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商在大量海外移民中崛起,足跡遍及東南亞,艱苦創業,惠澤當地,勇于競爭,依托東南亞潮人社會的經貿網絡,長期掌控著“汕-香-暹-叻國際貿易圈”,形成以泰國為中心的近代潮人商幫。
二次世界大戰后,潮商對香港的國際貿易自由港地位情有獨鐘,紛至沓來。學習吸收,開辦實業,積極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了家族企業的多元化和國際化,造就了以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為代表的一代現代潮商,躍入國際經濟主流。
潮商在印支戰亂期間遭受劫難,被迫流離,遍及歐、美、澳等地。在陌生的環境中再次艱苦創業,重新崛起,使潮商的足跡擴展到全球。
潮商在改革開放中走出本土,抓住機遇,闖珠三角,入滬寧杭,挺進中原,涌現出黃光裕、朱孟依等一批前途無量的潮商后生。
與其他著名商幫相比,惟有潮商歷經曲折而不衰,也惟有潮商的影響稱得上是世界性的。
潮州商幫經濟發展的特點
潮商是一個非常優秀,也非常復雜的商幫,雖處于特定的歷史原因幾經沉浮,但它是唯一沒有斷代的華商商幫。時至今日,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海外潮商繼續搏擊于國際經濟主流,海內潮商則在祖國南北奮起。當前活躍在商海中的海內外潮人,大多是年輕一代的潮商,他們或受到良好教育,子承父業,繼續發展;或自己創業并巳取得可喜的業績。他們充滿活力,視野開闊,在繼承老一輩潮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一股蓬勃力量。
縱觀潮州商幫發展的歷史,分析重大歷史事件對潮商生存發展的影響,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潮商經濟發展的若干突出的特點。
1、海洋和海禁,造就了海販商人冒險拼搏的本色
潮州瀕臨大海,其地理大勢為西北高而東南低,北部山巒重疊,東南面海,形成一個依山傍海的地理環境。潮州前面的海域,是南海和臺灣海峽的交界。潮州人航海歷史悠久。
古代海上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帆船航行,主要依靠著風力。
潮商和晉商、徽商一樣,都是從商販起步的,但晉商和徽商屬陸地商販,而潮商則是地地道道的海販。潮商與海洋結緣,經歷海洋兇險的磨練,遭受海禁政策的殘酷鎮壓,造就了他們頑強求生,冒險搏命,艱難創業,不怕競爭的海商本色。
2、海禁洞開,紅頭船開拓近中國海貿易,形成獨立商幫
清初,為了封銷臺灣的鄭成功政權,清廷采取嚴厲的海禁政策,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成功的孫子鄭克爽投降清廷,清廷就在次年宣布開海,準許沿海居民出海貿易。
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皇帝下令“著將出海邊船按次編號,船頭桅桿油飾標記”,將海船納入統一管理之中。因為廣東在南,南方屬火,用色為紅,所以廣東出海民船一律“船頭油以紅色”,潮州海船就被稱之為紅頭船。自清雍、乾年間起,環中國海域開始涌現出大批紅頭船。紅頭船不僅頻繁出沒于閩、粵各港,而且北至杭州灣、長江口和膠州灣,活躍于蘇松乍浦乃至天津;又南下東南亞各地,遠在安南、暹羅、爪哇、星洲等地港口,也活躍著一只只紅頭雞目的紅頭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