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0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6月5日消息,2010年金蝶明珠會理事大會于周六在深圳召開,新浪財經全程報道此次會議。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演講時表示,我們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學習一切先進的管理經驗,探索中國式管理。
馬蔚華:各位朋友,大家好!我非常榮幸地受聘金蝶明珠會的名譽顧問,因為這個會的宗旨是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我十分贊賞徐少春先生,因為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中國式管理,這實際上也是我的心靈所向。我們記得有一個管理大師德魯克,他曾經說過,他說知識經濟的社會,中心職能就是管理,只有管理才能使所有的組織變得有效。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是發展的半徑決定發展的成敗,企業之間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管理的競爭,管理作為一種科學應該是無國界的,是世界性的。就像宣言說的,叫做無遠弗界。所以,我們應該借鑒和學習全世界一切好的管理經驗。如果從人文藝術的角度看,管理又是和一定的社會文化相聯系的,又是有國界的,又有鄉土特點。所以,我們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學習一切先進的管理經驗,探索中國式管理。
深圳朋友都知道,招商銀行23年前就是在蛇口誕生的,當時只有一億資本金,3間房,34個人。經過23年的不斷努力,今天已經成為中國第六大銀行,世界的一百家大銀行之一。而且,應該說效益、質量、規模協調發展,特別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還得了很多榮譽,被像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評為全球銀行股本回報率第一,市凈率第一,企業品牌成長第一等等,當然很多是對方失誤我們得分。
招商銀行的發展我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這就是我們不斷地結合中國的實際,探索中國式管理。所以,我自己把我們23年的體會總結為六個字:戰略、管理、文化,戰略是很重要的,我們深有同感。戰略是什么呢?企業要站在比較高的角度上,比較遠的籌劃未來。作為一個金融企業,我覺得不知未來者,無以謀當下,不知世界者,不可能理解中國,不知宏觀者,無法處理微觀。招商銀行的戰略是什么?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作為金融服務業必須研究需求,中國當下的銀行都是同質化競爭,大家做一件事,在一個問題上很難勝出。所以,要想走在別人的前面,必須比別人早三、五年謀事,這是我們的深刻體會。
招商銀行連續五年被亞洲銀行家評為中國最佳的零售銀行,這一點有的時候我也不太理解,因為一個銀行做批發業務很容易,一筆業務可以上百億,但做零售業務需要點點滴滴、需要日積月累、需要千錘百煉。招商現在的網點是750個,到處做零售的時候就一百多個網點,何以成為中國最佳的零售銀行?我想這就是戰略上考慮的問題,叫“笨鳥先飛早入林”,何況我們也不是太笨。我們招商銀行最早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叫一卡通,一個叫一網通,這就是我們發展零售的兩個輪子,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招商銀行和中國大銀行比是小小的兄弟,和花旗、匯豐等百年老店比是很晚的輩,這個問題無法逾越,但是上世紀末的互聯網給我們很好的機會,在互聯網面前,不管老的、新的大家同時起步,在這個問題上不僅可以縮短,而且可以超越。而互聯網對中國來說,又是變革的重大機遇。歷史上的銀行,我覺得有IT的屬性,銀行有兩大功能,一個叫社會融資的中介,一個是社會支付的平臺,無論是中介還是平臺都要借助與通訊和IT,所以IT的革命每次都帶來銀行的變革,我們看到了這一點,就開始把銀行IT化。當時我們中國最早推出了全國通存通兌,雖然我們網點少,但可以通存通兌,在這個基礎上打造了一卡通,這是中國個人銀行最初的產品。現在我們有五千多萬張一卡通,每張卡存款將近一萬塊,是中國卡金存款的3倍,我們僅此一項,儲蓄存款一下占到了40%,低成本、穩定。網點少,我們借助互聯網,現在雖然我們只有700個網點,但網上替代率將近80%。一卡通和一網通使我們還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就是過濾了我們的客戶,低端客戶沒有網點、不會上網,我們只有三種客戶作為主體,有知識的年輕人、城市白領、公務員和有錢人,在座大部分都是我們的客戶。
