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會議講座 > 2005年世界貿易報告解讀研討會 > 正文
 

標準化與國際貿易:世界貿易的焦點實錄(2)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6日 14:54 新浪財經

  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于2005年9月5日在北京聯合主辦“標準化與國際貿易:世界貿易的焦點2005年《世界貿易報告》解讀研討會”。 以下為會議實錄:

  時 間:2005年9月5日(下午)

  地 點:華僑大廈二層宴會廳

  主 題:標準化與國際貿易:世界貿易的焦點

  李海清:我們下午的會議現在開始,標準化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與我們加工、包裝、運輸、貿易息息相關,今天下午我們要求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專家、代表闡述標準與國際貿易、標準與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下午將這些問題進行討論,首先請安佰生博士進行發言,大家歡迎。

  安佰生:謝謝李司長,謝謝在座的專家、領導,還有企業界的代表。給我出的題目是WTO標準化相關工作,我看到這個題目我覺得這個題目很難講,因為在WTO相關工作太多了,TBT、SPS的例會,還有雙邊的糾紛都是在WTO框架下進行的,比如中美商貿聯合會,都是與WTO相關的。另外大家還知道,在服務貿易理事會里,也開始服務貿易標準的談判。WTO標準化相關工作是相當多的。我這兒主要就是匯報一下WTO標準化的知識產權問題的進展情況。

  首先跟大家匯報一下提案的背景。標準化已經成為國際貿易標準問題,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應該說它的是與各個行業都有聯系,比如環境、通訊產業,無論從貿易量上還是ITC對各個國家的戰爭意義的角度,從目前多雙邊的一些糾紛的角度都日益顯示出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對ICT產業、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的重大影響,這是我們提出這個提案的一個重要背景。

  再一個可能跟WTO工作不直接相關,但是緊密聯系,標準中知識產權問題,也是目前國內管制的一個重要內容。像歐盟軟件指令,現在處在一個激烈的爭論之中,像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不是主管國際貿易的,但是從國內競爭、國內產業發展角度也對這個非常關注,在2002年就開始舉行聽證。另外,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標準委也在醞釀政策,標準化在國內管理、國內管制的層面意義是比較大的。

  我們這個提案工作的大體進展是什么樣的?首先從2002年,從貿易的糾紛當中,商務部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部長就有批示,我們根據部領導的批示開始做一些研究,也做了一些報告,這些報告直接上報到中辦和國辦。從2000年到2004年底我們一直在關注研究這個問題。到2004年底我們開始正式啟動內部程序,WTO談判的內部程序,主要跟各部門進行溝通,我們當時會簽了國內主要,包括質檢總局,科技部、信產部,會簽完了之后,報批部領導同意和WTO代表團同意之后正式提交WTO。我們是在2005年3月在WTOTBT例會上,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2005年5月份根據審議安排,我們正式提交官方文件。2006年在例會上從成員進行一些討論,這個討論主要是就一些澄清的問題進行工作,因為這個文件是政府文件,寫得比較干,很多內容還是需要進行澄清。11月份,可能我們就會進入比較實質性的交流。

  提案的文本無論中文還是英文,都可以在世貿司網站下載。提案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為什么提出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提出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清楚TBT協定要求采用國際標準,采用國際標準過程中會涉及到無法繞開的基礎知識產權。

  第二個,主要介紹現有解決方案,IEC、ITO還有其他區域和國家標準化組織,比如歐盟標準化組織,美國IEC他們現行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大體上差不多,都是遵循公平、合理、無期式的原則。這個原則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

  第一,標準中信息披露沒有約束性。有些不披露,有些披露,不披露到底怎么辦,誰來承擔披露這些信息的責任,這些都是沒有固定的說法,有些人說應該專利有人披露,有人說專利工作組應該尋找專利的信息,這些都沒有明確的說法。

  此外,有些人不披露,比如有的公司不披露戴爾公司的一個標準,事后才說我有專利,我收專利費。美國通過司法判決來個案處理,沒有作為共通性的解決方案。

  另外一個,合理、無期式,到底怎么算合理?怎么算無期式?這個大家沒有統一,也就沒法解決。比如現在2005年在網上剛剛出現的,美國博卡公司起訴高通公司,你違反了合理承諾。高通公司會說我是承認了合理,到底收多少錢才是合理,沒有一個界定。這是最根本的缺陷,你是遵守合理的原則,但是合理的原則是什么東西,沒有解釋。

  另外,救濟措施不健全,主要是因為職能所限制,像TBT沒有約束力,不像WTO有約束力。咱們中國制定的可能有一些實際作用,可能跟質監總局發文,有一些實際作用。有一個辦法就是撤銷,在現有合理的框架下,救濟措施需要解決。

  對知識產權標準進行討論的時候,要關注發展問題。有兩個方面的內涵,一個是發展中國家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是有劣勢的,不管從財政上還是技術上,不能有效參考國際標準,這本身就使它處于劣勢。另一方面在獲得采用標準過程中必要的知識產權,它也有技術上和財力上的局限,這兩個方面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這個提案主要內容就是這些。大家能看到這個提案基本上就是說,他說的一些面上的東西在談判過程中,在討論過程中,成員要把每個細節問題都要弄清楚,所以提出很多澄清問題,當時各個成員提了很多問題,我們大體上歸納了一下,主要有這么幾個問題,實際上也是把提案官方文本提得更透。

  第一個,知識產權問題到底是什么問題。我們理解,標準化是各方協商一致的產物,代表大家利益,是公共利益的載體。而知識產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這樣的話,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它的本質就是協調標準化對知識產權的需求,對知識產權依法進行保護,鼓勵創新二者之間的關系,以便制定效率最大化的目標。在這里面我們強調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知識產權應該給予充分合理保護,這是現有法律規定的,這是我們認可的,而且我們也毫不置疑的,首先給予知識產權合理的保護,同時在公共載體標準化,對知識產權特別核心知識產權的需求,我們要協調二者的關系,以便實現最大的社會福利、社會效益,這是一個本質所在。

  另外對于WTO成員來說,在WTO內部討論,他們比較關心談判的程序。我們是在TBT例會上審議里提出的,我們提出的理由,主要目標是提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以便更好來便利成員采用國際標準,真正實施TBT協定,所以應該在TBT委員會下討論。但有些成員指出,這個問題跟成員密切相關,應該TRIPs委員會下討論。我們是兩個都可以討論,如果有需要可以在TRIPs委員會下討論。

  WTO提出任何一個問題,肯定背后有一個產業的關注,你到底關注國內哪個產業,可能有些人會說,是不是TBT受到影響才提出這個提案怎么樣、怎么樣。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的看法是,首先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它是全國性的問題。在WTO里的確中國首先提出來,但這個問題并不等于說僅僅只有中國關注,美國也在關注這個問題,它的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在討論這個問題,歐盟也很關注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全球化,才需要全球的統一標準。這個問題是共通性的問題,而不是中國政府提出來,就只是為了保護中國的某些產業,不是這樣。

  第二,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如果存在沖突,它的沖突是體現在標準和知識產權所有人和使用者之間的沖突,這既包括發達國家跟發展中國家的沖突,也包括發達國家中間內部的沖突,因為它也有所有者和使用者,界限不是很清晰的,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發展中國家更多是標準和知識產權的使用者要交費,而發達國家更多是所有者和收費,更多還是有一定的界限。所以我們覺得在產業關注的問題上,產權沒有必要一定要搞清楚中國到底是關心哪一個產業,不像某個食品法規,它出臺就為了保護自己,中國提出這個提案,肯定有產業關注,但這個產業關注不是狹隘的,這個產業關注不僅僅是中國有,而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

  現在就是說,6月份會開完之后,我們基本上把這個提案面的事打磨掉,下一步會開展比較實質性的工作,這個在座的都很清楚,題目很新、也很難,所以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做工作,我們要和國內專家、國外人員共同來探討這個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以完全開放的姿態跟所有成員,發達國家的成員、發展中國家的成員,所有企業,中國企業、外國企業,所有人進行交流。目前我們是在官方上跟各個國家駐華使館進行交流,TBT雙方場合就這個事跟各個國家參加TBT代表團進行交流,我們還在今年5月份在友誼賓館舉行一個研討會,就是政府和企業代表,包括中國和外國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還跟美國信息產業機構,他們要求世貿司介紹這個情況,我們也很高興地做了這個介紹。9月8號,APEC知識研討在廈門要介紹這個提案。

  另外,我們也接受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邀請,他邀請人民大學和標準委、商務部跟他們一起探討標準化和知識產權的問題,這不是一個一般的學術研討,它是在斯坦福大學,但參加的人員、國務議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部長、司法部的官員,還有總統辦公室的人員,相當于司長、副司長,也有企業代表參加,我們都很積極參加這些會,向他們介紹我們提案的情況。

  另外,我們現在還密切跟相關成員商討關于下一步的合作計劃。另外我們積極尋求這個問題解決的技術方案,希望從基礎理論和現實性解決方案,兩個方面入手,更多請專家從基礎理論上多做研究,這個問題也比較新穎。另外我們想請有實際經驗的企業代表,像跨國公司、中國公司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比如我們跟跨國公司討論的時候,他們就說,我們不想承擔信息披露的責任,負擔太重。我們就跟他仔細討論,你到底應該承擔多大的信息披露的責任,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事情。在探討的過程當中,我們覺得有幾個問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現實披露上要做深入研究。

  一個是關于標準化公共利益和知識產權的私人利益之間的沖突,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協調。我們這個提案需要對這個理論有進一步澄清和加深。

  另外,在一些經濟學的分析上,原來知識產權保護的模型分析很少考慮標準化。現在在兼容性理論上,產生了一個網絡效應,使原來分析模型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就應該重新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我們相應制定政策。

