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宏觀經濟預測秋季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證券市場周刊》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秋季論壇于9月25日在北京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圖為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彭菲力。
以下為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彭菲力:
彭菲力:謝謝,我感覺中國的并購市場還是在比較早的發展階段,我做過一定的研究,實際上中國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我做過一定的研究,5年前中國在全球并購市場里面講1.6%,在那個時候我的感覺沒有一個可以隨時并購的市場,因為這個市場的技術不存在了,現在中國的并購市場在全球的并購市場當中占8%,中國已經發展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是第一大經濟體,每年差不多占全球并購市場的50%。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并購市場整體來講在過去5年已經發展的不錯了,現在可以說我們真正有一個并購市場,有一些企業不斷的在考慮有沒有一個好的并購機會,有一部分企業有比較成熟的并購,在企業里面不斷的落實這個研究,而且在做這些交易的時候比較熟悉,我們可以做并購市場的游戲規則。已經發展的不錯,5年之內從全球的1.6%發展到8%,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還是有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們對于這個市場非常期待。
這個市場最高速發展的部分,基本上并購市場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國內的整合,第二是總需求,第三是外資進來,在這個里面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而且發展的最快的就是走出去,外來市場的部分也是比較穩定的,下面我還會有更詳細的分析。在走出去的市場板塊,我覺得最重要的機會是在自然資源方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銅礦等等。到現在在走出去的市場,自然資源的投資到現在一直維護了一個領導的地位,而且我們都認為將來會繼續占據市場最重要的位置。我們還是覺得這個市場也有變化和發展,這個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所以本來只有三個大的石油公司,還有幾個比較大的礦業公司參與。現在的企業無論是非是自己的核心業務都會考慮有沒有這個需要,我提出一個例子,這個交易還沒有完成,就是國家電網,他們有一些想法投資一家公司,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這個行業不是國家電網的核心業務,但是在它的業務里面用了很多銅礦,所以對于銅礦價格的連動是非常敏感的,他不是完全收購這家公司,但是可以當做這家公司一個戰略的投資者,就可以拿一部分的產量。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中國企業會從自己戰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并購市場會不會帶給他一個好的機會,要么是為了企業發展的更好,要么就是幫助他控制一些風險因素。所以我覺得自然資源并購市場的研發方面的參與者增加是第一個原因,交易的類型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些資源公司就說就要買市場不會買公司,過一段時間他會說我堅持買公司,但是我需要有控制權,50%以下的話我就不看了。現在非常多元化,非常靈活,如果有機會收購整體的公司也可以,如果有機會參股也可以,就看是怎么樣的機會,看看這樣的機會是否符合將來的要求,如果會達到戰略性的要求都可以考慮,能夠增加相對中國企業的數量,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發展。另外項目的大小也有變化,以前一直是比較小的,現在中國企業會爭取海外收購機會,交易的金額越來越大,現在大家在討論中國企業會不會收購國外公司的項目,如果參與的話會不會成功,但是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我們有一個案例目標公司的市值是430億美金,是不小的,非常大,所以我們現在在全球并購市場最大的項目就是這個,大家想想會不會有一個中國企業參與這么大的項目?五六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覺得這幾個方面的進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代表了這個市場越來越成熟。
我不覺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市場會限于這個自然資源,即使這個最重要。我覺得還有兩個行業我們可以開始多一點關注,第一是跟農業有關的,第二是跟制造業有關的。跟農業有關的,我覺得中國政府的一個發展政策就是為了支持國家繼續發展它的農業能力,提高農業的效率。所以在不同方面,一些農業產品,包括化肥、農藥,還有一些具體的農業產品就會有一些中國的公司考慮收購,我可以提出幾個例子,澳大利亞的一個農藥公司,有兩個中國的公司爭取收購它,但是最終沒有成功,但是這多數了有這個需求。另外光明以前在澳大利亞要收購CSR的一個糖業公司,CSR是一個農業的產品,所以銅和其他的自然資源一樣,在中國有差額,所以我還是認為,在農業方面,無論是化肥還是農藥,或者是在一些特定的農業產品,包括其他中國需要進口的農業產品類型當中,中國公司可以考慮這些并購市場會不會帶來更多好的機會。
對于制造業很早以前一直有比較小的項目,我覺得吉利收購沃爾沃是制造業對外收購的一個新的開始,這個項目被宣布之后,我們可以非常直接的看到,我們很多制造業的客戶他們有這個需求,他們又開始有這個想法,是為了擴展海外市場,或者是提高技術能力,或者是得到一個好的品牌。所以我認為這些企業在我們走出去的市場當中越來越多的出來。這是走出去的方面,可以更多的關注,可以繼續看在這幾個方面的發展。
實際上中國并購市場最大的部分就是內內的業務整合,我們都知道,這有一定的特色,絕大部分這些內內的項目都有一定的國家引導在里面,特別是在鋼鐵、水泥這些污染和電力用途很多的企業,現在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業務整合。如果我們看一些其他的行業,已經過了高速度發展時期,我們從一般的宏觀因素來講會看一些業務的整合。我覺得內內的項目會不斷的發展。對于外資進來的這個板塊也是很有意思的,他們的需求對于中國的需求是非常高的,過去5年一直在一個非常平等的水平,基本上有幾個原因,在中國好的企業的持有者,無論是國有企業或者是私人的企業,他不一定要賣出去,因為他覺得還是有很多發展的機會,所以不希望在現在的階段就把企業賣給別人,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另外是我們現在外資進來的政府的審批過程是很長的,而且這個過程的挑戰很多,程度比較低,所以很多潛在的交易者,無論是中方或者是外方會覺得很多他們想做的事情不一定能夠落實,不一定能實現,所以就不會考慮太多。而且因為審批的過程很長,所以每年能夠出來的這些項目是非常有限制的。因為外資都想在中國發展,他們對于中國企業并購的欲望是很高的,但是這個市場等到審批的過程會變得容易一點,才會看到實際開始的發展。
我對中國的這些并購市場的分析基本的程序是這樣的,謝謝大家!
彭菲力:我覺得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中國政府的政治方面的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海外政府的政治方面的因素,這兩個方面的因素都有。大部分的參與者是國有企業,比如說海外政府有的時候會覺得這不是一個企業的行為,這是一個外國政府的行為。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有幾個事情中國企業可以做,為了提高成功率。第一它需要想好他們的策略,需要在比較早的時間開始跟目標企業的國家政府進行溝通,很多中國企業經常跟中國政府有溝通,但是有的時候他們去海外比較害羞,不太習慣面對海外政府,我覺得他們可以多一點直接或者間接的跟海外政府的溝通,在美國很多律師事務所,他們有很豐富的目標國家政府的溝通渠道,這是很重要的。第二可以請一些專家,他們會考慮目標公司這些員工的工會,或者是其他的目標公司國家的老百姓,他們會不會有一些反對的,如果有的話,我們要用一定的策略和方式進行,這樣對于目標公司好,對于目標公司的國家也好,我們可以雙贏,需要給他們這些說明,提高他們對于我們的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