的使用。最終我們認為是缺乏動力的問題。那么這個動力為什么會缺乏呢?我們看到環境污染的治理中間有三大難點,首先我們的環境執法非常困難,環境訴訟現在還是極其艱難的,那么公眾參與這個正常的渠道也還沒有打開。我們認為要克服這樣的三大難點,需要環境信息的公開。因為它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而公眾只有知情才能夠有效的參與,在這樣一個思路下,在2006年成立機構之初,就決定首先建立一個全國的水污染數據庫,向公眾提供31個省,300個城市他們的水質污染的信息,之后把它從水的污染擴展到空氣以及固體廢物。
這里面引起最大關注的還是在于企業監管記錄,這些企業超標違規的記錄,從2500條到現在實際上已經達到了119000條,這些記錄意味著有大量的企業還在超標違規地開發,他們應該為這些嚴重的污染承擔法律的責任。企業的信息的公開是推動減排的一個有力的工具,一個有力的手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首先從美國開始,建立的一個叫做有毒物質排放清單的制度,那么它要求這些凡是涉及排放有毒物質的企業,必須定期向社會公布排放什么樣的物質,排放的量是多少。隨后歐盟、歐洲在2000年左右也跟進,建設了一個系統,要求PITI這樣的一個污染物的排放轉移登記制度,使得公眾可以了解在歐盟境內的這樣一個污染分布的情況。隨后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工業化國家紛紛建立了這樣的體系,但是在中國雖然經過了這樣長時間的工業化的發展,但是我們在這個方向上依然還是空白。中國的企業至今排放世界上最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質,但是他們還不需要向社會去公布他們所排放的這些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我們認為這個方面必須要加以解決。
中國的一些環保組織,環保NGO組織,包括一些志愿者他們開始在這個國家的不同地區開始了他們的公民行動,他們去按照環保部所發布的名單,用自己的手機或者是GPS去進行了這樣一個調研和定位的工作,這里面也有包括我們的像徐州的這些大學生,中國礦業大學的學生,在去年暑假的時候他們就利用暑期,對整個微山湖南岸周邊的這些數十家的國控污染源進行了一個調查和定位的工作。也有很多的發現,也推動了一些問題的解決。所有這些努力加在一起,那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在中國我們逐步地開始搞清這些污染源他們都是誰,而且他們都分布在什么地方,他們是不是有這些超標違規的記錄,今后我們要搞清楚他們的排放量是多少。如果把這個污染源的地圖和這個水質的地圖做一個比對的話,可以看到,在我今天早晨出發的北京市位于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國污染最為嚴重的一個區域,在這個區域里面一半以上的河流都已經失去了任何的使用價值,為什么一些河流從頭到尾都是黑色的,因為它兩岸密布了這些排放量巨大的污染企業。
同時在這個地圖上也能夠對灰霾的問題有所認識,右邊顯示的是在中國PM2.5濃度的情況,左邊是我們對中國主要的大氣污染源,包括火電、鋼鐵、冶煉、建材、水泥等,我們對這些行業進行了一個定位,當我們把這兩張圖疊加的時候,應該講還是有相當的重合性的。
今天所在的這樣一個長江流域,整個長江因為它差不多相當于20條黃河的水量,因此它有巨大的自救的能力,但是今天長江的局面也是不容樂觀的。因為這條大江現在已經接納了全國40%的廢污水,都排入了這個江里面。現在我們看到上面是這個江的水質的狀況,下面是這些污染源的分布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它逐漸開始從我們的東南,從它的下游開始向中游,甚至向下游在推進,在開始逆行。同時上游還正在建設那樣大規模的T級水庫的建設,隨著2500公里以上的峽谷都會變成了這樣一個T級水庫,那么它的自救能力勢必下降,而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污染企業都在周邊建設起來,包括重金屬在內的有害物質,將來排入了一個個凈水的湖泊以后,到底會對這條大江的水質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是值得高度關注的。同時長江還得承受三條南水北調的線路,現在中線正在緊張地建設過程中間,明年預期中線將通水到北京,包括河南、山東等部。我們看到長江一方面失去了相當一些清水的資源,一方面自救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我們的這些污染正在從東向西逐步向上游推進。因為各個沿江的區域都有自己的沿江發展的規劃,都希望建設大規模的能源、石化、化工的這些基地,那么最終這條大江的命運到底會怎么樣,這是中國未來之所急,是值得高度關注的。
我們在定位的過程當中,也一次又一次地來到了,我們平時根本不會到達,找不到的這樣一些區域,因為我們看到這樣在鴨綠江邊的一個污染源,它的泄露造成了當地的縣城兩次舉城逃亡。在衛星圖象上我們能夠看到,當時我們走到金沙江邊上,找不到它,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巨大的尾礦壩,這樣一個高高的尾礦壩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里面的有害物對整個金沙江以及整個長江造成的影響會是如何。在它的上中下游都可以看到一個一個這樣一個污染源分布的情況,我們需要對這些污染源的問題有更多的認識。
