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全國企業文化年會(2011) > 正文
培育優秀企業文化 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自倡導和批準,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同志于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中信集團自成立以來注重以先進理念引領企業發展,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吸取國際上先進、科學的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的信譽。作為由中央管理的國有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和國家授權投資機構,中信集團經過30年的發展,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09年首次入圍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2010年再度上榜,大幅上升161個位次,名列第254位。
指標/年度 | 總資產 (億元) | 凈資產(億元) | 營業收入(億元) | 利潤總額(億元) | 凈利潤(億元) |
2005年 | 7826.87 | 434.25 | 655.57 | 90.33 | 48.47 |
2006年 | 9271.23 | 541.42 | 817.88 | 138.93 | 64.66 |
2007年 | 13187.61 | 984.78 | 1222.51 | 265.49 | 158.70 |
2008年 | 16241.02 | 1087.28 | 1570.44 | 258.50 | 142.49 |
2009年 | 21538.37 | 1352.19 | 2090.65 | 353.78 | 188.92 |
一、中信集團歷任領導十分注重優秀企業文化的培育
中信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中信事業的發展中得到孕育并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在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開放的轉變中,中信的成立是為了突破舊框框,設立改革的試點,開辟對外開放的窗口,決定了中信集團的發展理念必然與改革開放的歷史使命緊密相連,奠定了中信企業文化的基調。中信企業文化凝聚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和希望,鄧小平同志為中信題詞:“勇于創新 多作貢獻”;江澤民同志為中信題詞:“開拓創新 勤勉奮發 辦好中信”。中信企業文化是在以中信事業創始人榮毅仁同志為代表的企業領導人的親自培育下形成的,在榮毅仁同志擔任中信領導的十多年中,對于企業的發展方向、經營理念和員工行為規范等作過許多重要講話,有許多精辟的論述,成為中信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他親自訂立并大力倡導的32字中信風格,成為中信人的共同行為準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中信集團領導更加重視中信企業文化的塑造。董事長王軍同志明確提出要注重對中信企業文化內涵的概括,爭取企業文化建設有新的面貌,使企業文化成為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發揮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和聰明才智的重要因素。他強調,中信作為一家綜合性企業,更需要有整體意識和凝聚力,要求在“十一五”時期解決企業文化問題。他指出,中信最可寶貴的財富是無形資產,它包括了中信風格、中信精神、中信文化和中信良好信譽。
中信集團現任領導秉承老一輩創業者的經營理念,提出要使企業文化成為支持和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增強集團的凝聚力、執行力、創造力,發揮集團綜合優勢與整體協同效應。在2007年9月召開的中信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研討交流會上,董事長孔丹同志深刻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戰略的關系,要求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從組織上、財力上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條件。2008年1月召開的中信集團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中信企業文化的精髓是誠信、創新、凝聚、融合、奉獻、卓越,代表了中信集團的核心價值理念。
二、精心構建中信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
中信集團在創業和發展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積集聚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適應集團發展戰略、符合時代精神、具有中信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根據集團領導的分工,常務董事溫晉平同志具體負責這項工作,他帶頭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研讀企業文化理論,并率團赴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實地考察國際知名公司的企業文化,對20多家國內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企業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調研走訪。集團組織力量用兩年多時間對中信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脈絡、領導人的經營思想、重大歷史事件、優良傳統、發展模式等企業文化資源進行收集匯總,經過認真研究、梳理和提煉概括,并廣泛征求意見,形成了中信集團企業文化體系。
中信集團成立30周年之際,標志著中信企業文化走向成熟的《企業文化手冊》正式印發執行。制定和頒發《企業文化手冊》,對企業文化體系進行明確闡釋和系統展示,是進一步弘揚中信企業文化,在全系統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規范作用和指導意義。集團領導就學習好、運用好《企業文化手冊》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員工中興起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潮。
三、中信集團企業文化體系的基本內涵
中信集團的核心價值理念是:誠信、創新、凝聚、融合、奉獻、卓越。
——誠信是中信集團的立身之本和經營哲學。中信集團要求在經營活動中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企業的信譽;講信用、講商譽、講道德,恪守承諾;與客戶和合作者坦誠相待、誠實守信,對客戶和合作者高度負責。
中信集團作為國家授權最早開展國際信托業務的公司,以信交天下,以信取信,受之以信,付之以信,得之以信。榮毅仁同志明確提出,信譽是公司的生命,要把誠信作為對待客戶的原則和員工工作的基本準則,做到坦誠相待,重信譽、守合同;在經營活動中要投資而絕不能搞投機,要講有利可圖,但不要不擇手段、唯利是圖;要維護國家的尊嚴和榮譽,維護公司的信譽,維護自己的人格。誠信體現了中信人最核心的價值觀。
