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二屆北京大學光華新年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的“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于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上圖為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先生演講。
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本次分論壇“后危機時代的金融體系轉型”上做主題“后危機時代的金融體系轉型”演講,他認為“越來越多金融資產走向市場是必然的趨勢”,“中國經濟必須要轉型,必須要升級,在經濟轉型升級中金融市場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為發言實錄:
祁斌:非常感謝光華的邀請,我發現跟北大還是很有緣的,盡管我是清華的,很高興跟大家交流。
命題作文,你們起的題叫“后危機時代的金融體系轉型”,先談一下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先從金融危機之后的世界經濟與華爾街經濟談起。
今年十一月份,專門陪了領導去了一趟紐約,我們的領導特別想了解一下金融危機、金融改革之后的美國會怎么樣、華爾街會怎么樣,所以就去了一趟,見了高盛,見了美國證監會,還見了中金,中金現在在美國很了不得,在帝國主義心臟設了據點了,有一個辦事處、一個分支機構。巧就巧在,我們去那天正好是通用IPO,就是他本來是破產下市,重新上市。這里就發生了一件小事,中國的上汽集團參股了1%,這個比例不大,但是在美國掀起了比較大的反響,華爾街日報是頭版頭條一篇文章,說“中國人買走GM!”是驚嘆號。操作是中金操作的,中金操作的投行跟我們講,他他偷偷上網看了一下,發現美國的憤青比中國還多,都在網上討論這事,非常憤怒,說我們美國最好的公司怎么讓中國買走了呢。第一,這個公司不是最好的,都破產了,第二,不是全買走,只買走1%。更遺憾的是,中金跟我們講,實際上不是說上汽要參股,是通用跑過來講中金能不能上汽買一點,這樣我們IPO的時候能夠有中國元素,結果真的IPO價格上調了30美元,最后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IPO,我覺得這個事很有意思。
后來我們在高盛去訪問的時候,也是很有趣,兩件事,一個是,進了高盛的大廳發現有一面中國的國旗,可能我們走的時候就拿掉了。第二個,在高盛的宏觀分析師跟我們講,說美國現在的產業非常簡單,一共分為兩個產業,一個是新興產業,一個是夕陽產業,什么叫新興產業呢?跟中國相關的就是新興產業,跟中國沒關的就是夕陽產業。
我想說明很多問題,說明世界越來越整體一體話,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的的確確相關度越來越高,第二,說明了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恢復增長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大概預期明年的增長率是2%—3%,這是高盛的預期,這個增長應該說還是比較不錯的,因為過去三年美國GDP增長3.4%,這個跟我們的8.7%也好、9.1%也好不太可比,但是一個發達經濟體持續三年增長率是非常不了不起的,因為歐盟最強的經濟是德國,增長率只有1.6%,是美國的一半不到。歐洲顯然比起美國來說問題更多,我們都知道愛爾蘭的問題,還有希臘的問題,葡萄牙、西班牙,中國現在有一句流行語叫“沒有最糟,只有更糟”,歐洲問題基本如此。我覺得歐洲的問題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生產力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水平,提前進入了共產主義,所以不利于社會的成本太高。
同時我們看到,說美國經濟能不能恢復到過去三年這么一個高速的、強勁的、長周期的增長。我們知道美國過去長周期的高增長是依賴于四個產業的崛起,一個是互聯網、PC、通信、生物醫藥,可以預計,美國如果想要恢復類似的長周期的增長,還需要發現類似的和給予的新興產業,它能不能夠發現和搶占這些新的制高點呢?還有待于華爾街能否復興。因為過去三年它的金融市場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力,超越歐洲其他國家率先發現的產業,未來還是依賴于華爾街能否復興。
所以我們看一看美國金融改革與現代金融體系的重塑。美國金融改革這次應該說羅斯福金融新政之后又一次類似的新政,我看曙松很早就開始研究美國金融改革,還參考過他的研究報告。我們看美國金融改革,雖然長達2300年,但是主要的方面是三個方面,第一,降低杠桿率,提高金融市場穩定性。第二,彌補一些監管的真空,保護金融消費者等等。還有一個,國際協作,他這個國際協作,美國金融改革條款并沒有詳細的贅述,但是因為美國金融地位的強大,所以客觀上迫使所有其他金融體系做出類似的反應,實際上也是強調了國際金融體系的協同性。
