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2005全國企業文化年會 > 正文
 

第四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專家對話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10:01 新浪財經

  主持人:;蹮(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管理宣傳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

  專 家:王成榮(北京市財貿干部管理學院教授)

  黎 群(北京交通大學的副教授、博士)

  管益忻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趙 曉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

  媒 體:新浪網、中華工商時報、中國經營報、中國企業報

  對話話題

  一、中國企業成長的最大障礙是文化嗎?

  1、華人圈少有大企業是否與文化有關?

  2、文化是當下中國企業遇到的最大障礙嗎?

  3、中國企業與世界企業的全面競爭需要不需要全面西化?

  4、日本和西方企業文化對中國企業有什么樣的啟迪?

  5、如何看待企業文化的本土化?

  6、中國企業可資借用的大文化是什么?

  二、企業文化有沒有評價標準?

  1、企業文化需不需要以一統文化為支撐,能不能鼓勵多元?

  2、企業文化的誤區與盲區何在?

  3、企業文化與社會主流價值觀

  4、企業文化的西方化、國際化與民族化

  5、企業文化評價要打造新主流

  ;蹮睿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支持的“第四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將于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是我國企業文化理論界與企業實踐者的年度大會,是近幾年創辦的重要年會。年會有兩個重頭戲:一個是表彰“2005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獎”,發布“2005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十大優秀案例”,它們是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就的最高榮譽,展示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發展水平;另一個重點是企業家與專家高層互動論壇,它匯聚企業文化的前沿理念和方法,傳達企業文化的發展趨勢,是企業文化探索實踐的風向標。

  在第四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開幕之際請來專家,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文化是中國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祝慧燁:兩位世界銀行專家前幾年到中國來,特意點名找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跟他談什么?當時國家經貿委在推大企業戰略,而世界銀行的專家認為中國文化很難產生大企業。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全球范圍來考察,華人世界容易出現家族企業。您認為文化是當前中國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嗎?

  王成榮:我覺得中國企業成長障礙很多,其中文化障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障礙,不能說是唯一障礙,可能這種說法不太正確。從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看,中國企業成長速度很快,也表現出很大的活力。但是下一步,能不能再做大做強,學術界、企業界也提出很多的疑問。前一段時間,我們總結中國企業發展規律,大概二十年為一個周期:三、五年企業看技術,看營銷,邁這兩道門檻,尤其民營企業、鄉鎮企業起家的時候,第一步技術檻,第二步營銷檻,第三道檻:十年八年看管理,如果沒有一套科學管理體制和制度,這個企業維持不了長久。

  企業發展十年以后,靠什么?從企業發展的規律和經驗看,就是看他有沒有一個長期的發展戰略,有沒有自己主動的方向和戰略重點,F在我們提出中國新生的企業發展了二十年,能否再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這是關鍵問題。

  比如不少民營企業說國有企業的那套方式不行,但是民營企業不能高興太早,開始起家時,民營企業的方式往往與市場有親和力,艱苦奮斗,白手起家,家族成員非常團結,而且敢于借助外力。現在有些民營企業做大了,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家族成員也開始鬧不團結了,不敢用外人了,總怕自己的財產流失,技術流失,沒有長遠的眼光,這種情況占了上風,這時,企業不沖破這種格局,下一步發展就很困難。

  ;蹮睿耗f到民營企業的成長方式,家族制可能制約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王成榮: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中國企業文化根植于中華民族土壤之上,中國農耕文化本身有很多缺陷。尤其是中國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由于受農耕文化的影響非常之大,必須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比如說誠信問題。有人總說中國文化中在人格修養和文化根基上,把“信”強調很重要,不會存在不守信用的問題。其實我們的“信”的真正內涵和發達國家以及現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信用,不是一回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是普遍主義的信用,不管對誰進行交易都要講信用,這樣才能維持信用。我記得原來費費孝通老先生曾經研究中國社會,他就說一個人生活在一個中心,是有圈子,叫等級差別系列。他說就像一個平靜的湖面上投進一個石子會產生波紋,離石子最近的波紋最高,到最后就越來越看不見的。人的關系也是這樣:人的關系一層一層展開,人的信用一層一層展開,離自己最近的肯定是講信用。信用等級是隨著人際關系逐漸淡化而淡化的,不是平等統一的概念。所以中國的信用文化要重構,必須打破原有的簡單的信用文化基礎上,把真正市場經濟的信用建立起來,這個任務非常艱巨?梢娢幕萍s是方方面面。