——創新是中信集團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優勢所在。中信集團要求在各項業務的發展中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適應新的形勢和挑戰,敢于打破常規,敢為天下先;堅持開拓進取、銳意創新,大膽探索,大膽嘗試,大膽實踐,在創新中贏得市場先機,使中信事業永葆旺盛的活力。
中信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成立之初,國家要求中信沖破當時體制的舊框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辦事,大膽利用外資,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起到窗口和試點的作用。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中信的題詞都突出表達了對中信在開拓創新方面的期望。榮毅仁同志明確指出,中信的優勢在于創新。中信歷任領導都強調,創新是中信發展的基本經驗和優良傳統。中信集團成立以來,在諸多領域進行大膽創新,在很多方面成為國內行業的創建者和市場的引領者。創新被視為中信集團至為寶貴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基因。
——凝聚是中信集團的力量源泉和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信集團要求在員工中大力弘揚和培育精誠合作的精神,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和一盤棋的思想;目標一致,步調一致,同心同德,眾志成城,依靠團結的力量和集團整體協同效應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中信集團的業務涵蓋金融與非金融眾多領域,經營范圍廣泛,分支機構眾多,因而高度重視發揮集團綜合優勢,內部各單位之間保持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關系。全體中信人匯集在中信這面旗幟下,無論是日常經營管理還是完成各項重大任務,都表現出了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整體協作的精神,這是中信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中信人的自豪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在員工中凝聚而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融合是中信集團的團隊特色和建設和諧企業的基本內涵。中信集團要求企業在發展中樹立世界眼光,保持開放胸懷,對內講團結、講包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對外講合作、講融洽,做到平等相待,實現互利共贏。
中信集團是一個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榮毅仁同志一向強調,要對內講團結、講包容,對外講合作、講融洽。隨著中信事業的發展壯大,與境外企業和機構的合作也越來越多,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分支機構,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中信集團具有開放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善于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東西,做到兼收并蓄、為我所用。作為不同的個體,雖然員工的專業知識、文化背景不盡相同,但都能夠在共同的發展目標下努力實現個體的價值。中信事業正是這樣一個能使員工積極施展個人才能和抱負的廣闊平臺。將不同背景的成員融于一體,做到彼此和諧相處、合作共事,構成了中信事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奉獻是中信集團的行為風范和精神境界。中信集團要求廣大員工熱愛祖國、熱愛中信、熱愛本職;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艱苦奮斗,克己奉公,自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聰明才智。
中信集團成立以來,積極致力于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貢獻,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完成國家所賦予的使命,盡好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國家分憂,為人民謀利,為社會造福。雖然在創業和發展中遇到許多困難,但廣大員工懷著一腔赤誠,不計名利,不畏挫折,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為中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堅持以事業為重、不計名利、甘愿奉獻永遠是中信人應有的精神境界。
——卓越是中信集團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中信集團要求廣大員工不甘平庸,志存高遠,在發展中追求更高的目標、更佳的品質、更好的效益;不斷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努力實現新的跨越和突破,永葆基業長青。
中信集團把建設一流國際化企業作為目標,在許多業務領域中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信人在不同崗位上以良好的職業素質、精益求精的工作準,立足本職創先爭優,發揚“永遠爭第一”的精神,創造出了一個個同業為之驚奇的業績,展示了積極進取、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風貌。中信集團的發展歷史體現出追求卓越的獨特氣質。面對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卓越更代表了中信人面向未來的雄心氣度和使命精神。
中信風格是: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謙虛謹慎 ,團結互助;勤勉奮發,雷厲風行。
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就是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外事紀律,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嚴守國家和公司的機密;以國家和公司的利益為重,顧全大局,廉潔自律;以誠待人,恪守信義,平等交往,追求互利共贏。
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就是要從實際出發,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多做少說,先做后說;工作深入扎實,注重調查研究,不搞形式主義;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勇于突破舊體制、舊習慣的束縛,大膽創新,爭創一流業績。
謙虛謹慎 ,團結互助,就是要注意學習他人長處,虛心聽取他人意見,有錯就改,永不自滿;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待人熱情友好,講禮貌;樹立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從全局和整體出發,密切內部協作和交流。
勤勉奮發,雷厲風行,就是在工作中要有認真的態度、緊張的氣氛,說干就干,辦事嚴格,講究效率;保持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忘我工作;堅決執行上級決定,勇于承擔責任,勝利不驕,逆境不餒。
