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創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16:42 新浪財經
現行承銷制度貌似嚴謹,漏洞太多 劉凡:發債前,應要求債券發行人、承銷人和評級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網上路演,我(投資人)即便不買,也可以“挑刺”!疤舸獭钡倪^程對發債方和評級機構也是一種督促。中國債券信息網的網上會議室就可以提供這種服務,高效且成本低廉。企業債市場上沒有這個機制,債券能好賣嗎? 還應該搞“連坐”,將承銷機構財務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如承銷費的 10%,作為補償準備金。如果其承銷的公司債違約,可將風險準備金拿出來給投資人一點賠償。如果承銷機構有本事保證自己承銷的債不倒,這個錢就是自己的。評級公司也比照這個方法“連坐”,當然評級級別越低,補償比例可以也相應低些。 承銷機構還要做市。誰承銷的債券誰要做市,做市報價會透露重要信息。承銷機構按照市場利率走,將中債企業債收益率曲線作為比較基準,確定不同債信評級的債券的收益。如果債券價格從100元跌到90元,我們可以將這10元錢理解為是市場利率變化,是正常的市場表現,不需要承銷商-做市商承擔責任。但如果市場發現,這個債評級是AAA,你按AA去報,就說明該債券可能有問題。假設券商承銷一筆規模為10億元的債券,可以要求承銷商每周起碼報出帶100萬元可點擊成交量的報價來,每周讓其最多可能損失個萬兒八千的,做得好還可能賺。 設立這樣的機制是因為對一個嚴謹的金融機構來講,萬兒八千的損失可以承受,但不能容忍,所以承銷商的做市價里面將透出發行人極其重要的信用風險信息。如果每個債券做市商都按照自己可承受的價格報,這本身就是最新評級信息。券商承銷的越多,所負擔的報價包袱越大,沒有水平就玩不下去,水平高的自然就顯出來了,F行承銷制度貌似嚴謹,但實際漏洞太多,承銷機構在好賣時哭著喊著都要進來,不好賣時就耍賴皮了,最后基于種種原因,就讓它跑掉了。建立承銷商做市制度,承銷商要報價,誰不做市就把誰清理出去,這還有利于控制企業債發行過熱。 提倡企業債多用招標方法定價。市場比較復雜,如果沒有足夠視點,靠大家盲人摸象很難。因此,在價格不好確定的情況下,用招標的方法能夠集思廣益,將內在風險揭示出來。這幾年,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十幾萬億元債券的一級市場招標價格對債券市場起到了燈塔作用。最近鐵道債的成功招標發行再次證明,招標的方法挺好。價格如果放開怎么會流標?凡是招標發行居然還流標,一定是價格上有手腳。 證監會、發改委要解放思想,不止允許幾十家券商承銷,也完全可以讓銀行承銷企業債和公司債,當然對 等數量的證券公司也要有資格承銷等比例數量的企業短期融資券。 企業債市場潛力巨大無比,我們還在起步階段。證券公司擔心銀行有很多天然優勢,可能會出現不平等競爭。但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協調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可以根據年度發債總規模,給銀行、券商分配各自的承銷額度,從而既能夠實現共贏,又能夠有適當、合理的競爭。券商在保住既得利益的情況下讓銀行來做,市場做大了,皆大歡喜。 30年改革開放我們已經探索得很清楚了,企業債行政審批制和所謂的核準制等 等走不下去。那么怎么辦?我們向市場經濟過渡,但是向市場經濟過渡要尊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找到一個好的過渡方法。備案制怎么做,簡單照搬西方的備案制,市場可能出現一個大的真空。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放開,大家誰都不用審核就可發債,可能一下子行不通,因為現在信貸正在緊縮,忽然一下子放開就亂套了,烏龜和蝦米全來發,最后就是天下大亂。即使發的每個公司債都是好的,但是發行總量超了,和宏觀經濟政策也不匹配。 現在信貸還是有總量控制,因此每年企業債也應定個發行規?偭,企業愛發債也好,借貸款也罷,悉聽尊便,反正總量就是這么多。發債規模具體落實到有承銷資格的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頭上。按承銷機構上年的承銷完成量、做市情況和信息披露工作的綜合排名分配本年的承銷額 度,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承銷商愛承銷大企業或小企業、民企或國企隨便,什么時間發隨便,反正就是年內有效,自己看著辦。這樣總量就不會失控,不會對宏觀經濟造成總體沖擊。 額度管理有點像計劃經濟,但沒辦法,我們要面對現實。當前,融資尚屬稀缺,不能一下子完全放開,這無法回避。既然無法回避,就需要善于利用。 把權力給券商,他們會很珍惜,本能地會選擇好企業。但企業好壞不應單純以規模來判斷。很多小的企業非常有創新性和成長性,如果被扼殺,就沒有微軟,沒有比爾·蓋茨了。我們有這么多智者、能人,盡可放手讓他們去創新,不必管什么大企業小企業,將總盤子控制就完了。當然創新最后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不能標新立異,嘩眾取寵,要讓市場有平衡機制,如果傷害發行人和投資人的共同利益,那不是創新,是破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