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0中國企業家國學論壇 > 正文
2010年7月17日下午,繼首站2010中國企業家國學(深圳)論壇圓滿落幕后,第二站上海論壇在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盛大召開。論壇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和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以“天人合一——綠色競爭時代的企業戰略”為主題,匯聚多位國學大家和長三角地區最具創新的企業領導人,共同圍繞低碳經濟對企業的影響,綠色競爭時代企業如何戰略轉型,怎樣打造有戰略領先意義的綠色增長范式等重要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以下為重慶縉云山道教協會會長李一先生演講:
李一:很高興來到上海和各位結緣,更高興我們今天的一個主題“天人合一”能夠作為這個論壇的主題出現,和這個時代相呼應。我們今天無疑是一個國學昌盛的時期,就像剛才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萊瑞寧先生所談到的中國正在逐漸崛起,中國人在崛起的時候,更多想到的是中華民族的崛起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崛起為先導,國學熱起來了,但是傳承國學該怎么辦呢?我今天從機場下飛機到達酒店的時候,來接我的一位先生還談到,道長作為年輕人如何學習和傳承或者是修煉這個國學?是比較難,難的難點是要把它傳承下去首先要甄別,我們知道,中華的文明一直以來是世界文明一個重要的發動機,幾千年來一直深刻的影響著這個世界,它的文明的程度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它也是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一個必然的一個節點。這樣的一個文化,這樣的一個智慧,它催生了一個璀璨的文明,但是它在一段時間,由于文明在傳承過程中的出偏,導致了我們的一些進步。首先我們要分別何為精華、精粹,同時還要知道何為糟粕,只有在這種前提下才可以談到如何傳承。
我和一般的學者比較大的不同是說,我們本身不是把國學和傳統文化當成一個研究的對象,把它當成是一個知識,我們更多愿意把它當作一個智慧傳承沿襲它。我們認為東方有一個自己邏輯思路下的實證體系,可以去傳承的,當然首先對精華和糟粕就要有分別。我們今天的主題“天人合一”。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不是在我們哥本哈根氣侯大會,我們開始探討全球危機,中國人在我們以人為本的思想很早以前就有了以天地和諧為本,天人合一為本,或者說天地與人的和諧為本的這樣一個思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到的天人合一,但是這個天人合一到現在為止大部分被解釋成為了天人和諧,我們會看到有很多的天人合一的倫理,比如天人同構,天和人是同樣的結構,我們現在的全系理論有了,一個細胞可以克隆出一個生命出來,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人有相同的頻率等等很多的說法,但是大部分的天人合一都是朝一個方向講,講人與天地,人與自然的和諧,把人與自然和諧當作天人合一的一個主流,這是當下一個大概念。比如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我們的碳排放量,有的一個地球如果處理不好,大家2012年還在不在,我天天講課都有人問2012年怎么樣,把它大部分理解成為天人和諧。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道家對和諧的理解是什么,內和外順,和當下的和諧理念有所不同,一般講和諧社會是講人與人之間要和諧,人與自然要和諧,人與社會要和諧,是指這樣的一個和諧,但是道家講內和,內在要和,外才能順,內在不和,去說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這是惘然。比如在家里兩個人還吵得不亦樂乎,跑到單位里面還要跟同事們有說有笑,這樣的情況會導致自閉。從道家來講,至少人自己的身體要和諧,人的內心要和諧,人的身心之間要和諧,至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個內在很和諧的人,他的身體、心靈、身心之間很和諧的人,他走到哪里他的性質都是洋溢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標本。現在各個企業里面、部門里面人們都是職業微笑,但是真正內在很和諧的人走到哪,他的幸福是洋溢出來的,是因內在而洋溢出來的,是內和外順的,這是道家的和諧思想。