所以,零售業務就這樣發展起來了,當然還要不斷地一路創新,從一卡通、一網通到財富管理,到金葵花理財,到信用卡。我特別值得說的是信用卡。六年前我們搞信用卡的時候,中國幾乎不認識信用卡,很多國際著名的咨詢機構寫出報告,說中國信用卡不賺錢。為什么不賺錢,因為中國人愛儲蓄,不愿意透支,信用卡主要靠透支的利息。但是我們覺得,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消費取向不會離開全球大的趨勢,即使東方有臺灣、香港、新加坡,所以我們開始做這件事。當時花旗比較慶幸,第一個跟我合作,但是我拒絕了。我們選擇了臺灣的合作伙伴,但不入我的股,只當我的顧問,用了13個月,我們推出了中國第一張全球通用的信用卡,到現在為止只有5、6年的時間,現在成為全國最大的發卡行之一,這個卡受到了千千萬萬持卡人的喜歡。我們最近又做了一件很正確的事,大家知道Visa組織和中國銀聯大戰起來,我們的卡既有銀聯又有Visa,又有萬事達,又有了運通,不管他們怎么矛盾,拿我們的卡都可以識別。
戰略的問題,我們在過去這20多年里,我們是三步走:網絡化、資本市場化和國際化,叫三步兩轉。資本市場化,我們四次資本市場融資都是起步比較早,創造很多第一,都不被動。國際化還在進行,第一次轉型是結構調整,中國當時的銀行都是做批發業務,都是綁大戶做利差收入。那時我們決定發展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占我們所有資產的50%,發展零售業務,零售占30%,發展非利差收入,我們經過五年努力完成第一次轉型,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次轉型,轉變經濟方式的需求,節約資本。銀行的資本金很寶貴,以較少的資本消耗取得更高的回報,這也鼓勵我們更多地做中小企業,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一定要站得高,還要看得遠,在國際上的問題,我們是經歷5年的努力,從17年前美國限制我們進入市場以后,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金融機構,而且在華爾街最寒冷的冬天,我們的分行開業,紐約司長說,你這是冬天里的春風。
昨天看到媒體寫了我們三個拒絕,在國際化問題上三個拒絕。第一次拒絕,拒絕花旗銀行入股,和我們搞聯名卡。而且那時候花旗的總裁是我心中最偉大的銀行家,我還是拒絕了。去年他們一個主持問我,信用卡成功經驗是什么?我坦率地說,最成功的經驗就是沒有跟你合作,如果我們倆各50%我就不可能全部資源投進去,你50%,我50%,我們就不和諧,也就沒有今天的收獲。第二個拒絕,當初中國的私人銀行是一個夢想,我們求助于瑞士信貸等銀行,我們當時去找他,但是他不愿意跟我們合作,沒有想到一年以后的金融危機,我們逼上梁山自己做。中國的財富增長變得非常可觀,已經是全世界第三位了,我們的私人銀行只用了兩年,就擁有了12000個1000萬以上的私人銀行客戶,而且連續兩年被歐洲貨幣評為中國最佳的私人銀行。最近發表的歐洲貨幣公布,在亞洲的私人銀行排名中,招行排名第五名,前四名都是全世界頂級的,像瑞士信貸等國際金融。這是我們實現了夢想,中國人也會辦私人銀行。第三個拒絕,我們收購了遠東銀行,拒絕了美國的聯合銀行,當時他要我們入股,我們說要到美國去,聯合銀行是華人的,做房地產的小銀行,我們到美國要進華爾街,不能進唐人街,要到主流社會去,要到第五大道和公園大道,不能去唐人街,要一部站到上流社會中,而且給我10%的股份不感興趣,至少要占有50%,讓我能控制,但他肯定不同意,去年破產了。所以國際化也要高瞻遠矚看問題。
第二個體會就是管理,管理我覺得最主要的,管理有五個。剛才我講管理的重要,中國的銀行業和境外的銀行業,和西方的很多銀行比不是差在產品和服務上,最主要的差距是管理,雖然中國銀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損非常小,次貸也只在100億美元。但除了我們的銀行發展壯大,監管日益國際化之外,中國銀行業國際化程度低,這是一個客觀的原因,就是不到大海中游泳,不可能被淹死,但將來到大海中去,依然要學會游泳的本事,否則還是會被淹死,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管理是短項。管理的主要問題在于理念,中國的管理別的都可以學,現在世界是平等的,什么東西我們都可以學,但理念的問題我覺得要靠創新。
