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祥陳金炳談商學院EDP與企業關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3:35 新浪財經
2008年4月12日下午14:00-16:30,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修院張文祥,攜手北京五洲君士公關公司策劃總監陳金炳做客新浪財經嘉賓聊天室。以下為訪談實錄: 陳金炳: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們商學院“2008年EDP與企業關系”系列訪談的第四場,我們很榮幸的請到了來自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的張文祥先生。我們請張先生從企業大學或企業商學院的角度,談一談企業在選擇商學院EDP和培訓公司以及自己組建商學院之間,會有哪些不同的考慮,還會展開對他們的各自價值的討論。 首先請張文祥先生給新浪的網友做一個關于您個人和您所在的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的簡單介紹。 張文祥:各位新浪網友,非常榮幸借助五洲在線創建的這個平臺,簡要交流介紹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的定位,與商學院EDP合作過程中的一些想法與做法,也包括我們未來2008年到2010年規劃以及實施過程中有關商學院的一些重點合作項目。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定位于中國銀行集團整個系統內高級經營管理者和中層經營管理者的培訓基地,作為中國銀行的最高學府,擁有兩萬七千平米很好的很漂亮的院所,擁有現代化的培訓設備和設施,可同時容納兩百五十人。我們的教學設備是國際一流的商學院教學設備。 在課程體系上,初步形成了領導力培訓課程和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兩大體系。2007年引入哈佛商學院課程,相繼舉辦兩期,效果相當好。總行董事長、行長,包括總行部門老總,一級行行長都參加了這個班,反響十分好,起到了很好的戰略調整指導作用。與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EDP課程方面也進行了有益探索。 2008年,將著力打造CCO、CFO和CAO三項高級管理者職業素質課程。年初就走訪了國內業界做的比較好的商學院,同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夏大慰院長,共同研討CFO能力框架模型,找到我們作為中國銀行CFO跟一般企業CFO在能力模型上的主要差異點,根據這個模型我們來具體設計針對中國銀行CFO的職業素質培訓課程。最近,我們還要走訪香港科技大學,以及香港監管機構,主要針對CCO和CAO這兩方面的體制建設再做一些有利的探索,來構架中國銀行整個高層管理的職業素質培訓課程體系。在2008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銀行高層管理者職業素質培訓將是學院課程研發的重點。 基于這樣一個規劃,我相信:無論是國外的商學院還是國內的各大商學院與中國銀行合作的機會是非常廣泛的。 陳金炳:我們了解到,中國的幾大國有銀行都有屬于自己的內訓機構和體系,您能不能站在行業的角度,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和比較?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中國銀行為什么會選擇成立研究院的方式來完成對中高層管理人才的培訓和培養? 張文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修院定位為中國銀行企業大學,工、農、中、建、交也都有自己相應的培訓機構,都走過了類似的歷程。在上世紀80年代初,伴隨著中國金融改革開放,中國人民銀行分拆形成了工、農、中、建、交這幾家專業性的銀行。 大家都知道,中國工商銀行承接了原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業務,業務網點比較多,業務范圍也比較廣,在人才的儲備上相對來講也是比較豐富的。 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開之后,成為最早的專業性銀行。建設銀行定位國家基礎建設,中國銀行更多的是作為外匯經營,這樣形成兩家銀行的歷史有一定的區別。據我所知,這兩家銀行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時候,將原來的培訓中心升格設立學院。中國銀行決定成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主要是基于國際形勢,組織要變革,要變化,在大的潮流性情況下,當時的總行黨委決定成立一家更能夠體現中國銀行國際地位和國際金融特色的培訓機構,與中國銀行國際地位相稱。機構成立后,當時設計是“一北一南”,“北”就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北京),“南”就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上海)。這樣一種布局,當時的想法就是北部重點負責長江以北干部體系的建設,南部的話重點側重于長江以南,目的是節省成本。中國建設銀行沒有走這條路。 在中國銀行整個培訓體系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兩家研修院之外,在美國、新加坡、香港、倫敦還建有海外培訓中心,我們大量的國際金融專業人才都是“走出去”通過海外培訓中心來培養。中國銀行上市后,對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新的戰略定位布局,也就是2008年到2010年的戰略規劃,我們會采取“引進來”的策略,逐步把高端國際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慢慢移植到北京研修院,讓我們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真正成為“國際金融”研修院。 