在這樣的和諧中,我們再來看今天我們講人與人、人與自然這種天人合一,這種對應的關系,我覺得講的最深透的是在《皇帝陰符經》,這里面所講到天人關系,講得最有意思,它說:天地萬物之道,萬物人之道,人萬物之道。它就講天地人之間的關系,但是它講的道,今天我們沒有辦法把它寫出來,記住不是道家思想的道,不是大道的道,而是偷盜的盜。說天地萬物和人之間是相互在偷盜的,比如人是偷盜的,人是什么呢?人是萬物之道,人是偷萬物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我們今天如此的理直氣壯,如此的昂首挺胸,立于天地之間我們還沒有想到我們還會盜誰,但是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當中人是一個大盜,就像我們說的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光華。這本身就是一個盜,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天地的大慈悲顯示如此。人離開空氣幾分鐘就會死亡,人離開水大概三天就死亡,人離開食物四天會死亡,一般到此人的生命就結束了,其次才是我們的生活、娛樂等等。我們人的價值觀恰好相反,我們這一生大量的經費、財產分配,大量用于我們的娛樂、旅行做這些。最少是用于吃食物的問題,更少的是來買水,空氣幾乎不用錢,除非在醫院里面用氧。和你生命越重要的往往是不要錢的,不需要花費用的,人在道天地日月精華的話,人不能離開空氣、水,這些是大自然無私給來的,所以人當然是萬物之道。當然萬物也是人之道,人也被萬物偷了。我們今天的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如此,如果把我們的欲望約束在一個點上,萬物不會對我們有這么大的破壞。在一個城市的女企業家跟我說,她一身都是病,身體已經骨瘦如柴了,她說剛剛出道的時候,就是想讓自己的家人生活好一點,那個時候都是以創業為本,走出去再說。當她已經開始遠遠解決了溫飽問題的時候,到現在她自己說,幾輩人都用不完這個財富的時候,她現在還是拼命的去奮斗,她都停不下來了,早就忘記了原來的原點,原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提高生活品質,后來說要提高我家族的生活品質,還要為我的后代子孫著想,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但是再往后走,她又想到她的員工,城市的GDP,最后她可能會出問題,一病不起。前不久也是江浙一代的企業家36歲就過早的走了,類似的現象到處出現,為什么?我們會發現,有一個東西是無止境的那就是欲望,我剛剛滿足了這個欲望,新的欲望又起來了,欲望有止境嗎?大家想想看,你們回顧一下你們自己10、20年的經歷,剛剛確立一個目標,企業的目標,個人的目標,目標滿足又出現新的目標,我們的興奮不是對自我的達成,而是不斷追求感官的刺激,為一個一個目標去奮斗。而世界的財富是沒有盡頭的,你的欲望也沒有盡頭的,但是有一個是有盡頭的,那是什么呢?是你的壽命。你的壽命是有極限的,但是欲望是沒有極限的,外在的財富也是沒有極限,于是萬物就成了人之道。比方說飲食,我們現在這樣吃飯的方式,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品味到食物的真味當我們細嚼慢咽的時候,我們不僅會發現營養很容易獲得,身體很健康,而且真正的吃到菜香,但是我們現在沒有這個基礎了。老子說:為腹不為目,以自己需求為本,但是我們往往是以自己的感官、刺激追求為本。萬物就是消耗我們的一個根本,我們說我們在干事業,我們說美味佳肴,我們在迪吧里面狂笑,我們在滿足感官刺激的時候,其實身體在透支,年華在消失,潛伏的疾病在悄然興起,我們的身體就是為萬物消耗掉的,我們不是把目光轉向對自我的一種達成,而是對外在的一種追求。比方說成功,我們這一生成功的定義,大部分是在想到活在人們的一個概念中的一個成功,活在我的家人、企業、同事、領導是如何看我,其實真正的成功是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了你自己,多大比例成為了你自己,但是現在有一些指標,比如我剛剛說的企業家,她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是成功了,但是在人生中可能是失敗的,所以在這里面我們會了解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萬物和人之間的一個相應的關系。還有就是天地又是萬物之道,這三才是循環的,人在被外物消耗生命的時候,對追求外物不斷消耗自己精氣神的時候,天地也在消失,生、住、意、命,任何東西都無一例外。從我們的物理學的角度來講,運動是物質世界的一個根本,一切都是無償的這是世界的本性,但是最可悲的就是一個相對應的東西就是執著,當我們獲得一個東西的時候,想保有它不受損失的時候,我們的痛苦就產生了,既然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無償、變化的,但是我們得到了一份愛,我們想把它儲存起來,讓它保持更長時間。我們獲得的財富就想它一點都不要流動出去,甚至為了保護財富不惜耗費自己的生命,白云是,因為它是無目的的地它只是在成為它自己,但是我們有太多的執著,這個執著又不能被滿足,所以中國的文化它講說,說我們的生命中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不如意的事情是經常出現的,能夠給別人講的不過是20%-30%,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這個不如意是通過我們來看待萬物,我們會對一個事情的對錯是非、好壞利益的取舍來看待這個事情,我的情緒是因為外在事物對我影響的決定。表面,我們在座每一位都是一個強人,每一個人都是自主的人,這個很難說,如果允許大家把電話全部打開的話,或者是大家接到電話你們的下一個表情可能就是下一個手機的內容告訴大家,我們會看到有的人突然之間喜笑起來,有的人就突然悲哀起來,就看你接到下一個電話的內容是什么。我們每個人的表情,完全就是下一個電話的內容就可以決定你們的表情,連我們的表情都不能自主,我們何談我們可以自主生命。
