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 第15屆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調查 > 正文
企業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設立的經濟組織,低成本的組織趨向于替代高成本的組織,這是一種規則。如果高成本的組織持續存在,除了從非常規的地方尋找人們的隱蔽利益外,還必須轉向尋找政治的、法律的,包括意識形態方面的約束。中國的企業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它們不可能像大型國有企業那樣受到金融界、銀行界的優待,它們的政策性貸款、證券市場的門檻都使中小企業難以成長。同時,政府缺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專門機構,無法提供融資擔保、信息、行政審批、資產保護以及勞動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務和支持。
一句話,中小企業的資產以及財產效應不容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于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對民營企業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45%的企業認為資金短缺;對于融資面臨的主要障礙,50%的企業認為貸款手續繁雜,22.5%的企業認為貸款抵押和擔保條件太苛刻。民營企業初始創業階段的各種融資渠道的比例是這樣的:內部自籌占76.72%,民間借貸占6.86%,銀行貸款占12.46%,股票融資占0.15%,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占0.21%。當前中小企業的退出率也是非常高的,近30%的中小企業在兩年內可能消失,60%的企業在未來四、五年內可能消失,F在很多中小企業又面臨著企業用工制度的變化,所以,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是可以想象的。我們殷切希望各界在關注企業家成長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他們的生存環境。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將于今年9月的十五周年紀念會上發布中國企業家隊伍成長與發展十五年調查綜合報告(下),主題確定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家成長與市場化進程”。
最后,預祝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