  黎群:從整個經濟形態上來講,中國的封建年代農業經濟的時間很長,王教授也談到了這一點,即農耕經濟根深蒂固。在由農業化轉向工業化這種經濟形態轉變過程中,原來已有的經濟形態所沉淀出來的文化,對新的經濟的發展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障礙。從宏觀層面來講是這樣一個情況。

  ;蹮睿簭暮暧^層面上說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經濟發展,對企業發展,尤其是在價值鏈方面所產生影響的因素。要形成一種好的適應成長和做大的文化,從微觀的角度看,現階段企業文化建設主要面臨著哪些問題呢?

  黎群:微觀上看,第一點很多企業還都不能很正確認識企業文化,到底什么是企業文化,很多企業搞不清楚。所以中企聯連續幾年的工作,我想確實對推動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很有幫助。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文化本身的形成規律來講,也決定了它是一個工作量很大的事情。文化特別是一種新的文化要素,總體上來講,是創新大于繼承的。一個企業的文化,不僅僅把一種新的文化要素提煉出來,很重要一點把它很好的宣傳、貫徹,轉換成制度,逐漸轉換成人的自覺的行為。普通人從不知道到知道,到有親身體驗,到真正變成自己內在的文化,這是一個逐漸的長期的過程?梢娖髽I文化建設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這也是障礙的一個方面。

  另外很多企業在進行文化管理,文化建設過程中跟戰略和管理是脫節的,特別是戰略脫節。很多企業由于對文化的本質認識不是很深入,所以可能比較滿足于從形象的角度來講,可能從文字角度來講來提一些,這個和企業的發展戰略是脫節的,和企業管理是脫節的。這種文化必然決定了不可能將來變成真正的企業的一種文化,可能只是一種小范圍的一種文字。那么它可能是小部分的一個東西,從這些方面來講,從微觀角度來講,我想確實從中國企業的可持續成長來講,這種企業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做得不好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蹮睿簜鹘y觀念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們企業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黎老師提到企業文化特性決定了其工作量是很大的,剛才王老師又談到民營企業的家族觀念,這樣的問題如果以歷史和國際的視野審視,會有什么啟發?

  王成榮:比如,有些企業存在著小而全大而全的問題:“肥水不流外人田”,凡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中國零售業革命期間,哪怕搞三家小店也要搞自己的職工學校,配送中心,這是制約中國企業做大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日本伊藤電話堂是世界五百強,非常大的零售商,有自己大的百貨商場,但是它的很多業態都是沒有自己獨立的物流,而借助第三方物流實現;這么大的企業,沒有獨立的培訓體系,沒有獨立完整的情報系統,而都是借助社會力量實現。什么叫借力,這就是大生產的思想。

  談到麥當勞,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早有一個歐洲人認為美國的麥當勞搞得很好,在歐洲開了一家店,生意非常的紅火,后來因為麥當勞需要大量的牛肉,這個歐洲人就覺得做牛肉生意很賺錢,因此騰出一部分的精力去做牛肉生意,后來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養牛也賺錢,又騰出精力養牛,后來這個老板什么也沒有做出來,到現在為止,它的后代只是一個小小的農場主。沒有做起來是因為什么錢都想賺,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中國企業深思的。

  再說到耐克,耐克幾年前在世界沒有一間自己的工廠,就是兩頭一頭是研發,產品的創新,光耐克一雙鞋集中了世界六個國家的頂級專家。集中了世界優秀的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它它的整個營銷體系中間生產過程全部虛擬化了,虛擬經營這樣才能做大,我覺得從這些例子看,中國企業之所以做不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虛擬?傁胍粋事情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做才是自己的產業。實際上今天你這個企業做的就是一個流程,真正經營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資源你能夠集中到你的生產鏈上來就可以了,這就叫企業再造,流程再造。

  企業文化的導向、激勵和約束作用

  祝慧燁:剛才各位專家紛紛談到了文化對企業發展的制約作用,他關系到一個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問題,企業文化制約到了企業的發展方式和經營方式,比如家族企業,我想請教一下幾位專家:企業文化究竟還有哪些方面的具體作用和功能呢?