中國文化非常強調成就自己,成為自己,這是它的一個核心的東西,能夠在任何時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我們現在會發現,由于我們的執著,我們總想把一些東西據為己有,拿住不放,不知道天地是萬物之道它的一個核心的本質就是運動的,于是老是用個體和整體相對抗,把自己和自然相對抗,這樣問題就出現越來越深厚,這就是三者的關系,天地萬物之道,萬物人之道,人萬物之道。不光《皇帝陰符經》開出了一個處方,它說這個沒有關系,截句說道三盜既宜,三才既安。三才的概念是中國文化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說天地人,天和地之間是人,天地人是一體的,只要你處理的好,我們與自然的關系,和天地的關系,和萬物的關系,只要處理的好,這個道是允許的,三盜一定要在度上,一定要在節律上,如果把度把握好了,這個方式是生命活力、宇宙活力的必然,不要說好像是偷盜別人的東西不好意思,這個設計是多么巧妙了,一個動物、植物它的排泄物正好是另外一個動物植物的食物,光合作用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我們馬上就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他們之間是何其的巧妙和平衡,但是一定是在一個度上。把天人合一理解成天人和諧的話,首先要考慮在度上如何更好的把握它。
所以說要說研究國學,當代的意義,恐怕是要從傳統意義去知道我是誰,我的來去處進一步了解到,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頻率、極限是什么,這樣可能來得更加現實一些。我們親眼看到很多80年代起來的企業家,很多都不在了,鋃鐺入獄、潛逃海外等等太多了,為什么?恐怕和一個概念有關,度。我們都知道物極必反,但是我不知道我的極在哪里,如果我更早的去找到了我的極,恐怕很多人都不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事物總是走向它的反面,過了一個狀態之后就是否定之否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探尋我的極限在哪里使,我個體的使命在哪里,我們很多人會把自己的企業定位成找到我的原點、使命,但是這些大部分是把企業的使命變成自己的使命,從自己的競爭市場里面找到我的定位、使命,要么是從需求市場當中,我是給哪些人服務的,他們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找到我的使命。當然還有一些是從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可獲得的資源當中去尋找使命。把這個個人的使命和企業的使命混為一談。中國文化首先是對自我的達成,這是很關鍵的一個概念,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如何知道自己的極限,就像剛才說的,要三盜既宜互相道不可怕,我們可以欣賞植物,我們可以獲取財富,但是為什么去獲取財富,財富如何不招自來,天地怎么樣去幫助我更能夠健康長壽,如何達成默契這些都是度,這些就是揭示我們所說的國學修煉,需要品行的一些東西,你通過修煉最后要解決到你的一個智慧,就是知道你的度、使命在哪里,可能這個對當代國學智慧對大家的幫助更加現實一些。很多人到縉云山修煉就是為了這個。
那么這是常規的一個理解,把人和天地之間的天人合一理解成天地和人要相宜。從道家的角度、修煉的角度來講,天人合一這句話董仲舒提出來,這個源頭在哪里?從道家思想追溯到莊子,天地與我并生,萬物為我合一,在這個概念中,莊子提出的是天人本一,叫天與人一也。天人合一和天人本一是一回事嗎?不完全是一回事,天人本一他們本身是一個東西,天人合一是這兩者可以合并天人本一為天人合一提供了一個前提條件,但是天人合一已經在兩者之間了,天人本一不好講,所以現在很多學者講天人感應,我可以和自然相感應,這非得從修行的角度去理解它,道家講道家的修行,這是道家傳承的方式。如果單一去講天人本一很多人看不到,比如你們和同座之間你們能合一嗎?你們能和這個場館合一,天人合一純粹就是一個哲學理念,這些東西,傳統的哲學概念在道家來講都是一個一個實證,前不久有一個教授帶著他的學生來到我們山上修煉道家的站樁,他不知道站樁功的厲害,他帶隊站在前面,當時他的心里是百感交集,以為一首曲子結束了這個站樁就結束了,但是沒有想到又響起了下一首曲子,站馬步是非常累的,在半個小時之后,他跟同學們分享說,這一站不僅體會到了氣感,而且我講了一輩子動靜易如,中國國學當中的動靜易如,動就是靜,靜就是動,是一體的,他說以前我從來沒有找到過,在身體上面就沒有找到過,但是沒有想到站樁就找到了,靜到極處全是動,動到極處其實在靜。