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國有企業有困難了,政府要求銀行發放安定長期貸款。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政府認識到如果繼續發放安定長期貸款,整個經濟體系可能直接崩潰,所以政府不再鼓勵,不再要求銀行進行安定貸款。哪兒有出路呢?只能靠上市、靠改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引起了朱镕基下決心要改制。很多人認為朱镕基比較保守一點,他自己也強調,所有制不重要,管理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國有企業的問題不是所有權,而是管理的問題。事實上正是在他手里解決了大部分國有企業的問題。
除了這些之外,中國的私有企業的發展對國有企業的改革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沒有前15年私有企業發展,后15年的國有企業改革也不可能成功。而私有企業的發展,我自己講是三代企業家的實現。第一代,第一個十年是農民企業家,第二代是政府官員轉的企業家,第三代是“海歸”企業家。我們看中國富人榜的統計,前200名富人榜,第一個十年上榜的人,55.3%是農民出身,再加上港澳同胞和農民偷渡到港澳的,70%多都是農民。第二個十年首富榜里72%都是半官半讀出身,或者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出身。第三個十年,人數不多,9個人,但是有5個人是“海歸”。這就是三代企業家。沒有第一個十年的這些企業家,非國有企業很難發展。沒有第二個十年的這些官員轉變的企業家,大量國有企業改制也是不可能。
最后一個問題,中國整個改革的邏輯是怎么回事?我自己認為中國改革之所以比較順利,沒出大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最初并不想搞市場經濟,如果一開始就想搞市場經濟,很麻煩,可能就沒有這么成功,我們都是別別扭扭、勉勉強強最后接受了市場經濟,包括價格改革、國有企業的改革全是這樣。
我在1993年的時候打過一個比方,就像馬背上畫白道道,把它變成假斑馬,再變成真斑馬。我講的是一個寓言,以馬為主的寓言。一個以馬為主的村,村長覺得馬不太好,他覺得斑馬好,想換成斑馬。但是村民人不敢,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用馬,你為什么用斑馬?所以村長沒辦法,只能等農民睡覺之后用漆在馬背上畫白道,第二天早晨村民和他吵架,說你怎么把我們的馬換成斑馬了?村長說你仔細看看,這還是馬,不是斑馬。村民一看,真是馬,不是斑馬,村長是在鬧著玩兒。村長每天晚上這樣涂,時間長了,老百姓對馬和斑馬就沒有概念,最后有一天發現,馬全變成真馬了,但是也挺好的,也就沒事兒了。中國的改革很多都是從假斑馬變真斑馬做起來的,像國有企業改革,都是這樣。我相信下一步道路已經非常清楚,怎么減少國家持有,如果我們的公有銀行可以讓外國投資者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我們沒有理由保持這樣大的國有持股比例。現在有一些“馬”已經變成真“斑馬”,但是有一些仍然是假“斑馬”,我們仍然在置換過程中。我對這個前途充滿信心。
中國的改革很多也是歪打正著、無心插柳柳成蔭,并不是我們當初想象的。比如價格改革,1992年就成功了,1988年就沒有成功。1992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搞了三年治理改革,而三年治理整頓的很多目的是反改革的,放開的價格都被收起來。結果改革為價格放開創造了條件,計劃外的價格和計劃內沒有大的差異,一放開就那么回事,而1988年想去改就不行,所以說無心插柳柳成蔭。
中國的改革,是從1978年開始,標志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而中國改革的第一步是在農村改革,農村改革就是包產到戶,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文件明確提出農村不能搞包產到戶,這就很奇怪,中國第一個改革的政治文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而第一個改革是包產到戶,而正是這個文件不允許搞包產到戶,包產到戶是1981年底正式被國家認可作為一個正確的道路,在1981年底之前都是違法的,到1982年一號文件這個名字才被正名。我們改革過程當中有很多都這樣,所以是歪打正著。
但這屬于一個問題,制度改革都是自發的,不像現在我們的人多聰明,還可以做設計,好多小的積累變成大的變革。用現代化目光來看,當初那么艱難的改革,基本解決的都差不多了。未來我們干什么?我再大膽預測一下,我們前30年基本上完成了經濟體制改革,未來30年主要是搞憲政體制改革,有兩個15年,也是有順序的,不能亂來。第一個15年,建立相對獨立的司法制度,政府能要在法制的框架內行事,老百姓也是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事。中國改革現在有一個威脅,我們經常用所謂的實體正義替代程序正義,比如這是一個弱勢群體,如果他受委屈了,沒得到公正待遇,那他愛怎么胡來就怎么胡來,可以去砸汽車,好象都非常合理,而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們要改革,就要堅持程序正義,你有再大的委屈應該通過司法途徑去解決,不應該通過群體性事件去解決。前15年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使老百姓在任何情況下與政府有爭議可以通過法律來主張。而法院的判決不應該受政府的直接干預。這個問題解決了,就給下一步改革奠定了擴大民主選舉的基礎。這樣再過30年,中國改革開放6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僅是經濟改革基本完成,我們也可以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也是基本完成。這樣,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2040年,這200年,按照史學家唐鋼(音)先生的說法,一個大的制度變遷大概是200年的歷史,我們說,未來30年,是中國從1840年開始的制度變革的最后的30年,當然這30年還有好多不確定性,獨立的司法制度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制度的建立,前面經濟改革的成就很難鞏固。但是如果我們的司法制度建設好了,前面的改革成就就可以很好地保護下來,包括產權制度的保護,否則我們只能面臨一些改革走回頭路,當然我還是充滿信心,因為中國的改革經常是走兩步退一步,甚至走一步退兩步都有可能,但是大趨勢是比較清楚的,因為這是人類發展共同的規律,西方的國家探索,中國也在探索,沒有一個國家走得很順利,雖然很坎坷,但是最后還是有成功的希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