  黎群:我想先從企業成長目標說起,企業成長的目標很多元,比如企業規模,企業效益,企業的主導產品的質量,企業的品牌,企業的市場份額等等。針對這些目標,障礙也是多元的,原材料的障礙,技術的障礙,管理的障礙和體制的障礙等等,而文化問題當然是企業可持續成長重要因素,這個因素做得好就是你的一個推動力,做得不好,就是你的一個障礙。一個企業要能夠持續發展,需要有一個好的動態的戰略管理,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來進行一些很好的調整。再比如從戰略管理來講,一個企業的戰略雖然是由高層制定的,但是這個戰略要實施,還得靠全體員工。在這個執行過程中需要有一些支撐,很大的支撐就是文化的支撐。

  首先,企業文化具有很好的導向功能,在企業的文化管理的引導下,有些員工能夠很好很快地認識到企業的一些使命、企業的遠景、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企業的一些基本戰略思路,這些人能夠比較自覺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奉獻。也有一部分人由于認識水平或者時間問題不能盡快的認識到這些問題,這樣通過很好的文化管理就能夠形成一種輿論一種氛圍,去引導這部分員工充分認識到上述問題。

  ;蹮睿赫f到這我想起了海爾。海爾提出的目標是要進到世界五百強,所有海爾人都認識到這一點:要達到這樣戰略性的目標。在這樣輿論的渲染下,其他人也會逐漸認識到這種目標,盡管剛開始的認識不一定很深刻,但是員工會不自覺這樣去做,這就是您說的文化的引導功能。

  黎群:確實是,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海爾的做法就是充分發揮了文化的引導作用。其次,文化在企業里有很重要的激勵功能,這種功能是針對人的本性來講的。人的需求其實不是單一的,一方面人們追求一種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在財富之外,人們有一種精神的追求。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講,有物質的成分,也有很多精神的成份,包括人們的這種尊重的需要,特別是最高層面的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等等。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可能強調精神鼓勵,忽略了物質利益的需求,到了市場經濟初期,我們又過分強調物質的刺激,給獎金,給很高的待遇。文化的管理有很好的激勵功能,一方面是物質方面的激勵,我們看優秀的外企,工作環境,薪水等等都很好的,另一方面他們也重視精神的激勵,包括使命的認同,團隊精神,這些都是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

  第三,企業文化具有很好的約束功能,而且是一種全方位的約束。西方管理認為人很懶惰,需要鞭策和約束監督,任何人都有基本的一個本性,人有一種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即隨機應變投機取巧,為自己謀取更大利益。舉個例子,咱們剛剛過去十一黃金周大家可能出去旅游,你可能在途中要去吃一些瓜果,一些果品,從人的本能來講,肯定希望把它很快扔出去,能很輕松的繼續旅行。但是為什么沒有扔呢?可能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嚴格的制度約束力,比如抓住以后會受到很高的罰款,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道德水準比較高,你認為隨便扔會破壞環境,但是人的這種本性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帶著一大堆的廢棄物很不舒服,誰不想輕松一點。但是在企業里,如果每個人都有這種行為傾向,一旦變成現實,就不利于集體的利益,企業的發展,就需要對它進行約束。一般是靠制度來約束。但是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制度很難完備,另外你要使制度能夠真正起作用,還要監督它執行。因此在企業里,除了正式制度以外,還需要非正式的制度,這種非正式制度我們講就是企業的文化,通過很好的文化管理建設,在企業里形成很好的文化氛圍,這樣在企業里面,盡管可能人家監督不到你,制度可能有一些方面沒有寫的很清楚,但是在這種文化觀念下,你會很自覺的去杜絕自己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就像信佛的人,他們信一種理念,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他們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機會未到。文化的這種約束是一種沒有死角的、全方位的約束。

