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九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英才》雜志、北京青年報社、新浪網、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推出的2009(第九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暨雙十管理盛典12月4日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會議。圖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
王忠禹: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今天來到2009第九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現場,與大家溝通交流。
即將過去的2009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面對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在全社會的積極應對下,我國經濟總體形勢明顯企穩向好。
我們欣喜的看到,在今年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保衛戰中,我國企業尤其是作為國民經濟中堅力量的大企業,充分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方面認真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戰略方針;另一方面自身積極調整、穩定生產經營、優化管理、堅持創新,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和市場的洗禮,今年也是我國大企業發展上臺階的一年。根據中企聯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報告顯示:2009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從上年的93.1億元上升至105.4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其中,有3家企業營收過萬億,57家企業的營收超千億元。
更具意義的是,中國企業500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其納稅總額為1.91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35.2%。此外,在不利的經濟環境下,其仍然增加就業機會,吸納就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5.2%,很好的履行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放眼全球,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比重創紀錄的大幅攀升,內地入圍企業較上一年增加了8家,達到了34家。從整體看,中國企業500強收入利潤率等績效指標也首次超過了世界及美國500強企業,企業規模、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方面,與發達國家大企業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但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除了中國企業的自身發展速度較快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因為歐美發達國家所遭受到的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和破壞更大,尤其是他們的大企業,很多陷入了他們發展歷史上最嚴重的困境之中,反過來,他們又對社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這需要我們的大企業引以為鑒。
當前,我國經濟仍然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在世界經濟還未恢復、出口增長乏力的形勢下,政府再次明確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長期戰略方針和著力點,充分挖掘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這同樣需要我們的大企業擔當責任,順勢發展,深耕本土市場,成為拉動內需的主力軍。
同時,世界經濟仍處于危機過后曲折而緩慢的復蘇過程,但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率先進行變革調整的機遇。隨著世界經濟大規模、長周期的調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新一輪國際競爭勢必更加激烈,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先發機遇,堅持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從關鍵環節入手,全方位提升競爭力。為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為激烈的競爭做好未來的儲備。
我看到今天年會活動的主題是:創造優勢競爭力。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我想結合這個主題對我國大企業如何創造自身的優勢競爭力,簡單地談幾點看法:
首先,突出主業實力,才能體現大企業的優勢競爭力。
大企業產出規模大,支配資源多,那么這是不是它的競爭力來源呢?其實我們都明白規模的大,資源的多,不等于企業一定強。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08年各國GDP排名,我國GDP已經超過德國躍居第三,許多重要產業的規模居于世界前列,但在世界企業500強中所占的比重,我們與德國、法國和英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這說明我國經濟的產業集中度不夠高,仍然缺少大而強的企業。所以,我們必須加快推進大企業的戰略性重組,走出一條以大企業支撐支柱產業,以支柱產業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道路。因此,我們的大企業不能僅僅只是體量巨大,還應該是有特色、有特點、有特長的大而強的企業。
有特點是指企業能夠對于外部環境變化和產業發展趨勢有很強的判斷和適應能力,能夠迅速作出調整,確立發展重點;有特色是指企業在主業上要有很強的開拓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獨特的發展模式;有特長是說企業要善于根據主業的發展與擴張,進行專業化市場運作與內部管理。
這三點都是圍繞企業的主業發展構建的,而主業實力的凸顯才能鑄造出具有有優勢競爭力的大企業。實際上,現在主輔業分離,剝離低效資產,提高資產質量和運行效率,也是很多大企業正在努力推進的重要工作。
盡管在大企業的發展中,他們可能獲得和支配的資源更豐富一些,但這也要求他們更有效率、更加合理的配置到自己最專長的主業上。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堅決避免企業盲目多元化和過度擴張,而從自身戰略管理、資源和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等入手,將一系列創造價值的活動通過某種機制連接起來形成企業價值鏈,最終提升主業競爭力。
其次,通過主業創新,才能擠占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過去依托引進技術裝備、憑借低成本優勢,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取得了一席之地的發展模式,現在看來無法支撐未來的持續發展。因為,我們始終會受制于人,始終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環節。
所以,如何自主創新,圍繞主業打造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成為產業中的系統集成者,實現企業發展由規模成本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轉變,對于我國大企業的持續成長,做大做強,有關鍵性的影響。沒有創新能力的大企業長遠看來是沒有生命力的。
2009中國500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為6.77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平均研發投入比例為1.34%,比上年略有增長。但也有一些企業的產業分布變化、營業收入受價格因素影響過快增長等原因,反映出部分企業在基礎研發等能夠引導行業走向的核心環節上投入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大企業在其發展狀況與產業趨勢上具有很強的指向性與代表性,因此,我們的大企業一定要發揮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主導作用,盡快跨入自主創新的發展階段,運用好國家相關政策,積累技術資源和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對所在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專有技術和主導產品,切實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為新一輪發展贏得先機和主動。
最后,定位全球是我國大企業國際化競爭的需要。
無論國內市場有多大,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是要展現在國際舞臺上的,是要和世界各國的企業去競爭的。大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國家經濟整體的競爭力,一個國家要在世界經濟中發揮影響,就必須有一批世界級的大企業。而要成為世界級大企業,就必須將企業在全球舞臺上定位,并在主流產業上掌握話語權。
中國已經成為對外開放和全球融合度最高的國家。因此,黨的十七大對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和要求,強調“鼓勵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并不斷完善和出臺了有利于大企業成長的體制和政策,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對大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待,同時也指明今后我國發展大企業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
但就當前的發展狀況而言,我國大企業還主要以本土市場為主,缺乏全球化產業布局的能力和世界級的品牌影響力;在價值鏈與產業鏈的融合上,缺乏利用和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在企業管理效率與創新能力上,缺乏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基礎和文化理念。
因此,我國大企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于整合全球資源,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強對所在行業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逐步建立全球化的采購體系、全球化的生產體系和全球化的研發體系,努力成為所在行業的“系統集成者”,形成具有創新能力和影響力、能夠對行業進步做出貢獻的國際化企業。
上一個30年,我國大企業從無到有再到做大,不斷縮短與世界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相信未來30年,我國的大企業將會持續做大、做強、做久,在世界經濟格局大改變中,不斷超越困難,超越挑戰,真正成長為能夠影響世界經濟、服務全球市場、帶動產業發展、主導技術進步、勇當社會責任的一流的國際企業,從而最終提高國家競爭力。所有的這些,也都需要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更多的人們為之不懈的努力奮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