我說的意思是中國文化概念可以皆是可以體證、實證的,中國文化的傳承,必須要回到實證上面去,現在很多的學者把國學當作是一個知識,用現代化的方式在做,實際上我覺得國學從來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智慧,職能讓你進入只能讓你達成。當你把它當知識的時候,它已經被你解剖的死掉了,這是很重要的概念,我們有兩個事情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質里面,西方是把它當作是一個知識,用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它,這是一種教學和傳承的方法。東方是一個字,悟,我悟到了,我明白了,道家把它叫做(敢而說通),就像一種靈感的達成,我我就像是一個通天徹地的通悟是這樣一個概念,這個東西需要的是我們去實證當中獲得這個東西,這個不是去學老子,而是提供一個條件讓你成為老子,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概念,所以說不是來把它當作是一個學術性來研究,更多是通過一種實證的方式去進入。比如天人合一,為什么是一呢?《皇帝內經》講了,核心就是原物氣一元論,天地人三者之間內在聯系是什么呢?為什么是天人本一,因為一個內在聯系就是氣,氣是天人合一根本的東西可以相通。中國文化中的齊一論說,萬物賴氣以生,賴氣以存,氣是我們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唯一聯系,正是因為這個氣的程度上我們才認識到,如說《皇帝內經》講的氣,不僅只是我們講的呼吸之氣空間,更講的是真氣,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只有這樣才能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不得病的核心就是因為我們的真氣從之,這個真氣用現在的話講,讓這位德國的先生明白只能講一個詞,我上次在德國的時候翻譯這個氣,他們只能用一個詞就是能量,能量能翻譯真氣嗎?只能翻出70%左右,比如這里的氣場很強,只能跟他們講能量很強,我們說這里風水不錯,地氣很厚,只能說我們這里的地磁場很厚,他們就能理解,這個能量和磁場是一個可以60%-70%來翻譯我們的中國文化中的氣的概念,用能量和磁場來翻譯。
天地人三者之間都是來自于一個核心叫做原始原始祖氣,都是能源的一個劃分,之間的能量是相同的。我去德國有些學者提出,中國的經絡穴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現在已經提出這樣的概念,中國的經絡學是原來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以前不承認,以前西方對中國的經絡不承認,因為解剖的時候找不到,不僅是這樣,可能大家看過一個電影《刮沙》。在一個美國的家庭里面,孩子病了父母給他刮沙,老師看到報了警,馬上抓人。我們都知道可以從被刮沙皮膚的顏色來判斷是什么病,療效非常好,西方不了解這個,只認為是在虐待兒童,就要抓人。當然現在大家去西方不會有這個感覺,現在去了之后,我們會發現中國的餐館、藥店和中國的針灸,到處都是,德國很多的保險公司已經可以給針灸報帳了,就相當于我們的公費醫療,美國、英國、法國皆是如此。為什么外國人承認經絡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呢?因為氣已經被他們認識到了,美國人是通過紅外線成像技術了解到的,在紅外線當中,每個人都是有一個磁場,有生物磁場,在這個技術當中我們身體都有一個光暈,同一頻譜是一致的,德國是聲納技術,它發明聲納接受儀。中國人是用微電技術,經絡是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病,以前都不承認,他們以前為什么找不到呢?因為他們以前是用手術刀在身體解剖,大家說血管是血的通道,神經線是神經的通道,經絡是什么通道?氣的通道,是能量的通道,一個人都已經死了,你怎么拿手術刀找到它的量,用手術刀能把手機的電波檢測出來嗎?我們知道肯定有電波,沒有波憑什么收到信號,但是這個信號是能拿手術刀解剖出來嗎?這就是西方醫學一直不承認東方醫學,但是現在探測能量的技術出來了,紅外線技術出來了,聲納儀器出來了,微電波出來了,可以通過這些了解經絡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中醫書里面是這樣說的,勞動人民在勞動的過程中發現經絡了,我去德國的時候,他們很不理解,為什么你們勞動可以把經絡勞動出來,他們問了一個問題,你們中國人在幾千年前憑什么這么早就精準的發現了經絡,如果沒有紅外線成象技術,沒有聲納技術我們今天根本不會承認經絡的,為什么你們可以發現。現在德國漢諾威醫科大學提出了能量醫學,但是我跟他們說,我們幾千年前就開始用能量醫學,我們用氣、經絡、氣的通道進行治療,《皇帝內經》把經絡放在非常高的位置,說經絡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可見經絡是可以決定人生死存亡,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中國是通過什么方式發現的呢?通過東方式的實證,大家知道,守醫、守竅,氣自然會聚集,然后氣柱自然通經,通經自轉,然后把身體的這種感覺在同一個人身上標識出來,它不是摔跤摔出來的,按照這個理論就是一睡覺,后腦勺著地,玉枕穴著地,所以寫下來玉枕穴,中國人老摔跤所以摔出來的,而且摔得很準確,不是這樣的道理,而是實證出來的。