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財富CEO峰會 > 正文
2009年9月19日,由《財富》中文版主辦的“2009財富CEO峰會”在北京舉辦,新浪財經獨家網絡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董事長宋志平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分論壇演講實錄。
宋志平:制造業在我們過30年來,對于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強大的引擎,這個不言而喻。我想大家討論這個話題,就是制造和創造,其實對于制造和創造賦予了一些含義。對于過去的制造,是以過去的規模和廉價的資源、人民幣成本、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制造,大家認為這是可持續的能力不高。尤其是通過了這次的金融危機,我們展望后面的經濟復蘇,應該看到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里面,我們應該加多一些智慧的制造,就是創造,不光追求一個量,重要的是提升我們產業的附加值,減少對于環境和資源的依賴,這樣來提高我們整體的核心競爭力。我覺得制造和創造一定要分開來講,我覺得可能是我們首先賦予了它這些想法,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主持人劉持金:宋總中國最大的醫藥公司和建筑材料公司在你手下,你有很多的產品都是世界第一、亞洲第一,您覺得從管理這兩個大的生產集團,但是在生產制造這個環節上,還有什么可以提升的空間?還是內涵從您的角度來看有什么新的定義?
宋志平:因為我去國藥做董事長只有3個月,但是剛才講到的,在制造業里面,就拿我們的抗菌素、青霉素來說,我們的原料藥和中間體,中間體的價錢差不多是原料藥的10倍,再到我們用的片劑,差不多又增值10倍。所以,我講這個話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為我們這么多年來,我們的能力、我們的水平,我們可能是逐漸地向上提升。我們開始的時候改革開放是引進裝備來擴大生產,我們走了這樣一個階段,應該說這30年,我們的企業有了一些積累,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我們來大力地突進技術創新,來進行創造領域里的這些基礎,我們現在應該把一個側重點放在這方面。
其實創造本身也是為了制造,為了更高層次的制造,為了提高我們產品的附加值。所以,從中國建材和中國醫藥來看,這兩個企業其實大家看,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這之中也有很多我們大型企業很多共性的東西,像我們討論的制造和創造的題目,其實在這兩個企業里都是存在的。
剛才講到怎么能夠從制造提升到創造,這里面應該有哪些措施,我覺得有那么幾點。
一點是我們的創新體系和歐美、日本有所不同,因為尤其是美國,它的研發基本是以大學為中心。像在日本和韓國,基本上是以企業的中央研究院為中心。像我們中國過去,因為是我們是條塊分割,我們有200多所大型院所,以這些院所作為我們的科技創新的一個主平臺,那么這些年隨著體制的變化,這些院所陸陸續續都進入了央企大的集團。所以,由央企大的集團,來形成大型的產學研的平臺,來強化我們的創新能力。我覺得這也是目前我們正在做的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有一點,我想到我們現在講的中國創造,我們也不能關起門來我們自己造,我覺得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集成的系統。我們應該把全世界的創造力,包括人力,包括海外的科研院所,都和我們自身結合起來,我覺得這特別重要。像我們中國現在做風力發電葉片,我們在德國收購了一個最大的風力發電葉片的廠自己做。最近我去日本,在日本收購了一個太陽能模組的廠,但是也是結合起來,而不是說我們統統自己開始。其實我們過去制造30年的繁榮,獲益于我們的改革開放,我們下一步的強化創造,也是用改革開放的心態來組織我們的資源,使我們迅速地在創造的領域里面,能夠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主持人劉持金:宋總您覺得除了知識產權以外,怎么樣可以保持中國創造的動力?這個動力來自哪?
宋志平:其實企業的所有的原動力是來源于市場的競爭,來源于在市場上競爭里面對于高額利潤的追求,這是基礎的動力或者是壓力。所以,作為一個公司的老總來看,他應該看到這個企業在市場中今天的競爭力,以及在明天市場變化的時候,他的企業有沒有競爭力。所以,這一點以企業的生死存亡、獲利能力的角度來看,其實這個創新是一個基礎。所以,現在中國的大企業、中國的公司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中國現在的大企業也不光是在產學研,還在通過全球吸引人才,像這些方面的工作,其實也都是從增加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創造力,來最終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的邏輯來展開的。
我剛才講到我們現在大的院所和進入到央企大的集團,以前我們一直有這么一個觀點,剛才講到我們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強,因為過去我們是一種那樣的體制,是條塊分割的。讓這些院所進入市場的理解,就是自己來搞企業,事實上大家來看,這些年來院所進入市場,搞的企業成功的也不是很多。如果我們企業離開這些院所另啟爐灶,其實企業里面的創新文化和創造基礎也不是很牢固。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應該把現有的院所和企業的資源合理地配置起來、結合起來。我覺得這個是現在眼前一個比較實際的、明智的做法。所以,現在我管的不管是中國建材集團、中國醫藥集團,都是把現在的產業平臺和進入到這個集團的創新平臺,把它有機地結合起來,然后再和集團外部的院所、學校等研究機構,把大家再結合起來。我們再走出國門,在海外尋找我們的一些資源,來完善我們創新的平臺。所以,我覺得這樣比較實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