  再一個也是技術上的難題,作為非物質產品知識產權的定價,這個問題也是學術上目前尚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學術上不好解決,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就不好解決,到底多少錢,不好說。目前現有方案有免費許可,這個免費許可是企業自主的免費許可。還有開原,開放原代碼,還有社會上的一些呼應。這些概念我們能不能作為政策,這很難說,因為免費許可不能要求企業全都自主免費許可,這要取決于他的自主行為。這里就反映出對知識產權認識上、理念上的變化,這些東西有哪些因素,可以為政策吸收,這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現在在司法判決當中開始使用叫EFD原則(核心實施原則),這個在司法判決當中,沒有哪個判決公開說,我援引EFD原則。律師的分析就是說,盡管沒有公開說,但事實上援引了這個原則,這個原則存在有一百多年歷史,但還是一個新的動向。這個問題能不能被我們政策所用,這都是應該深入探討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急切需要學術界、產業界、政府各個部門提供你們的想法,以便使我們談判順利進行下去。

  這個工作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挑戰就在于技術難度很大。機遇就是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大問題,我們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財力。我們希望能夠同中外企業、學術和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把這個工作做好。我們下面有聯系方式,有什么事情可以隨時跟世貿司聯系,謝謝大家。

  李海清:剛才安佰生博士就知識產權提案的背景、內容以及各個成員之間問題,以及今后工作的部署做了介紹,大家應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據TBT第15條規定,TBT委員會每三年對協定進行一次審議,我們現在正在進行對協定第三次審議,在協定審議方面主要兩個成員提供了提案,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歐盟,一共提了四個提案。通過這個介紹,希望引起大家對這個方面的關注。

  第二個發言的是國家認監委科技與標準管理部副主任許增德先生,貫徹標準的工具,國際貿易的橋梁。

  許增德: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發言的題目是認證認可是貫徹標準的工具、國際貿易的橋梁。我這個發言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給大家介紹一下認證認可對經濟貿易社會發展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紹認證與標準的關系,第三部分是介紹一下國家認監委成立以來所做的工作與現狀。第四部分談一點認證將來的工作。

  合格評定程序是WTO/TBT《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中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合格評定是按照規定程序,證明評定對象滿足技術法規或標準中的技術要求的活動。認證認可活動的主題是獨立公開的第三方機構,而合格評定還包括由第一方、第二方等開展的各種檢驗、檢查、鑒定、監視、等評價活動。隨著貿易的廣泛化和多樣化、社會分工的專業化,以及貿易便利化趨勢的要求,認證認可由于具有獨立性、公正性和科學性的特征,在全球得到了廣泛普及,尤其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機構、消費者和采購方往往采用認證認可結果,認證認可成為了合格評定的一種主要形式,構成了合格評定的主要內容。

  認證認可與標準關系密切。標準是認證認可的基礎,認證認可是標準貫徹實施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市場經濟運行的技術基礎設施,成為了貿易的橋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和作用。

  一、認證認可對經濟、貿易合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

  認證是隨著工業化生產的發展,在工業化國家率先開展起來的一種評價活動。20世紀60年代以后,認證工作在國際上迅猛發展,各國政府為確保產品安全,提高服務質量,規范市場,保護環境,促進貿易,實施了以標準和技術規范為依據的認證制度,建立了規范本國認證機構和從業人員行為的認可制度,國際上也建立起了相應的國際組織和國際互認制度。

  我國的認證認可制度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從初期的產品認證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發展,認證認可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目前,已經涵蓋了產品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食品企業衛生注冊、認證機構認可、實驗室認可和認證人員注冊等眾多領域。國家認證認可的管理及實施框架已經初步形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認證認可制度的全面推行,認證認可在管理、質量、環境、健康安全建設等方面,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一)認證認可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市場行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公眾利益、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手段

  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干預,強化宏觀管理,管好市場和質量。認證機構作為第三方,在推動各種技術法規和標準的貫徹,規范市場秩序,促進質量管理等方面,具有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推行認證制度,可以促使企業按照技術法規之標準實施管理或組織生產,規范自身行為,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保證產品質量,改善環境質量,強化健康安全,建立信譽、增強競爭力。對社會而言,通過認證認可制度的推行,產品質量滿足需要、生存環境得到改善、健康安全得到保證、人們的質量意識得到加強、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增強,就會促使全社會自覺地保護環境,使管理制度先進、產品質量有保證的企業和產品得到社會和消費者的認同,增強消費者的信心,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對國家而言,認證認可是誠信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認證認可提供的產品安全信息,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自由流通和市場調控不可或缺的信息。通過認證認可制度的推行,能夠切實起到規范市場行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公眾利益,促進管理和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促進對外貿易,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和安全的作用。國家、企業、社會三者利益的統一,構成推動認證認可工作的社會基礎,加強認證認可工作,成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認證認可是我國入世后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途徑

  我國作為WTO的正式成員,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履行入世諾言,實現各項工作與國際接軌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在WTO的原則下,經過多年的發展,以認證認可為重要內容的全球性合格評定,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普遍使用且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項國際規則。我國的認證認可制度,從引入開始就采用了國際通行的規則和標準,以后始終保持了與國際的同步發展。入世以后,作為全球性合格評定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制度,將成為聯系我國與國際的橋梁和紐帶。通過率先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將有效減少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對國際貿易構成的不必要障礙,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一次輻射和影響、帶動其他工作與國際接軌。

  (三)認證認可是促進國際貿易的橋梁

  以產品認證為例。產品認證對產品提供正確、可靠的質量信息,指導消費者選購滿意的商品。每種經過認證的商品都帶有特定的認證標志,它表明這種商品是已經過第三方公正機構評價,其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特別是有安全要求的商品,更必須符合規定的安全標準,使消費者可以放心地購買經過認證的商品。同時,認證為銷售方提高信譽并帶來更多的效益。通過對經過認證的產品頒發認證標志可以把已認證產品和未經認證的產品加以區分,帶有認證標志的已認證產品在市場上將會受到消費者的信任與歡迎,從而為銷售方提高信譽并帶來更多的效益。對于出口商品而言,還將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隨著商品、服務跨國界流通,認證認可工作可以顯著地減少社會重復檢查費用。一個比較完善的認證制度,可以滿足各方面顧客的期望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只需要利用認證機構提供的各種質量信息,就沒有必要再實施重復性的檢驗,縮短了商品投放市場的周期,節省了檢測認證費用。據國外有關資料統計,實行產品認證制度后,約可減少80%的顧客重復檢查工作量。

  可以看出,認證認可為貿易雙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易平臺,降低了貿易成本,方便了貿易。

  二、認證與標準同呼吸共命運

  WTO/TBT中賦予了標準自愿性的屬性,自愿性標準之所以被遵守和執行,原因之一是由于標準本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另一原因就是市場經濟和工業化社會再創造標準的同時也創造了認證。1903年英國的風箏的出現,標志著認證的誕生,百年來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幾乎所有國家都把認證作為推動標準實施的最佳方式而苦心經營。ISO9000、ISO14000以及許多認證制度都發源于英國標準學會就是很好的例證。

  通過認證,促進了標準的應用;通過加貼在商品或其包裝袋上的標志及相關說明,向全社會廣泛的傳播了標準化知識,認證成為普及標準化知識的大課堂。在市場經濟完善的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不認識本國標準符號的是少數人,很多程度上是認證的作用。市場的作用無孔不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比行政手段更為有效,認證的作用便是市場作用一種具體形式。

  認證認可又離不開標準。我國的認證認可工作已有20多年的歷程,但與國際認證發展水平和速度相比,還存在差距。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缺少認證用標準。認證的依據是標準,但也不是隨便什么標準都能拿來作為認證的依據。因此及要開展認證,必須有適合于具體認證目的的產品標準,這是認證的首要條件。為此,1994年國際標準化機構ISO/IEC還專門發布了“導則7”,以指導日正用標準的制定和選擇。

  認證活動也是驗證標準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認證過程中發現標準的不完善、不適應之處,及時對標準進行修訂改進,形成閉環,有利于標準的科學、完善,也有利與認證有效性的提高。

  三、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正在快速發展

  (一)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1年入世前夕,國務院決定,把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合并,組建國家質檢總局,同時成立兩個委員會:一個是標準委,一個認監委。認監委的成立,是中國在入世形勢下,為了適應世貿組織的規則,自主對國家政府機構進行調整的結果。

  國家認監委成立以來,我國的認證認可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項大的工作:一是根據國務院的要求,整合了機構,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二是基本建立起了既符合國際規則要求又符合中國國情的認證認可制度。這項制度的建立,把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融入到了國際的大制度中,中國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已經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三是在國家認監委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下,各有關部門共同實施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部際協調機制由認監委牽頭,到目前為止,已有25個部委和國家局有關方面成立了成員單位。為了開展好認證認可工作,認監委或專門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采取這種共同實施的機制,有利于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四是我國在認證認可領域的第一部法規性文件——《認證認可條例》已經頒布實施。《條例》的頒布實施,使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使我們的工作從此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道路。

  四年來,中國的認證認可事業進入了空前的發展時期。不論在管理體系認證方面、在產品認證方面、在從事認證的人員管理方面、還是在從事檢測、認證的機構資格認可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截止到2005年5月,全國有169個認證機構、800多家咨詢機構、100多家培訓機構、八萬多名從事認證工作的注冊人員,2000余家實驗室獲得認可,認可各類認證機構103家,共半部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證書137014張,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認證證書10278張,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證書4638張,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認證證書3400張,強制性產品認證156000張,獲證企業34000家,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10000余張。

  (二)積極參與國際互任為國際貿易便利化搭建橋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商品、服務跨國界自由流動成為發展趨勢。認證認可的國際互認成為了國際貿易的客觀需求,“一證在手,走遍世界”,即一個標準、一次檢驗、一次檢查、一次認證、一個標志就能使商品得到全世界的用戶和消費者的信任,避免重復檢測、重復認證,降低貿易成本,使國際貿易便利化。

  為實現國際互認,我國在認證認可制度的建立及實施中做了如下工作:

  1,我國認證認可制度的建立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標準化組織的合格評定標準、到導則建立。如我國的產品認證制度按照ISO導則67、28等建立。

  2,我國認證認可的運行模式運用國際通行的做法。政府只負責制定政策和進行監督管理,不直接參與評價環節的工作,認可認證機構都要保持其獨立性、公正性、公平性,認可機構還要突出其權威性,機構運行的要求按照國際標準或導則進行,認可機構按ISO/IEC標準17011、產品認證機構按ISO導則65、檢測機構按照ISO/IEC17025運行。