  傳承與創新——中國企業的現實選擇

  ;蹮睿簞偛拍劦轿覀兊膫鹘y的信的觀念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是不一樣的,您也說到我們要轉換觀念,培養大生產思想和流程再造的觀念。那么在中國企業與世界企業的競爭過程中我們需不需要大量引進西方的東西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王成榮:文化是在交流過程中的,學習吸收也是本身的一種創新。中國企業文化在建構過程中,創新與繼承可能還要重要。一方面要傳承中國好的文化,F在有些企業談到說我們現在搞市場經濟,中國過去的東西完全不行了。這個說法也是不對的。七十年代以后,亞洲四小龍經濟興起,尤其日本經濟出現奇跡。日本不能說是完全承襲了中國的文化,但是從唐宋開始中國的儒家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就很大了,如這個“人”字,到日本演變成忠和誠,成為他們的家族主義的根柱。咱們的哲學大師張代年先生曾經說過,儒家對市場經濟帶來的惡劣的競爭,對自然的破壞,人與人之間敵對等現象起著完善作用,儒家最早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人文合一,人和自然如何保持和諧。儒家講的和諧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以后,就產生新的觀念,實際上競爭合作本身是儒家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有效融合的結果。

  所以我覺得在市場經濟逐漸發展過程中,需要儒家文化。目前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更多的市場經濟來沖擊,需要更多的是市場經濟的倫理,所以我認為這個時候創新可能比我們的傳承更重要,將來需要創新和傳承很好結合。我認為中國企業仍然能夠做大,但是做大的前提,需要體制上的沖破,即沖破過去所謂的行業封鎖,部門封鎖,企業之間的這種東西,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來辦事。

  還有就是要沖破中國過去小生產的文化的束縛,沖破這種家族的意識的束縛,把大生產的“借力”觀念和生產過程的虛擬概念引進進來。還有就是要徹底摒棄那種封建世襲的東西。比如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現在兩個兒子還是很有競爭力,但到底還是李嘉誠聘請到一位真正的CEO,真正的職業經理人還是交給外人來管。王永慶都87了,還沒有退位,底下7個子女,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看看最后交給誰。王安電腦,當時在鼎盛時期敢和IBM提出抗衡,王永慶到年老的時候,不聽其他董事的勸告,把自己無能的兒子推向寶座,三年以后王安電腦銷聲匿跡,這也是華人的一個教訓,那種封建世襲的東西真正要不得,所以我看我們企業的發展確實在文化上有障礙,但是突破這一條,中國的企業是可以做大的。

  宗教、經濟、政治、文化四位一體——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啟迪

  ;蹮睿黑w曉博士對宗教、經濟、文化的關系有過深入思考和研究,就中國企業進一步做大,文化資源、精神資產夠不夠的問題,文化能力的問題,你還堅持原來的觀點嗎?

  趙曉:我先談一點我個人怎么進入這個話題的。我原來搞經濟學的,對文化極不感興趣,而且非常抵制。而且我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夠產生道德,即道德是內生于市場的。好比一個國有企業服務態度各方面很差,在我們看來不太講道德,如果變成競爭型的新企業以后,服務態度改善了,其實并不是他們的道德比別人更好,而是逐利的態度使其改善了態度。我個人的變化是從我對美國的考察開始,我帶著中心的問題:中國的市場經濟和美國的市場經濟究竟有什么區別?我發現不是在它的發達程度——美國比中國發達,中國會逐步趕上去——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財富差距,也不是金融方面,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比較中美市場經濟差異的地方,我發現最大的差異就是美國到處有教堂,在中國基本看不到教堂,北京只有六家教堂。我當時就想,美國人不會吃飽了撐著,這么多教堂對市場經濟到底有什么影響,尤其在波斯頓拜訪了很多人,觀察了他們。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有教堂市場經濟和無教堂的市場經濟,三年前寫的。這是從市場倫理的角度和道德的角度來比較不同國家東西方的市場經濟,通過這個角度來發現中國市場經濟變革中的一些問題。

  ;蹮睿好绹慕烫脩撌撬麄兊奈幕凶钣刑攸c的,布什在清華演講的第一句就是“超過95%的美國人是相信上帝的”,大部分人都是基督教徒,這是他們信仰生活的核心。那您通過比較發現了什么,東西方的市場經濟在市場倫理和道德角度有什么不同?