我想觀察美國金融改革我們體會有幾點比較非常明顯的特點,第一,它初始動作和最后的結果有巨大反差,我們把它稱為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改革。為什么呢?早期的時候金融危機爆發和演進蔓延的過程中,大家要嚴懲華爾街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是最后出來的改革非常溫和,比如說原來最仇恨華爾街的高薪,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比較深重的時候,拿納稅人的錢救AIG,大家認為這是一定要做的,最后高管限薪的一條措施沒有,為什么呢?你仔細一想這其實是必然的,因為如果對華爾街的高管進行限薪他們其實就會跑了,他們跑哪去呢?跑到倫敦去、跑到新加坡去,有一個競爭問題。也就是說你突然發現像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經濟體,到最后尷尬,所剩的比較優勢并不是太多,大概是三個,第一,美國軍事比較強大,第二,美國的高科技、第三,美國的金融。第一,軍事力量很強大,現在是和平時期,還不能輕易動核武器,一動自己也完蛋,所以這個優勢不太容易發揮。第二,美國的高科技,我們知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背后是美國的金融,所以對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經濟體來說它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它的金融,如果把這個產業輕易的毀掉了,它的衰退就加速。所以必須要在改革金融體系降低未來金融風險與保持市場的活躍繁榮與穩定之間找到一個適度的平衡。
第二,我們看到現代金融體系的重塑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以華爾街或者以美國資本方為代表的現代金融體系中間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是大家都知道是1929年的金融市場的崩潰,在此之前美國的金融體系是一個自我演進不斷的出問題、不斷的恢復,因為是沒有什么政府在里面干預的,直到1929年的市場完全崩潰的時候大家發現自我約束情況是肯定不能持續發展的,所以才出現了羅斯福金融新政,包括1933年的證券法,1934年的《產權交易法》、1940年的《投資顧問法》,1941年的《投資公司法》,基本奠定了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框架。但這個監管體系是針對相對來說比較樸素和原始的現代金融體系,因為這個現代金融體系中只有兩個產品,一個是股票,一個是債券。今天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五個主要的金融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商品市場、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當中大的品種有幾十種,小的品種有上千種,其中有一種叫CDS,CDS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名義價值是62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總和,大家可以想像,這是五大金融市場當中的一個子市場的一個產品的名義價值。所以在過去的80年中人類走了很遠,金融市場規模的膨脹、復雜性、金融鏈條的延長等等等等,包括杠桿率的變化,1920年的時候最高增長率只有9倍—10倍,杠桿率是44倍。所以在這么一個新的完全不同的金融時代,怎么去監管、怎么去發展金融市場?我覺得全世界都沒有標準答案,也很難找到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所以我把美國的金融改革和現代監管體制重塑稱為路漫漫其修遠兮,還有很長的路走。大家都在講金融市場跨越國界,但是金融監管是一個在邊境之內,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權,但是你要真正能夠達到一個相對比較協同的全球金融監管體系可能要非常漫長的道路。大家可以看到金融危機之后G20峰會開了多少次,基本上沒有什么結果,所以要真正有所突破、有所進展,可能還得發生兩到三次類似的金融危機,我們知道這次金融危機是百年不遇。