  3積極推進雙邊認證認可結果互認,目前已經與亞洲、歐洲、美國、大洋洲、非洲的42個國家、60個機構簽署雙邊互認協議63個。

  4,我國還參加了多個多邊互認組織。參加了制定認證認可/合格評定活動國際規則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和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認可論壇、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和國際審核員培訓與注冊協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四認可合作組織,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加入了IEC國際電工產品檢測與認證體系、國際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體系、和防爆電器安全認證體系等產品檢測與認證的國際體系,以及國際認證聯盟等管理體系認證的國際組織。

  積極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是為了我國認證認可制度與國際接軌,為了我國認證認可制度國際權威的樹立和國際承認度的提高,更是為了使認證認可在我國經貿發展,特別是對外貿易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積極以參與國際互認,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認證認可的實踐成果,擴大了我國在國際認證認可界的影響力,打通了我國與國際貿易交流的通道。

  (三)

  國際互認的基礎是相互信任,信任的基礎是各方有共同的運行準則,即規范認證認可活動的標準、導則,為此2002年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立了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專門制定認證認可標準的國際組織ISO/CASCO相對應,負責跟蹤、轉化國際標準,制定認證認可國家標準。目前已經組織完成了認證認可標準體系的建立,已完成制定6項國家標準,還有10項標準正在制定過程中。與ISO/CASCO的29項標準尚存在較大的距離。目前認證認可標準的制定、均是轉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我國認證認可標準化的目標是通過積極跟蹤、實質性參與,最終實現引導國際標準的制定,為我國對外貿易占據有利位置奠定基礎。

  三、認證認可工作任重道遠

  認證認可工作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市場經濟的技術基礎設施之一,是便利貿易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剛剛運行4年的新的認證認可體系下,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1,提高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使認證真正成為消費指南、采購依據、管理的基礎。

  2,認證認可制度建設更加緊密與國家發展戰略、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相結合,解決“兩張皮”問題;

  3,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特色認證認可制度發展戰略,在與國際接軌和中國國情間建立適當的結合點;

  4,認證認可與標準應建立更加密切的互動、閉環運行機制,避免散兵作業等。

  國家認監委正統籌規劃,逐步完善我國認證認可制度建設,使認證認可工作更好地為貿易服務,為經濟和社會建設服務。

  李海清:剛才國家認監委許增德副主任闡述認證認可對經濟貿易合社會發展的作用,分析認證認可與標準之間的重要關系,介紹了國家認監委的工作,并介紹國家認監委在下一步工作中將要解決四個問題,對他的發言再一次表示感謝。

  每個成員為保護國家的安全,保護人類和植物的健康,包括技術協調等等,制定相關的技術法規、程序,食品安全和動植物的衛生措施,這些措施不能對國際貿易的障礙,以及變相的限制。制定國際標準,或者沒有國際標準作為依據的話,通過WTO向各個成員國通報,以制定相關的規定。下面請國家質檢總局標準法規中心主任黃冠勝向大家介紹中國的TBT、SPS通報咨詢、評議情況,大家歡迎。

  黃冠勝: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給大家報告題目是從WTO各成員TBT和SPS通報咨詢和評議情況。第一個貿易措施與貿易壁壘。第二,WTO關于技術措施的規定。第三,中國TBT、SPS對外通報的情況。第四,WTO各成員TBT和SPS通報的情況。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產品對人們生活影響越來越大,產生了環保、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各國政府為了保證本國人民的安全,提出的越來越嚴格的要求。由于各國發展不一致,于是在國家間形成了技術壁壘。

  另一方面,隨著GATT和WTO多邊貿易談判不斷深入,各國關稅水平不斷下降,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的實施也受到越來越多的約束。各國政府對進口調控的手段受到了限制,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產業,需要采取新的手段限制進口,而規定產品技術特性的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以及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由于其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復雜性、手段上的隱蔽性、內涵上的歧視性和發展上的動態性而成為國際貿易中非關稅壁壘的主要手段。近年來,我國相當數量的傳統優勢產品頻遭這種技術性貿易壁壘,不僅出口受阻,而且損失嚴重,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甚至影響到了國家的經濟安全。

  二、WTO關于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規定

  WTO為了實現其促進國際貿易的宗旨,對各成員制定技術性貿易措施規定了一系列原則。WTO將技術性貿易措施分為兩類,關于動物健康、植物保護和食品安全的措施被定義為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由WTO/SPS協定管轄;其他領域的措施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分為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幾類,由WTO/TBT協定管轄。

  根據TBT和SPS協定的規定,各成員制定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必須用于保護人身健康、保護動植物鑒賞、保護環境、保證國家安全、防止欺詐等合法目標,必須以科學依據為基礎,必須符合非歧視原則,不得對國際貿易構成不必要的限制,措施的制定必須遵循透明度的原則等。

  為了保證一個公開、透明、可預見的貿易環境,TBT和SPS協定都規定各成員制定技術性貿易措施時要通過WTO秘書處向其他成員進行通報,并給予其他成員至少60天的時間以對其提出評議意見為了履行透明度義務,各成員應建立通報機構和咨詢點,中國的通報機構設在商務部,咨詢點設在質檢總局標準法規中心。

  三,中國TBT和SPS對外通報情況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從2002年開始正式向WTO進行TBT和SPS通報。截止到2005年8月,共向WTO發出TBT通報139份,SPS通報87份。SPS通報是根據入世承諾,在入世后一個月,也就是2000年底12月份,我們向WTO通報SPS,通報現行SPS措施140項。

  這些通報既有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措施,也有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認監、國家標準委等其他部門發布的措施;既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也有強制性國家標準。SPS通報涵蓋了SPS協定規定的動物檢疫、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三大領域;TBT通報涵蓋了機電產品、化工產品、計量器具、特種設備、醫療設備、玩具等多個領域。

  四、WTO各成員的TBT和SPS通報情況

  中國加入WTO后,我咨詢點一直跟蹤、研究并組織評議其他成員的TBT和SPS通報。還從2002年起承擔了對各成SPS通報進行匯總分析的工作,并將結果向WTO秘書處提交,得到秘書處和各成員的一致贊賞。

  我咨詢點匯總的TBT和SPS通報情況如下:

  1、TBT通報

  自1995年WTO成立以來,至2005年8月31日止,WTO共散發關于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的TBT通報6691份。這個圖是WTO各成員TBT通報數量。

  從發出通報的成員構成來看:在WTO的148個成員中,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員35個,發出過至少一個TBT通報的成員有29個,占82.9%;來自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成員81個,發出過TBT通報的成員有51個,占63%;而來自最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32個成員中,只有4個成員提交過TBT通報,占12.5%。

  2、SPS通報

  自1995年WTO成立以來,至2005年8月31日止,WTO共散發SPS通報5585份,這是一個通報數量的圖。

  從發出通報的成員構成來看:在WTO的148個成員中,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員26個,發出過至少一個SPS通報的成員有21個,占80.8%;來自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成員91個,發出過SPS通報的成員有60個,占65.9%;而來自最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31個成員中,只有6個成員提交過SPS通報,占19.4%。

  五,、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發展趨勢

  由于根據TBT和SPS協定的規定,各成員在制定或修訂對國際貿易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性措施時,應向其他成員方進行通報,因此,對TBT和SPS通報進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成員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動態變化趨勢。

  從通報來看,近年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呈現以下特點:

  1、技術性貿易措施數量逐年遞增

  統計表明,2002年至2004年,各成員因制定技術性貿易措施而向WTO發出的TBT和SPS通報總數分別為2002年是1245件、2003年是1650件、2004年1560件,比WTO成立之初有了大幅度提高。從通報成員來看,通報數量名列前茅的成員多為發達國家,也是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例如美國、加拿大、歐盟、新西蘭、日本在這三年中共通報SPS措施數量為664件、213件、197件、175件、155件,分列前五位;韓國和澳大利亞通報數量也較多,分別為133件和80件。

  2、技術性貿易措施越來越關注健康和環保問題

  從各成員制定法規的目的可以看出,保護人類安全和健康、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維護國家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關注。

  對SPS通報的分析表明,2002年至2004年所有成員制定的法規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居第一位,為1097件;其次為動物建行和植物保護,分別為408件和406件。從通報涉及的熱點問題來看,農獸藥殘留是SPS通報“永恒”的熱點三年的通報量分別為127件、234件、208件;而在瘋牛病、禽流感等疫病問題由于爆發的突然性,導致相關通報在不同年份數量差異較大,以禽流感在世界范圍內爆發,相關通報在當年陡增到66件;隨著ISPM15號標準的實施,關于木質包裝的通報呈逐年遞增的趨勢,2002—2004年分別為4件、5件、10件;而前些年的熱點如轉基因問題,這三年通報數量基本穩定在10件左右。

  WTO各成員發出的大多數TBT通報都涉及健康和環保問題。特別是發達國家對這些問題更加關注。例如:2003年2月13日,歐盟公布了《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鼓勵電子電器設備供應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采取各種可能的措施回收、再生和循環利用報廢電子電器設備,以減少普通市政垃圾的處理量。《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的目的是協調成員國關于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鉛、鎘、汞、六價格、溴聯苯醚和多溴聯苯等有害物質的措施。

  3、技術性貿易措施呈現“體系化”的趨勢

  發達國家和地區由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的綜合措施,這種做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更為巨大、深刻。

  2003年5月8日,歐盟公布了新化學品法規草案。REACH法規將世界上的化學品分為兩類,一類是1981年以前上市的化學品,被稱為現有化學品,總個約有70000種;另一類是1981年以后上市的化學品,被稱為新化學品,有3萬種,是REACH法規要求逐一進行注冊、評估、授權或限制的化學品。REACH法規與以往的法規修訂、增補不同,是一套全新的體制,將在世界范圍內對以化學工業為起點、延伸到各個工業部門的產業界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并對全世界的貨物貿易秩序帶來巨大的沖擊。歐盟企業總司司長Jean—Paul Mingasson先生也承認,“新化學品管理體制可能導致貿易壁壘產生和貿易水平全面下降”。

  日本擬于2006年5月底實施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對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農業化學品重新制定新的殘留顯亮標準。法規生效后,日本將禁止銷售含有未制定顯亮標準的農業化學品或農業化學品含量超標的食品。“肯定列表”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農獸藥殘留管理體制,且新標準涵蓋面廣,指標要求嚴格,其實施將直接影響我國幾乎全部農產品、食品的對日出口。

  4、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擴散效應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也由于TBT和SPS通報制度的建立,各國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相互借鑒的程度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發達國家)制定的措施往往會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連鎖反應,歐盟的“能效標識”指令、打活機CR法規、對轉基因產品的規定以及美國關于瘋牛病的措施被其他國家紛紛效仿,使得存在這些問題的國家的相關產品更加難以打開國際市場。

  針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這些特點和趨勢,我國的政府和企業應該攜起手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努力提高我國產品的技術水平,跨越國外的措施;同時,對于一些國家帶有歧視寫的貿易措施,我們應該充分利用WTO這一多邊貿易體制,展開雙邊談判和多邊磋商,直至啟動爭端解決程序來打破措施,推動我國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我的報告完了,謝謝!

