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八屆中國管理100年會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由《英才》雜志社、北京青年報社、新浪網、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管理100年會暨雙十管理盛典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會議。圖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作主題演講。(附:張維迎近期參會一覽)
以下為發言實錄:
張維迎:因為今年的金融危機,從國內到國外,大家都顯得非常慌張,所以干什么都不太從容。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人無遠危,必有近憂”,所以我們希望今天的歷史可以更拉長一點,這樣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少一點煩惱,多一些樂觀的情緒。
這30年的改革,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改變了世界。在現場背板給出的數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過的若干年中,中國的GDP占世界GDP比重的變化。
在19世紀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到了19世紀之后,中國GDP在世界上的比重才不斷地下滑。到了我們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僅有4.8%,而在182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占世界的比重是32.9%。從將近1/3,變到不到1/20,只有僅僅一百幾十年的時間。
但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們看到,中國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又開始回升。根據有關方面的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GDP占世界GDP達到了15%,如果以5%的速度成長,到2030年,中國的GDP占世界的比重可以達到23%,也就是說可以基本恢復到了過去200年的地位。
按照現在的匯率來算,中國作為一個經濟體,占世界經濟的6%,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現在已經遠遠高于6%。按照匯率算,中國只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是按照購買力計算,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可以預期,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到那個時候,我們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當我們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的時候,我們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與我們自己擁有的能力是相同的。
今天,《英才》雜志在這里召集一年一度的年度盛會,我想也許在10年、20年之后,《英才》雜志可能要到美國、歐洲去舉行這樣的會議,而不僅僅是在北京。我們今天看到,像商業周刊、福布斯、財富等等著名的全球媒體,都是來中國舉行這樣的會議。所以,我希望借助這個年會,也提醒我們,我們應該為未來10年、20年后的事情做好準備。
為什么中國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簡單地說,我們走了一條市場化的改革道路。
什么叫做市場經濟?什么叫做計劃經濟?其實就是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資源配置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究竟是由政府的計劃來規定我們做什么、如何做,包括我們每個人在什么地方工作、領多少工資?還是由市場價格來告訴我們資源應該如何配置?第二個是說,這個企業制度究竟是公有制為主,還是非公有制為主。近30年在這兩個方面發生了什么變化?我這里想特別借用我們管理學的例子,給大家說明一下。
在1980年的時候,國家經委曾經邀請美國的教授給中國的國有企業做培訓。美國的教授設計了課程表之后,把課程表給了中國方面,最后中國的有關方面把兩門課給劃掉了。哪兩門課呢?一門是市場營銷,一門是公司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