我們在借鑒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和金融改革的經驗中我們要把握兩個維度,一個是,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不可能說美國搞了一個金融市場我們搞了金融市場是不一樣的,不可能,一定是趨同的。而且因為電子化、進行是全球化,一定是趨同的速度在加快。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清楚的知道我們和它的市場巨大的差異。這個差異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發展階段的差異。我們是處在發展的早期,相對來說比較有成長的力量,我們現在屬于高歌猛進的發展時期,美國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時期。但同時我們的發展水平還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說舉一個例子,金融危機之后,我們國內有很多專家說過一句話,說你看美國的市場他們有那么多有名的產品,我們一個都沒有。我說這是我們的幸運之處也是我們的不幸之處,我們的不幸之處就是我們一個都不認識,我們與這些國家的這些產品、這些領域中同臺競技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來的肯定比你想想的還要快,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快創新的速度。
我想金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是歷史的一個瞬間。我們觀察穿透歷史需要較長的發展階段,我想這個數據可能對諸位同學有所參考,因為我們現在正在一個學術的殿堂,所以稍微提點學術的東西。在1913年美國股市的市值和銀行存款比重大致是100%,1999年這個比重變成了900%。這個不是非常完整的數據,但大致可以表達一個觀點,就是說隨著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走向市場配置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也就是說金融體系和我們物理學有奇妙的共同之處,物理學有個基本的原理叫熵增加原理,物理學說世界是物質守恒、能量守恒,但是有些東西不守恒,這個東西就是熵,熵就是自由度,就是說世界的自由度是越來越大的。比如說有一個封閉的容器,中間有一個隔板,左邊是濃度高的氣體,右邊是濃度低的氣體,我們抽開這個隔板,只會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濃度高的氣體會向濃度低的氣體擴散,決不會反過來,為什么?因為尋求均勻分布的狀態。因為均勻分布的狀態是自由度最大的狀態。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金融體系中什么是熵最大的狀態?資本市場,在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投資者可以想所有人進行投資,任何一個融資方可以想所有的人進行融資,因為實現了金融體系熵最大的化,是金融體系最終的發展狀態,其他幾個狀態是在向這個狀態演進過程中,同時其他所有狀態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我想金融危機之后對我們應該是兩個維度的啟示,一個,世界金融體系一定會走向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去,因為以前可能以前一味追求放松風險,一味的追求金融創新,沒有考慮風險控制,沒有考慮適度的監管。同時我們也需要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越來越自由,因為從長期統計平均來說,市場配置是遠遠超過任何一家相競爭的其他方式監管的市場,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就像我們總書記在金融危機之后說過一句話,說市場上基礎性資源配置沒有發生改革,這個含義是非常深遠的。
我還想請同學們看一個圖,這張圖可能沒有見過,這是一個世界地圖,上面有很多的紅點,每一個紅點是過去的十年所發生的一起交易所并購。在2010年的10月份,我們亞洲曾經發生過兩件事情,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但是含義是非常深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新加坡并購澳大利亞交易所,第二件事情,是老撾交易所開業,發現股東49%是韓國人。這個背后的含義是什么呢?因為新加坡收購澳大利亞交易是為了競爭香港和上海的國際中心地位,韓國人是參股老撾交易所,是為了爭奪亞洲的金融話語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到在新的發展時代傳統的跨國并購從產業升級到金融市場和交易所。我是多年以前曾經翻譯過一本書叫《偉大的博弈》,當時巴所長還第一個給我寫了書評,我在這本書的扉頁上,最近是再版,這個書的扉頁上有一句話叫“資本的博弈牽動著大國的興衰”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競爭還在加劇。
中國的資本市場,在過去20年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20年以前小平同志說過一句話,說證券、股票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要看一看,當時是一個嘗試,但是20年之后我們今天到華爾街去發現已經是僅次于華爾街的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10年以前,我有幸經歷其中的一半,2000年的時候離開美國的時候,當時我們很多華爾街的同事都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高盛的這些同事說你干什么去?我說我回中國去,他說你回中國去干什么?他們覺得中國還是非洲文化,說你好不容易碰到文化了,還回到津巴布韋干什么,我說我回中國去加入中國的證監會,他們更加震驚,根本不知道中國有證監會。