  李海清:剛才黃冠勝先生介紹了中國的TBT、SPS通咨詢、評議的有關情況。上午李忠海先生也介紹了,我們從加入WTO到現在有四年時間,通報數量有三千個。我們有必要進行交涉,使對貿易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國家各個部門對這個工作非常重視,吳儀副總理也指出怎樣打破國外壁壘。像剛才黃主任介紹的,WTO這么多成員制定這么一個措施,這是我們享受權利的時候,我們也準備積極創造條件,享受好我們的權利,我們建立了TBT咨詢通報網站,網站上也刊登了有關的措施,在往上也及時進行評議,我們在這塊做的還不夠,希望通過黃主任的介紹,各個部門、中介組織、企業能夠重視這個工作。WTO前身是關貿總協定,關貿總協定是1947年成立,1995年1月1日中止。關貿總協定是談關稅的,就是技術方面的要求對貿易的影響。東京匯合開始了技術壁壘協定的談判。在烏拉圭談判的時候,又形成新的技術壁壘協定和SPS協定。隨著關稅等傳統措施對貿易的限制,技術措施對貿易的影響會逐步顯現。大家從這個報告可以看得出來,下面歡迎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施用海會長對標準化與新貿易壁壘進行演講,大家歡迎。

  施用海:謝謝主席先生給我一個發言機會。

  今天在大家研討標準化與國際貿易問題的時候,我想說說標準化也有可能成為新貿易壁壘的一些想法。

  我想講三個問題,第一,什么是標準的問題,第二,什么是新貿易壁壘。第三,是講講標準化與新貿易壁壘。

  第一,關于標準化。標準已經有定義了,WTO/TBT協議里都對此做出了定義。標準是通過協議,協商一致建立的,并經權威機構批準的文件。該文件規定了活動或活動結果的規則、準則或特性,其目的是在規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我認為標準化是在一個特定范圍內,比如一個區域,比如歐盟,或者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或者一個行業,甚至在更大全球范圍里,一定的范圍里,規定的時間里,在這個范圍里和這個時間里面根據標準進行生產貿易或者物流活動的這么一個過程。標準跟標準不同,它是實現標準的一個過程。

  國際貿易標準化問題,在國際貿易活動當中的一個過程。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標準化向兩個方面發展,一個是水平方向的發展,就是橫向,標準化所涉及的范圍、領域越來越廣泛。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它不僅僅涉及最終產品,還包括產品的生產過程、管理過程,甚至產品廢棄后的處理,即產品的整個生產周期。

  第二,不僅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也包括無形服務貿易。

  第三,不僅涉及產品,還包括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生產企業的社會責任。從橫向來看,所波及的范圍和領域越來越廣。

  從縱向來看,有一個發展,同一類產品的標準項目在細化,同一項指標指定的標準要求越來越苛刻。

  標準化的發展從縱向來看也好,從橫向來看也好,越來越復雜,這是一個趨勢,在國際貿易當中標準化發展是一個趨勢。然而標準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國際貿易帶來正面影響:貿易雙方在一種統一的游戲規則下進行,使交易變得順利,從而提高效率;有利于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命與健康;有利于環境保護,使經濟獲得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標準化也可能對國際貿易帶來負面影響:由于標準化自身存在的問題或實施不當,標準化有可能對國際貿易造成障礙,成為一種新的貿易壁壘。

  之所以說標準化有可能成為新貿易壁壘,新貿易壁壘與傳統貿易壁壘有四個方面不一樣。

  第一,內容方面。新壁壘通過技術壁壘,比如為了安全這些方面制定一些法規,比如有美國UL認證標準,比如IEC底下有各種各樣的標準,這都是技術性壁壘。還有環境貿易壁壘跟環境有關系的,大家也提到過,還有REACH,這是關于環境方面的。還有新的化學品規定,這也是從環境角度提出來的。還有社會性貿易壁壘,社會性貿易壁壘大家能夠普遍接觸到,比如S8000標準,對社會責任標準,一個企業你在生產過程當中要對社會盡到什么責任,對老公要做一些什么。還有動物福利的標準,在國際貿易當中,對動物不能任意宰割,對動物福利有五大原則,這是社會方面的。從貿易壁壘內容來講,新貿易壁壘和傳統貿易壁壘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傳統貿易壁壘運用的手段和新貿易壁壘運用的手段不一樣。傳統貿易壁壘通過提高關稅,制定許可。而新貿易壁壘通過制定標準,制定法規,制定合格評定程序,通過這個來制定貿易壁壘的。它跟過去傳統的做法不一樣。

  第三個,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傳統貿易壁壘追求很明顯是強調商業利益,我為了保護我這個產業。比如美國現在保護紡織品,我要提高關稅,限制進口,把數量控制起來。新貿易壁壘追求的目標要好聽得多,它是為了社會利益,為了保護人類的利益,包括動植物的利益,為了保護環境。追求目標的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

  第四個,在發展趨勢上也是不一樣的。傳統貿易壁壘像關稅逐步走向衰弱,而新貿易壁壘方興未艾,值得發展,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失竊。

  第三個,我要講的是為什么說標準化有可能成為新貿易壁壘。一個理由是發達國家是主導了國際貿易標準化的游戲規則。雖說國際標準主要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電信聯盟來制定和管理,主要發言權掌握在發達國家手里。還有些國際標準是由歐美國家制定的,然后強制別的國家實行。當前歐盟要實行的新化學品的規則,要REACH制度,雖然說明年要實施,但現在已經對貿易產生影響。這個規定里有一個跟知識產權有關,新法規里引入檢測數據實行知識產權,誰先注冊這個數據,知識產權就是他的,別人要注冊的時候要付給第一個注冊人錢。有些國家檢測是不承認的,特別我們中國,檢測手段可以了,應該得到公認,但是歐洲只承認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們中國他不承認。

  另外一個,化學品法規涉及到下一個產業和下一個產品,統統包括。化學品這個東西很多都有化學品的成分,將來它對所有企業、所有產品都會產生影響。現在歐盟已經發表玩具,他馬上根據化學品的規定,把這個規定已經放到玩具這個法規里去。新制定的玩具法規,里頭的化學品要控制含量,要注冊、要評估,這些東西統統放到玩具法規里。我們中國今后向歐盟出口玩具,就要按照新的化學品規則進行,除了原來的規定以外,還要增加化學品的規定。這對我們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玩具產業會帶來影響。

  第二,知識產權大多數掌握在發達國家手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通訊產業的迅速發展,高科技產業及其產品的標準日益凸顯。而這些標準中都存在知識產權問題,這些知識產權往往又被發達國家所持有。顯然,在這樣背景下的標準化趨勢,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總是處于不利的地位,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障礙。我國DVD出口就遇到這樣的困境。目前,我國DVD企業每出口一臺自有品牌的DVD產品,就要向DVD專利持有人繳納大約20美元的專利費,而每臺DVD的出口價格已跌到29美元。根據DVD企業與4C集團簽署的合同,即使企業在被授權使用的技術基礎上改良開發出的新技術,仍歸4C集團獨占或許可。

  標準化有可能成為貿易壁壘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因此,我們支持我國政府向WTO提出的關于《標準化終止式產權問題》的提案。正在提案所指出的那樣,“國際標準制定和采用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已對各成員根據TBT協定要求采用國際標準、便利國際貿易造成阻礙。WTO應該考慮到該問題對多邊貿易的消極影響,并就與該問題相關的多邊貿易政策進行探討。”

  李海清:下面請科技部發展研究中心產業與區域發展部部長高志前先生就科技戰略規劃中的標準化戰略問題發表演講。

  高志前:大家好,應該說技術標準問題是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本年度世界貿易報告以技術標準作為主題正式反映了這樣一個趨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認為這是WTO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它已經對世界貿易、對于在WTO的舞臺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產生的一系列并日益發展的摩擦和矛盾引起了重視。

  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多種途徑,從技術標準本身來說,由于它最終是依據于科學技術,所以我從科技方面來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關于發展的問題,歷來是WTO關注的一個主題,但是對于如何解決發展問題,確實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政策。我認可對于技術標準問題一個本身是我們在發展當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應該從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技術標準問題。正如大家指出的,技術標準在促進國際貿易,同時促進了生產,正在產生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而這種負面影響自從關稅壁壘降低,技術性貿易壁壘走向前臺的時候,這種影響有擴大的趨勢。我們從通報量上已經可以看出這種趨勢。對于技術壁壘通常分成兩大類,包括SPS和TBT,從發展趨勢上來看,像這樣一個曲線,我們可以看到SPS增長量比TBT增長更快。我們從走勢上可以看出,并且從我們國家近幾年遇到的問題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對于環境和人身安全的關注是越來越高,而且遠高于發展中國家。所以對SPS通報量的增加是非常必然的。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對于我們國家未來的影響,可能SPS影響會更多一些。前年、去年,歐盟連續發布關于化學品的政策和電器的兩個指令,實際上最終都是因為它關系到人身安全,關系到環境。而這兩個指定的范圍非常之大,最近的兩個列表也是從這個角度提出的。純粹由于工業品合格問題,所謂按照《世界貿易報告》所指出的,關于產品配套的問題所產生的標準問題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我們國家加入WTO之后,市場雙向開放,但是中國出口產品比國外進口受到更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事實上要承認雙向的開放至少在最近一個階段我們所獲得的利益恐怕比外國投資者獲得的利益相對要小,但這并不意味著長期永遠是這樣。開放是我們最終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關注到三個重要貿易的障礙,一個就是反傾銷,一個是技術貿易壁壘,再一個就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和技術壁壘雙方很難分開,大部分技術壁壘都有知識產權在那兒支撐,技術標準作為技術壁壘,主要是因為存在產品差異。兩個國家對于產品的要求不一樣。我把它分成以下五個方面的差距。

