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戴亦一王新宇曹章武談商學院EDP與企業關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1日 16:29  新浪財經

戴亦一王新宇曹章武談商學院EDP與企業關系(2)
圖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戴亦一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王新宇:教育是對學員進行知識的傳輸,而從企業角度看培訓,我們更多的看成是一種能力,不是簡單的技能。

  比如說什么是教育?我們去學財務的時候,什么是三張財務報表,我認為這是一種教育。如何從三張報表中看出復雜的問題,是一種能力。其實作為教育的時候這兩方面都是需要的,但不同的目標,側重點不一樣。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當你拿到三張報表的時候,你如何從中發現問題?分析的時候思維方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如何判斷數字背后隱藏的東西?我們更在意的是這方面能力的訓練。我們更希望看到同事參加完EDP培訓之后,他們感受到的不是簡單的只是知道三張報表,而是能夠迅速的找到問題的關鍵和背后所隱藏的原因是什么。

  戴院長講的觀點我非常贊同,我接觸過一些負責EDP的領導,不是所有人都像戴院長這樣的觀點。我們特別希望有這樣觀點的老師,這會跟企業需求有非常好的吻合,這叫在一個頻道上對話,大家不會發生理解上的歧異。

  至于EDP人員流失的問題,戴院長的意思我很清楚,一個是核心團隊,一個是非核心團隊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國外很多著名的商學院獨立性極強,他們與所在的大學之間,其實沒有特別大的行政隸屬關系,但國內商學院不一樣。國內商學院在自己的管理體制、教學安排和用人機制上,受到整個學校大的背景和環境極大的制約,商學院想做的事情,在大的環境下很多都不能做,這也是導致人員流失的重要原因。

  戴亦一:我們在談到EDP的時候要感謝一所商學院,就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它是中國EDP培訓的先行者。中歐一開始就學習采用西方成熟的純市場化的辦學模式,因為它是體制外的商學院,一直到前兩年學位辦才把它納入管理體系。正因為有這樣的試驗田,以及他們在已故的杰出院長張國華教授領導下,所積累下來的多年EDP辦學經驗,給了我們這些體制內商學院很大的啟示,并對體制內大學領導人如何看待商學院特殊的辦學模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國內商學院市場化辦學闖出了一條新路。這點從我們學校就可以得到驗證,廈大管理學院從開辦EMBA開始,學校給予我們的政策支持就是非常大的。我們EMBA項目在用人機制、在激勵機制、財務政策等各個方面,都可以說是廈大校園里的一個小特區。沒有中歐的突破和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的示范,要在當前中國高校體制下,發展出能夠充分滿足企業需求的EMBA或EDP管理教育項目,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有管EDP項目的院長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隊伍不穩定,這也是我這些年來一直在與同行探討和思考的問題。我借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機會了解過,比如凱洛格商學院每年EDP的培訓收入近億美金的規模,而且很穩定。我曾經親自問過凱洛格商學院的EDP中心主任,說你們的員工流動性怎么樣?他說我們員工流動性很小啊。經過詳細了解后我發現,他們有兩點做的很好:一是激勵到位,二是品牌鎖定。只要你創造了價值,EDP項目工作人員的薪酬是很有競爭力的。但員工不輕易跳槽或自立門戶,還是跟他們學院強勢的品牌有關。現在這些職業經理人在凱洛格身價已經不低了,如果跳槽到另外一家商學院或培訓公司,他自然要考慮還能不能創造出相等的價值,能不能獲得更多的報酬。

  國外一流商學院EDP項目的運作、師資和員工隊伍都很穩定。我想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EDP品牌在國外培訓市場上已是企業HR經理們采購培訓課程的首選因素,而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第二是他們EDP項目的運作不像國內商學院,普遍采用外包的方式,這是后患無窮的做法。因為客戶資源不在商學院手里,慢慢的培訓公司就不乖了。我向你要更優惠的收入分成條件,你不給,另外一所學校愿意給,我就帶走。這個學院不愿意給,另外一個學院愿意給,我就將項目帶到別的學院去。這樣運作,這些商學院的EDP項目管理怎么能保證不亂呢?