  趙曉:這就要說到市場經濟能做什么的問題:第一市場可以教你不偷懶,它是競爭體系。沒有計劃經濟的那種吃大鍋飯。市場經濟逼迫你去勤奮干活,這是它的特別大的好處。另外市場經濟有一個價格發現功能,是要效益的。市場經濟可以教你說謊,經濟學說:我為什么要騙你,因為下次不和你打交道了。我來中企聯我根本無所謂,我今天第一次打交道,以后終身不見,那可以態度很傲慢;如果說以后固定在這開會,那么這個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兩個利益相關主義者,從它的長久利益考慮會講信用,也會對人比較好比較客氣。而恰恰市場里很多的行為并不是都是重復駁議的,有很多是一次性的行為。

  第二我們知道市場里充滿了信息不對稱,只要存在信息不對稱,在市場交易行為中,委托代理過程中,就會出現責任不對,激勵不相融,我的激勵和你不一樣,我們的責任和你的責任不一樣,最后就會出現坑蒙拐騙的現象。我們看到市場經濟有一個價格發現功能,它能夠教人不偷懶,但是并不能教人不害人。進行排列組合后,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簡單的結果:市場經濟有可能會教人勤奮去撒謊,勤奮去害人。這類似于

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很多人會說,我靠制度解決它,剛才黎群老師也講了,制度永遠不完備,另外把制度搞得很完備,根本不核算。還有一點很多人不了解制度,制度絕對不僅僅是紅頭文件,絕對不是一套成功的法規,制度包括習俗和人們的內在道德約束。美國的教堂對美國產生什么影響,對他們的市場經濟產生什么影響,我當時就發現,美國的教堂是天天教人不撒謊,天天教你不害人。從理性角度來講,其實很重要一點要求你去愛別人,而不是害別人,要求你講誠信,而不是撒謊。

  所以,我就發現美國市場經濟是三位一體,就是經濟是一體,上面有一個憲政制度,后面有一個強大的社會支撐。這種文化的支撐,它和經濟政治文化是一體,而我們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是這樣,我們改革開放從思維來講比洋務運動沒有任何進步,我們今天有了和平發展所謂世界主流的發展環境,有機會讓你搞改革開放,洋務運動讓你沒有條件搞改革開放,我們搞了這么多年,我們的基本思路,就是市場經濟這東西挺好,我要這個東西,搞到一定程度,我們發現市場經濟背后需要一個憲政制度做基礎。我們市場的轉型在中國可能僅僅是第一,第二建立一個大的公正的起點基礎,第三求要市場能力的支撐。我主要研究經濟和文化的關系,而且我也相信中國的市場轉型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憲政的轉型,第三步就是文明的轉型,如果中國人還是傳統的中國人,過去很多毛病,一大堆問題,你絕不能可能適應今天的經濟發展,你的精神資源是不夠的。

  體制與文化:有孰先孰后的關系嗎

  ;蹮睿杭热蛔诮虒γ绹约拔鞣绞袌鼋洕兄@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說體制與文化存在著先后的問題呢?二者的關系如何呢?