  第一個,收入差距。同樣的產品為什么一個國家產品要求非常高,而另一個國家卻不那么高呢?首先是收入差距問題。歐盟和美國對轉基因食品看法的差距,特別是歐盟對食品和發展中國家對食品標準就可以看出來,發達國家收入很高,消費者有能力更多去關注自己的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問題,以及環境的問題。中國人,我們說對環境忽視,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解決自身溫飽問題,當他解決自身溫飽問題的時候,就會提出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的概念就要擴展到轉基因。

  第二個,環保差距。我們國家和發達國家環保差距很大,具體數字不舉了。環保差距也是歷史造成的,也和這個國家發達水平相關。對于發展中國家大量討論的是發展和環保的矛盾,誰放在第一位,以及怎么處理相關關系。我們也知道如果現在放棄環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目前的發展,但是對于將來來說是很沉重的包袱,很難達到平衡。

  第三個,能耗差距。技術壁壘里有關于能耗的標準,能耗標準對發展中國家也是制約因素,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能耗要高,有很多因素,包括技術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也包括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因素。

  第四個,勞動保護差距。這里首當其沖也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問題,收入水平的問題,當一個工人你問他是更多提高保護水平,還是有一半工人因此要下崗呢?恐怕他的選擇我們會理解。

  第五個,技術差距。發達國家科技都很發達,而發展中國家不發達,這個問題和經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它之所以不發達就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低,投入少等等一系列綜合原因。我們可以從專利的角度看一下技術差距,現在專利里邊90%都是發達國家,在我們國家也是一樣,發明專利70%以上都是國外申請的,通過專利形成標準,通過標準再一次對市場壟斷。

  發展中國家包括標準認證體系方面,以及市場發育方面比發達國家落后很多,這里面也是有很多因素,不具體講了。

  總之,現在所形成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技術標準上的差距,是一些綜合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歷史性因素,比如說我們現在污染很多,我們發現發達國家空氣也好,天也藍,是地理就那樣嗎?不是。英國倫敦曾經是酸雨最嚴重的地方,但是現在從河流到土壤一片生機昂然,到處都是綠色。所有高污染、高能耗,按照經濟規律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當然發展中國家當時還是在感謝發達國家能讓他們有工作去做。但是現在我們卻看到我們在承擔這樣一些加工利益的同時,卻要承擔越來越沉重的環保問題。所以這個問題不能僅僅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從現實因素來看,我們現在正處于工業發達時期,前一階段我們還討論中國是不是處于重工業階段,不管怎樣,大量的原材料能耗、大量的

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中國還是處于中低端的一個發展階段。我們在產業結構上就決定是一個高能耗,高耗材這樣一個結構。這就決定了我們的發展路子。

  提高產品標準的途徑有很多種,包括提高技術開發能力、提高檢驗檢測技術水平等等,我們把這些問題匯合起來可以看到這就是發展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發展問題就解決了。當然發展中國家只有通過發展才能最終解決和發達國家在技術標準上差距的問題。發達國家自己也有一個發展過程,之所以他在最近十年來對一些產品的標準不斷往上提,也是有一個發展階段。如果我們比較起來看,不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權利利用技術標準保護不管合法的還是不合法的,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

  正因為這樣,市場是不能來解決這樣一個平衡的問題,必須靠國際市場,就像現在仍然在WTO論壇上討論的能源問題一樣。對于這樣一個認識的基點,我們選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從科技的角度來一下認識。首先我們看到當代技術標準,施會長也談了對技術壁壘新舊的認識。我的看法,傳統的生產模式標準和知識產權份額相對比較小,而對于以知識生產為主的模式,中國不是一個知識經濟國家,但是我們已經通過全球化被融入這樣一個氛圍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代科學技術如果想進入市場,必須要經過知識產權這樣一個階段。也就是說標準所起的作用位置前移了,在產品領域里大多數產品都是經過長期使用之后自然形成的。在高技術產品里,我們看到產品還沒有進入市場已經在爭執這個狀態,產品在研發的時候就開始考慮,這個變化是很大的。可以看到技術的發展在當今生產模式里,形成一個新的路線圖,我們借用一個最時髦的詞。從產品、從工藝、從設備,不同的技術有不同的載體,要經過知識產權的保護,然后形成標準,形成標準之后會起到兩方面作用:

  第一,是形成一種技術依賴,在某種程度上限制發展,就像微軟現在的標準一樣,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抑制了新的技術的出現,因為它已經被壟斷了。

  第二,是市場準入,你不符合它這個標準,你也很難進入市場。所以技術標準實際上已經成了比獲取知識產權更重要的手段。

  所以技術標準對科技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要按照技術標準去考慮研究和開發,就像改革開放之后,我們研發考慮市場的需求,現在標準成為經濟向科技提出要求。對于技術標準問題,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也是一直在關注的,我們標準體系、標準研究制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直到90年代末,我們真正建立市場經濟之前,應該說我們標準體系還是在計劃經濟的體系下,可以看到很多政府在那里起作用。WTO所提出的關于發展中國家這樣一個特點,我認為可以理解成為是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情況下市場失效的結果。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整個標準體系也在進行調整。科技部從“十五”已經提出三大戰略,人才專業、技術標準。從2002年、2003年又和質檢總局聯合組織實施了技術標準專項,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是技術準入工作。

  第二是制定技術標準,特別是高新技術、公共安全、社會公益等技術標準。

  第三,研究與重要技術標準配套的檢驗手段。最后是開展企業和地方技術標準體系。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里也對中國標準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

  首先我們提出的是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間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未來十五年基本工作方針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在這里所謂自主創新的地位、方式和目標有以下具體內容。

  首先,把自主創新擺在首要位置。有三個方面,原始創新、引進創新、集中創新,目前我們以引進創新、集中創新為主,我們希望有原始創新,但是必須有大量的積累才可以。

  其次,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要建立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實際上,如果我們在戰略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確實可以在某些技術標準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且我們在基礎戰略上已經做出這樣的部署,在某些有優勢的地方是可以做的。但是從總體來說,這種劣勢是一個發展的問題,我們只能在這樣一個基礎上考慮應對戰略。所以基礎性貿易壁壘的問題,基礎標準差距問題,以及我們所提出的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問題是一個長期戰略性的任務,國家要從戰略高度給予長期支持。

  科技部在長期部署當中,把基礎建設放在科技基礎條件之上,這里有一個專門的專題,安排這樣一個項目。包括預警系統研究都列入國家的發展規劃。可以想象經過我們國家在科技方面的努力,可以為我們技術標準的建設,縮小和國外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科技在這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也是有限的。比如農產品的問題,農產品的技術差距、科技差距,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整個農業生產體系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解決分散農戶這樣一種生產模式的話,特別是目前我們農戶這樣一種文化和經營素質,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要想解決農產品生產質量,恐怕很難達到。這次WTO提出以標準為主題的發展報告,我認為對于我們應該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它也提出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這里提出的問題很多,有很多甚至可以說非常學術、非常專業的,從WTO貿易發展報告里面有這么多學術內容來看,也是不多見的。當然我看了一下它的結論,這里還是有很多值得商討的問題。雖然我們可以說標準對于貿易的影響,總體來說是正面的,但是不能忽視它的負面作用。國際協調作用對于兼容性標準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信息不對稱的和外部性標準,也就是說對于安全標準和環保標準,他認為國際協調的作用很有限。意思是什么呢?國際標準在這里以及WTO的協調作用大概是很難的。

  另外,它提出技術標準的引進,如果是為了保護本國工業,很可能會導致貿易的減少和本國福利損失。這可能是一些專家研究的一個結論,如果這條結論成立,我們很難設想一個國家會采取技術性貿易措施,來把別人產品打敗。因為既減少貿易,又減少福利,有什么意義呢。我們真要考慮一下,一個國家采取技術貿易措施,它的利益何在?當然可能的一個因素是沒有經濟利益,或者經濟利益很小,可能是有政治利益,比如爭取農民的選票,這些問題我們都要考慮在內。我們要從長期利益來看,如果不看到這一點,解決這個問題也很難。

  另外對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影響,這個報告里面提出了不同專家的研究結論。我關注一下基本特點是這樣的,第一個,發展中國家,舉的例子是農業,影響很小。第二個,有些例子指出來,身在發展中國家的人會覺得很可笑,糧食影響很小。而我們知道非洲是一個很落后的國家,糧食自己都不夠吃,他將來出口的會是機床還是糧食。現在判斷這種影響可能小,但是將來會越來越大,這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最后,我們知道經濟發展各國都有反壟斷的措施,中國也在制定。對于專利、對于知識產權現在已經提出如何使它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既不要影響創新,又不要影響專利者的利益。同樣對于標準也是一樣的,我們現在也要提出,誰來限制標準的壟斷。謝謝!