  廈大不這樣做,堅持一開始就自己運作EDP項目,并大力著眼于打造自己的EDP師資隊伍。我們目前很多項目還得依靠外聘師資,但這肯定是短期的模式。我總覺得,如果你做EDP做了10年、20年還沒有自己的核心師資隊伍,那是失敗的。所以一定要擁有一支比例超過60%屬于自己的EDP師資隊伍。

  曹章武:我認為EDP的項目,必須具有延續性和創新性。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體制和權力下放。現在很多商學院EDP項目主任的權限是沒有下放的,比如選擇師資的權限沒有,給商學院的EDP發展帶來很多傷害。我們做過分析,MBA、EMBA對目前很多商學院來講,它的招生是不愁的,是別人求著要進的。但EDP不一樣,就像賣菜一樣,你的菜新鮮不新鮮,是客戶最看中的。現在很多商學院的EDP項目,還是沿用跟MBA、EMBA同樣的營銷模式。我非常欣賞中歐和長江,它們是完全的市場化營銷模式和完善的獎勵機制,他們的教授相對比較穩定,EDP的主任有很大的權限可以選擇老師。中歐從去年開始已經很注重EDP項目,重點培育EDP項目,在去年把一些低端的、普通的培訓項目,進行公司化獨立運作了,現在EDP項目中做的都是非常高端的項目。

  廈大EDP一直以來強調的發展愿景是“面向企業應用,以學生為中心”。在您看來,EDP學員是學生還是客戶?在嚴格管理以保證教學質量和以市場為導向提供優質服務之間如何平衡?

  戴亦一:關于學員是客戶還是學生的問題,這在國內是有爭議的,也確實困擾著各個商學院。對EMBA來說,我們是將他們作為研究生來看待的,一直采用嚴格的研究生管理制度來約束他們。EDP與EMBA確實不同,EDP跟體制內的學位教育是不一樣的,因此我也認同王總剛才闡述過的一個觀點,即EDP是培訓而不是教育。因為教育就像王總講的,它是改變一個人整個的知識結構、整體素質甚至價值觀念的,這是個長期的養成過程。不管學生是否喜歡,考慮到知識結構的完整,有些課程EMBA項目仍然必須開設,但是培訓不同,EDP是短期就要見效果的。EDP必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短期性。學生喜歡的課程才開,而且EDP的教授必須開門見山,學生需要學了就能用。

  但我也不認同EDP學員就是客戶的觀點,否則課堂秩序該如何維護?我個人的觀點是要分階段、分地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一是分階段。學員在進入EDP中心之前,你是客戶,任何的要求,諸如你想聽什么,想要解決什么問題,希望聽什么樣的老師給你講課,希望什么樣的人做你的同學,涉及什么課程,教學如何安排,我們都會像對待客戶一樣盡量地滿足學員的需求。例如我們去年給紫金礦業集團各分公司的CEO開始了總裁班課程。由于紫金在全國有30多家分公司,學員不可能每個月都回來,因此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我們把每個月一次的課程改為每三個月排一次課,因為集團規定外地公司的CEO原則上三個月才能回家探親一次。

  但是,EDP學員進來以后就是學生,在教室里要有紀律,八點半上課就是八點半上課,上課也不能打手機,不能隨便走動,不允許影響別人,更不允許不尊重老師。我想EDP除了技能的培訓以外,也有人格的培養,這一點我們不能放棄。

  二是分地點。在教室外面是客戶,在教室里面是學生。一下課他們就是客戶,我們的工作人員會盡量提供最好的服務,咖啡、飲料、水果,我們一定會盡量滿足。對外地集團客戶,我們還負責接送他們,組織他們參觀知名企業,有任何合理的要求我們都盡量滿足。但學員到了教室里就是學生,必須守規矩,有事不能來必須請假,學員考勤和課堂表現在結業時報告給學員所在單位。學員對教師或課程安排或教學服務有意見,可以提,但必須是在課堂外面提。