  趙曉:宗教對美國的市場經濟影響很密切。我剛才講的三位一體,事實上可能相反,我們看到市場經濟那個東西是一個蘋果,我們看到又紅又圓這個蘋果很好我們要這個東西,后面我們發現蘋果長在樹上,就叫做憲政,美國有一套很好的憲法,我們發現這個憲政,大紅蘋果是長在政治法律這個樹上,再后來我們發現蘋果樹的種子長蘋果的,我告訴你中華民族前期沒有開放,再過一千年兩千年,完全演變不出美國那套制度,美國那套法律制度,就像宇宙大爆發時全部有,到現在沒有什么太多的變化。這個只能說明制度在某些情況下,它并不是漸變的,并不是說我低級制度演變成高級制度,不太會發達的制度會演變成發達制度絕對不會。可能它是因為有那個種子,那個種子能夠長出蘋果樹的種子能夠長出蘋果樹,蘋果樹長成蘋果。這個種子就是馬克斯韋伯說的有了這么一個東西,才有了那么一個東西。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知道市場經濟很多人認為比如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把市場經濟認為是掙錢,這就是有市場經濟意識,到后面我們發現市場經濟是交易經濟,人和人之間進行交易這么一種東西,后來我們發現是法律經濟。其實這里面這個認識都不完全,實際上市場經濟要求是一個什么東西?有兩個基本要求,第一點要求你必須要有這種理性無限的去擴張你的視野的東西,必須要有這么一個動力機制,第二點就是市場經濟不是一般的交易,要求完成公平的交易。

  中國歷史就有交易,但是問題在于沒有公平的交易,所以這不叫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必須這兩點同時具備,這個社會才會出現市場經濟最初的模樣,中國社會沒有這兩個模樣,基本上永遠不可能出現,所以人們總在探討,其實很簡單,沒有基本的這種理念的基礎,這兩個東西都是在中國不可具備的。馬克斯韋伯講到這兩個東西最早在新教徒那里的,他們認為做事情不是為自己,是為上帝,他們認為你的車間就是你的教堂,你只要把你的工作做好了,把你的事情做好了,你就是榮耀上帝,你是為上帝所做。德國是新教徒出現最早的地方,他們的跳槽率很低,不光是企業家,普通的工人也是一樣,哪怕我是螺絲工,沒有關系,我可以是天底下最好的螺絲工。工作沒有高下,只要盡心盡職去完成你的工作,在上帝面前是一樣的。我做一個螺絲工每年只掙兩萬,你是比爾蓋茨,但是我們在上帝面前是一樣的,我只要好好做我的螺絲工,我們在上帝面前的榮耀是一樣的。這是一種最早的職業精神。

  既然你是為了榮耀上帝來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自己,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禁欲,而不是貪欲。你必須克制自己的資望,不能吃喝嫖賭,還不能偷懶,第三不能坑蒙拐騙,所以最早的交易發生在新教徒自己內部,外人不相信你,但是我相信你,我們都是一個教會的。所以我們之間彼此做交易。外人如果要加入,要和我們一起做交易,雖然你跟我們信仰不一樣,我們要求你遵守基本的規則,這個基本的規則是什么什么東西,這就變成了法律的制度,包括今天WTO協議,中國人不信上帝沒有關系,你也想加入,也行,就要遵守這個規定。

  企業價值觀——與市場應變機制的盲區

  祝慧燁:我想到小平對撒切爾夫人說的話,小平講了兩個不可以討論,一個是主權不可以討論,一個是97年不可以討論。張瑞敏的海爾也有一個是不可以討論的,就是張瑞敏堅決捍衛企業價值觀,別的價值觀不允許侵入它。您能談談中國企業的企業價值觀嗎?

  管益忻:林毅夫認為,價值觀也是制度,而且可能是所有制度當中最頑強的。最近我在北大講過一個觀點,就是杜拉克說文化不可以改變,實際就是講韋爾奇說過的,企業價值觀不可以討論的,價值觀不可以改變。多年來,中國人有一個國家至上觀念,尤其是搞了公有制以后,這個崇拜變本加厲了,公有制帶來的文化影響,如果說經濟改革有了相當大的進展,但是文化的推進遠遠不夠,直到現在總有人認為國有企業是高尚的,為什么?把企業等同于社會了,秦始皇那時候就是國有制,無論如何不能這樣看,國家再小的事都是大事,把國有制看成賈寶玉脖子上的那塊石頭。

