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 > 正文
2011年的夏天,注定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從三月開始,伴隨著中國概念股泡沫的破裂,質疑之聲從未間斷,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暴露出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風險。而國內資本市場在經過了2010年蓬勃發展后,也日益出現因企業管理風險而破產或遭受重大損失的多個案例。
7月9日,由《華夏時報》社攜手北京大學中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以及智維律師(中國)聯盟聯合主辦的“2011(第二屆) 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暨金盾獎頒獎盛典”活動在北京大學博雅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來自中國司法、財經、證券、商界的權威專家及學者以及近百家上市公司高管濟濟一堂,為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獻計獻策,共同摸索建立穩定、有效、系統的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機制。
論壇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甘培忠主持會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吳志攀先生、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經濟學研究會副會長張守文先生分別致開幕辭。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商法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保樹也出席了論壇并進行主題演講。
據悉,2011(第二屆)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暨金盾獎評選活動是在上屆的基礎上,圍繞“風險管理改變未來”的主題,以更為深入的方式探討與研究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問題,以更好的經驗推進中國上市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進程,幫助企業更好的把握風險與價值之間的關系。
論壇圍繞包括“法制建設與中國上市公司管理觀念變革”、“大國博弈與中國企業國際風險環境展望”、“資本市場監管與上市公司風險管理戰略”等5個主題進行,并隨后進行了四場異彩紛呈的專題演講,涵蓋了并購重組、法人治理、PE熱潮以及品牌管理等時下最熱的領域。司法界、財經界、上市公司高管等多位專家人士在論壇上各抒己見,進行互動交流,為上市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成功經驗和方式,進一步幫助上市公司完善自身的風險治理。
論壇上,北京市律協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陳曉峰介紹了金盾獎全新的評選標準及評選過程。記者了解到,2011年金盾獎評選活動和上屆最大的區別就是本屆活動對上市公司風險管理的考量范圍,由上屆的注重法律風險管理評價拓展到公司的全面風險領域,包括財務風險、戰略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及法律風險。
作為一個公益性的獎項,金盾獎一直致力于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上,實現上市公司的管理安全。而本次評選活動從2011年年初就開始著手推進,到目前的評選結果出爐,前后歷經了長達半年之久。
為了充分保證評選的“三公”原則以及評選過程和結果的透明,金盾獎的評選活動在遵循價值管理與風險管理對應原則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測評標準,評選組對進入評價范圍的上市公司進行了行業、領域區分,并提取了公司所處的行業與區域里所有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從中選取出高于行業和區域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作為數據采集對象,并對這些公司進行相對全面的風險管理狀況分析,隨后將入圍的公司進行媒體公示和公眾質詢,并經過專家評審會的討論最終產生獲獎名單。
來自全國各大知名管理學院專家和部分省市的證監局、金融辦及上市協會的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上交所和深交所法務負責人也應邀出席了本次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