  我執教過一些商學院的EDP項目。有的學院做得很好,學員層次整齊,每次八點半上課,幾乎沒有一個人會遲到。上課之前班長要喊起立,要齊聲問候“老師好!”,老師喊坐下,才坐下。學生跟老師之間的關系也非常融洽,課堂紀律保持得也很好。其實課堂紀律越好,學生學到的越多,老師教起來也才有精神。我常跟EDP學員講,你是來學習的,既然來了就要把工作安排好,不要老不安心,總是進進出出接電話。這就跟我們看電影一樣,一會兒出去一下,一會兒又出去一下,你回來可能就看不懂了。有什么意見課下可以提,但課堂上你就是學生。這種嚴格的課堂秩序管理也滿足了很多公司HR經理的需要,現在企業老板非常擔心商學院把EDP學員過分看成客戶,不敢嚴格管理,公司花錢花時間派他們到高校培訓,卻成了學員吃喝玩樂的機會。

  我們在承接中國電信集團的高級財務領導人員培訓班時,對學員的管理非常嚴格,課程講完以后,還要撰寫畢業論文,并進行畢業答辯。每一個小組都有導師,結業論文還要答辯,公司老總親自來旁聽答辯。前些時候我們給柒牌做培訓,論文答辯時老總親自來聽,結果感覺非常好,答辯會上聽到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感覺到公司員工通過這次培訓確實得到了提高。

  曹章武:請問王總,您在商學院有過多次學習的經驗,您是怎么看待學生和客戶之間的關系?

  王新宇:我非常贊同戴院長的話。從我們的角度來講,在組織學員培訓之前,我們要先講好,進來學習的時候忘掉你的職位,上課不能遲到早退。而且告訴他們,如果你違反了這些規則,對不起,發回原單位,我們可以中途停止你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很重要的是學生的心態,如果他不把自己當成學生,他在聽人講課的時候,他的吸收力就非常低。這種心態會嚴重的影響他對知識的吸收,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徹底的不讓這種心態形成。

  我們跟清華合作的時候,只要請假超過一天的,沒有我們的假條和書面的同意,絕對不允許。這給學員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把自己定位弄清楚,結束的時候,論文要答辯,回公司還要答辯。如果答辯不過,培訓費自己拿,其實錢不是問題,主要是面子。這點我比較自豪的是,我們在清華這么多年的班,中外運學員的口碑一直是非常好的。

  曹章武:關于商學院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兩者之間應該協調的事,但您剛才講了送出去的學員心態很重要,是導致你的投資是不是真正得到回報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完善的考核體系,可能企業花了錢了,心也是好的,但回來以后,并不一定學有所成。所以引出下一個問題,您曾講過:“對企業來說,培訓不是福利,而是投資”,那么您對培訓工作的評估標準是什么?企業更希望從商學院得到哪些服務以提高培訓工作的投資回報率?

  王新宇:對參加管理類培訓課程的評估,不能簡單的量化。在讀書的時候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馬上就用到,而是在工作中慢慢發生變化。我在很多場合發表過我的觀點,影響一個企業的好壞,除了管理者的受訓之外,跟團隊也有很大關系,在進行分析的時候,很難說哪個因素影響最大,對管理培訓量化的評估是不太現實,也是很困難的。我不認為需要花特別大精力去做。我們更注重觀察,在我們討論問題的時候,會發現學過的人看問題的思路、角度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自己做了外運的黃埔軍校,在后期跟蹤時,我們發現跟受訓學員討論問題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夠用系統性思維的觀點去看問題了,這是在談話中能夠感受到的。管理培訓的價值是長期的和更有效的。摩托羅拉有個公式,說培訓的投入產出比是1:30,但從管理培訓的角度來講,這個公式是難以驗證的,只能說在工作實踐中才能夠看到培訓的價值。

  曹章武:您覺得從企業自身經營過程當中,或者跟商學院合作過程中,企業應該和商學院建立什么樣的關系?

