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章新勝: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的使命和機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 18:10  新浪財經
教育部原副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理事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發言(新浪財經 陳鑫 攝)   教育部原副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理事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發言(新浪財經 陳鑫 攝)

  新浪財經訊 2011年4月21日-22日,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道農研究院《綠公司》雜志主辦的“2011中國綠色公司年會”在青島舉行。圖為教育部原副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理事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發言。

  章新勝:各位企業家朋友,今天這個講話本來是大會主席吳建民大使來講。剛才會議的主持人跟我商量,因為他有急事兒,要我來代著講幾句。我是第一次出席綠色公司年會,但非常有感觸,所以我就欣然接受。當前世界都在熱議,就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么有這樣的熱議呢?中國的改革開放只有三十多年,而日本花了一百年的時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如果加起來中國也是六十年,六十一甲子。是什么使得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呢?當然,我們會說是中國的獨立自主,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哪些是要素呢?談了很多,比如說制度問題,法人治理結構問題,人力資本問題,物質資本問題。但是我一貫有這樣的堅信,今天出席了綠色公司年會,更加加深我的信念,就是企業家和企業精神,就是在座各位,中國的企業家,你們發揚了中國企業的精神。當然了,說到企業家這個名詞,是1800年法國人提出的一個概念,過去叫做商人,當時農業的積累比較豐富,會做生意,傳統中國歷史是經商。今天,企業家已經成為脊梁骨,如果說美國在1896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這個大廈是由五百強支撐起來的。日本戰后能由1987年超過德國,大家不能看出,日本是個島國,資源貧乏,靠著也是企業家的精神,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等等。今天,我們已經展現在世人和國人面前,就是中國的企業家,你們的遠見卓識,你們的社會和公益的關注,比如剛才談到的綠色問題、“善水”行動問題,以及你們對世界未來的關注。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創新的精神,就是由于突破,是永不止境,追求卓越。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當然,創新作為企業家來說,并不僅是一個天才的創意,非常重要的還是艱苦的工作、執著的信念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

  21世紀剛剛過去的頭十年,是我們處在世界變局下的企業責任和企業創新,今天在短短的時間里,大家時間寶貴,我說點什么對大家能有幫助呢?我想談以下觀點:世界變局,變了什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四個世界的新的現實:

  第一個現實,世界特別是歐洲整個發達國家的非杠桿化,從西班牙、希臘到冰島,現在到了西班牙,整個歐盟已經感到驚慌,因為西班牙的人口三四千萬,這種高福利還能支撐多久。但深層次來看,這次金融危機以后,正是倡導市場經濟理念的人,他們自己違背市場經濟理論,形成卡帶,形成壟斷,造成了這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讓全世界為它買單。我們就想起了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其實亞當斯密并不是經濟學教授,是倫理學的教授,是蘇格蘭大學的。亞當斯密在談到看不見的手的時候,很多西方學者忘記了引用,或者說忽視了引用,強調了在倫理的社會里,在制度健全的社會里,看不見的手才會起作用。我們看到,80年代華爾街有一部電影《貪婪是好的》,給世界所帶來的災難。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從70年代,私有化進程開始以后,也就是說從撒切爾夫人,鐘擺一直擺到了90年代初柏林墻倒臺,變成全世界強調的時髦語言是私有化,是人權,是西方的模式。

  第二個現實,好景不長,納斯達克股市泡沫崩盤,一直到安然事件,雷曼兄弟,這難道不是令我們深思的嗎?這不僅是西方的問題,整個拉丁理論也對模式提出了十分困惑的挑戰。所以新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開始盛行,這個模式還能持續多久,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糾正。我們可以看到,鐘擺開始在回擺,世界還要追求再平衡,不僅是非杠桿化的問題。第二個新的現實是什么呢?也就是全球熱議的實力東移。過去是七國集團,后來到了8+5,現在到了20國集團,顯然,全球治理結構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金磚五國,金磚五國的崛起。僅中國一國新的增長,就占全球增長的30%。顯然,一個多極的世界在形成,也就是北美一極、歐洲一極和亞洲一極,當然,亞洲這一極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第三個新的現實是什么呢?人類社會經過了四五千年的文明發展,開始認識到地球的承載能力是有極限的,不論是環境承載力,資源和能源以及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地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全球關注,不論是大國小國、窮國富國、弱國強國,方向是確定的。年會的創始人劉先生跟我講,綠色公司年會不僅是指環保,而且是整個對人類生態文明的反思和認識,因為非常簡單的事實,這個地球如果按照英國人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到2030年將需要兩個地球。如果像美國的社會模式和社會方式,我們將需要三個地球。

  什么是第四個新的現實呢?當然是鴻溝,不僅僅是素質問題,已經看到了在文化上的鴻溝,我們看到貧富的懸殊,全球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67億人口當中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基本的生活不能保障。聯合國正在改革議題,現在擔心的是2015年實現八大目標,就是最基本的,但是看來這八大目標其中有不少重要的目標難以實施。比如說全民教育,在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要實現六年的義務教育都顯得非常艱巨和困難。不公平、不公正。我想這一點就進一步來看,全球布局,我想就自己的認識和觀察,這四個是基本的變局。

  全球第二個問題,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我覺得不是一個選擇,不以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區域組織的意志為轉移,那就是全球只能走全球化發展,第二是包容化發展。這次博鰲論壇的主題就是包容性發展,是以公平為基礎的。拿亞洲而言,亞洲要加快發展,中國要繼續持續發展,當然要有和平穩定的亞洲,包容化發展就顯得那樣重要。