  李海清:非常感謝高主任,在我們國家十五重要科技專項里,他主持戰略專項與技術的研究,并提出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感謝高主任。高通公司是以技術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在全國科技產業利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有請高通中國區總裁孟樸發言。

  孟樸:謝謝李司長,謝謝在座的各位,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參加這次研討會,我也注意到我是企業界為數不多的代表之一。在這之前正好結合前面各位領導講的,我自己有很多感想,由于時間關系,挑兩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個是我上午聽了李忠海主任講的,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好,其實講到一點就是標準化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推廣。從今天題目來講,我們講到的是標準化與世界貿易,你如果撇開世界貿易,沒有世界貿易,標準化對中國發展有沒有幫助?我們大家需不需要?我覺得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講,我自己覺得標準非常重要。上午李主任也提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例子,講得非常生動。所以我覺得這些就是體現標準對一個國家來講,發展戰略里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一點,在世界貿易中,因為標準化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游戲規則,怎么在游戲規則里按照中國的發展情況能夠最大限度保證中國消費者、中國的國家利益,這比較重要。

  另外一個感想,李主任也專門提到,他是大概我見到的政府領導里為數不多的反復強調說標準化是企業的事,他講了兩遍,說企業要來做這些事。我平常聽到比較多都是政府官員講,我們要怎么做標準,我們需要怎么做。這點我感觸比較深,我演講里提到一點,我們的觀點,這個標準在制定的時候,國家是為了大眾的利益,國家有國家的利益,所以一定會介入,技術行業標準不是影響到人們生活、國家安全的,有很多標準國家不應該參與太多,這跟在座很多領導講得不一樣,但是我們還是覺得很多標準,特別是技術標準,因為信息不對稱,因為發展很快,因為它跟很多行業的關聯比較大,所以實際上你看到國際上標準的趨勢,政府的介入會比較少,完全靠大家協調、共同發展起來。

  我自己比較有感觸,中國就從社會來講,有中國的國情,但中國的國情比較復雜的就是,實際我們有最優秀的公司、最強的公司,像我在的行業里,移動通信,中國是最大的市場,移動通信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我們這些公司都是很強的公司,不代表我們中國的科技發展就低。可是我們所有這些企業,包括優秀的企業,在國際標準、中國標準制定中,有沒有真正發揮一個企業代表國家能夠比較積極參與,我自己看到的,說實在的,負面的比較多。我們這行里很多優秀的公司,不管運營商還是廠商,企業根本沒有重視,企業做標準這部分的預算。有的外國公司,這都是共同發展,特別在我們這個行業里,你一個標準,不管外國的中國標準,如果沒有運營商參與,你很難想到它能夠實行。所以有的外國公司專門請中國的一些企業,就是技術人員去國外參加國際組織,希望能夠把中國廠商利益、運營商利益反映進去。國際標準建立大多數都是協商的,你沒有協商,以后沖突會比較大。但是很遺憾,有一半因為語言無法交流,另一半就出去逛街或者游覽。看到參加這類會議的中國代表不是特別經常。借這個機會,希望各部門都注意一下。在標準制定里,會有利益糾纏不清的情況。這算是我的兩個感想。

  我講幾個問題,雖然大家今天講的都是壁壘、限制,我還是想從技術公司來講,怎樣通過標準化,能夠達到技術創新。因為我們常講,會上領導也講,企業也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真正體現大家做高科技不同行業的人,怎么在行業里做技術創新,這些是帶動社會發展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從技術創新來講,特別是我們所處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變化非常快的行業,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個人在這個行業里不進則退,任何時候都要非常努力做技術創新,但是做技術創新是有風險、有代價的,很多時候大家看到一些公司在它取得一些成績后面的光環,你忘記了這些公司在起來的時候所做的付出。比如高通做的標準,一方面大家承認它是技術非常好的公司,同時對它的業務模式不一定理解。你看到高通公司在過去20年的歷史里,CDMA做好,我們講白了,開始收錢是這兩年的事,前面十幾年非常辛苦,一個很小的公司要把別人沒有用的、不相信的東西一步步做起來,別人不愿意做的東西把它產業化,靠小公司的力量,任何時候你都不能說是做得非常大。所以高通公司做的非常好的地方,它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產業化的重要性,光靠一個公司這個事沒有辦法成功。

  今天上午有人講到產業化怎樣能夠和研究成果結合。通過技術授權,這使得全球有非常多優秀的公司、優秀的人員能夠一起加入到推動新技術前進的事業中來。

  講一下標準化。剛才我提到,對于我們來講,特別在技術行業,從市場上怎樣能夠有最好的技術,能夠滿足用戶的需要,我們看一下世界上發展的趨勢,實際上標準的制定還是要留給市場來決定,政府最好保證技術中立的原則。因為從標準制定來講,并不是說沒有任何規矩可以遵循,這個上面列了一些通用的標準原則。

  第一個,發展過程中的透明性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保證標準開發中的透明,通過協商,因為你是很多利益集團,根據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做的協商。所以你要意識到這一點,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講到標準的時候,會想到這個東西跟沒有利益,有的都是外國公司或者某些個人有不好的想法才有利益的追索。但是你要想到制定標準的時候,都是不同的利益集團,并沒有哪個A利益集團比B利益集團更好一點,更友善一點,都是在做協商。雖然沒有很多研究,但是我們很多標準會出來,為什么會出來?是因為根據外國標準來做的。有的標準是兩個同樣國內的標準在競爭,通常我們拿出來就是協商失去共同的敵人,這個標準就出不來了。

  后面還有一些原則,在標準的發展中對知識產權的認可,這一點我覺得通常有一個講法,我沒有研究很深,我提一個問題可以看一下,通常講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爭論我記得最開始是從DVD開始,我相信DVD產業有很多挑戰,因為每一個產業都有高峰的時候,有衰弱的時候。但我自己不是特別能夠接受,因為要交知識產權,所以使得DVD全行業虧損。這個我不贊同,有兩點:

  第一,首先你有沒有認可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資產是有價值的。

  第二,通常知識產權收費,前面幾個演講的人都提到,它有一個相對可以遵循的原則,合理的、非歧視的,特別非歧視的,通常你有這個原則在里面,如果要說虧損,那大家都有這個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講,還是蠻公平的,有很多人都要交。目前,國內A廠家跟B廠家交錢,其實是一樣的。前面講了幾個數字,有21、29,不管交多少錢,這個錢是廠家交的一樣的,所以有的企業做的好,有的企業做的差,我相信還是有企業自己的問題。最重要的,雖然它是無形的,但要把它看成有形的資產。明天我回家要賣一輛汽車,就是因為他要收車轱轆的費用,所以我要賣了它,你相信嗎?

  前面演講有人提到博卡公司和高通公司的糾紛,因為博卡在美國法庭起訴高通,說高通沒有遵循在WCDMA授權上采取合理的非歧視的原則,這個比較難定義。這個東西不是一個定量,本身是一個定性的說法,這一點為什么特別重要,所有這些標準又回到市場中,讓市場來檢驗,因為高通公司已經跟全世界60多家公司簽署了WCDMA的技術許可,所有的技術許可,收錢不管多少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博卡,還是其他公司,不是說你來我不喜歡你,我就不給你了,或者你是A國家的,我就不給你。市場是通行的,60多個世界一流公司都已經跟高通簽了授權,所以那個起訴就比較難成立。這就是我所做的介紹,謝謝大家。

  李海清:感謝孟先生作為今天第一個企業代表做了發言,講出了自己的心聲,政府應該為他們創造條件。當然不是所有標準都是企業進行參與的,比如食品安全的標準,這是一個公眾的責任,我們要區別對待。食品在全球貿易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食品安全問題關系人的安全,是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日本明年六月份將要實施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標準問題,可能有一百至兩百個標準,在茶葉上有兩百個涉及到殘留的限量標準,這些標準也會對我們相應產品貿易產生影響。目標是保證產品安全,但會對產生負面影響。下面我們歡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張云華博士就標準化、食品安全與國際貿易做發言,大家歡迎。

  張云華:各位領導、專家大家下午好。我發言的主題是標準化、食品安全與國際貿易。現在食品安全問題是所有人,很多部門都關心的問題,食品標準與食品安全以及國際貿易也是密不可分。

  首先講,標準是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FAO和WHO認為國家食品控制體系有五個組成部分。從這個分析來看,食品安全標準是貫徹于食品安全體系非常重要的主線,其中在法規里標準,實際也是一種法規,在控制管理、檢驗服務,以及實驗室服務。實驗室服務里頭它又是作為標準分析的方法和基礎。國務院發展中心在2004年聯合30多家各國以及150多位專家共同提出來我們食品安全的戰略研究,在這個里面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個成果里頭的很多內容已經被相關的政策,以及我們即將出臺的食品安全法采納。

  食品安全標準還是國際貿易的主要準則和依據。其中從WTO實施SPS和TBT可以看出,它是采用標準,尤其是采用現有的標準是非常鼓勵和支持的。同時食品安全還是影響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從近年來國際上發生的主要食品安全問題來看,比如瘋牛病,還有其他一些影響很大的共同食品安全問題來看,對世界各國貿易上造成很大的影響,一般損失都是數以億計,而對我國也是這樣,我國在這方面表現得可能比其他國家還突出一些。以我國肉蛋為例,在世界上產量是第一,但是出口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只占1%的份額。再以農產品出口為例,農產品外貿出口份額總量雖然是上升的,但是這些年來在相對比例上來看,是有所下降的。

  第二點,我國食品標準化工作取得的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法律方面,我國出臺的標準法以及食品衛生法,還有正在討論中的食品安全法,這都是我國在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方面的成就。另外食品安全體系也逐漸形成。到2003年底,我國關于食品安全標準相關的標準已經有2619項,同時我國國內標準也逐漸與國際標準接軌,而且在某些標準方面還走在世界前列,比如說罐頭、啤酒等食品的安全標準。我國積極參與了CAC的工作,在CAC標準確定中也即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食品安全標準還很低,很明顯一個例子,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比如奶粉的標準,現在一些乳品企業收回來的羊奶有優劣之分,優質奶就做了液態奶,而品質不好的奶就做了奶粉或奶片。為什么?因為奶粉和奶片食品安全標準不是那么先進。他做了這個產品以后,還是完全符合我們國家的標準,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食品安全標準水平還是比較低。

  另外,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之間還有一些交叉和矛盾,甚至是沖突。有一個案例,關于早產奶,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說法,互相之間打架,說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有些產品沒有具體的標準可以遵循。