  王新宇:舉個例子,我們和清華的老師都很熟,在EDP項目上也算是比較“刺頭”的客戶。雖然合作的比較好,但和他們溝通的時候,我們提的意見最多。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把培訓看作是投資,所以希望回報。如果是學員素質的問題,不能怨學院,要反思選人是不是出了問題。但反過來看,如果這一批送了10個學員,大家都覺得在某一門課上沒有學到什么東西,那我覺得就不是學員的問題,這種情況我們會馬上反饋給清華。

  此外,相信戴院長工作中也會面臨這樣的困難,就是說老師有一個成長過程,企業肯定希望總是用最好的老師,但年輕的老師你不給他機會,他怎么成長?這對商學院來講是非常大的矛盾。年輕的老師沒有這樣的過程,將來無法走到頂級教授的行列,對商學院來講,面臨著很現實的矛盾和沖突。

  建立這樣的關系,是需要良好互動的。我很贊成戴院長剛才講的觀點,課堂內是學生,課堂外是客戶,下了課把所有的不滿和需求匯總給商學院,從客戶角度希望作出調整。這方面我們和清華互動的比較好,所以總體上我們也是滿意的。剛才聽過戴院長講廈大的做法,我覺得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也是非常負責任的商學院。

  曹章武:您和目前國內EDP做得很好的商學院,怎么進行差異化的發展?

  戴亦一:品牌是品質和特色的完美結合。沒有品質談不上品牌,沒有特色也成就不了品牌。品牌本質上就是一種值得信賴的承諾。教育和培訓產品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她類似于期貨,品質承諾的可信性是客戶購買決定的關鍵因素,顯得尤為重要。廈大EDP不急于擴張,不采用外包,就是出于對品質的堅持。盡管我們也知道外包省事,外包一夜之間就可以擴張到全國各地,但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我們擴張后師資能不能跟得上?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們始終堅持EDP培訓的品質應該放在第一位。有了品質,如果一個品牌沒有特色,它就很容易被類似產品所淹沒。品質的背后一定要有特色,特色就是你產品的比較優勢以及特殊的客戶定位。

  在知識爆炸,市場變化越來越快的情況下,一所商學院要去滿足所有客戶各種各樣不同的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美國這樣高度成熟的高等教育市場中,也很難有一所商學院可以在所有的管理學科領域領先全國。但特色必須構建在自己的比較優勢上,不能為特色而特色。雞頭上插上一朵花,也成不了鳳凰。廈大EDP品牌差異化的努力,就是希望在財務金融領域做到國內一流,在這一領域能夠為企業提供頂級的EDP培訓項目。

  廈大EDP項目的第二個差異化,還體現在集團客戶內訓課程定制上。目前我們已經給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中化集團、深圳華僑城集團、深圳招商銀行、冠捷電子等企業集團客戶精心定制了內訓課程。我們希望通過優質的個性化定制內訓課程服務,建立與企業更加貼近的聯系。

  廈大EDP的第三個差異化,體現在我們在綜合管理領域的本土化戰略,以及與本土企業商學院的戰略聯盟措施。除了要把我們的財務金融培訓項目建設成為全國性品牌之外,我們還將東南沿海一個半小時飛行距離內的知名企業作為我們本土化戰略的重心。我們希望能夠跟我們勢力范圍以內的知名企業建立更加深入、更為緊密的合作。

  這兩年我們一直致力于協助企業建立企業商學院。我們現在已經和七匹狼、安踏、九牧王等優秀的上市公司合作,協助他們建立企業商學院。很多人不理解,說你幫企業建立商學院,就不怕它以后不找你們培訓了?我們認為,商學院EDP項目的定位應該是高端管理培訓,企業商學院通常只能承擔中低端的內訓項目,商學院EDP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應該集中定位于為企業提供更高端的,企業商學院自己不能完成的培訓。

  此外,通過協助企業建立內部商學院,我們與企業建立了更緊密的戰略聯盟關系,并共同開發企業案例,為EDP項目提供具有核心優勢的本土企業案例庫。目前我們已經成功開發了紫金礦業和安踏等公司的案例,其中安踏的品牌管理案例,是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合作開發的。

  曹章武:請問王總,您當初在選擇跟清華大學合作的時候,當初選擇的時候可能也不止一家,您怎么評估一所商學院是否適合您企業的需求?在EDP課程選擇方面,是根據哪幾個方面的標準選擇的清華?