  第三就是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十七大提出了生態文明,我們覺得生態文明就和一些國家緊緊提出的低碳是不同層面的問題,低碳更多還是從技術的途徑來解決問題。當然,低碳是關鍵,因為碳的問題是影響全球的。但是我們反思人類社會,經歷了將近三百萬年的原始文明,農耕和游牧文明三千多年,工業文明創造了極其的輝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和生產方式、出行方式等等。但是,工業文明所帶來的災難是全球對生態和環境的脆弱,對資源的脆弱性,也是越來越清晰了。我想起恩格斯在一百年前說過的話,“當人類每次征服自然的時候,第一次可以充分享受它的成果,但接下來會受到自然的報復,每次都會受到自然的報復,幾乎連初次征服自然的成果都將席卷而去。”所以中國提出生態文明的問題,用生態文明的理念,是在商業文明、工業文明的基礎上的一個延續和升華,是對全人類的貢獻,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三點。

  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以后,中國能為世界做出什么樣的貢獻,當然,這個主題還是企業家的使命和機遇。我之所以不用企業家的責任,因為這個問題是人類社會共同遇到的問題。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企業家都在關注,我在中午用餐的時候跟企業家交流經驗,比如他們在走向國際、全球化的發展。過去我們是為人代工OEM,現在中國一些企業,包括我們今天看到的在青島的海爾等企業,也在走向世界,反代工。也就是說,中國從追隨者勢必要開始進入到引領者,從中國生產、中國制造是不是要進入世界生產和世界制造。我們看到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都曾經走過了這樣的路。中國的品牌能不能走向世界,兩個市場、兩個資源,我不是指少數企業,而是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機遇和使命是不是充分準備好了。

  第二點,中國世界對世界參與引領,僅僅是強勢引領還是文明引領的問題。幾年前,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的話:“不要擔心中國,中國不會成為持久影響世界的大國,因為它還不能產生影響世界規律的思想、理論和價值體系。中國可以出口電視機,但是它不能大量出口電視節目。”當然,這個看法顯然有一定的偏見,不過我覺得會進一步激發中國企業家的使命感,中國應當對人類有所貢獻,中國不僅要強盛崛起,更要文明崛起,但是強盛和文明崛起并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可以看出,1896年當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候,是對安格魯時代的一個超越。前蘇聯在60年代初,加加林第一個把人送上天的時候,當然是一種挑戰,是一種引領,但是那畢竟也是歐洲人之間,就文化而言、就宗教而言,他也只是羅馬天主教、基督教之間的區別,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區別。當80年代日本的產品走向世界的時候,也是首先東方文明要參與對世界的共同引領的問題,不過日本畢竟是個島國,不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13億人口的大國,所以它的舉足輕重是不一樣的。擺在我們面前的使命,就是用什么樣方法既有富強的引領,但是也有文明的引領。在這個問題上,我想企業家都會有同感,當中國賣什么東西,世界的價格就往下跌。當中國買什么東西,世界的價格就不斷上漲,這難道公平嗎?特別是大宗貿易商品問題。當然,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世界格局是二戰以后形成的,世界的規則、標準,我們講游戲規則基本是英美為主的安格魯體系。在人家的標準體系下來打球,就像孫悟空翻了十萬八千里的跟頭,最后也沒有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可見,標準問題、規則問題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中國要參與世界的引領,能把握好21世紀的機遇,我覺得首先的希望是在國力強盛的時候,要寄托于中國的企業家,寄托于在座的企業家,因為這個機遇實在來之不易。從孫中山到新中國的建立到改革開放,中國有這樣的世界認同,責任確實沉重在肩。

  我們怎么才能夠準備好?在這一點來說,是要有充分自信的。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在我們調查了解以后,比如說OECD國家(國際經合組織,32個發達國家),他們有一個中學的考試叫(PX)考試,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大家十分驚訝,中國的上海也采取了隨機抽樣的方式參加了(PX)考試。中國辦了很多學校都是外國的兒童上學,他們的課程開出來,經過調研,而且是美國的教育專家和學者跟中國現在頒布的課程體系比,他們第一次這樣說中國的課程體系比他們要求得更深、更高。當然了,東西方教育各有所長。我想講這一點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企業如何把握后金融危機的機遇,確實靠二次創業。二次創業仍然靠企業家和企業家的精神,包括企業家的價值取向。靠什么?靠我們國家的和平發展或者叫和平崛起。我們的和平發展與和平崛起,是基于一個基本的東方文明的傳統理念,就是和諧的理念。什么是和諧?和諧是和而不同。其實西方文明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大家看到古希臘的文明,也有這樣的說法,叫做“異中求同”,我們是走向世界多樣性的,而不是要求全世界同化,都是按照它的一個民族模式、它的人權模式、它的企業發展和國家脫貧致富的模式來發展。

  第三,要想實現走向世界的發展,走向可持續的發展和包容性發展,特別是走向世界的發展,知己知彼,仍然是一個重點。這好比荷花、荷葉和荷根的關系,我們不能只能看到荷花,看到那塊的機遇,但是忽視了解一個企業要走出去的深層環節,包括所在國的企業內的環節以及企業外部的環境。我們要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是文化和創新,特別系中國有容乃大的文化,特別是中國強調的學習的文化。正如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知之不知是為知也。”我們要走出去,當然要靠合作共贏,靠建立伙伴關系。大家知道,西方國家來中國建立三資企業,有一個概念叫生物圈理念,就是塑造本土化的優勢,就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關系問題。在這方面來說,走出去已經有很多好的案例,不論是人才團隊問題,是研發問題,還是營銷和銷售還是供應鏈等等,都有很多成功案例。

  正如中國古代一位哲人所說,要想辦一個市的事業,要舉一市之才;要想辦一省事業,要舉全省之才;要想辦一國之事業,要舉全國之才,要想辦全球事業,要舉全球之才。

  我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圖片 含視頻 含投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