10年以前華爾街10個交易員大概有9個半都不知道中國有資本市場,10年之后華爾街交易員今天10個有10個早上醒過來第一件事情是看一下中國的A股是漲了還是跌了,然后開始交易,僅僅發生在短短的10年之內。也就是說10年之前美國人回頭一看200多個國家跟著發展資本市場,10年之后美國人回頭一看,發現緊跟在后面的就是中國人,還要超過他,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可能看到國內的A股市場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缺陷、也很多抱怨,但是我們放在國內的環境上,發現中國的成長還是不可思議的。我07年在日本參加一個會議,當時旁邊的國家是孟加拉,他記得他有一本書,翻了一下是一本英文的證券法,寫的非常好,后來我問是哪個國家的《證券法》?他們說我們國家的《證券法》,我當時脫口而出我說你們國家還有《證券法》,真沒想到。后來南亞的人脾氣特別好,沒生氣,說我們國家的《證券法》是1923年頒布的,同學們都知道美國《證券法》是1933年頒布的,比美國還早了10年。孟加拉雖然搞了10年,誰也沒聽過,中國08年全球第三,今天20年全球第二。印度資本市場始于1875年,全球第五,巴西資本市場始于1890年,全球第八。我們遠遠超越了這些新興市場,而且我們超越了所有的老牌帝國主義,除了美國以外。
同時中國經濟也取得了非常的成長,成為了G2,現在說21世紀只有兩個國家重要,一個叫中國,一個叫美國,但是我想我們還應該有非常強的憂患意識,因為我們的人均GDP、經濟速度、效率等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我舉個例子,我們雖然GPO總量排在第2,但是我們的人均GDP是排在99位,我經常說99同志們都沒概念,告訴你98就有概念了,98是阿爾巴尼亞,應該說是我們的兄弟國家,現在還排在我們前面了。包括去年,我記得有一個非常讓我震驚的事情,就是中國在世界杯,當時是中國男足沒有打進世界杯,這不需要震驚,有一個產品南非賣的非常好,叫嗚嗚祖拉,加油的,賣了100萬個,每個當地售價合人民幣56元錢,我后來看了一篇文章說中國的廠家掙多少錢?你們不要猜,反正你們猜不到,是掙2毛錢,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的利潤率是低于千分之三、千分之四,這是我們中國大部分產品在世界的產業鏈中,所以中國經濟必須要轉型、必須要升級。在經濟轉型、升級中,金融市場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是決定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而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最終決定哪個國家能夠勝出,決定哪個國家能夠首先發現戰略新興產業,所以我們要加快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
中國資本市場我們講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的問題,可以看到,這里我比較了一下2007年全球市場的換手率,全球所有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大概頻率換手率是100%,韓國人比較突出一點是200%,所以韓國人經常出問題,每次全球金融危機到亞洲之后第一個趴下的就是韓國,韓國市場比較投機,但是中國市場換手率是遠遠高于韓國和所有其他國家的,分別上交所是927%、深交所是987%。
最近我們還研究過一個現象,就是我寫過一篇文章,我們在證監會內網有一個中國資產研究網,是一個保密網,我們在里面寫了很多自己的一些想法,比較自由一點。我寫了一篇文章,《1921年的中國》,我說1921年的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二件事情,我相信在座的可能真沒有人知道,1921年中國成立了136個交易所,也就是中國人民熱愛交易所傳統是比較久遠的,就是說它是對資本市場有特殊的愛好,這是我認為中國人民喜歡參與資本市場,無不竭的熱情,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原動力,但是如果一個市場投機性過強,從長遠來說也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平衡。所以對監管者、對參與者、對機構投資者來說也是非常很難把握的,你不參與還不行,你要參與,你要隨波逐流也成了小散戶了,所以非常難以平衡。