  王新宇:我們1997年就和清華大學合作了,大規模合作是從2002年開始的。在當時國內整體的EDP不是很成熟的情況下,我們選擇標準有幾條,第一就是教學的態度。當時有的學校在EDP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去封鎖老師。有的學校胸懷比較開闊,這種情況下,我會選擇后者,在EDP不成熟的情況下,你還用固有的心態做EDP,會產生大的問題,所以我就會看學校的態度。

  第二,看管理團隊。清華這一點比較好,2001年我接觸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副院長,他的觀點是不管多大的老板,到了這就是我的學生,這樣就徹底的把學生心態調整過來了。

  第三,是師資。清華的師資當然不用說。其實,從師資來說,我覺得幾所好的大學之間差別不是特別大。因此,當時做出選擇不是基于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哪個商學院更能滿足企業個性化的培訓需求,而是在差別不明顯的情況下的幾點考慮。現在各商學院也在考慮差異化的問題,這對于企業來說是好事,會讓我們選擇的標準更清晰。

  曹章武:國內的商學院,很多EMBA項目都是跟國外商學院合作,EDP方面最近中歐跟哈佛、清華都有合作項目,戴院長您覺得中國EDP項目跟國外有什么差異?

  戴亦一:應該說中國的EDP項目與美國,或者說歐洲等世界一流EDP項目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中國的商學院這五年以EMBA項目為突破,發展非常迅速,跟國外一流商學院的距離也在逐漸縮小。我在做訪問學者的過程中,仔細考察了哈佛商學院、凱洛格商學院、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等世界一流商學院的EDP項目后,我做了幾點對比:

  第一,硬件方面。應該說目前國內商學院在硬件方面與國外一流商學院的差距是比較大的。比如哈佛商學院,整個商學院是一個完整的校園,有幾十棟樓,世界一流的教學設施。我自己在那里接受培訓的時候,我們EDP的教室都是專用的專門設計的案例教室,課間休息室也是專用的,學員宿舍更是就在教室附近,宿舍的設計完全是針對學員的培訓生活需要的,不僅有獨立的房間,宿舍里還有配套的案例討論空間,齊備的辦公設備,非常適合培訓需要。凱洛格商學院的培訓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培訓型五星級酒店,西北大學校園很漂亮,但它最漂亮的地點就是商學院的培訓中心,一望無際的湖景,令人心曠神怡。國內的商學院應該說硬件上還是比較落后的,教室是有,但學員就只能去住一般的酒店了。

  第二,軟件方面。師資方面剛才已經講到了,國外商學院像哈佛和沃頓已經發展了快100年了,他們不僅有世界級的優秀教師隊伍,而且擁有一套成熟的EDP/EMBA教學方法。企業家或經理人是不能像本科生或科教類研究生那樣去教的,因為這些人出去是要解決管理問題,而不是研究學問的。事實證明,案例教學是EDP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國外商學院教師一般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案例開發以及案例教學方法。國內商學院也有案例教學,但同一個案例在不同的教師那里教出來的水平是不穩定的。同一個案例給不同的老師講,講出來的東西往往是不一樣的。但哈佛商學院的每個案例都有一個教師手冊,這個案例揭示的是什么問題?應該從哪里入手進行分析?應該引導學生往哪方面思考?等等都有明確的指導,以保證案例教學水平的穩定性。而中國商學院教師中能夠成熟地運用案例教學的還不是很多,也缺乏充足的教學案例庫。

