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1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 > 正文
2011年7月9日,由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北京大學企業與公司法研究中心、智維律師(中國)聯盟、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財經報道》、北京市律協法律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暨金盾獎頒獎盛典”在北京北大博雅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本次活動。圖為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保樹演講。
王保樹: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很高興再次參加這次高峰論壇,去年舉辦新一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高峰論壇之后,北京大學中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中心和華夏時報聯合舉辦第二次的論壇,來探討中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的問題,展望法治建設和企業風險管理觀念的變革。首先我再這里代表中國法學院,商法學研究會對這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回顧我們中國的資本市場的歷史應該說是充滿了曲折,從上個世紀90年代之初,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的成立,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和發展。剛才有的學者已經談到中國的市場發展情況,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以立于世界資本市場之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說在完善公司治理,優化資源配置,分散市場風險等不同方面都發揮很大作用,這點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同。
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說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完善也提供了重要的不可或缺基礎性的制度安排發揮了很大作用。這些年來法治建設在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成為支持資本市場的一個堅強的支柱。那么這些年來我們不僅有法律形成法規的頒布,也有規范性文件和交易所的規則出臺。可以說資本市場的重大變革發展,體現了法律制度的變革創新。資本市場的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有效保證了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但是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和管理的核心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挑戰。
在市場經濟發展當中,大家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認識,法治是治國之本,法治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因此我們充滿著期待,期待中國資本市場在法治基礎上繁榮發展,期待中國的企業家在法治社會中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個單元,我看這個題目很大,是法治建設與中國上市公司管理觀念的變革。應該說我還很難駕馭這么大的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內容也很豐富,我想扣準這個題目來講幾句看是不是貼題,我還沒把握。
我這里想講講上市公司本身的治理的變革和政府對上市公司的管理的變革,在這方面談一點粗淺的看法。鑒于時間也短了,我盡量的壓縮我的發言,另外也把時間留給對這些問題有見解的同志來談談。
第一個先談談上市公司管理觀念的變革,上市公司我個人覺得從管理到治理是一個重要的變革,治理與管理不同,管理著重于經營組織安排和業務的管理。而治理著眼于權利分配和義務履行和責任承擔,治理是要使公司作為一個組織、作為一個法人能夠行與社會之中。我們常常批評國有企業有公司之名而缺乏公司之實,其實就是批評他在公司治理方面。核心的問題是公司治理,國有企業改建上市公司,如何既有上市公司之名和之實呢,不僅是換一個牌子,也不僅是模仿公司的組織形式。
那么公司治理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開始以后,未來要走的路應該說還是很長的。這里面應該強調的是賦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念是上市公司治理實質性變革的根本的要求。上市公司治理不僅是要有治理的組織架構,更應該有治理的理念。沒有治理的理念,僅有組織的架構,應該說公司治理還是空洞的,沒有意義的。所以賦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念應該說是所必須的。這里面公司治理這些年學界立法部門、司法部門有諸多的研究,有很多成果,這里不重復。我覺得談到理念有幾個問題應該特別強調,就是在公司治理當中比如說股東民主,股東的權利普遍受到保護,社會責任和風險管理的問題。在執行股東民主的原則中正確的運用資本多數是應該正確加以對待,特別是控股股東權利的問題應該給予充分的注意。股東權利普遍受到保護,特別強調中小股東權利保護的問題。同時也應該注意到股東權力保護不僅包括中小股東,也包括外股東,他們的權利都應該受到保護,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強調不應該受到歧視。
05年的公司法修訂,規定了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的問題據我了解也有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社會責任的問題和公司股東之外其他利益相關者保護的問題其實在本質上來講有極大的共通性,要承擔社會責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股東之外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能夠得到保護。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來看他不是公司治理之外的問題而是公司治理本身所必然具有的問題。
我們最近幾年比如說在食品安全等等發生的問題,其實這是對消費者利益的一個很大的侵害。公司不僅是一個盈利組織,他也是一個社會的居民,同時應該成為其他的社會居民的一個很好的居民。因此,對股東之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保護應該是公司治理的應用之一。所以食品安全等問題,除了社會的公共管理以外,也應該盡到相關公司的治理當中,加以考慮。
再一個問題就是本論壇當中討論的風險管理問題,正像剛才有的同志講到的風險管理在幾年以前不為人們所重視,但是現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同時應該強調風險管理也是公司治理應有的范圍的問題,應當考慮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在亞洲金融危機和金融風暴當中有很多企業甚至有很多有名企業倒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治理非常糟糕。這就表明風險管理、風險治理同樣是公司治理的不可缺少的內容。也就是說公司治理應該把風險防范,風險降低,風險化解列入公司治理范圍之內。那么從業公司來說,應對風險,應與防范降低化解風險,同時也提高公司的競爭力。不敢應對風險,在應對風險無所作為,也就很難使這個公司有競爭力。當然這里的風險不光是財務方面、包括法律方面,金融方面的風險。采取措施不僅是制度規則,也包括組織范圍之內的。
再有公司治理里面還有一個老的話題,就是誠信,那么不管是社會上出現的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也好和其他問題也好,說明社會的誠信的問題在中國仍然是一個我們發展當中一個非常大的障礙。因此用誠信的歷年來刷新公司治理,解決公司治理的諸多問題,這個是在公司治理當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大多數上發生的問題與公司治理當中某個環節缺乏誠信不是沒有關聯的。
我的一個基本看法是,公司的管理到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到公司治理有它的內涵,它的理念,實實在在內容,這是公司管理觀念的一個重大的變革。第二個問題就是政府的管理的問題,在上市公司發展當中同樣存在內部的治理和外部治理問題,外部治理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我個人講,覺得這個大家強烈要求的管理走向善治,是管理的核心問題。
由于時間關系,我想把這個題目談一談,一個管理成為善治,這里面其中一個解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政府和企業的關系主要是圍繞規則制定、修正、實施、遵守發生的。怎么能夠使這個規則成為好的可行的規則,能夠收到好的效果。關鍵是政府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政府,國外的經驗證明應該成為一個民主的政府,同時解決政府和企業的關系這是自治當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自治意味著人類自覺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決定的能力,包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中思考判斷,選擇根據不同可能的行動路線行動能力。在這方面自治原則他表明了對弄清民主贊同基礎的關注。這個同樣適合于經濟領域,尊重他人權利前提下,企業應該決定自己營業自由的自由和平等。
管理怎么樣善治里面,我覺得有很多不同主張,這里不多講了,我覺得這里面有這么幾點基本的要求是值得加以注意的。一個就是治理的有效性與管理,一個是治理的透明性,政府管理透明性。再一個就是實行責任制,最后歸納起來就是要實行法治,這個里面不需要多說了,就是包括公民的安全保障,人權有權監督司法獨立,平等守法的原則。這幾點應該是善治的本質要求,如果能真正做到就能夠在管理中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應該強調的是我們在對上市公司管理當中應該從行政管理到職能的管理,應該強調過多的運用行政手段到充分發揮他們的自治規則。這樣的管理應該說我們寄希望于法治,寄希望于治理的革新,寄希望于風險的防范和克服。并在此基礎上提高中國上市公司的競爭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