再看一下結構的差異,我們先看美國市場,美國市場是一個寶塔型,大概是金字塔型,紐交所是不到3000家,納斯達克是3000多家,OTCVB(報價單市場)原來是5000多家,后來降低了一點,往下是9000家,再往下是60000家,是一個金字塔,再往下還有一個更大。我們的市場是正好相反,我們的主板1500家,中小板500家,創業板131家,底下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是掛在天空中的倒金字塔。你說合不合理呢?很難說不合理,但是你聽說過一個國家博士后比小學生多嗎?沒聽說過,中國市場就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加快OEC場外市場的建設,這樣使中國市場有更加雄厚的基礎,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所以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重點問題:
1、進一步改變發行體制。中國有一個非常奇異的現象就是,一方面有成千上萬的企業哭著喊著上市,一方面有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哭著喊著背著一麻袋一麻袋的錢去買房子,我說這是不可理解的問題。但是如果大家想要理解的話也很容易,中國有個大齡青年的問題,一方面有一大批大齡男年輕,一方面有一大批大齡女青年,找不到對象,為什么?因為中介不發達,中介是誰?就是金融市場、資本市場。
2、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3、債券市場發展。
4、PE行業一定要規范發展、一定要進行適當的規范。
5、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的發展。
6、國際板建設。我們一直在研究,使得成為幫助中國經濟轉型、幫助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中國資本市場的十二五規劃我們正在指定,我相信中國資本市場的十二五應該立足于幫助中國實現這四個目標:
第一,建立創新國家。我們需要培養中國的GE和微軟,我們知道美國的GE和微軟,GE不是,包括因特爾所有高科技產業都屬于納斯達克,當然GE也是美國早期資本市場培育的,我們相信也會對于中國創新國家建設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中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我曾經在我們內部的研究網上寫過一篇文章,叫“哈德福德與義烏”。哈德福德可能在座很多同志都沒聽說過,是美國保險公司的總部,美國所有的保險公司都在哈德福德,但是誰也沒聽過哈德福德是個金融中心,它出了名是出了連環槍擊案,殺了八個人,為什么呢?因為它沒有交易。義烏是個小鎮,20年以前誰都沒聽說過,但是它成為了全球小商品的交易中心,因為每天有交易,每天在那的老外長住有幾十萬,我上次去的時候他們說韓國人剛開了一個韓國運動會,在義烏有一幫韓國人開了一個韓國運動會。
第三,資本市場與西部跨越式發展,也會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作用。我今年8月份去過一次新疆,給新疆的300多干部做了一個講座,我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你覺得你們的新疆和美國的硅谷有什么共同之處?大家都很驚訝。我說有兩個地方一樣,第一,都是西部,第二,都比較落后。100年以前,硅谷是美國淘金的地方,50年以前,硅谷一共就10萬人,10萬美國農民,其他什么都沒有。為什么他們實現快速發展?因為他們企業與資本市場實現了對接,我說你們新疆無論有什么都通通拿出來上市,第一,你的石油,第二,你的礦山,第三,你的畜牧業,第四,你的旅游,況且你還有高科技,你還有一個金風科技。
第四,資本市場與和諧社會建設。同兩個方面是有關的,第一,1930年的時候美國GM總裁叫威爾遜,他第一次提出讓工人的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當時美國的意識形態是非常偏右的,美國很多資本家非常憤怒,說這樣工人變成了資本家,跟咱們一樣了,后來威爾遜比較大度,他有點社會主義情結,他說不行了,實際上發生的事情美國一百年中越來越多的美國養老金、共同基金、美國的受保障基金進入保障市場,使得越來越多美國的普通老百姓成為了美國經濟的股東,我們希望未來30年中國經濟發生一樣的事情,我想一定會發生的,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成為中國經濟的股東,以前馬克思說過,什么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叫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怎么當家作主呢?你做了股東就是當家作主。