  第三,他們還擁有頂級企業的支持。哈佛商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中國商業環境的時候,能夠把海爾的張瑞敏先生請到那里去親自參與案例討論。講日本尼桑汽車公司的案例時,能夠請來尼桑公司CEO卡洛斯親自到課堂上講述他當時在公司采取的實際管理措施。

  第四,是戰略上重視的程度,國內商學院現在還在爭論到底是MBA重要,EMBA重要還是EDP重要,很多商學院甚至根本不重視EDP的戰略意義——其實除了收入,EDP還是商學院和企業聯系的重要橋梁,橫向課題和教學案例的重要來源,也是通過教學相長的過程培養年輕教師的理想場所。在國外,EDP無疑是商學院最重要的財力來源,哈佛商學院甚至沒有EMBA學位項目,但他們擁有全球最大的EDP項目之一,而且是學院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這種戰略重視,還體現在教學輔助的資源支持方面。哈佛商學院2007年有206個全職教授,但是教學和研究輔助人員就有1800多人。我們商學院的教授還缺乏有力的輔助和支持,他們在承擔繁重的博士生、碩士生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去承擔EDP、EMBA課程教學,參與企業管理咨詢,自己編寫案例,往往搞得非常辛苦。而哈佛商學院一個教授后面有5-6個人在支持,哪一個企業的案例怎么開發,有專門的案例中心幫你開發。這種差距不是短期內能夠彌補得了的。

  曹章武:現在大家都在談國際化,您覺得中國的商學院需不需要國際化?如果需要,您認為什么樣的國際化才能體現中國商學院的特色或者需要?

  戴亦一:我認為商學院的國際化是一個無需討論的問題,現在已經是全球化時代了。因為市場在全球化,競爭在全球化,所以商學院也必須要全球化,沒有人能夠再關起門來辦學了。大量外國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開始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要到中國來做生意,他們就需要了解中國的市場和商業環境,大量跨國公司的員工在中國建立的獨資或合資企業工作,中國商學院要不要為他們提供EDP或EMBA項目滿足他們的在職教育需要?答案是肯定的。

  商學院國際化的表征有兩點:一是學員的國際化,目前中國商學院里的外國學生比例還很少,顯示我們的國際化程度很低;二是師資和課程的國際化,目前一些學校從國外引進師資的比例在逐步提高,用英文開課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顯示我們的國際化程度確實在逐步提高。但在商學院的國際化方面,也存在著一些新的諸如全盤西化的問題。有些引進的教授對西方的管理很熟悉,但對中國的管理又陌生了。我認為,國際化不是全盤西化,道理很簡單,管理學不同于物理學等自然科學,因為前者研究的是人的行為規律,而人的行為是受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發展階段、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影響的,如果前提不同,結果自然不同。西方的管理經驗是在西方的政治經濟背景下形成的,不一定都適應中國。比如,中國的市場情況跟美國就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剛才王總舉了讓杰克·韋爾奇管理中國鄉鎮企業不一定行的例子說明管理國別特殊性,這里我再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的出租車是趴在那等客戶打電話來召的,而中國的出租車則必須滿街跑。如果中國哪家出租車公司的領導去照搬美國出租車公司的管理經驗,那他就是在自取滅亡。

  世界級的公司,需要世界級公司的管理方法,但是本土化的公司,需要本土化公司的管理方法,國企需要有國企的管理方法,民企需要民企的管理方法,這是我們管EDP項目的人首先要明確的。中國目前一些頂級企業已經開始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很多企業也即將走上國際化的道路,所以,國內商學院也不能以中國情況與國外不同為由,否認商學院必須逐漸國際化的大趨勢。在國際化方面,目前國內商學院要么停留在原地踏步階段,要么停留在全盤西化食洋不化階段,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收購IBM筆記本業務后,聯想集團的幾個高層領導,都選擇到哈佛商學院或沃頓商學院的EDP項目而沒有選擇中國商學院,是對中國商學院的一個提醒。在這一點上,歐洲和印度商學院的步伐顯然要比我們快。