陳金炳: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修院的國際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文祥:中國銀行是海外機構最多的一家銀行,海外機構的經營管理成為上市銀行廣大投資人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作為投資人關注的不僅僅是集團本身,還更加關注集團下屬子公司的治理狀況。 2005年初,總行黨委提出要把海外附屬機構全部轉化成董事會實體化管理,這是戰略性的布局調整。公司治理結構代表公司水平,更是經營管理能力的具體體現。我們根據總行的戰略調整,及時推出了中國銀行海外附屬機構的董事職業素質的培訓,先后舉辦了四期海外附屬機構的專職董事職業素質培訓。這項高管培訓在金融業界首開先河,不僅填補了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院課程研發空白,也填補了國內同業課程設置與研發的空白。這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學院伴隨著中國銀行的成長,真正的把學院變成了一個總行的戰略支持的策源地,戰略思想的策源地上的一次有益探索。 今年,我們剛剛舉辦了中國銀行企業年金理事會理事職業素質培訓,這是針對中國銀行推行企業年金計劃,圍繞企業年級理事會如何建設有效的理事會運行機制而開設的,培訓中參訓理事和管委會委員都要求將培訓持續地開辦下去。我們知道,在整個公司治理架構里面很重要的是投資者關系管理,利益相關者中,職工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企業年金制度的推出是我們這些利益相關者特別是我們的員工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舉辦這個培訓在業界也是首創。 面對大量的國際投資人,他們十分關注我們與戰略投資者的互動關系。我們借助戰略投資者資源優勢,適時推出最新的經營管理課程。我們最近正在與安永公司運作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下操作風險管理研討班,就是借助戰略投資者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由亞洲開發銀行合作伙伴—安永公司提供專業培訓服務,對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一級分行行長以及總行各部門老總進行全面的操作風險管理理念、管理工具和最佳實踐分享。 這些特色課程的定位跟商學院EDP課程十分類似,我們覺得在這方面的研發能力在業界里是不遜色的,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我們高管的培訓課程經營的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并且職業化。 陳金炳: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您認為中國銀行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將面臨哪些挑戰? 張文祥:我們最關注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以及我們總行部門的總經理和一級行長這一層面的人才培養。在調研中發現高層管理者差異性比較大。為此,我們在整個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區別對待差異對象,按照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以及所從事的專業三個角度區分,給他們定制不同的課程。 我們對7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他們的理論知識基礎已經相當的扎實,他們缺的是經營管理經驗!我們在給他們設計課程時就大量的引入具有國際化背景,具有不同的行業背景,又有理論功底的師資來給他們上課。通過案例教學,來使他們感悟到只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社會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把自己掌握的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給中國銀行創造更多的財富。 而對45歲以上的這一批高層管理者,他們的實踐經驗十分豐富,但是基礎理論知識偏弱,他們可能沒有讀過博士、碩士,但是他們是從基層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對中國本土經營管理相當熟悉,對中國政策環境十分熟悉,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配備理論知識功底扎實的師資,優勢互補。 這種差異化課程設計和教學,保證了我們高層管理者各取所需。在和商學院EDP課程研發人員交流過程中,我們學院的課程研發人員的獨到之處,主要體現在對本企業也就是對中國銀行高層管理者的需求分析和認知程度是比較精準的。對于企業外部的商學院EDP課程研發人員來講,既對企業培訓需求的理解需要一個吸收消化的過程,還需要有一個對企業文化深度理解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長短往往又跟個人經歷與背景有很大的關系。作為企業內部的課程研發人員,也還有一定的獨特優勢的。但是,我們也感覺到,外部商學院EDP課程研發人員的視野相對廣泛。他們對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歐洲等等這些國際著名商學院的師資相當了解,我們迫切需要與他們合作,優勢互補。在此,我想借助新浪網絡平臺,向全國同業和全球商學院從事EDP課程研發的人員發出邀請,我們一起來共同做好中國銀行的課程研發工作。 陳金炳:看來師資的配備和課程的開發以及整個教學環節的開展,都要圍繞教育或者培訓的對象來分析他們的差異化的特性。每個人都有個性化的需求,只有把需求弄清楚,我們才能對癥下藥,來做符合他們需求的教學產品。 張文祥:對,我十分同意你的觀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