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全生:當前經濟生活中的幾個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 15:23 新浪財經
2008年4月12日“第15屆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調查結果發布會”在北京金臺飯店召開。新浪財經直播此次大會。以下為國務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長陳全生演講實錄。 大家好,今天上午在論壇上我談了一下創新的問題。實際上,我覺得創新還特別需要自由的思想空間,沒有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創新是不可能的,因此,創新就涉及到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問題。不進一步解放思想,就沒辦法推進創新;第二,創新還需要加強法律的保護,創新是思想的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于創新來講也是很重要的;第三,創新要有基礎性研究,沒有基礎理論突破性的東西,很難有重大的創新成果。 再深入一點講,創新還需要什么?還需要體制的創新,就是我上午講的創新要形成系統,系統運作起來,那就是機制在起作用了。那究竟什么叫機制?我原來在體改委工作了一段時間,對機制問題進行過專門的研究。 舉例來說,上午論壇講到小煤窯的安全生產問題,要制定法律,要嚴格執法,要提高素質,要進行培訓,要進行監督等等,這都沒有錯。但是如果不建立有效的機制,這些措施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關于小煤窯的安全生產,我們現在采取的辦法已經很嚴格了,包括法律懲罰、經濟懲罰、行政懲罰,差不多已經做到極致了。但問題還是不斷出現。怎么回事?這就是機制的問題。 小煤礦爆炸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稅收制度不合理,我們是根據產量來收資源稅,挖一噸煤交一噸煤的資源稅。這就導致浪費資源,導致人們采易棄難,而世界其他地方都是按照儲量來收稅的。第二個是采礦證的發放不合理。兩年一換證,導致大量短期行為,掠奪性的開采,哪有心思搞安全建設。第三個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采礦權還按照有償使用的理念定價。在計劃體制之下,企業有采礦權,國家有所有權,采出的礦歸國家所有,所以采礦權其實是使用權。市場體制以后變了,國家依然有礦產資源所有權,但是采出來的礦歸企業所有,這樣國家對礦產資源所有權虛置,變成名義上的國家所有權。礦主挖了一米,國家財產資源就消失一米,挖一百米消失一百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采礦權其實就是所有權,是物權,是財產權,是不動產權。現在我們按使用權的價格將財產所有權賣出去了,這就相當于礦主用租賃的價格買下了房屋的產權,大家想想這里面的利潤有多大?那這個制度怎么設計才合理呢?假如一立方公里一千萬噸煤,要求30萬噸級的小煤礦來競爭、招標,把地質情況調查清楚,把招標書拿出來,采礦權是30年,比如說起價10個億,誰出的高誰拿走。如果某個礦主15億買下這一千萬噸的煤礦,自己開采,他恨不得把每一塊煤都挖出來,絕對不會浪費。因為他把整個資源買下來,變成他自己的東西,他就會很認真,而且從一開始就會注意安全,因為他要采30年。 我想這就是機制,建立這樣的機制才能把安全問題徹底解決。而現在采取的一些辦法可能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一個地方的小煤窯爆炸,全省停產,這個省的礦產資源或者煤礦的供給會下降,供給下降的結果是價格上升,價格上升對小礦主的吸引力就加大,于是他們偷偷開采。本來就有事故隱患,偷偷開采就更危險了,這僅是其一。其二,只要煤礦一停產,馬上停排風,停排水,小煤礦就成了小瓦斯庫,小水庫。等到重新開啟,這些積存的瓦斯和水患就會引發事故。這種解決方式導致了很多連帶后果,因此說這不是科學的辦法。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