中信集團的發展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服務,為員工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為國家做出最大貢獻。中信集團在經營活動中始終堅持客戶第一的原則,不斷滿足客戶現實的和潛在的需求,努力創造一流的服務水平,這是企業取得良好信譽的重要條件;中信集團把員工作為第一資源,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形成了員工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環境,為中信事業提供了組織和人才的保證;中信集團把給股東的回報作為企業長久成功的基礎,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使股東價值得到最大化;中信集團具有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傳統,堅定不移地履行國家賦予國有企業的政治、經濟、社會責任,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這幾方面既是中信集團的經營目標,也是所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中信集團的目標愿景是:成為綜合優勢明顯、若干領域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大型企業集團。作為綜合性、多元化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中信集團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橫跨國內外金融與非金融的多個行業和領域。金融主業中,擁有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等牌照齊全的金融子公司;非金融業務中,在房地產與土地成片開發、工程承包、基礎設施建設、資源與能源、機械制造、信息產業、高新技術及其他服務領域進行了重大投資。在這樣的結構布局中,必須最大程度地發揮集團綜合優勢,強化整體協調機制,并通過業務整合和結構調整,集中資源重點發展若干行業,形成在國內擁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優勢業務,增強集團整體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真正成為國際一流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四、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第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劃和組織實施。中信集團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編制“十一五”“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時,都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重點,提出了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集團專門成立了企業文化部,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中信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和領導機制。各部門、子公司結合實際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案。各級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帶頭做企業文化建設的倡導者、策劃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分工落實、員工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中信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被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轉發,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評為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第二,抓好企業文化宣傳載體建設。中信集團在門戶網和局域網上開辟了企業文化專欄,并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宣傳櫥窗等多種載體,形成宣傳企業文化的平臺。經中央批準,集團在總部辦公地京城大廈設立了榮毅仁同志塑像,在“第一城”建立了榮毅仁同志生平暨中信公司發展陳列室,作為對廣大員工進行中信企業文化和優良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新員工入職培訓和中信的重要紀念日,都要組織員工在榮毅仁同志塑像前集體誦讀中信風格。中信集團成立30周年之際,集團隆重召開紀念大會,為全體員工頒發鐫刻著榮毅仁同志頭像的紀念銅章,為長期服務中信的職員工頒發金質紀念章。在開展“我與中信”征文活動的基礎上,編輯出版《我與中信》文集。集團還組織攝制了反映中信集團30年發展歷程的電視系列片《大國風帆》,出版了反映中信集團30年發展之路的《艱難的輝煌》一書。通過大力宣傳中信集團的成就和實踐,使廣大員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信企業文化,激發了投身中信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三,把企業文化納入各類人員教育培訓。集團組織的領導干部輪訓班、青年骨干培訓班及新員工培訓班都把企業文化列為必修課。集團領導親自授課,促進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員工對中信企業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增強了踐行中信文化的自覺性。通過聽取專家講課,參加培訓和研討會,實地考察知名企業,提高了企業文化的素養,有8人被評為“新中國六十年金融先進文化優秀建設者”。集團還結合開展“學知識、強素質、促成才”群眾性讀書活動,向員工推薦一批優秀企業文化書籍,舉辦讀書講座,使廣大員工深化了對企業文化的理解。
第四,以試點經驗推進全系統企業文化建設。集團確定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部門、子公司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試點單位,指導這些單位在中信集團企業文化統一性的前提下,根據所處行業和經營管理的需要,構建富于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員工行為準則。在試點的基礎上,開展經驗交流,互相學習借鑒,促進全系統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結合起來,與建立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結合起來,使優秀企業文化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五、把企業文化融入經營管理工作
中信集團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注重把企業文化理念貫穿于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和履行社會責任等各方面。