現在中國的環境信息公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進展,但是光是有這些數據是不能夠直接把這些污染給減排的,這些數據必須要激發人的參與,人的能動性。那我們應該如何用什么渠道去激發,當然媒體可以運用這些數據,公眾也可以通過微博的方式去加以呼吁,那么這些社會影響都可以直接形成,但是我們也在探索其他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叫它綠色選擇的一系列的這樣一種方式。綠色選擇首先我們對中國的這樣一個社會情況進行了分析,雖然可能我們的權利還有一些并不是完全得到充分保障,但是有一個權利我們跟西方其實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那就是消費的權利。在一個超市買這個產品或者是那個產品的權利,完全在大家的手中。那么作為消費者如果我們善用這樣的權利,也可以形成相當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不但是一個消費的大國,而且它是一個世界上最主要的世界工廠。在全球生產和采購的過程中間,中國是處于生產加工的角色。以往可能我們就是這樣一些玩具、電子產品,今天實際上中國一些主要的工業產品都是世界上生產量最大的。包括世界一半以上的水泥,一半左右的鋼鐵,還有一半以上的化纖,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都是由中國進行生產的。與此同時由于這樣一個供應鏈的全球生產和采購,這個信息鏈實際上斷開了,公眾已經對它很難去了解,某一項產品最終在生產的過程中間是否達到環保的要求。
在2007年3月的時候,21家環保組織共同發出了一個綠色選擇的倡議,倡議消費者去關注企業的環境表現,倡議零售商還有生產的企業去嚴格地審核它的供應鏈條,不選擇超標違規的企業做它的供應商。今天這個綠色選擇聯盟已經發展到了46家環保組織。綠色選擇是一種特殊形態的綠色消費,它不是消費者直接去找到這些污染的企業,因為這些污染企業他們沒有品牌,他們不敏感于公眾的壓力。而是說消費者找到這些大型的品牌,而品牌再通過它的品牌購買能力去影響它的成百上千的供應商,所以它是有撬動的力量。所以我們把這個數據庫開發成了供應鏈的體系,要求大的企業不考慮用污染企業作為的供應商。比如現在沃爾瑪在中國有上萬戶以上,他每個月會把供應商的名單和我們的污染企業的名單進行比對,比對發現了問題之后,他會要求它必須加以整改,否則就會失去這樣的定單。除了沃爾瑪之外,這里面還有耐克、聯合利華這些企業也都是先行者。但是還有相當一些企業不愿意面對這些問題,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的講法就說我們也關心環境的問題,但是在中國我就不知道誰污染誰不污染,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展開了一個針對整個行業的調研。在2009年的時候,開展了這樣一個調研。到2010年我們在IT產業的這樣一個方向上最終和近30家的品牌開始了溝通和互動的過程。提醒這些企業他們的供應鏈上存在著污染物排放的問題,甚至有的時候不是一般的污染物,而是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品牌他們都愿意去面對和改進。在第一期的時候只有8家企業,他們愿意說我們收到給你寫封回信,只有8家企業。之后我們不得不開展了調研的工作,因為其中有品牌比如說像蘋果,他就提到說我們作為一家企業,作為一個品牌,我們有一個長期的政策,就是不披露,那么這個政策是它自己制定的一個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和其他的環保組織,共同開始了這些調研的工作。發現確實不但是影響了工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了影響。而且一些排放也是觸目驚心,對周邊的社區也產生了很大的危害。當這些社區他們確實跟在國外的情況不太一樣,他們確實沒有什么辦法,我們面對的就是她們突然在鏡頭前做出了這樣一些舉動的時候(下跪),我們也了解,她們說也確實去找過政府,政府也說已經罰過了這樣的情況。找到了企業,企業的負責人也不愿意表態,所以最終他們的聲音淹沒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間。當然我們也非常難過,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將這些信息斷鏈的信息的鏈條重新連接起來,讓他們的聲音能夠為成千上萬的一些IT產品的消費者,能夠讓他們所了解,去認識。
之后我們所做的視頻在網絡上確實兩周內被下載了14萬次,我們看到有很多的網友,他們也給蘋果公司也寫了信,包括他們也在微博上用綠絲帶去表達他們綠化供應鏈的期待。包括后來像蘋果的投資者,一些大的電信公司,都對此加以關注。最終地方政府也對他們的污染供應企業進行了處罰,甚至將一些直接停產。這樣最終在這個過程中,推動它加強了改變。這里面一個又一個的企業就是發生了改變,從最初只有8家愿意去回應,說收到了這樣一個信件,到今天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企業已經做出了行動,而且這中間相當的一批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過程中供應鏈逐漸地開始有了比較負責任的管理。從簡單的管理到最后,建立起來了他們主動檢索的機制,并且推動整改。下一步我們也會推動他們去公布排放的數據的整個供應鏈條的排放數據,包括向供應鏈深處的延伸。