  我們非常有必要探索我們這個市場機制文化層面。比如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的問題,是不是有文化含義。王府井倡導:真善美愛,如果是講真是講經濟價值,美是美學價值。價值鏈每個環節上都有五到六個字,你比如講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你研發也要講,所以這個問題可能將來價值鏈,當然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還有一些問題,我們對孔夫子還有很多的要研究,我們要研究階級斗爭對我們帶來的影響,階級斗爭的理論可以說深入人心的。它這個深入人心還不光是馬克斯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將來對孔夫子的歷史評價還有一些改變。我想為了迎接全局化的到來,更應該講一些孔夫子的思想中可以和西方對接的方面。

  趙曉:管老師說的這個,有兩點特別對,孔子的東西一直被反,但是反不掉,人類優秀的文化不可能被反掉。不僅孔子是這樣,其實基督教也是這樣。西方曾經也有類似這樣的,當時羅樹寫過一本書我為什么不信基督教,隨著科學的來臨,基督教很快就沒有了,這個非常有諷刺意味,人們把羅樹的故居買下來,在那里印圣經,人們說墳墓早就挖好了,悼詞念了很多遍。孔子也是最后念了很多遍的悼詞,毛澤東上墳,說明它還是孔子的門童。優秀的文化你很難抹煞,是存留在人們的心中。

  這個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不要干預。我們什么都認為應該是國家來做,其實不是。西方的教會是一個社會,西方沒有民族國家,

羅馬帝國崩潰以后沒有國家,有教會有社會,不是靠國家不是靠政權,靠社會,西方社會一開始出現的就是制衡,很多事情不是政府做的而是社會做的。生產、商品競爭性領域政府要退出,還有很多無形的領域政府應該也退出,比如人們接受什么樣的價值觀,信仰這是公民自己的事情,應該交給社會,政府只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更多屬于個體行為,公民自己的選擇,信仰要自由,然后你這個道德選擇,包括孔子的那些,有人提倡你們去教堂,有人說你們去燒香拜佛,更多的應該交給社會,讓公民自己選擇。再往后改革,政府要退出無形的利益,權利,這些意識,這些東西逐漸完成創造性的轉換。構造新的支撐我們未來的新的精神資源。

  西方化、國際化與民族化——中國企業文化的結構之道?

  ;蹮睿簞偛鸥魑粚<乙舱劦搅瞬煌氖袌鼋洕怯胁町惖,比如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不同導致了市場經濟生存和發展的環境是不一樣的。那么對于中國企業現在的情況來說,應該怎么做呢?

  趙曉:到底今后應該怎么做,有幾種可能性,一種就像日本,從自己的傳統文化基因經過創造性的轉換,文化學家講的,能夠滋生它的文化,比如過去武士對將軍的忠誠轉換成員工對企業的忠誠。韓國現在基督徒的人百分之三十幾,日本主要是傳統的轉換,中國到底走什么道路,到底把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不是不可能。一種新的精神的動力,包括新的文化的約束下的運行規定。你把這個東西找到,中國的企業將來有可能做大,但是就目前中國的企業精神來講,目前我們面對的文化遺產這個狀況而言,是不足以支撐中國企業往前走的。但是這個問題是有可能解決的,這個問題的解決,一個就是管老師說的把自己的基因理清楚,第二向別人學習,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王成榮:中國到底是轉換還是引進,我覺得開放最大一個好處,不僅引入西方新的市場體制,使中國有機會拿中國自身的文化和國外文化進行交流對比,實際上我覺得到底是轉換還是嫁接還是怎樣的形式,在這種交流過程當中,這種競爭當中,生存下來的東西是最好的,不能封閉起來,就我這個東西非常好,只是拿別人枝節的東西來用,這個不行,必須全面開放,文化有開放的問題,文化在發展當中的逐漸斗爭遺留下來的。

  誠信、績效、變革與合作——存在的主流價值觀?

  ;蹮睿簞偛糯蠹艺劻似髽I文化、體制、社會制度等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那么企業文化需不需要一個統一的文化作支撐,企業文化能不能鼓勵多元化?企業文化要有一個主流價值觀呢?

