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林
幾年來工作換了不少,盡管每換一次工作腰包都會比以前鼓起很多,然而花錢的速度總是勝過賺錢的速度。每月賺2000元時出門就上小公共,賺5000元的時候伸手就是出租車,賺8000元的時候開始每月還房款,這不,每月賺到10000元有余了,又有了這個要吃要喝的“坐騎”,感覺兜里的錢還是和以前一樣,每月都緊巴巴地貼著月底,盼望著發薪的日子早一點到來。
一天,母親突然來電,說外婆病了,急著用錢,問我能不能拿出個萬兒八千的。家里的親戚都知道我每月的收入過萬,想我拿出點錢來應該不成問題,再說家里不是經常開口,不是萬不得已母親決不會向我求救的。我當即滿口答應沒有問題,誰知第二天翻出存折仔細一看,上面只有可憐的6000元錢。
我硬著頭皮向同事透露了這件事,好在哥們兒真不錯,二話沒說,下午去銀行取了20000塊錢扔給我。我心里的那份感激就別提了。趕緊把錢匯回家,我不禁低著頭仔細琢磨起來。
我不是大款,但也算得上地地道道的“白領”或是“金領”啊,平時對花錢沒有什么概念,沒想到關鍵時刻……
想想自己,再看看自己周圍的人,坦率講收入都不算低,可和我一樣一到月底就手頭緊的人還真不少。到底有沒有更合理的安排呢?
打那兒之后,每逢開支我都開始盤算著花,試著讓自己攢點錢。想想今天的自己還很年輕,精力體力都算充沛,如果天天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將來老了的時候,動不了的時候怎么辦?這其實是一個很容易就能想到的問題,但年輕人一般不會主動去想,好像感覺自己永遠也不會老。于是,我每月強迫自己在發薪那一天就把收入的70%存起來。一下子減少了很多的夜生活,開始還真不習慣,有時一個晚上在空蕩蕩的房間里走來走去,真有點憋得難受。強迫自己上上網,看看書,又乘機拾起很久不摸了的外語,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幾個月下來,我竟慢慢地適應了這樣的日子,同事都嘲笑我退化了,說我生活在70年代。雖然狐朋狗友對我的這種行徑頗有微詞,但讓我高興的是自己很快就有了一筆小小的存款,并且還在穩定增加。
漸漸地,我還是覺得存錢的利息太低了,況且還得交利息稅,經朋友推薦且自己認真研究了一下,我選了兩股中長線,一聲不響地當起了股民,年前在這兩只股票上竟也有了挺大的回報。咱做股票也不貪心,把賺來的取出來存上,還是用那些本金在股市里滾,中長線給我的感覺是幾乎不可能賠的。
兩個月前一個哥們兒找我商量合伙開一間網吧。我們考察了幾次地理位置,并在網上發布了調查問卷,和網友們一起探討開網吧的市場空間。到現在網吧還沒開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倒認識了一個壽險業務員。
小女孩精明強干,口才流利,耐心地向我介紹人壽保險的意義,說保險就是今日為明日做準備,生時為死時做準備,父母為兒女做準備,兒女幼小時為兒女長大做準備,能做到此三步的人,方能稱其為現代人。同時她明確地批評我把個人收入的70%存起來,客觀地說并不是很合理,要我用10%的收入購買保險。一來人家說得確實有理,二來覺得女孩子的確很用心,就這樣我為自己買了大病和一點養老保險。
經過一番折騰,我漸漸有了自己的理財之道,形成了自己的理財觀念,我個人美其名曰:四三二一家庭理財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理財金字塔,即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或個人,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按以下比例來分配剩余收入:40%用來儲蓄,30%投資實業,20%買股票和債券,10%買保險。
這樣的理財觀很好理解:儲蓄讓我平日中有零用錢,且能夠存下一筆以備應急;還房款成為固定部分的開銷;買股票盡管有輸有贏,但收入的20%絕對不影響大局;人壽保險則變成了急用時(發生意外或疾病)的現金。
自從形成了這個家庭理財金字塔,我感覺自己的小日子舒服多了,存錢不再是痛苦的事情,花錢同樣也沒了煩惱。一段時間下來還有一筆可觀的財富,單身的日子變成了真正的貴族。