這樣一個改變實際是能夠產生實質的推動作用的,在調研蘋果供應鏈污染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這是在武漢調研的一個湖泊,在這個湖泊中我們發現里面含有銅等重金屬嚴重超標,我們當時的心情是非常沉重,認為幾十年的時間,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理了。但是在一年之后,蘋果公司推動這家企業去進行了整改,那么它的定單還是起到了很大的力量。這家企業不但對它廠區內的污染進行了治理,而且它做了一個湖泊清淤的工程,工程量很大,而且是相當復雜的。在當地省內就沒有開展過這個工作,當然耗資也是巨大的。現在這個湖泊的清淤工作還在繼續進行著。這些重金屬被逐漸地清理出來。
隨著IT產業的進展,我們決定擴展到更多的消費行業,第二個選擇的是服裝產業,服裝產業每年涉及到25億噸的紡織廢物的排放,給中國的一些紡織大省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害,包括我們所在的地區,像黃浦江的上游,太湖流域也有紡織的產業,也形成了很多的污染的問題,杭州灣的污染也跟紹興、蕭山等地的紡織業的排放有關。在這個行業里面,我們也涉及到了近50個國際和國內的品牌,也連續開展了調研,并且出版了這些調研的報告,在第二期的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新的形勢,也就是中國正在從一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世界工廠,逐漸地發生轉變。隨著我們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這些勞動密集型最后的加工的過程,開始向周邊地區去轉移,包括向東南亞、南亞的國家去轉移,但是污染最重的生產環節,在紡織業就是印染環節。它是耗費了85%以上的水,排放85%以上的污染物,但是這樣的一個環節大量的還是留在中國。新的這樣一個形勢實際上是更加嚴峻了,也就是說我們創造就業機會的崗位正在離開,而這些污染的環節更多的留在了這邊。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這個過程,實現我們的生產過程更加清潔生產。這里面也看到了一些品牌,比如說瑪莎百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業社會責任的代表,但是在調研的過程中間,他們先期的回復也是極其保守的,沒有任何積極的回應。在調研中確實也看到污染是相當嚴峻,而且基本上對于這些印染企業是誰,在哪里,并不是非常了解。現在經過了推動,包括我們的一些學生組織對他們的視頻、信件的形式,也對這個品牌做了提醒。最終瑪莎百貨決定對它中國的供應鏈進行全面梳理,最終也推動其中的一批企業對它的污染問題進行整改。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品牌逐漸從一個比較弱的環境管理向更強的方向去發展。
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對這些污染企業的壓力,如何確保一個真實的減排,我們還需要設計科學的、可信的第三方審核的流程。現在企業出現問題,他們找過來的時候,我們是這樣一個解決問題的通道,不只是限于說要曝光他們的問題,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也不想打垮任何的企業。現在企業過來以后,可以說他們做錯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去整改的,可以提供相關政府部門的文件和檢測的報告,這些材料實際上之前都是秘而不宣的,但是現在他們逐步地在這個過程中間開始向公眾進行公開。一些企業長期以來關著的大門,最終在這個過程中間打開了,這家企業就是在上海全球最大的皮革企業,當時六年來讓周邊的公眾十分地困擾他們污染的排放的問題,公眾甚至去找環保局,也說罰過了,在法院沒有得到受理。最終當地的環保組織由上海之友,他們也找到我們,大家共同商討之后決定向這家企業的美國的一個主要的買家,給這個總裁寫了一封信,告知了他這樣一個情況,希望他能夠去推動企業的改變。實際上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看到這個企業打開了它的大門,最終環保組織也承擔了一種可信的、中立的平臺的作用,當地的社區獲邀進入到了這個企業,不但是參觀,而是跟隨著專業的指揮人員,他們是管理的團隊的專家,對所有的可能產生惡氣、惡臭、廢氣的環境進行梳理,甚至地下的管道都把它挖開、刨開,看它的走向,最終核實它是不是如它所說對這個污染進行了比較好的治理。這些不但是消除污染,保護公眾的權利,而且某種程度上,自然之友上海小組的工作也有助于化解地方、企業、公眾和社區之間的矛盾,如果只在這三者之間兜圈子的話,很容易激化這樣一個矛盾,影響社會的穩定。但是現在如果可以把這些品牌帶入進來,實際上在其中的獲利是最大的,如果他可以以自己的定單影響供應商的話,有可能找到比較良性的、更加理性的一種解決途徑。最終這些審核也在大量地開展,在這個過程中間很多的企業他們問題被識別出來,得到相當的解決。到今天為止共有844家污染企業來到環保組織,對他們的問題加以說明,對他們的問題加以整改。