  同時我國制定標準的科學基礎還是需要加強,尤其在危險性評估方面,在生物性危害評估方面水平比較低。風險評估是比較重要的內容,比如最近衛生部關于油炸食品的警示,還有美國關于薯條致癌的問題,這個產品到底對人體有多大的危害,以及有什么不良的影響,這些都需要通過嚴格的風險性評估進行最后的確認。

  第三點,我講國際標準化組織和發達國家之間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國際標準化組織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組織比較多,ISO、CAC、OIE、IPPC,尤其CAC體系是目前最重要的食品標準。WTO也提出CAC標準的重要性,CAC在實現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標準一體化上獲得相當成就,為范圍廣泛的諸多食品制定國際標準和許多特殊規定。

  另外,歐美和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做的比較先進,同時標準與法規結合起來執行比較容易。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去年國家對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決定,已經有了一個指導性的意見,隨后又成立了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領導小組,雖然說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擔心的一點是什么?食品安全領導小組領導和協調過程中可能還會面臨一些困難,所以我們提議是否可以成立食品安全標準委員會。為什么呢?也是食品安全方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它的職能是協調食品安全的工作,但是在現實中協調能力還是有待加強,相類似的,食品安全領導小組以及國家標準委可能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

  第二點,以風險分析為基礎,加強食品安全的領導工作。其中關鍵的方面就是關于有毒有害殘留物限量的檢驗,以及這方面風險分析。

  第三,制定檢驗標準。任何食品都有很多環節,最后才能到達消費者口中,從生產者到銷售流通到最終消費者環節,整個過程的食品安全體系。

  第四點,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與強化實施。這點也非常重要,標準制定了,但是它具體的實行還是需要很大的努力,尤其是生產企業比較眾多,執行起來可能更困難一些。

  第五點,推動標準的國際化進程。首先一點是CAC分委員會以及標準的制定工作。再一個提高我國國際采標率。

  下面是我們調查的四川井研的案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政府以及門戶在標準制定執行過程中是缺一不可。以這個公司為例,這是一個生產凍豬肉的生產企業。它采用國家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國際標準主要是什么呢?是新加坡的一個標準。從標準的采用到出口有將近兩年的時間,其中進行修訂,在執行標準化過程中他進行了近千項在技術方面的規范,2002年出口新加坡,到2004年底有1300萬美元的出口額。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我們國家食品企業要想出口難度很大,不僅要遵循國內的標準,有時還要遵循國際標準,這是一個基礎性工作。

  再一方面是政府,政府在推行規模化、標準化養殖過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制定了當地一些切實可行的規范化、標準化、安全養殖操作規程,給企業以及當地創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

  再下來就是看農戶,井研縣農戶在執行標準化安全養殖也比較好。井研縣是無疫病區,同時品牌效益比較好,當地豬肉價格相對其他地區來說也要高一些,但賣得快。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李海清:感謝張博士,下面請今天下午最后一位發言人李順德先生發言,大家歡迎。

  李順德:大家好,能堅持到現在很不容易了,我也能體諒大家,我盡量抓緊時間。

  我是專門從事知識產權研究的,從知識產權來講,以上的發言人已經講到這樣一個主題,在這個當中也涉及到很多標準和知識產權的關系問題,按照會議要求給我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從中國的發展戰略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從我的角度來講,只能更多從知識產權角度來思考戰略發展這樣一個問題。我今天參加這個會議收獲很多,主要是來學習的。今年5月份,曾經組織了一次關于標準化發展戰略的研討,可惜沒有參加。

  從現在來講,標準化發展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標準化戰略,剛才有很多人已經介紹到了,和我們國家很多發展戰略,科技發展戰略有密切的關系。

  在這里我介紹幾個信息,國家已經啟動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從今年1月份成立知識產權戰略制定的領導小組,由吳儀擔任組長。有20個專題,有一個專題就是標準中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這是由我們國家質監總局牽頭,大家參加的。上周已經開了課題的啟動會,現在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說,在我們國家知識產權制定過程當中,已經把標準和知識產權問題作為重要問題納入其中,現在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還有一個信息,我們國家現在正在啟動專利法的修改,我們專利法的修改在今年也正式開始啟動,也進行一些專題的研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有關的會議上,提出了20多個專題,其中也有一個專題就是直接涉及到我們的標準問題,叫做關于強制性標準中的專利問題研究,是作為專利法修改的議題,這個課題我也參加了。在國家知識產權過程當中,還有一個跟我們今天研討題目很密切的,就是由商務牽頭的關于知識產權濫用問題的研究。那個當中也要涉及到標準問題,這個課題我們也都參加了。

  從我們現在來講,在其他領域,或者從知識產權的角度直接介入的有這么幾個方面,正在開展研究。現在這些都已經啟動了,今天我就這些講一些問題。我想講四個問題,一,知識經濟和新經濟的發展將國際貿易標準和知識產權聯為一體。我想這個問題不用展開講,大家都很清楚。具體來看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現在的WTO實際上已經把國際貿易標準和知識產權捆綁在一起,從我們介紹當中,現在在WTO當中一攬子協議,有知識產權協議,有TBT,還有SPS,在WTO這個框架之下,已經把國際貿易、標準和知識產權綁在一起了。第二個國際貿易中的糾紛充分反映出國際貿易標準和知識產權結合的趨勢,這里有很多案例,我一舉大家就知道了,有DVD專利許可、思科訴華為、歐盟針對溫州打活機的CR法案、彩電安全鎖、歐洲玩具、電子電器安全標準。

  第三點,標準和知識產權已經泵為國際中不可忽視的非關稅壁壘。

  第二個問題標準中的知識產權不容回避,這個不用展開論述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知識產權進入標準已經成為定局,原來我們講標準可以排除有知識產權的,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可能性了,你知識產權通通排除出標準,是不可能的。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在一些產品的標準當中,一些工藝技術的標準當中你很難把知識產權排除掉,除非你不制定這個標準。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不同類型的標準與知識產權的關聯程度有所不同,由于看到這點,不同類型的標準,這個我不用仔細講。

  第三,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與標準也有關聯性,現在看來關聯性最密切的知識產權首先是專利,其次也涉及到技術秘密、商業秘密的問題,還有計算機軟件,涉及版權保護的問題。這些和我們討論技術保護是非常密切的。

  第三大問題,知識產權不能濫用。現在標準和知識產權一結合,就會造成知識產權的濫用,會形成非法壟斷的行為。在這個方面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在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有很多條款都具體涉及到限制知識產權濫用的問題。

  第二點,知識產權的濫用可能構成非法壟斷。我強調一點,濫用有多種形式,但是并非所有知識產權濫用一定構成非法壟斷,不要認為知識產權一濫用就是非法壟斷,就用反壟斷法。

  第三點,標準中知識產權濫用有可能成為非法的貿易壁壘。

  第四個問題,標準化戰略面臨的主要問題。這個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現在并沒有思考很成熟。我個人認為現在在標準化戰略涉及到知識產權,涉及這么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妥善解決標準化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二,正確處理標準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三,防止利用標準進行不正當壟斷。

  第一個,定位問題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個健全標準管理機制。從標準管理機制上要設計好,從標準管理機制上來講,從我們國家發展標準的話,應該把它規劃好,現在標準管理機制看起來和國際上有些規定還是有沖突的,或者說和WTO有些規定也是不相符的。第二個,建立開放標準體系。目前我們整個標準體系,開放的程度還不夠,也需要經過很好的戰略研究,在這個問題上要有所突破。第三個,正確界定政府對標準的監管職能。前面的發言人已經講到,發展中國家特點,政府對于標準的干預力度比較大,如果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來講,政府對標準的干預應該是逐步的,特別對于具體產品類似這樣一些標準,將來肯定主體在企業,而不是在政府,現在像我們來講,有這樣一個體制,恐怕也需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來重新考慮,政府應該管什么,不應該管什么,更有利與整個標準事業的發展。第四個,妥善處理標準的國際化問題。像我們說的,我們如何更好使我們的標準走樣國際成為國際化,另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討論。

  第二點,正確處理標準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在這個里頭,我認為如果進入標準的知識產權,根據我個人的研究,我認為有這么幾個原則需要將來考慮的。第一個是必要性原則,凡是要進入知識產權,拿專利來講,應該是必要的,不是說把專利放到標準里,越多越好,應該是能不進的就不進,必不可少的才進。知識產權進標準,恨不得所有都進去,實際這是不對的。我覺得不論是制定國家行業的標準還是企業的標準,都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凡是進入標準的知識產權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才能允許進,不是這樣的,不能讓它進。第二個,公開性原則。凡是進入標準的知識產權必須向社會公開,使各界都能夠知道這個標準里頭進入了哪些知識產權,涉及到哪些,必須先告訴大家。不能說不告訴你,你一用了,我告你侵權了。第三,就是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就是說,對于標準當中的知識產權應該是開放的,作為標準本身是開放,知識產權額應該是開放。另外這里頭涉及標準當中的知識產權,不能說我限定只能誰進誰不進,符合條件都可以進,不符合條件誰也不能進。第四個,是合理無歧視原則。如果進入標準當中的知識產權,在將來實施標準當中,對于標準的實施,涉及到知識產權應該符合這個原則,那是前面講到的原則。第五個是公益性原則。進入標準當中的知識產權,和標準結合以后,應該符合社會公眾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說要促進技術的創新,推動技術創新,而不能阻礙技術創新,要能夠在知識產權的權利人、社會公眾利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第三點,防止利用標準進行不正當競爭和非法壟斷。一,對標準進行知識產權反壟斷審查,應該成為標準市場準入的必備審查程序。實際上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這么做了,我們應該很好地借鑒過來。產品要進入市場,必須有一個準入制度,我們要加強這個環節的監控,類似專利池的標準一定要進行審查,通過這樣的審查來做預防他利用標準和知識產權的結合進行非法壟斷行為。二,對標準涉及的知識差全實施信息披露與禁止反悔原則。這個在國外也提出來了。信息披露原則是指為了推廣這個標準和豁免自己的責任,要求提案人在有專利的這兒,必須在納入標準之前要披露。禁止反悔什么意思?如果你不披露,在這個標準制定過程當中你不披露,你不說,等這個標準制定完了你再說這里還有我的專利,按照禁止反悔原則,對不起,你這個專利在人家實施標準的時候,就不算侵權,等于對你是一種懲罰。為什么?因為你在先的時候沒有講、沒有公開,等標準定完了以后來一個馬后炮,這不行。三,強化對交叉許可和專利聯營協議的審查和監管。特別在知識產權當中涉及到專利,專利的交叉許可,還有專利池、專利聯盟的方式,這與標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應該對這類組織嚴加懲罰。四,積極推動和促進開放實施標準。現在有些報告對于標準進行開放,開放標準,并不是開放知識產權。開放標準就是說把很秘密的東西公開,便于大家實施。你要實施標準,涉及到知識產權還要給他提交知識產權許可使用費,這樣做,有利于科學技術發展。像事實標準,大部分都是企業的,我們從機制上、政策上要給予這方面引導。五,建立對強制性標準的知識產權強制許可機制。我個人想的還很不成熟,如果在將來強制性標準當中,涉及到個人也好、企業也好的知識產權,比如說在制定過程當中,你找他了,他就是不愿意寫進去,而現在從國家利益或者國家根本利益來講,這個標準必須制定,而且是強制性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可以考慮使用我們在知識產權講到的強制許可,不論知識產權權利人是否愿意提供標準的限制,把你的知識產權放在這個標準里,然后制定這個標準,限制你的知識產權,這等于說對國家重大利益可以這樣做。

