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宋曉梧:我國社會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6:12  新浪財經


宋曉梧:我國社會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2008年12月6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舉辦“第六屆中國改革論壇”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本次盛會。圖為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兼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振興副主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宋曉梧講話。(來源:新浪財經 韓明攝)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新浪財經訊 2008年12月6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舉辦“第六屆中國改革論壇”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本次盛會。下面為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兼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振興副主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宋曉梧在會上的發言實錄。

  宋曉梧:這次論壇石小敏給我出了個題目,讓我談談整個社會體制。社會體制的內容太豐富,時間有限,我只向大家匯報一下最主要的觀點。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中央黨校的一次省部級干部學習關于構筑和諧社會的班上有一個講話,第一次正式提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的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

  近三年來,社會體制在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了相對獨立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社會概論的時候主要提到了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參考其他有關研究資料,我認為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以及社會管理體制可以作為社會體制的重點。當然這樣一種概括是十分初步的,例如促進就業是市場經濟國家十大宏觀經濟調控目標之一,收入分配與生產、流通、消費、經濟運行這四大環節,而社會保障一直是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再有,像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協調各種社會關系的管理問題直接涉及政府的職能轉變,民主法制建設,實際上與政治體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分類是相對的,怎么更好地說明著四大體制的相互關系,還有待于社會實踐的豐富和理論研究的深入。

  社會體制提出的時間雖然并不長,但是就它目前所包含的內容來說十分豐富的,很多方面作為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70年代末就啟動了改革的步伐,回顧改革開放30年,社會體制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

  三十年來,在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劇烈調整的過程中,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渠道逐年拓寬,就業的形勢日漸靈活,總體上保持了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另外,通過培育和完善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城鄉就業一體化趨勢增強,就業體制不斷完善,政府建立和維護這樣一種和諧的勞動關系,逐步完善勞動標準體系,新型的勞動契約關系逐步形成。所以說,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基本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以市場調節勞動力資源為主的勞動就業制度,實現了從政府統包、統治就業到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這樣一個新的變革。

  改革開放30年來,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從1978—2007年,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扣除物價因素,都上漲6倍以上。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由2.5億減少到1400多萬。從黨的平均主義起步,逐步理順國家企業與職工的分配關系,初步形成了以按勞分配為主,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收入分配制。收入來源的渠道日益擴展,收入再分配體系的框架也開始構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社會保障在制度設計的層面上,現在可以說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體系,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填補了過去制度的空白。

  在實際工作層面上,社會保障的覆蓋面逐步擴大,到2007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都覆蓋2億以上人口,失業和工傷保險覆蓋1億以上職工。特別是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從少數地區的試點現在已經覆蓋了8億農村人口。社會保障已經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一項重大經濟社會制度,在我國劇烈經濟轉軌和高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安全網”的重要作用。

  改革以來,我們的醫療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從1980—2007年,衛生機構總數增長了65.5%,其中醫院增長了一倍以上。1991—2007年,孕產婦死亡率從80/10下降到36.6/10,新生嬰兒死亡率從33.1‰下降到10.7‰,經過多年的努力,特別是防治非典之后,公共衛生監督和疾病預料防治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中央、省、地、市四級衛生監督網絡逐步形成,建立了藥品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地方病和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

  改革以來在教育面也有很大發展,到2006年底,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掃除青少年文盲兩期人口覆蓋率達到了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3%,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體系。30年來,全國共有6000多萬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1000多萬人被正規高校錄取,培養了3萬多名博士生和30多萬名碩士生,為經濟、社會發展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在社會管理方面,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出現了經濟組織多樣化、社會組織多樣化的深刻變革,計劃經濟的單位人日漸轉變為市場經濟的社會人,適應這一變革,政府大幅度減少了社會事業的行政審批事項,大力培育社會組織、中介組織和城鄉自治組織,使其承擔起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功能,社會化管理取得了顯著進展,初步形成了單位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公共新格局。之所以強調社會管理的成績,是因為當前大家對經濟方面的成就比較肯定,在社會方面的攻擊意見比較多,我認為這些成績應該給予承認。當然在充分肯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改革開放后較長一段時期,由于偏重經濟建設,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樹立和落實,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現象開始得到扭轉,但是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不可能三五年內根本解決,目前在社會事業、社會體制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弊端亟待解決。

  從就業方面看,在未來5—10年,我國勞動力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來的城鄉社會問題十分突出,困難群體就業難和大學生就業難日益顯現,就業調整的任務很繁重,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過低。長期依靠低成本勞動力賺取外匯的增長方式,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更加難以為繼,勞動力的技術結構亟待提升,更需要關注的是我國勞資沖突加劇,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不斷上升。2006年全國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是1987年的80倍,因為勞資沖突而發生的集體上訪、罷工、靜坐、堵塞交通等群體性事件或極端性事件時有發生,不僅對勞資雙方的利益造成損害,而且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寫進博客
復制標題和鏈接發給好友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訂制滾動快訊,換一種方式看新聞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