  曹章武:請問王總,您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對知識的需求有什么樣結構性的變化?剛才戴院長說了,中國的商學院可能暫時不能滿足國際化企業知識的需求,可能就需要通過和國外商學院合作這樣一個渠道,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王新宇:就我們企業來說,我自己的感覺離國際化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從培訓角度來講,國際化是企業必將面臨的一種現實問題。

  我們需要關注一個現象,現在國內的很多商學院在花重金從國外請中國籍的老師,他們在國外工作,有經驗,同時又了解中國的文化背景,這些老師到國內教學,往往會有純天然的優勢,比國內的老師對西方的東西有實踐的經驗,有更深的認知。比純粹的國外教授來說,更理解國內的文化,更能夠把知識運用起來。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留學國外,或者在各個領域有成就的教授,這幾年非常搶手,這實際上也代表著中國這些商學院在國際化方向上是非常正確的。

  還有一方面,也是現在商學院在做的一件事情,也可以再繼續深入的做下去。我們發現很多商學院,不管是EMBA項目,還是EDP項目,在組織中國的學員到國外去交流,有沒有需要?有的,既開拓了眼界,又了解了國外的先進理念,但我覺得深度不夠。在一個企業呆上一天,可能不如把跑三四個企業的時間放在一個企業,能更深層次的了解這個企業的運作,收益會更大。當然,這個在操作中也會遇到一些現實的困難。

  我們發現現在更多的是開眼界,但交流學習的深度還不夠,還需要繼續挖掘。從商學院組織角度來講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從學員的角度來講,他希望看得越多越好。這個責任不在商學院本身,企業也有責任,我們是不是很清楚的意識到,派人出去為未來國際化做準備的時候,我們希望得到什么東西,是一種感性的認識,還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上更深入、理性的思考。從企業角度來講,這一點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曹章武: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講,如何通過管理培訓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王新宇: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回答,同時也不用去回答。因為管理培訓本身面向的都是企業內部各層級的管理人員。企業管理的核心說是財務管理,但你的市場營銷策略、戰略的落地,所有都是通過人去執行,這些人必須要具備很好的團隊領導能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載體就是人。在這種情況下,這批人的素質和能力的高低,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個企業能往前走多遠,走多快。核心競爭力最終是落實在人身上,如果通過培訓讓這批人變得很強大,企業會有更大的發展。

  當然,管理培訓同時又面臨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管理培訓的價值往往是長期的,短期內難以像崗位培訓和技術培訓那樣直接體現出來,所以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要有很清晰的思路,這對企業來講也是很大的挑戰。

  曹章武:戴院長,您從商學院的角度,怎么評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戴亦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學術界至今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不過通俗地來講,我認為核心競爭力一般應該具備如下有兩個特征。第一個特征是這種能力要有市場威力(或殺傷力),比如萬科在房地產開發領域的項目品牌化運作能力,使得他無論進入哪一個城市,都能成為當地的領頭羊,能夠創造出比別人更高的產品價值;第二是獨占力(或排他力),也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能力是別人無法復制的。這種能力是短期內學不會、買不來、偷不去的。比如一個房地產企業,你再怎么模仿,再怎么從萬科挖人,它的優勢還在那,這是花錢也買不到的。一個優秀企業至少要具備如下幾點:第一,要有一個好的企業領袖。大凡優秀的企業,都要有很好的領袖,如聯想的柳傳志、華為的任正非、萬科的王石、海爾的張瑞敏等;第二,要有一個好的品牌。第三,要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第四,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團隊;第五,要有好的企業文化。

  我認為商學院在創造或維系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除了技術創新,還是大有作為的。商學院在幫助企業培養商業領袖、制定正確的發展和競爭戰略、探索好的商業模式、打造好的管理團隊、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等各個環節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商學院和企業合作的空間是巨大的。

  曹章武:關于中國管理培訓市場特別是EDP的發展趨勢,怎么從供需兩者角度看待這個市場?

