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 > 正文
2011年7月9日,由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北京大學企業與公司法研究中心、智維律師(中國)聯盟、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財經報道》、北京市律協法律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暨金盾獎頒獎盛典”在北京北大博雅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活動。圖為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郭鋒(微博)演講。
郭鋒:我簡單說兩個觀點,一個就是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所處在一個特殊的環境或者是特殊環境因素,任何風險要么是內生因素造成,要么是外生因素造成的。那么作為上市公司它的外部一些因素我覺得一個是我們中國整個社會在這樣一種急劇發展的轉型期,每個社會成員他人身的問題,福利的問題安全感總體比較缺乏。還有與我們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以導致社會成員對未來預期他有一種不確定性,這是我們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這樣一些差別。所以就導致我們所說的很多利益方面一些急功近利。
第二點是對制度和法律的公正性和對制度的穩定性的不信任這種情緒我覺得是越來越彌漫。因此就導致對你所擁有的權力和你所擁有的財產都心生恐懼和擔憂,認為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會發生各種形勢的波動和侵犯。各種拆遷的問題,以前下崗的問題,還有一些司法公正的問題,所以這些都說明我們的制度和法律的穩定性、公正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擔憂。
第三是無限膨脹的公權力對市場規律的破壞,應該說是越來越突出。那么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我看網上有吳敬鏈教授一個強有力的講話,在鳳凰網的講話,權利和市場經濟融為一體。政府不當管制是市場經濟不規范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有社會管理觀念陳舊落后,雖然我們說要創新社會管理,我們對管理觀念還是求穩怕變,怕改革和變革,這會觸動很多利益,所以光打雷不下雨。我們總書記說了還是抓緊時間推進改革措施,現在可能有希望了。
第四從資本市場本身來說,我上次開一個基金公司獨立董事會他拿出很多數據分析,我們現在還是散戶為主,所以他并不是一個理性的機構投資者這樣一個市場,所以還是投機性比較強。在這樣一些四個原因這樣一種混合作用下,我們上市公司的風險管理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
第二個觀點,我說上市公司風險管理的制度構建,這方面我覺得有這么幾個特色,我們怎么構建?一個我覺得是應該說通過上市之后,在相當一部分的上市公司搭建了內部權利制衡的機制。很多上市公司說股東會形同虛設,但是你歷史發展眼光來看,這種作用還是前所未有的加大了。包括剛才張總說工行的情況,我了解建行的情況,越大的公司越比較規范,內部權利制衡機制基本形成。我上禮拜開一個建行的討論會,建行行長說為什么到目前為止比較規范,沒有出什么差錯,就是內部權利制衡機制建立起來,不是行長說怎么辦怎么辦,他有相互制約內部的架構。還有大股東制約,散戶制約這方面都要,這是正在發揮作用。
第二是風險管理理念和風險管理文化還在得到提升,大家都意識到風險和機遇并存。大部分的風險不可避免,是常態,不要把風險看成一個貶義的東西,還有一些風險可以管控,有一些風險是要釋放和轉移,到風險控制的機制。通過對這個正確的認識,上市公司會有一種很合理的風險管理文化。
第三是風險控制技術手段,像這種信息技術,大的商業機構和銀行,信息技術在國內都是領先。更新換代之后,工行和建行都在做新一代技術,全球都是領先。光靠管人管不來,通過機制和流程控制技術。
第四是法律風險控制,我們現在正在從機構控制轉化為過程控制,我們以前總以為能夠完全消除法律風險,這是不可能的。你把法律風險弄完了,法律要干什么,法律風險也是正常的。法律不完成性有人鉆空子,我們是減少過程控制,使它的風險減少到最少,這是我的兩個觀點。
最后我結合資本市場我有兩個結論性建議,一個我認為我們資本市場下一步發展還是要加速推進股權分散化,意味著我們現有控股股東,包括匯金控股的銀行股權都要極大的弱化,都是50%、60%,為什么不能搞30%、40%,中石油、中石化都應該把股權稀釋掉,加快國有股的私有化,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我20年前就說這個話了,當時反自由化的時候說我這個觀點是自由化。股份制是通向私有制的橋梁,非國有以外民營都是私有,機構的,他不是貶義詞,為私有制證明。所以資本市場你只有一個比較充分的私有化,你這個市場才能搞得好,風險才能釋放。
第二是統一金融監管機構的建立是中國資本市場最終由低谷走向繁榮的一個制度選擇,他可以避免幾個監管機構為了自己的監管績效,自己的監管規避,打壓另外的市場。資本市場你只有投入,拿到滿意的投資回報,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