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經濟發展需要對經濟規律深刻理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8日 09:32 新浪財經 | |||||||||
由人大經濟學院、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系列之二——現代經濟學教育:共性傳承與個性彰顯研討會于3月18日在人民大學舉行。圖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 由人大經濟學院、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系列之二——現代經濟學教育:共性傳承與個性彰顯研討會于3月18日上午8:30-12:00在人大明德主樓舉行。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以下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演講實錄: 斯蒂格利茨:首先我想提及的是,中國經濟轉軌之后,經濟成效是顯著的。過去發生
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需要中國的經濟政策不斷演變,更需要對經濟規律,經濟原理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然而增長背后的問題是很明顯的,現在的自由市場不僅是由市場的意識形態形成的,同時還受到利益集團的趨勢,所以市場并沒有使社會得到普遍的收益,比如一些利益集團,通過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制定僅有利于自己的游戲規則,競爭方式。其次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對于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關注甚少。例如:環境保護,第一次收入分配等。在美國雖然相關機構對于自有市場進行監督,看似是自由市場的背后,稅收漏洞有蔓延的趨勢,有關補助金,有關對環境問題出臺的政策逐年增多。 對經濟學知識展示的理解很重要,例如社會上對于利己問題的爭論,這些爭論往往建立與自己設計的市場經濟框架,在理解的同時分析利己問題對于社會總福利的促進。 在中國經濟學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每個人更好的掌握,抓住經濟轉軌所帶來的契機,以及及時應對經濟轉軌發生的巨大變化。但是經濟學的學科教學應該反應出當代社會問題,例如 異國的時尚,不同國家的特色,不同的時期,失業期,通貨膨脹期,經濟增長期。但是經濟學的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經濟學教學很難跟上時代的腳步,無法聯系當代實際的問題,因為在選擇教科書的時候,學生僅僅是一個學生,而不是消費者,不存在利己的因素,因為書是授課老師指定的,在授課時,教授會選擇傳授他們愿意傳授的知識,而且在授課的同時,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太慢。而且對于社會問題關心也是不夠的,像環境,全球氣候性變暖,像全球化對于發達國家及欠發達國家的挑戰,對收入分配帶來的影響,以及全球化概念提出的背景。還有技術變遷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包括我自己寫的書,大多教科書對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分析都是不足的。 經濟學的教學同樣也沒有及時應對經濟科學的改變,沒有采用例如信息不對稱及信息不完全理論來解釋市場為何不能有效運行,及其中的信用和公平因素。同樣也忽視了金融機構在經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對于最新的經濟學理論也會略了解釋。比如獲得2002年諾獎的行為經濟學理論,博弈論等等。 經濟學課本在敘述經濟學知識的同時,與現行的政策有很大分離,對社會問題,例如失業問題,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經濟問題,東亞及全球金融危機都沒有充分的說明。 下面我想談談在經濟學教育界發生的重大革新,其中最大的當然是1948年薩繆爾森所創的經濟學教學方式,在他之前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建立在充分就業的假設前提下,美國大蕭條的發生使得他認識到充分就業假定的錯誤,于是他引入凱恩斯經濟學的貨幣,失業分析,并運用新古典主義綜合理論,并解釋了政府在控制充分就業時所扮演的角色,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學方式在當時的經濟學教學領域得到一致認可。 到了20世紀70年代教科書變得雜亂無章,這也反映了當時經濟學教學的混亂,教科書往往采用不同政治觀點和意識形態來對經濟進行分析,其中一些繼續采用凱恩斯關于失業問題的分析,一些更多的關注通貨膨脹,一些更多的關注市場失靈,其他人更多關注市場取得的成就及政府的局限性,另外也有人提到了不公平的問題。 那這里我就提出經濟學教學的第二次革新,那就是我自己和沃爾什寫的教科書,我們通過運用綜合理論,以前市場被認為是微觀的問題,而我們結合微觀和宏觀理論一起解釋在什么情況下市場運行良好及何種情況下市場出現失靈,我們的理論也是建立于現代關于市場失靈的理論,像阿羅-德布魯的一般均衡原理。同時采用信息經濟學及技術嘗新方面的論斷對一些主要概念的含義進行解釋。 那么我們的教科書主要是強調技術創新在當代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強調金融系統的作用,曾經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MM定理的提出引起了人們對金融的關注,但是該模型的卻告訴大家金融是不重要的,當然我們知道,也就是我在書中解釋的那樣,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金融仍然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們強調政府監管的作用,同時將全球問題和經濟分析結合起來,而不是僅僅將經濟學看作是一個話題,尤其是結合對中國在經濟學轉軌中的成與敗特點的分析,對市場經濟轉軌做出清晰的論斷。 那么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授課方式呢?首先我們應該向同學們介紹經濟學中的主要概念,專有名詞和經濟規律,以及科學研究方法,然后解釋經濟學中為何存在不同的爭論,不同模型的引入都是來源于不同的經濟學假定,以及各家的經驗主義臆測,這些都造成了經濟學理論的分歧。另外要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法律,條例,準則,弄清如何以及為何中國經濟與其他經濟體大相徑庭。也就是分析市場的優勢與其局限性,政府從中起到平衡作用,回顧歷史給我們提供的經驗,思考不同的市場形式,亞洲、歐洲、美洲諸國政府所起的推動市場運行的作用,同時重要的是要多指導學生運用經濟模型評估現行政策并針對眼下的經濟需求設計有利于一國經濟發展的新政策,另外要積極組織討論,例如對于中國在東亞金融危機時做出的反應,中國十一五計劃等等。 下面我要介紹幾個經濟學教學中的幾個事例,第一個我要談的是自由貿易對于社會總福利的促進。在介紹這個經濟學現象時要解釋共同優勢交換的理論,同時關注貿易所產生的不同結果,另外對于限制干預下的新興產業和新興經濟的進行分析,而對于一些優秀的同學給予新的思考,思考風險上升所帶來的后果。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對政策提出質疑,自從中國加入WTO,如何提升本國技術,來保護農村經濟與西方受保護農業的非公平競爭,以及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之后,各部門經濟如何在銀行貸款。 第二個是有關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問題,首先要分析西方政策中意識形態及利益因素所起的作用,經濟理論運用信息不完全和不完全風險市場,指出市場波動將給經濟帶來巨大成本,并結合微觀與宏觀的經濟理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現行政策。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樣要就中國如何推進資本市場自由化提出問題。 最后我要提一下知識產權問題,其實知識產權問題類似于壟斷,往往給經濟帶來巨大成本,使經濟變得無效,或者帶來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后果,例如,藥品市場價格過高,市民無力承擔等等。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一寫關于侵權的事,就拿我自己寫的書來說吧,我曾經就在臺灣發現了盜版,我其實也很愿意他們盜版翻譯我的書,但就在不久之前,我收到一封信,信上要求我為他們的書寫序言,我倒是挺愿意的,但是出版社不肯呀,哈哈。 所以說發達國家對于知識產權也有嚴格界定,比如對于健康的服務是義務的,并規定專利權在濫用下是無效的,另外在一些壟斷金融機構,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融資手段,以及其他一些,創新,研發的體制。同是也要考慮以下中國在十一五規劃中如何制定新型獨立的創新機制。 說到這,我們也應該看到,經濟學教學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出于經濟轉軌階段,諸多經濟問題層出不窮的國家,所以中國經濟學教學更不應該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對于我們有限的知識,我們不僅應該傳授同學足夠的經濟原理,經濟現象,可學的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教會同學如何學習,為學生敞開一條通往知識大門的道路。 譯者:沈小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