另外一個觀點,大家都認為參與資本市場,或者很多人認為怎么能夠保證賺錢?實際上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參與經濟、分享經濟成長的機會,公平在于機會,為什么呢?而不是財政公平。因為巴菲特,他也不是高干子弟,他也不是富家子弟,在美國資本市場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子弟,因為是機會市場,機會公平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跟大家匯報一下,美國的養老體系、社會保障體系跟美國資本市場有高度的相關性。我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就讓我的助手去把對美國84年到08年美國401K人均賬戶年末資產和當年道瓊斯收市點位搞了一個三年的擬合圖,我估計這個擬合系數會超過60%到70%,因為他們是高度相關的,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擬合系數是98%,所以各位同志,美國的養老體系、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全是依靠美國資本市場的成長建立起來的,當然美國的資本市場也是依靠美國養老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長期源源不斷資金的流入而成長起來的,與此同時,還正好發展高科技產業實現了三者的良性互動,我希望中國未來中國10年、20年、30年能夠重復類似的過程。我們現在大部分的社會保障體系或者養老體系的同志,他們的思想遠遠沒有個別同志高,他天天想著什么事呢?我又缺錢了從哪挪一塊,拆東墻補西墻,沒有想到怎么把這個資金使得長期穩定的走向資本市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推動力,也成為中國養老體系的推動力。
在這張圖,全球2010年IPO市場,第一名,中國A股,第二名,美國市場,第三名,歐洲市場,第四名,香港市場。補充兩點,第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第二,美國市場的IPO一半來自于中國。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國的IPO市場是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最活躍的IPO市場。這個趨勢會延續多久呢?大概會延續十年以上。同志們可以想一想,如果這樣一件事情發生了,如果每年有這樣多的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十年之后會發生什么?十年之后一定會有中國的GE、會有中國的微軟,而且一定不止一個,會改革中國經濟的形態,同時會改變市場經濟的形態。美國的企業為什么會去IPO呢?是自發的,覺得成長到一定階段,券商來找我,投行來找我,或者說我有私募股權投資,我要出手,他去IPO。中國,我們是有后發優勢的,我們是省長、省委書記帶隊,成千上萬的企業排著隊去上市,這是全球沒有看過,這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
最后一張圖,就是小平同志在1984年說過的一句話,我經常引用這句話,我覺得對我們每位同志都要天天記住。中國的目標兩個階段,前面30年,后面30年。第一個目標已經達到了,原來小平同志的規劃是,2000年的時候人均達到800美元,結果我們達到1000美元。我昨天看到了西方有一個新聞報道說,中國在過去30年中經濟總量翻了90倍,所以我們創造了一個奇跡。但是小平同志說我們還需要發展30年到50年,才可以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就需要我們上一個新的臺階,需要我們實現一個經濟轉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我想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推動很多方面的改革,但是社會效率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我記得20年以前我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當時西方人說他們有一個夢想,他們的夢想是什么呢?說8億中國人,說他們每天早上醒過來都喝一杯可樂,就不可思議了。現在8億中國人早上醒過來都要喝一杯牛奶。不止8億了,13億了,他們可能都要擁有一輛車,都要買房子,他們都要成為創業者,都要去IPO,大家想一想,我想是沒有見過的。
也就是說在中國這次轉型中,一定資本市場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引導者,大家都很容易把資本市場看成金融子行業,而且是相對排名比較靠后的子行業,我們希望對全社會的同志,包括我們的省長、省委書記都能夠認識到,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發展具有系統的重要性。我記得我在翻譯《偉大的博弈》,當時有一句話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美國在19世紀末期的時候有一個產業非常關鍵,鋼鐵產業,這個產業跟什么產業相關的呢?跟石油、跟冶煉、跟化工、跟鐵路、跟汽車、跟他自己。所以當時戈登老先生,這本書的作者說了一句話,說鋼鐵產業是美國經濟的鋒刃,我們相信在今天21世紀之初,資本市場是中國經濟的鋒刃。這本書在網上可以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