所以我們明朝《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他做了一個《奇經八脈考》,他講經絡是怎么回事呢?他說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就是這個經絡通道是休息人通過它反觀內在的經絡的線路照察之把它表達出來的,這是東方式的實證。中國是從幾千年就了解到萬物是賴氣以生,賴氣以存。天地人三者之間氣是本源的東西,這也是《皇帝內經》在談到氣說,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萬事萬物天地之間都是一氣相通。我們在座的兩邊,你和你的同座之間真的沒有聯系嗎?如果用分子來描述你,你當然沒有聯系,你們物與物之間是隔開的,但是用生物磁場來考量你們,你們就是交融的,你身體周圍一圈都是生物磁場,你們的生物磁場是交融的,是不相分的。天地萬物之間皆是這種關系。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萬物之間皆是可以以氣相同、相連,達成萬物的交融,他們互相之間的關系。在東方式的實證過程當中,修煉過程當中要天人合一非常的容易,為什么可以我們體察到天一萬物,除了體察到氣,我們可以體察到生命的智慧,現在我們說很多人是聰明才智,它和智慧差距何其之大。我們整個人對世界的了解是建立在感官的基礎上,我們不能設想由一個人他眼睛不能看外在,它的耳朵不能聽外面的聲音,他的皮膚不能感觸外在,他的舌頭不能嘗出微不足道,大腦不能思考,這樣一個七竅全閉的人他就是一個植物人,假如你是這樣的人,你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活了,這樣活著有什么意義呢?正是因為我們這些感官器官使我們知道我們和世界的關系,活著才有理由,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狹隘感官的世界里面,但是它在于什么呢?我的眼睛看不到太遠,耳朵聽不到太大太小分貝的聲音,我的整個觸覺、嗅覺只是對某些味道分辨,有些分辨不出來,我們生活在一個何其狹小的空間里面,我們超越不了,所以有了感覺、感官,我們對這個世界才有了基本的認識,但是這個感知感官讓我們變的如此美麗,也讓我們變得如此狹小,因為在這個宇宙當中我們人能感受到的東西太少了。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牢籠,我們突破不了這個牢籠,除非有一種辦法能夠幫助你突破這個感官的世界,能夠和宇宙天體達成,那就是莊子在天人合一里面所說的一個概念,獨與天氣精神相王流,能夠真切的體會到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依,這個不是天人合一的概念,不是概念意義上去理解它,是你當下可以實證到它,不是一個知識,而是你能夠成就的智慧,可以到達的彼岸,這是東方的修煉,這是這個文明的傳承,這個文明要傳承需要我們真正去介入,我們剛才說到了怎么去區別、鑒別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和糟粕,我們何以知道中國文明在哪個時候出偏呢?這些可能都需要我們在實證實修的過程當中,在達成自我超越自我的時候,去真正找到答案。
當我們知道天人與我合一的時候,這個宇宙就非常的有意思了,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我們去反對的或者是有什么東西執著的,沒有一個善事是我們覺得自我驕傲的,沒有一個什么愁苦的事情是需要我們為之落淚的,你始終與天地相契合,在這樣的狀況中。我的肩膀很癢,我用右手去撓,我的肩膀會感謝我的右手嗎?不會,不需要,因為它是一體的,但是如果我的左肩無異于我的右手是另外一個個體,他會對他的行為作出反應,他幫了我,我要感謝他,如果這個手打了他,他就會說你干什么打我,這就是天地人之間的關系,我們一天到晚都在為執著的、外向的現象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每天生活在焦慮、不安、緊張、欣喜若狂或者是倉皇失措,只有知道我與天地的關聯性,知道天與地的關系,我才能真正走出陰影,走出生活的樂章。所以天人合一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兩個對今天有意義的事情。不管是做一個企業或者是成就我自己,我要知道我的使命是什么,我不能在別人的路上做我的夢,不能活在別人的印記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達成自我。另外我的極限是什么,如果突破不了我的極限,企業發展的瓶頸,自我瓶頸,最后我們會像很多80年代起來的企業家一樣,再往前走一步就什么也不是了。一個企業家告訴我,他發現機會就是賊,當時就是因為一個機會來了,然后他就沖上去,最后資金鏈斷掉的時候,很大機會落下來的時候,結果他的企業功虧一簣,其實成功和失敗的中間只有你一個多層次的展現,能夠做到以無為做到為有,玩轉天下不是一個格局的問題,是需要你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天人合一,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