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南方周末社會責任大講堂 > 正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薛求知
不同國家的公司在實行企業社會責任中是否存在地域特征(差異)?同一家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實行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存在地域特征(差異)?這是兩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問題的背后包含了一系列非常復雜的關聯性,而僅憑邏輯上的推斷,可能會得出很草率的結論,而依據實證研究的結果,目前實證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缺乏整體評價的支撐。文章還是要做的,我們嘗試在兩者之間進行結合,來進行一些探討。
Richard T. De George和 Olivier De Schutter的研究認為,北美公司在承擔社會責任時更強調戰略,而歐洲公司更強調標準。金潤圭等研究認為北美跨國公司比較重視慈善捐贈,歐洲跨國公司側重環境保護,而日韓跨國公司則在安全生產上下了不少功夫。
以美英公司為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受歷史發展和制度因素影響,特別是美國,它是一片拓荒者的土地,是一個由移民建設起來的國家,美國人敢于面對逆境、具有開拓精神、探索未知事物,最重要的是,美國國民愿意為自己負責。19世紀,美國對西部的征服正是冒險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一個縮影,同時還培養了流動意識。北美企業其優勢是強調個人責任和責任承擔,這類企業更喜歡一種管制較少的經濟體系,一種能夠為冒險提供足夠空間的體系。
以歐洲公司為代表的歐洲大陸體系是對價值體系和文化傳統特別重視的模式。在歐洲大多數國家的集體記憶中,政治體系都是被草根民眾在不同時期推翻的。歐洲各國的政府和領導人對社會事務都非常重視,工會組織甚至創建了自己的政黨來維護他們的地位。因此,勞工利益、社會敏感性、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成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在這種環境里,大眾的利益居于個人利益之上,同樣這些因素也營造了反對冒險的環境。從古至今,個人和團體都依賴于貴族或者國王的庇護,在很多方面,現代歐洲國家的政府也擔負了庇護國民的責任。歐洲的企業也因此較早產生了社會責任意識和行動。
現在,這些模式之間的差異已經不像以前那么明顯了,大而化之斷定美國企業沒有社會責任觀,或者斷定歐洲企業沒有冒險精神都是荒唐的,不過我們也不要低估最原始的傳統在人們心中留下的深刻痕跡。在不同的情況下,政府和企業都會確定哪種模式占上風,并相應調整他們的戰略。因而上述研究所顯現的北美公司和歐洲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上地域特征是和公司的母國社會文化特征及歷史積淀有關系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地域特征的研究。國內學者徐尚昆和楊汝岱的研究得出結論,中國CSR(企業社會責任)的9個維度與西方的CSR維度相比,既有共同的部分,也各有自己獨特的部分。其中,二者共有的維度包括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環境保護”、“客戶導向”、“以人為本”和“公益事業”,而中國CSR獨有的維度有“提供就業”、“商業道德”和“社會穩定和進步”,而在西方企業極為重要的“股東權益”和“平等”兩項在中國企業調查中并未被特別提出。
上述研究結果反映了中國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階段。如獨有維度的第一條,在國有企業占主導的時期,國有企業的重要職責就是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盡管現在中國就企業數來說國有企業已成為少數,但仍有不少非國有企業受此傳統的影響,把提供就業作為重要的社會責任。這一責任顯然不會在西方企業得到普遍認同,西方企業追求的是效益,是否提供就業只是一個客觀結果,斷然不會是一種主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