所以,作為一家銀行要想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展,要不斷地變革理念,甚至顛覆傳統的理念,這一點我體會很深。因為傳統的中國銀行業是從傳統計劃經濟模式過來的,我們缺少市場體驗,所以想問題都是基于速度、搶規模,總是陷入在一個傳統的舊圈子里。如果想發展就要跳出圈子,所以我們不斷地提出一些新理念,而且把這些理念灌輸到每個員工的心中,比如說因您而變,因事而變。比如說“1、3、5”理念,“1”就是一個指導思想,效益規模協調發展,“3”就是三個理性,理性的對待市場,理性的對待同業,理性的對待自己。理性對待市場很重要,經濟不斷地跌宕起伏,如果銀行老是跟風,高的時候跟上,低的時候不干,永遠不可能發展。我們去年百萬,火爆,10萬億,我們很清醒,第一季度基本沒帶,到美國路演,大家說政府平臺是最少的。但是今年所有的銀行都限制政府平臺,我覺得別人不干的時候你干,就可以找到好項目。房地產去年火爆得很,今年宏觀調控,今年可能有很多好項目、好機會,要雪里送炭。所以,不能跟風,應該逆向思維,反周期。理性的對待自己很重要,要不斷地找自己的問題,找自己的危機,發動全行員工不斷的給高管提意見,可以寫名也可以不寫名,可以批評也可以責備,因為他們希望銀行好起來。五大關系,管理決定發展,管理和發展的關系,質量和效益的關系,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股東、客戶、員工三者的關系,還有制度和文化的關系。股東、客戶和員工的關系很重要,我們的目的是上市公司,毫無疑問是股東回報最大化,但是這個回報從哪里來?從市場上來,從客戶那來,那么客戶是靠誰去維護,市場靠誰去開發,毫無疑問是員工,員工的情緒,員工的利益應該得到關注。只有員工的情緒高漲了,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了,你最終才能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制度和文化的關系對銀行非常重要,銀行是高風險行業,所有的制度都是很多的經驗教訓換來的,甚至是血的教訓,必須堅定不移的執行制度,所以銀行有鐵的紀律,鐵的算盤。
但是任何制度都是認識的產物,和不斷發展的實踐就是要脫離的。包括法律都要修改,而且制度是被動的必須執行的,所以我們要執行制度,但不能迷信制度,要輔以文化,文化就是行為的理念,或者在理念支配下的行為。當銀行的主張,企業的主張變為廣大員工實際所接受的想法,這些制度就被自覺執行。不斷地轉變觀念,我們還要時變,比如說從規模導向到價值導向,從戰略利潤到經濟利潤,從以大為優到以小求勝等等,這十個觀念的變化就是中國銀行業不停變革的思想認識。比如說帳面利潤,過去隨便哪一家分行盈利多就表揚你,發獎金,現在不一定了。過去沒有資本約束,沒有資本充足率這么嚴,今天必須考慮利潤是怎么來的,如果是靠批發業務,百分之百消耗資本不是我倡導的,如果發展零售業務,50%的消耗資本,如果發展中企業,能夠上浮利潤,如果能夠發展非利息收入不消耗資本,這才是我們現在追求的目標。所以,不能簡單地看。
再有就是風險,過去叫控制風險,很天真,風險是控制不住的,一個銀行就是高風險行業,把風險控制沒了,利潤也沒了,它是雙刃劍。一個好的銀行一定要在管理,一定要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一定要在一定風險容忍度下收益最大化。所以我們提出,有一幅對聯,叫“鳥在籠中,關羽不能張飛”,你把他關在籠子困得很嚴,它就不能發展,下聯是“人處世上,八戒像須悟空”。
最后講一講招行的文化,這么多年來什么叫企業的競爭力,不是產品,不是一卡通,不是那個信用卡,而是文化。因為文化是你自身之上產生的,文化的基因是招行的出生,招行沒有政府的背景,沒有財政的注入,沒有財政給我們剝離不良資產,招商沒有引入戰略投資者,是中國銀行業少有沒有引進西方銀行的,我們叫民族的、自主的銀行,招商銀行文化基因誕生之上產生招行的創新文化,所謂創新文化,我們覺得沒有政府的厚愛,就像后媽養的一樣沒有人關心,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市場經濟的大風大浪中磨煉成長,喝幾口湯,但你成熟了,不怕競爭。所以創新就是你的產品比別人強,如果不比別人好,你不僅能生存還能生存,服務不比別人好,別人不上你這里來,就不能發展。金葵花,葵花向太陽,我們把自己比作葵花,客戶是太陽。別人都很冰冷的時候,我們人性化的服務,我們在網點里面放牛奶、咖啡,大家都來喝,辦業務的,不辦業務的大家都來喝,喝了三次他覺得不好意思,還是要辦業務。招商銀行他就是靠這樣一種分化。
風險文化,我們沒有財政撥不良資產,一分錢的不良資產靠利潤付,關心每個股東,每個人的利益,所以他們會自覺地防范風險。這23年,戰略管理和文化蘊含著很多中國式管理創新,我剛才講了少春,我非常贊賞少春十幾年來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國式管理,這也是我非常認同和追求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