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定高低,內功決輸贏——解讀第11屆中國企業成長百強(非上市公司)榜單
他們是非上市公司,他們是各行業的隱形冠軍;雖暫未走入資本市場,但企業各項成長數據指標早已超越上市條件;未來他們即將登陸資本市場,占據市場半壁江山;他們擁有快速的增長業績與趨勢,他們將是未來“中國企業成長百強(上市公司)榜單”的主力成員……
由新領軍雜志社主辦的“2012年度第十一屆中國企業成長百強揭曉盛典”于12月9日在北京舉行,并發布了《2012年度第十一屆中國企業成長百強(非上市公司)分析報告》。走近本屆非上市公司成長百強,我們將為您解答,這些曾經默默無聞的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他們是如何成長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長模式?他們與之前的成長百強企業,又有哪些相同點或者不同點。
對于大部分非上市民營企業而言,他們能夠獲取的資源遠遠不及上市公司,特別是在中國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對于沒有資本平臺的非上市民營企業而言,如何能夠在各種糾結與困局中生存成長,如何在各種夾縫中閃轉騰挪,考驗著每個民營企業領軍者的成長智慧。這種情形之下,今年的非上市企業成長百強相比過往十屆,也呈現鮮明特點。
本屆推出的非上市成長百強企業,成長峰值位于200%—399%的之間,這意味著非上市公司的成長更加均勻。成長企業的地域分布與往年基本一致,以北京、上海、廣東為主,這三個地方幾乎占據了半壁河山。緊隨其后的是江浙一帶——這些地域是民營企業發達、創新型企業集中的所在地。除了往年這些共性特征外,今年上榜企業呈現出的一個新特點是,很多公司在度過創業生存階段,進入企業快速成長期,開始全國布局之后,紛紛將企業總部向經濟最發達的京滬深廣等地區搬遷,以期能夠更加快速的對政策、媒體等環境做出反應,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京滬深廣等一線發達城市,是高成長企業集中區域的原因。
從行業分布來看,教育培訓、IT、電子商務、餐飲、食品飲料、醫療健康占據了行業排名的前列,緊隨其后的是農業、影視文化、家居等。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及細分。從本年度對于百強候選企業的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所謂尋找藍海已經越來越難,現在企業更傾向于在既定市場中尋找創新點,例如在產業鏈條上下游、生產的不同環節、或者更細分的領域尋找機會。
此次排名的計算方式依然沿用較為科學的平均復合增長率指標——“(1+年平均復合增長)的平方=(1+跨年度增長率)”,來代替原先一貫的年平均銷售增長率指標——“(2011年銷售額-2009年銷售額)÷2009年銷售額×100%”,并將兩者同時排列以供對照比較。然而,宏觀經濟的走向只是提供了企業成長的土壤和養分,企業真正獲得成長、變的強大的根本還是企業本身的發展模式。
本屆百強平均增長率相比其他屆較低,僅次于第八屆的百強企業,年均增長率僅為39.98%。成長速度集中在150%-300%這個區間,超過50家,這對平均增長率下降產生了直接影響。從平均銷售額來看,本屆遠超過了第十屆百強,這說明本屆百強的成長質量更加的穩健與扎實。
中國民營企業的成長能力令人不敢小視,特別是非上市成長百強企業。以“紅豆集團、科創控股、修正藥業”為代表,這也從側面證明,資本只是企業做強做大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是否上市,而是是否具有別人所不能替代的“獨門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