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于2013年3月23-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路線圖”分會場上,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帝芬·羅奇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以下是發言實錄:
史帝芬·羅奇:謝謝主持人,我很高興來參加今天的會議,我也是連續第14次參加這個會議,我不知道你們這次來是不是為了見基辛格先生,但是我們的上座率卻是非常的高。
改革這個詞,對中國來說非常重要,事實上,這個詞對世界上所有的主題經濟體都非常重要,大家也討論的非常多,我們談到這個詞的時候要非常的謹慎、仔細,因為這個詞很重要,尤其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看看中國自從改革開放開始的一系列的成就,改革這個概念必須納入到一個戰略性的框架中,包括一個國家想要去的什么樣的成就,我們必須有確定的目標,必須積極的推進,而且必須致力于個人的特定要求,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在中國制訂經濟改革的路線圖,我認為主要考慮五個要點:
第一,出口增長所面臨的全球逆境,這為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在開幕式的時候,幾個發言人也提到這一點。
第二,中國出現的越來越嚴重的內部不平衡問題。
第三,關于中國未來改革方向的問題和爭議,也就是消費性再平衡的必要性。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已經夠了,過去有各種各樣的爭論,現在中國的領導人應當更加注重實施。
最后一點,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首先,馬丁·沃爾夫在幾分鐘之前講過,全國經濟持續低迷,而且這種情況將持續幾年,國際貨幣資金組織指出過去一年中,除去中國發展之外,全球的GDP增長僅有2.4%,這個數據不是特別的官方,因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門檻一般與全國經濟的情況緊密聯系。全球經濟現在持續低迷,而中國的增長幫助世界經濟防止簫條。現在全球GDP增長的趨勢可以從這張表中看到,在過去的幾年中,全球經濟增長的趨勢是3.6%,在2010年和2012年有一些小小的進步,但是2013年底還是有3.7%的凈差額,所以在這基礎上,我們需要擔心的是通貨膨脹再次出現。
當然,我本人并不是非常的推崇中央銀行采取非常激進的措施,在此背景之下,中國在經濟增長方式方面有了非常明顯的轉變,從左邊的圖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增長發展最快的領域是出口,也就是這條紅線。在2008年、2009年經濟簫條的時候出現了估值,現在已經出現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現在中國的增長模式正在從左邊的圖向右邊的圖轉換。在這過程中,在過去的六年中有些爭論,包括中國的十二五計劃,為中國創造就業工資,以及經濟安全、社會保障體系提供了藍圖。實際上這些問題目前取得的進展比較少,大家看一下在服務業方面,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還是比較多,制造業和建筑業大概創造了35%的就業,而服務業在中國需要進一步大幅度增長,這也是中國講了很多的一個未來的目標。
在收入方面,從右邊的圖可以看出,城鎮化是中國人口收入增長的一個巨大動力,城鎮化毫無疑問發展的非常快。2012年以后的數據沒有在圖上表現出來,但是中國的城鎮化已經超過了50%,增長速度達到20%,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令人鼓舞的跡象。城鎮化也推動了在中國的投資,對我來說有點太多了,在中國確實是存在著投資和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中國的人均資本存量對中國宏觀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但是在中國這個量大概只有日本和美國的13%左右,所以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資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在社保體系方面,中國的家庭存款率仍然在快速的增長,當然中國的政府正在致力于建設好的社保和醫療體系。右邊的圖是中國退休資產的總額,包括國家社保基金,地方政府社保基金,以及個人退休金。大家可以看到個人退休金的數量是完全不夠的,如果按照中國的勞動人口來算的話,每個人拿到手的是非常少的,因此,中國必須做好退休資產的管理工作。
我來評價一下中國在這三方面取得的進展,所以我采取了打分的方式,在服務業和就業方面,我給中國的成績是B,這個成績不算差;在城鎮化和工資收入方面,我給中國打的分是A-,還不到A,因為中國城鎮化趨勢非常好,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在社保體系方面,我給的分比較低,只有C。任何一個學生也會覺得C不是一個好的成績,可能會找老師問為什么分數這么低?因為在這個方面,在提供資金等方面,中國有很多事情還要做。在國際改革方面我們給的是I,也就是不完整。
下面講講中國管理宏觀經濟方面的優勢,中國在過去的30多年中,一直能夠以非常戰略的方式進行思考和行動,我的意思就是說中國在第五個和第九個,以及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都是中國以戰略的思維、清晰的目標,以及卓有成效的注意力來進行發展的很好的例子。現在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的時候,我們必須集中精力進行改革,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謝謝!
以下是現場問答:
問:史帝芬·羅奇先生說我們爭論結束了,該行動了,吳敬璉先生說現在要開始設計,從第一問題開始著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知道該怎么做,能不能請兩位互相闡述一下你們的觀點。
史帝芬·羅奇:我一直都沒有說不同意吳老師,我想說的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講,中國的目標是要轉變發展的動力,從外需轉到內需,尤其是內部的個人消費已經有了六年的爭論,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具體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里面。我的積分卡顯示的是進步是有的,但是結果也有一些是不盡如人意的,最需要改善的就是為社保體系籌資。因為可以通過提高工資、促進就業,通過城鎮化來提升收入,但是如果大家都是用來儲蓄,而不是花費的話,那就不會造成內部的消費需求,未來不僅僅是要建立全面的社保體系、醫療,而是要提高籌資水平,為未來產生可持續的收益。中國在這方面是比較落后的,而內部的儲蓄應該降低,所以我說的并不是吳教授討論的比較深層的問題,我講的是比較實用的一些方法來推進十二五規劃促消費的建議。
吳敬璉:我覺得剛才提問的先生沒有能夠把我們兩個人說的事情理解透,其實我跟史帝芬。羅奇剛才講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也許我比他還要激進一點,這個爭論早就結束了,十一五就結束了,他用的詞叫增長動力,我們詞叫增長模式,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模式,應該找尋什么樣增長的動力,這個爭論在制訂十一五時候已經達成了一致。問題在哪里呢?你要轉變你的經濟增長方式,要找到新的增長的動力,要有一套體制去支持。十二五規劃就是要轉變,可是體制的支持沒有動,所以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見,要動手。李克強總理前幾天講的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做什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