  戴亦一:我個人認為,中國EDP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從國內商學院提供的產品和國外一流商學院提供的產品水準和投入力度以及市場對在職培訓重要性的認知等方面來看,跟發達國家相比起來,都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我堅信這個市場的前景會非常好,EDP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會為企業和商學院供需雙方都帶來巨大的利益。

  從需求角度來看,未來中國EDP市場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舉個例子,兩周前我和九牧王集團董事長林聰穎先生簽了院企戰略合作協議。九牧王今年即將在香港上市。林董事長說,盡管一路艱辛,但他的企業過去一直靠他自己的悟性在管理,還是比較順的,但當企業員工發展到今天的超萬人規模,當一個普通企業變成了全國性知名品牌公司,當一個私人企業變成了上市的公眾公司,他面臨的棘手問題就越來越多了。諸如公司戰略的挑戰、上市公司的運作、財務與融資政策、企業擴張與并購、國際化經營、多品牌運作、投資者關系管理,還有人力資源戰略等問題都出來了,而且已經不能再靠自己慢慢地去悟了。他說這個時候企業家就迫切需要高端的教育或經常性的專題培訓。就我個人接觸,坦率地說像九牧王林董這樣的成功企業家,他本身就是一個好的管理實踐老師,他的管理經驗足以給許多中小民營企業家授課。但如果九牧王要成為國際品牌企業,他就需要不斷地再學習,需要商學院持續的充電,需要教授們告訴他皮爾卡丹這樣的全球知名企業是怎么從一個小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變成跨國公司,變成世界品牌的,九牧王在重復這個過程中會碰到什么樣的問題,該怎樣應對,這就是企業接受商學院EDP培訓的需求。最近他們會派財務總監和老板到我們的EMBA來學習,其他中層員工到EDP項目來接受不同專題的項目培訓。

  活到老學到老,EDP本身的理念就是終身學習,大家都要與時俱進。我曾聽福建一位著名的民營企業家說過這樣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他說:在今天這個變化如此之快,競爭這么激烈的時代里,不僅僅是“活到老學到老”,而是“如果你不學,可能都活不到老!”,這是一位民營企業家對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感悟,也代表了企業對EDP培訓的需求。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過去是中國制造,我們的企業家只要把成本壓低、質量控制好就行了,但今天要中國企業要跨入中國創造時代,要建立跨國公司,這時他們的領導和員工可能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知識更新挑戰,這就是商學院的歷史性大機遇。

  從供給角度來看,我前面說過了,目前商學院普遍在加大對EDP項目的投入力度,與國外商學院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應該能夠逐步滿足中國企業對EDP培訓的需求。這將是一個供需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是一種雙贏的格局。

  曹章武:最后請王總總結一下,從企業的需求和發展來講,中國商學院EDP的培訓項目,未來是怎樣的發展趨勢?

  王新宇:EDP對企業來講,有極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企業來講,人員的提高分成幾個基本層面。最基本的是知識的普及,通常來自于專業和行業的發展。第二是一般操作技能的培訓和提升,這種提升往往會帶有明顯的行業特色和職位特色,這也不是EDP或者商學院需要介入的領域,主要是借助于企業自身的能力。更高的層面是管理的問題,管理能力怎么提升?我認為從方法角度來講,最有效的方法是基于企業實踐或從相關行業案例中總結和感悟出來,然后轉化為可以指導實踐的理論。完成這種轉化的能力誰有?只有商學院有,企業只具備提供案例,或者把案例的經驗做一些簡單總結的能力,但把它轉變為理論,不是企業的強項,企業也沒有必要去做,而咨詢公司又做不了。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特別是長遠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覺得商學院也好,EDP也好,特別是EDP這種培訓,在未來需求會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它將來在整個管理培訓上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企業角度來講,希望未來國內有很多好的EDP項目,這將是企業未來發展非常倚重的一個方面。

  曹章武:非常感謝兩位來到今天的訪談現場!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