雖然說說844家,相對于這樣一個規模的環保機構來講,可能大家認為這是取得了一個成績,但是在我們的記錄里面,還有119000條記錄,這里面涉及到近10萬家的污染企業,他們的問題并不都了解。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必須極大地去拓展、加強污染減排的需求。這個需求我們認為前提條件是必須環境信息公開,有更大程度的擴展,我們所有能夠取得的這些成績,都是在環境信息不斷去公開的基礎之上。但是今天這個公開的程度還是非常有限的,為了推動它,為了摸清這個程度,推動它,我們和美國的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一起作出了這樣一個評價體系,我們叫它PITI,也就是污染源信息公開指數,對全國113個城市進行了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連續進行了四年的評價,在后天我們將發布第四年的數據。從這張圖上大家可以預先地看到在四年來實際上中國的環境信息公開還是取得了進展的。從平均31分到了今天是42分,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有所拓展,除了東南沿海的地區有比較好的公開的程度,而在其他很多地區還存在大量的霧霾。
去年的時候可以看到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進展,那就是在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方面,實際上中國是取得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這種發展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也開發了空氣質量信息公開的指數,和人民大學一起。對20個中國的城市和10個國際的城市進行了比對,當時確實發現中國的公開程度是別人的三分之一不到,而我們的污染是別人的三倍以上。這里面最核心的一些重要的污染物沒有進行公布,比如當時有PM2.5,像臭氧這樣的一些物質并沒有進行公布。那么這就是當時我們所作出的差距圖,紅色的是2012年的得分,綠色是之前的得分,紅色是在2011年底的時候得分。可以看到中國的環境信息公開的程度正在取得進展,而且這個進展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大家都知道在微博上公眾對PM2.5的霧霾的信息沒有得到公開作出了強烈的反應,那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面,最終環保部門中國政府決定公布PM2.5的數據。這種進展可以說是跨越式的,從2012年的時候沒有任何城市進行發布,到今年的1月1號,已經有80個以上的城市,500個以上的站點進行每小時的實時發布,這個發布以后,可以看到公眾對于整個空氣污染的信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現在的問題是霧霾還是依舊,今天離開北京的時候,實際上這個霧霾的情況已經變得比較嚴重了,而現在正在進一步地有所發展。那么今天晚上回到那個城市的時候,我想它又會陷入到那種渾沌之中去,兩千萬的人口,大量的兒童、老人就這樣暴露在這么嚴重的污染之下,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空氣污染的程度,我們需要知道每天戴上防塵的口罩,但是我們不能永遠這樣下去,我們必須要找出這樣一個解決的方案。
在重慶市現在已經有一些區域對他們的企業污染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布,就在3月1號開始,江蘇省已經開始給予在線檢測的數據,每天去公布省內主要的污染源,他們的企業違規超標的情況,武漢市已經建設自己污染源的分布圖,并且把它放到了互聯網上,我們期待下一步可以結合著地圖,進行每小時的報告。
有了這些數據之后,我們從綠色供應鏈入手,還可以轉向更多的綠色選擇的杠桿,比如說綠色投資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杠桿,那么公眾和NGO可以做壓力于投資者或者是銀行,最終對上市公司或者是貸款基于金融杠桿的壓力。
結束今天的分享,我想說中國環境污染的問題是非常真實,而且嚴峻的。它不但涉及到這一代數以億計的人口,而且涉及到我們的子孫后代,一些污染物排進去以后可能幾代人都受到損害,而且很難修復。中國確實還存在著剛才說的環境執法、環境訴訟這些治理機制上的障礙,但是中國社會也在發生進步,環境信息公開的不斷拓展,公共參與程度的不斷加深,公眾環境意識空前高漲,所有這些都提供了一個基礎,如果我們可以更好地去利用現在的互聯網,包括微博等這個社交媒體、社會媒體所提供的這樣一個難得的工具。我們就獲得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在一個信息公開的平臺上政府企業和公眾可以更加良性地互動,多方共同推動,還是可以克服今天的嚴重的污染問題。最終中國還是要找回我們失去的這樣一個碧水藍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