  這都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以后我們要繼續做這方面的課題研究,也希望跟在座,特別從事標準化研究的同志探討,因為我們側重從知識產權角度,將來在這個方面大家進行溝通。我就介紹到這兒,謝謝大家。

  李海清:謝謝李教授剛才精彩的發言,我們今天下午第一個以知識產權為開始,最后又以知識產權為結束,可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下面是自由發言時間。

  丁蔚:我講一下關于標準化問題的思考。我講一下我們對于標準化的理解,讓大家理解我們在標準化問題方面的想法。

  我們公司標準化戰略叫做開放標準的戰略。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我們公司從建立開始就把我們公司定位為標準化戰略。第二個,標準化的現狀。第三個,Sun對于標準化的理解和建議。Sun公司把標準作為技術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知識產權。

  我舉一個例子,標準化跟社會發展有什么樣的關系,通過考古發現,一個社會的群落如果他們選擇用很尖的小的骨針作為他們的標準化工具和選擇比較粗大的石質針作為生存工具,我們可以發現,利用第一種骨針形式發展的群落,他是收集食物,生存在山洞里,是定居的群落。相反,如果使用比較粗大、堅硬的石針群落,他就是食肉族,是生活在賬篷中。什么意思?標準化可能會對一個社會的發展帶來根本的影響,發展出不同的種族。

  我們認為標準化是非常特殊的公眾物品,我們從前面可以看到,標準化影響社會的發展。既然影響社會發展,那么它就是一定是由群體所推選而出的政府部門來管理這樣一件事情。為什么它不是公共物品呢?標準化里可能有一些技術內容,所以我們把它定義為帶有雜質的公共物品。我們今天談標準化都是公權和私權帶來的問題。

  標準的類型,產品安全、環境保護,還有質量標準,技術接口標準。我們Sun公司強調開放標準,讓大家在質量上進行競爭。

  前面談到這么多標準,都是有不同的組織來進行完成的,標準市場自古以來都有,但是到了20世紀初葉,人們才開始有意識、有組織進行標準化研究活動。我們認為標準化發展有幾個階段,第一個成立商會,這是標準化的一個雛形,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大家在一起為了一個市場來形成一個協議,通過這個協議形成市場推廣。然后是國際標準化,然后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然后是行會,最后一個是聯盟,這是比較新的形勢,幾個企業為了一個目標短時間結合在一起,以生命周期標準化來完成這樣一個市場活動。在這個組織里他們都是付錢可以來玩的游戲。目前我們認為Open source是它的一種反應,這就是我們總結標準化的一些現狀。

  下面我們可以看一下標準化現狀的一些內容,我們認為標準化基本都要做到,都有一些公平、公正的程序來是這種標準,而且他們能支持開放性、全球化,前面提到IPR的體系,一個就是合理無歧視原則,還有一個早期披露的合理,這是我們認為應該提倡的一種原則。第三種就是不收費原則,這也是要大力提倡的。最后一個是開放原代碼的方式。這些都是標準化通過合法授予形式進行推廣的,最后成為調控市場看不見的手。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對于這一塊的理解。第一點,既然標準是公共物品,我們就大力提倡標準,政府在標準化中的作用,如果一個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東西沒有得到政府控制或認可,會給發展帶來災難。大概強調這么幾點,國家應當制定一些原則、方法來指導標準化組織開展工作。第二個,他們應該通過組織認證,控制標準的結果。政府在標準化過程中強調它的作用。

  前面講了政府在標準化中的作用,我們還是強調企業應該作為標準化的主體,政府在原則上進行把握,企業在技術上具有優勢,所以我們認為企業應該成為重要的研發力量。但是我們有一個建議,現在很多IT信息技術發展非常快,正式性的組織像ISO、IEC很難跟蹤快速的信息化產業,沒有行業的標準來推動標準研究的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像今天早上李主任談到,他認為協會標準應該成為重要的組織部分,而且要給協會標準賦予更多法律的力量。

  第三點,我想談到我們是將標準和互操作性作為兩個標準來考慮。一個標準不一定帶來互操作性,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信息技術的互操作性,以減少成本等。

  第四點,我們對于RAND的想法。我們提倡早期披露的合理,盡可能披露RAND,完成費用的談判,然后給標準實現及產品的制造的成本帶來透明性,不能到最后才披露。完了以后,我都不知道我的成本是多少,所以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現在我們將

操作系統全部開源,為什么?在一些核心的技術平臺上,沒有Rovaln—Ercc很多工作就無法開展。

  最后一點,實施以用戶為中心的標準化戰略。我們要強調一下,我們要實現以用戶為核心的標準,我們看到在ISO里面有個組織是來收集企業用戶需求的,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標準化從標準的需求到標準的開發,到標準的認證,再到標準的維護,實際在這個生命周期里沒有用戶參與是無法達到標準化真正要求,因此我們覺得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建議還是要以用戶為中心開展標準化的研究工作,根據中國自己現實條件來建設自己的標準。

  前面就是我通過我們對標準化的理解,以及我們對標準化現狀的理解,最后通過四點講了一下我們公司對標準化的理解,謝謝大家。

  李海清:中關村科技園與Sun公司的老板在

中央電視臺有一次對話,問Sun公司成功的因素是什么?他們講了三點,第一人才,第二人才,第三人才。我對這個印象比較深刻。國外企業很重視標準法規的實施,不僅標準,還有我們相關的法規制定,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我們標準定的很高,但是做不到也不行,也要和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

  今天我們進行了整整一天討論,比我們預定時間延長了半個小時。我想談談個人的想法,通過今天的討論,要對標準和相關的技術法規、食品安全、衛生措施,對正常每一個相關的環境保護、食品安全,每個人的健康、安全,每個人作為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制定和實施相關的措施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對貿易的影響我們就否定,對它持否定態度。我們制定這些措施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產品質量,達到技術協調。這些制度的制定,本身能夠達到保護的目的。從這方面講,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重視標準建設問題,只有提高標準,才能提高安全、衛生、環保等等方面的水平,才能提高每個人的能力。我記得江青到國外說國外的月亮是圓的,這是拍資本主義的馬屁。現在我們在北京很少看到星星、月亮的,但是前不久我到新疆喀納斯是可以數星星的。

  標準的問題不僅僅是標準,有標準、技術法規,這是TBT管轄的,還有動物衛生、植物衛生,這是SPS管轄的。與標準密切相關的,就是制定標準要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制定技術法規、評定程序也都要以國際標準為基礎,如果你制定這些措施不是基于國際標準,允許你使用,但是這個使用是有條件的、受約束的。在TBT方面,這個措施不能達到自己的保護水平,有環境等特例條件,否則就要按照國際標準制定措施。我們國家的標準,在我們技術法規強制性標準作為一個重要體現,不管國家標準,還是地方標準,它不是全部,有很多要求,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都有很大影響。

  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會議四個主辦單位做一個總結。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為期一天的研討會即將結束,我要對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出席今天的研討會表示由衷的感謝。特別要感謝WTO分析統計司參贊Robert teh先生,以及各位領導和專家所做的精彩演講,同時也要感謝承辦此次研討會的商務部、國際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WTO經濟導刊,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WTO經濟導刊,他們的組織使我們的會議順利進行。標準委李忠海主任以及Robert Teh先生等嘉賓都做了精彩演講,使我們了解了標準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多邊經濟體制的介紹。同時我們更深入全面了解我國在標準化建設的現狀等等,也了解我國認證認可工作在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我們還具體了解信息通信技術及食品兩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標準化與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建議,同時我們也了解了我國向WTO提交標準化知識產權的提案,以及進展情況。

  聽了這些介紹,我有一個突出感受,那就是在標準化和國際貿易日益密切、逐步加深的情況下,我們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與之相關的環境保護、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制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參與標準化領域的規則制定。增強我國產品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力,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在標準化建設方面,我們既要看到已經取得的長足進步,同時必須認識到我們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更加深刻理解我國制定和實施標準化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更要落實這一重大戰略。同時實施標準化戰略也是標準化對當今世界和貿易發展的影響。在實施國家標準化戰略方面,最核心就是標準體系的建設,我們既要加強核心領域方面的研究,通過原始性創新、基層創新和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創新等方面,掌握自主知識產權,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同時我們要推進標準化前進的工作,我們還要加強其他成員使用的標準以及其他法規,以便進行有效應對。

  標準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大家都應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來,完善相應的法規規定,以便提供制度保障。今天的研討會讓我們加深對標準化的認識,但還有一些問題。今天的研討是有成果的,在此我希望大家、特別是新聞界的朋友對會議內容進行宣傳,今天的研討會開得非常成功,圓滿完成預期目標,這樣的活動絕對是有益的,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今后將與有關部門共同舉辦共同類似的活動,還要組織相關的活動,謝謝大家。研討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