  趙曉:我舉個例子,好比說中國很多企業現在最搞就是以產業報國為己任,這是長龍最早談的,后來聯想也談了,這是很核心的價值觀。我講了在中國可以這么講,一旦變成跨國公司,這個里面就可能有問題,憑什么印度人愛你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人去愛。但是我看到另外一個,比如說寶潔,寶潔我有一個學生分配在寶潔,我說你的工資多高他說三千多塊錢,比我很多同學的工資還低。我說你是不是要換一個,他說不換,他說我們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企業不是做產品的。而是做服務的。我就覺得很奇怪,寶潔就是生產產品。我說你們怎么做服務的。他說我們的管理者告訴我們,我們的理想讓世界變的更干凈。它的價值觀讓世界變的更干凈,不是讓紐約美國變的更干凈,而是讓世界變的更干凈。他就做洗發水,除了它工資養家以外,很重要認同不認同我的這個想法,認同就在這里呆著,不認同就走人。這個是我看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這就是造福于人類,造福于每一個人,最后也是一種博愛體現在這里。不是說愛某一類人,而是應該有更博大的為人類服務的理念。

  王成榮:這一點正是說中國企業做大做不大根據的一個東西,東方企業目前比較狹隘的,包括日本企業開始的時候也是把產品國籍說的很重要,怎么把日本沒有資源的島國推向世界讓大家認同我。在這個過程當中,認識到光有這個意識是做不大的,所以日本大公司逐漸擺脫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開始的時候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點為國爭光民族氣節也不行,但是一個企業走到這里,不突破這種狹隘的眼光也不行。

  趙曉:為全社會的人謀福利理想的追求,還有最基本的誠信的堅守。韋爾奇講了,他說我有一條路那叫直路,只有一條路就是直路,對我來講誠信不僅是商業競爭問題,就是我的理想和信念,就是我的生命。這些東西是和我一脈相承的。不是打在廣告給別人看的,對你的客戶上下游相關利益群體,我覺得這一塊非常重要的。

  管益忻:這里面有很重要的問題99年的WTO會議提出來制造業的服務化的一個問題,CMO就是市場總監先把拓展價值觀放在第一位,就是張瑞敏說的賣信譽不賣產品,賣文化放在第一位,賣產品放在第二位,我說的不是理論,好多大公司有眼光的都這樣做,還有就是已經沒有一個國家的企業,只要是大的企業都是全球化的,你說你不出國,別人進來你也是國際化的全球化的。

  祝慧燁:落腳點應該是在人身上還是企業本體身上。

  趙曉:我們講的都是企業文化。不是落腳在每一個公民身上。

  ;蹮睿浩髽I文化本身有一個最終的落腳點,有的企業幫助人的最終的價值,人的最終培養和造就,這里面是不是應該補充一個,就是人本。

  趙曉:不能簡單叫“人本”。這個人本是中國人說的。西方在什么時候出現過,西方在19世紀出現過,曾經強調人本主義,中國人相對的是官本位,西方的人本有它的含義是相對于神本,以神為本,以人為本曾經西方有一段提倡以人為本,但是很快西方人認為人就是有罪的,根本不足以以人為本。中國現在抓過來比過去進步,但是這個理念跟國際不接軌,美國總統講過一句話,美國從來不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是以神為本的國家,每個人都在上帝面前謙卑的低下了頭,人既有良善的一面,還有罪惡的一面。有限和無限的張力,通過這種張力來維持文化的平衡。萬科把這個拋棄掉了,王石跟我聊到晚上兩點多鐘,他說我們談人和自然包括周邊相關的一些和諧。

  主持人: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的討論其實還是剛剛開始。我們在做企業文化課題研究,推進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實施企業文

化工程,一開始從管理的角度切入,就是管理屬性的角度切入,后來越往里面走,這個東西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包括憲政,包括信仰,有待于持續討論,中國企聯年度大會,就是要讓社會更多人來關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促進社會文化建設。感謝大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