1、恪守誠信經營的理念,樹立中信的良好信譽。中信集團把誠信作為核心價值理念之首,堅持誠信的商業準則,自覺按市場規律辦事,建立了良好的信譽。中信集團成立之初,國家撥給的資金只有2000萬元,是靠負債經營發展起來的,但在中信最困難的時候也從未拖延過任何一筆債務的償還。2008年,中信泰富因澳元期貨合約形成巨額潛在虧損,作為中信泰富的非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從維護中信的信譽出發,果斷采取一攬子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效化解了這一重大危機事件,重塑了市場對中信泰富的信心。在面對危機時以誠信的態度應對突發問題的表現,進一步提升了中信的信譽。
2、堅持以創新求發展,努力創造卓越的業績。中信集團30年來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根本,在許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為國內許多行業的創建者和市場的引領者。中信是新中國第一個在境外發行債券的機構,第一家涉足房地產業務,第一家企業辦銀行,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國際經濟咨詢公司、第一家租賃公司和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第一家進入海外高端工程承包市場,第一家在海外收購商業銀行,第一家進入國際商用衛星市場,成立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集團在企業組織結構、運行制度、人事制度、投融資制度、產權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有益探索。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中信集團承擔了以國家體育場“鳥巢”為代表的奧運會主體工程的建設及相關保障任務。由中信集團聯合體總承包建設的“鳥巢”是世界同類建筑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工期和質量要求最為嚴格的工程,被國際權威媒體列為“世界十大最重要建筑工程”之首。在工程科技含量高、很多施工工藝和技術為國家乃至世界上首次應用的情況下,先后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課題,成功地解決了各種工程技術難題,創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不但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硬件保障,也給世界留下了一份奧運文化遺產。中信證券在保持傳統競爭力的同時,大力開拓新的業務,在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股票主承銷金額、債券主承銷金額、債券主承銷家數5項指標上均排在全國第一,成為中國和亞洲最大的證券公司。中信重工依靠自主創新從逆境中崛起,堅持以高端技術支撐高端產品、以高端產品贏取高端客戶、以高端客戶占領高端市場的戰略,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礦山機械制造企業和最大的重型裝備制造企業之一。近年來,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等中央領導相繼視察中信重工,給予了高度評價。
3、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擴大中信的文化和品牌效應。中信集團憑借海外業務多年的力量積蓄以及形成的兼容并蓄的企業文化,突破不同國家和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法律、環境、市場的障礙,通過開展對外投資和項目合作,充分利用國外市場和資源,把企業做強做大。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作為世界上單項合同額最大的國際公路競標項目,面向全球招標,世界上64家頂級工程公司參與競標,中信聯合體憑借品牌優勢、資源配置優勢、資本運作能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中標合同總額達62.5億美元。在工程建設中,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參建、復雜的地質條件和艱苦的環境,施工管理團隊以中信企業文化凝聚廣大員工,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鐵軍,高標準地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近年來中信集團連續中標委內瑞拉社會住房項目、巴西坎迪奧塔火電廠二期項目、安哥拉“衛星城”社會住房項目等,中信建設公司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為合作伙伴打造了一座座優質、高效的精品工程,中信的信譽和品牌影響力在國際上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中信集團海外業務分布于全球20多個國家,形成了以資源能源投資、國際工程承包、機械產品出口和金融服務業等為主的海外業務發展格局。
4、積極盡好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中信集團以強烈的奉獻意識,努力盡好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中信集團響應中央號召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申扎縣,先后實施了會議文化中心建設、電視臺改造、牧民安居工程和牧民戶用太陽能光伏電源等一系列援藏項目,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中信集團積極幫扶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縣和屏邊縣發展,通過修建沼氣池,改造茅草房,建設衛星電視接收天線,實施產業化扶貧項目,組織勞務輸出等,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中信集團在河北宣化縣黃羊灘推進治沙綠色工程,在完成兩期共計2萬畝治沙綠化的基礎上,大力開發以種植業、養殖業為核心業務的綠色產業,以中信綠色生態產品創造的效益反哺治沙綠化,走出一條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改善京冀地區的生態環境做出了貢獻。中信集團還先后在河南花園口、陜西榆林、內蒙武川、云南屏邊和北京昌平等地建立了重點造林綠化基地,為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助力。中信集團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在河北、云南、山西、西藏、貴州等省區援建了55所希望中小學校;在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10多所高校設立獎學金。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中信集團組織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向災區捐款達7322萬元。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出動12架直升機投入救援行動,占到全部運力的60%。在歷時53天的救災飛行中,面對復雜的地形和氣象條件,在沒有地面指揮引導、沒有地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的“三無”條件下,發揚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經受了極限挑戰,圓滿完成了救災搶險任務,涌現出了以“全國抗震救災模范”陳賢發同志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